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4795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节日舞教案Word下载.docx

第8课龙里格龙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夜深沉》教学设计

《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1课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

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从而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

情感互动,组织教学:

1、学生在老师富于激情的引导下,边听歌曲《歌唱祖国》边做军人行走的动作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

创设欢乐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

二、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考考你: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播放课件)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揭示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三、新歌教学,体验快乐:

1、初听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体会音乐情绪。

2、师边弹琴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

曲作者是谁呢?

演唱时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听完后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通过听学唱《国歌》、了解国歌的故事等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得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4、分析曲调结构,随琴学唱旋律。

5、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6、学唱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师重点指导部分: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乐句。

﹥﹥﹥﹥65|23|5305|3231|30||

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

b、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课件)

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c、为什么在“前进!

前进!

进!

”要多加个进?

并加重音记号?

﹥﹥﹥﹥﹥﹥﹥

51|51|10||..1|5.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对比演唱,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7、学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加深体验

1、运用不同的表演唱形式进行表现歌曲。

(1)学生讨论自行排练节目。

(2)教师可提示学生用:

绘画、舞蹈、齐唱、合唱、等形式。

2、播放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学生展示表演情况。

4、教师对表演好的学生给以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爱好特长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之美。

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学生能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归纳,师生共唱《国歌》: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通过学唱音准,是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1、唱音准的方法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

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音高。

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

二、教授新课

1、学习唱音准

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

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

(1)、以词带谱法。

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

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

再如:

《歌唱祖国》中: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通过小节5432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电子琴,手风琴,口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

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

说句心里话

【篇二:

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7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延续了上册教材内容,继续贯穿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的学科为基点。

加强动手实践与创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的个性发展。

本册教材分为八个主题单元。

都是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如“快乐的校园”、“童心”等等。

内容按聆听、表演、创新与活动三大块安排,聆听包括十一首外国作品,九首中国作品,其中十一首为声乐,九首为器乐。

结合歌曲的教学合理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

在提高识谱和合唱方面有所加强。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以上的教材内容分析,在本册教学活动,拟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能听辨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分辨出男声和女声。

知道常见的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2、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感知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3、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运用体态、线条、色彩作出反应。

能听辨情绪的音乐。

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4、区别合唱与齐唱,齐奏与合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2、背唱4首歌曲,并能做到节奏准确,富于感染力。

3、能够适当的选择演奏的方式,为歌曲进行伴奏。

4、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5、认识,,的含义及强弱规律,认识“▼”,“p、f”6、能单独视谱演唱简单的旋律。

(三)、创造

1、能自制简易乐器,或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即兴创编与歌情绪一致的舞蹈,即兴创编音乐故事,并参与表演。

3、创作2-4小节旋律或节奏。

三、教学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音乐的听、视、动结合。

2、突出音乐学科的审美性,坚持以学生为本。

3、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力求课堂教学有效多彩。

4、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

第1课歌唱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

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

谈话导入: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

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

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

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

很好!

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

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

出示渐强记号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

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

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

谁作词?

谁作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

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

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聆听国歌的其他三种形式:

独唱、齐唱、刘翔在领奖台上的版本(在线观看)

好,同学生了解了国歌的背景,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版本的国歌,并谈谈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畅所欲言。

五、小结

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

“起来!

起来!

”,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

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在《歌唱祖国》的歌曲中结束。

《采一束鲜花》

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2、通过聆听及演唱,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3、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够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

1、进行标注力度记号的练习。

2、唱准弱起小节教具:

歌片节奏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

随着音乐《鲁冰花》进教室。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导入:

师(捧出一束鲜花)今天,老师亲手采来一束鲜花,这束鲜花我要送给谁呢?

先不告诉你们,请同学们自己来听一听,猜一猜!

(伴奏师范唱)生汇报:

送给妈妈

同学们说的对,这束鲜花就是要送给伟大的母亲的。

这是一束康乃馨,它被称为“母亲之花”,那你知道它代表的含义吗?

(健康、真情、伟大、神圣、慈爱、思念等等)同学们想不想送给自己的妈妈一支康乃馨呢?

那么就请你从老师的手中赢取吧!

为什么要把鲜花送给妈妈呢?

请同学们再来听一听,然后告诉老师。

3、再听歌曲(划拍子),在歌曲中找答案生汇报:

辛劳的汗水、喜悦的泪花

出示节奏01712.1︱6———︱02227.16︱5———︱您辛

劳的汗水,你喜悦的泪花,

(1)有节奏的读词

(2)视唱旋律(3)填词演唱

三字经记载: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曾三迁住所;

孟子学习上不思进取,母亲毅然剪断自己没日没夜织成的布匹,教育他不能半途而废。

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当我们取得成功时,母亲的眼中会闪烁着喜悦的泪花,当我们失败时,母亲陪伴在我们身边,支持、鼓励我们。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么?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你们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么?

(自由回答)在母亲节或者妈妈生日这天,你都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

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那么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妈妈吧!

4、出示歌片,学习歌曲

(1)听范唱师指歌片

【篇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四年级三个班的音乐课。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从整体水平来看,在学歌中,女生的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

欣赏中,学生们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不够好;

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大多数能正确地表达出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

二、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共有八课,分别是《歌唱祖国》、《家乡美》、《快乐的校园》、《甜梦》、《童心》、《水上的歌》、《祝你快乐》、《龙里格龙》、《延安颂》。

其中歌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采一束鲜花》、《杨柳青》、《大雁湖》、《大家来唱》、《愉快的梦》、《月亮月光光》、《童心是小鸟》、《小螺号》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

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

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赏有《牧歌》、《故乡是北京》、《打字机》、《小夜曲》、《梦幻曲》、《节日舞》、《我爱山童》。

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

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

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奏。

2、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3,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措施:

1、从行为习惯养成开始,养成他们良好的常规与音乐素养,如:

通过听音乐进教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课堂组织纪律。

2、在唱歌时,巩固呼吸不出声、不耸肩,逐步做到音色统一,获得自然而优美、明亮而圆润的童声。

注意吸气的方法,口形要正确,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发音,能按老师的手势,整齐的歌唱。

3、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乐器让学生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还要让学生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和换气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