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4781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研究Word下载.docx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的职业选择趋向多元化,独生子女青年与非独生子女青年在职业选择方面大部分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只有极少数几项存在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独生子女职业选择

 

研究目的: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关于独生子女的负面报导也越来越多。

人们经常性的拿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情况,探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就业选择方面的差异,以及产生就业选择差异的原因。

一、独生子女的概念

独生子女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和界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社会学卷中对于独生子女的解释是:

不论出生胎次如何,一对夫妇只生养有一个孩子,该孩子即属独生子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下列情况属独生子女:

①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以上只存活一个的;

②再婚夫妇已有一个子女,婚后不再生育的;

③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不再生育第二个的。

在法律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所指的独生子女,是指一对夫妻结婚后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合法、共同生育的,经依法申请被政府确认,在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时数量仅为一个的子女。

二、调查回顾

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中,根据文献的综合和分析,我按照韩卫红的分析方法,将从四个大的方面对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为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一)就业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在就业以前,总会对当时就业的社会环境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如果当时的就业环境紧张,大学生求职时可能会适当降低自己的职业要求,但是相反的,如果当时的工作情况是“供”大于“求”时,大学生求职时就会提高自己的职业要求。

当前的就业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就业政策、人才市场需求和舆论环境。

这三个主要要素的具体影响如下:

1、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导向,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根本性和长远性影响。

不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下,学生的就业行为就有不同的选择。

大学生统包统分时期,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少,毕业生的行为选择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计划和分配。

2002年确立的“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改变了之前一直实行的大学生就业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从单一转变为多样,并且大学生就业时开始考虑个人的爱好和志趣,有了主动的择业行为。

2007国家出台文件要求“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选择得到了最大发挥,但自由的个人选择却在市场需求面前出现了困惑。

与此同时,国家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政策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行为选择。

2、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市场需求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在就业行为选择中的市场导向性影响越来越明显。

首先,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从卖方转向买方。

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存量迅速扩大,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人才市场逐渐地由卖方转为买方;

其次,大学生就业渠道多样化。

随着政府机构精简和分流人员的安置,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减员增效,大学生就业主渠道吸纳毕业生的能力逐渐下降,就业渠道趋向多样化;

再者,由于地区、行业、单位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和空间的不平衡,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差异明显,从而形成就业中冷热过渡分化的现象。

另外,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也对大学生的行为有着较大影响。

例如,有些用人单位为提升其形象和眼前利益,故意抬高录人门槛,并不考虑人才的储备与培养,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难度。

3、舆论环境

现代社会的舆论环境更多依靠各种媒体来营造。

处在各种媒体包围之中的人们,其行为取向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的影响。

媒体对政府政策的传播、解读,对公众意见的反馈和建议,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价,都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舆论影响力,引导人们不由自主地向着媒体的倾向性靠近。

在国家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质量改进和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中,媒体的先导作用不能缺少。

媒体对各类招聘会的火爆、用人单位需求的不断报道,可以强化用人单位在学生就业中的主导地位;

媒体对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毁约、造假、不看成绩看酒量等现象的报道,可以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就业的深入思考;

媒体对以服务社会的青年志愿者、创业明星和就业典型的报道,则能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将个人价值与祖国需要相结合的志愿者,而在大学生从社会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转变中,舆论的导向更是显而易见的。

(二)高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学校因素

学校,尤其是大学,对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感觉到作为一个985计划毕业的大学生和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以后的工资、福利等要求是不一样的。

正如一个北大的毕业生去做了养猪专业户是可以作为新闻的头版头条的,但是一个普通的三本或者大专毕业的学生去做同样的事,就没办法夺得噱头。

在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学校因素中,就以学校的社会形象、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影响最大。

1、学校的社会形象

学校形象是学校历史与综合实力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映,集中反映在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上。

良好的学校形象,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其舆论导向、资源整合、凝聚人心的作用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学校形象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有时甚至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用人单位对名牌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就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认可,是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社会中的体现。

拥有良好形象的学校的学生在就业选择中自信和主动,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而得到更多的选择机会。

2、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学生的自主择业既是对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检阅,也是对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大考验。

有些学校招生时不是考虑社会需求,而是着重考虑经济效益,学科专业设置不平衡,从而造成了毕业生供需不平衡。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和其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来自学校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水平是否具有特色和竞争力,教育管理是否严格,都将在毕业生身上得到体现。

教育部为使学校适应市场,便于学生就业,对专业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全面扎实,而且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那些积极参与“挑战杯”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对专业和社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容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应根据社会需求状况而不断地变化更新。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由于缺少必要的职业规划教育,不少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在招聘现场显得较为“盲目”和犹豫;

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开展系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自我定位,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提高为职业行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增强就业中的自我竞争力,理性选择,降低就业成本。

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从源头上降低管理成本,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进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家庭因素——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家庭因素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与家庭也有着莫大的联系。

最近在网络流行了“李刚”事件和“李双江”事件等都让网友笑侃当前的社会就是一个“拼爹”的社会,虽然像李刚、李双江等这样的有着如此权势的爹相对于中国十几亿人口来说并不多,但是家庭因素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过得好,于是对于孩子的期望也至少会在他们自己的生活基础之上。

在家庭因素中,以父母的经济因素和价值取向影响最大。

1、经济因素

家庭的经济状况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高投资,让学生在选择时不能不考虑到职业的回报率。

因为大学生一踏入社会就面临着住房、医疗、婚姻和养老等一系列消费支出,他们不得不选择较好的地区和单位就业,以降低未来的经济压力。

另外,在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特困生和女大学生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由于求职成本不断增加,承担着改善家庭经济条件重任的他们,选择职业时更多受到经济因素制约,常盲目就业或犹豫就业,错过了择业的最佳时机和职位。

而一些用人单位在责任上存在的性别歧视,使女生面临着比男生更为严峻的就业困境。

2、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就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期望、价值观念和对职业的理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这种影响有时表现为学生的自觉选择,有时表现为父母的主动干预。

父母对某种职业的认同度高,子女选择的就多,例如教师世家、梨园世家等等,就是长辈的职业选择和爱好对晚辈长期熏陶影响的结果。

而到层次高的单位,到待遇好的单位,到一个好的城市,不仅是毕业生的愿望,更是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

许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回家乡服务,父母不愿意让子女给自己“丢人”是原因之一:

如果还是回来当农民,还花钱让你上学干啥?

误导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选择。

(四)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学生个体因素

当然,除了上述的三项外界因素以外,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是学生的个体因素,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原因。

1、就业观念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多样化,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而长期统包统分心理仍体现在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中。

不少毕业生认为上大学就要想办法捧到一个“铁饭碗”,找个稳妥的工作,因而把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得过重。

面对就业竞争,有些学生把责任归咎于学校、社会等,不愿意到小城市和基层就业,不愿意到西部工作而往较发达的沿海挤。

而到企业怕累,又怕工资没有保障,到事业单位又担心挣钱少,一心想到国家机关或外资企业,所谓不做官就挣钱,某种程度上都是传统就业观念的体现。

2、就业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个人就业理想的能力。

它包含就业目标、就业态度和就业技巧。

就业目标是指学生建立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

就业态度是指学生对寻找理想职业所持的态度、采取的行动。

就业技巧是指学生所应具备的能顺利就业的心理素质、社交礼仪知识、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

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那些具有明确就业目标的学生,不易产生依赖心理和盲从行为,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踏实的行动克服重重困难,求职中因准备充分而表现得自信、坚定,能很好地应对用人单位的考验,把握住每一个机会,适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满意的选择。

而那些职业目标模糊,在就业的过程中应对能力较差。

心理承受能力和主动推销自己的能力较差,碰到机遇不能当机立断,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就容易在求职中错失就业良机。

3、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

大学生就业行为选择中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而学生个人的就业能力、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就是造成差异的缘由。

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是就业的基础和凭证,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首要条件。

近年来,大学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一些大学生在校时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缺乏基础操作技能,不能运用专业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就业的难度较大;

没有较好的道德素养就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那就更谈不到就业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目前,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任度相当脆弱,企业为防止学生毁约超计划选拔学生,然后再淘汰筛选;

学生盲目的就业,再频繁跳槽,就业中的诚信危机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学生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更要注重道德素养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总之,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几个方面同时着力,一方面国家出台更加切合实际的就业政策,人才市场规范择人标准和择人机制,各类媒体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美誉度,家庭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减轻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而学生则更需明确就业目标,提高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以积极的求职态度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作出选择。

(五)独生子女的就业选择和职业理想的价值取向

在葛传兴的文献中,提出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就业选择和职业理想中价值取向的不同,就葛传兴而言,他觉得独生子女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的价值取向基本更加看重自我,更加愿意创新,比如他认为独生子女主要考虑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对家庭和社会考虑较少;

敢于选择和创造新兴职业,对传统职业兴趣较低等等。

1.主要考虑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家庭和社会考虑较少。

由于独生子支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大多以他们为中心,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因此他们在遇到问题和选择取舍时,更多地考虑自己而很少考虑他人,对于就业选择和职业理想也如此。

他们考虑的主要是这份工作或这个职业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是否有利、自己对工作是否有满足感,而对于父母的意见或建议则往往放在次要位置。

自己选择的工作或职业对于家庭有什么意义、父母是否有满足感,他们考虑得较少,对于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或职业,如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和公益性质的职业,他们也是很少主动选择的,除非是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他们就只好被动选择了,至于自己选择的工作或职业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他们更是很少考虑了。

2.更多地把自己看成“社会人”而不是“单位人”。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他们不希望自己将来的工作单位对自己管得太多太死,也不希望自己一辈子从事一项工作或一份职业。

他们希望自己和工作单位之间就是一种单纯的工作关系,自己有生活的自由,有工作流动的自由、因此,他们将来针对工作单位的归宿感较低,他们往往不把自己看作是某一固定单位的成员,而是把自己看成社会的一分子。

当然,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人”而不是“单位人”,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工作单位不忠诚,也不意味着他们会对工作不负责任,他们只是期望自己有作为一名单位员工之外的自由,有更广的空间和视野,而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

他们巾的一些人甚至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同时从事几项工作,如在正式上班时间之余开网店或从事一些轻松的、个性化的工作。

他们选择第二职业甚至是第三、第四职业,目的大多不是赚钱,而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更多的人生体验。

3.敢于选择和创造新兴职业,对传统职业兴趣较低,个性对就业选择和职业理想的影响较大。

在对职业的选择方面,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敢于尝试新兴职业,如IT业、互联网业等。

虽然他们对这些行业的前景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选择这些工作容易受挫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他们凭着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选择了这些行业。

这些新兴行业大多倾向于与事和物打交道而少与人打交道,更强调效率,这正符合他们不愿多与人交往、不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个性。

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奇思妙想,自己开店,从事一些个性化的工作,创造出一些新兴的职北。

对于传统职业,他们往往觉得有很多东西不符合自己的个性,所以很少主动选择。

4.面对就业歧视容易放弃自己的就业选择和职业理想、社会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

自我中心,心理脆弱,为人处事能力差等等。

独生子女大学生尤其是其中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遭到歧视。

不是她们选择单位,而是很多单位不敢选择她们,屡次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便不能充分地认识自我,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感到迷茫,进而退缩、放弃,把自己的就业选择和职业理想寄希望于父母长辈等的社会关系,或者选择考研以暂缓激烈的就业竞争,更有甚者,毕业了好长一段时间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成了“啃老族”。

(六)风笑天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

在社会学研究中,风笑天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属于较为完善和权威。

于是,我就风笑天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解读。

在2003年时,风笑天就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做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为了尽可能反映不同城市在职青年的状况,他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的湖北省选取了武汉、黄石、荆州和仙桃四个城市作为调查点。

所选取的四个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性质上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是超大规模的中心城市;

黄石市是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大城市;

荆州市是典型的以轻工业为主的中等城市,而仙桃市则是由原来的沔阳县发展起来的县级市。

发放了650份问卷,回收了638份,并根据这600多分问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适应状况普遍较好,独生子女青年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青年的适应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

与青年职业适应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青年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青年与同事间关系的好坏、青年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部分职业类型的性质,而是否独生子女则与青年职业适应的状况无关。

2010年3月,学者风笑天在《社会学研究》撰文,提出大众媒介在对独生子女的形象建构中存在着妖魔化倾向。

他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1998年到2008年间新浪网站搜索到的有关独生子女的586条新闻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国内大众媒介对独生子女的负面形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婚姻不稳定,离婚比例高;

(2)不能吃苦,就业不受欢迎;

(3)不做家务不做饭,总是到父母家蹭饭;

(4)不会养育子女,对孩子只生不养;

(5)性格上缺陷多。

显然,对独生子女的负面形象近10年间已经发生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教育和性格缺陷问题,转变为了婚育问题和性格问题。

风笑天在文中逐一列举事实,指出上述五个方面独生子女负面印象与真实情况不符,比如独生子女的离婚比例并没有比其他群体高;

到父母家吃饭的比例也与非独相等,0-3岁虽然独生子女对子女照顾得少一些,但有部分原因是请了保姆,并非不教养。

风笑天对独生子女负面形象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

他认为,媒体是始作俑者,是媒体在不真实材料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生子女形象,对独生子女进行了妖魔化。

再如,风笑天曾对1980-2001年间发表的305篇针对国内独生子女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发现早期大部队证明“独生子女弱点”的研究并不能对独生子女个性、人格、合群性及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提供充足的证据。

2010年风笑天在媒体研究论文中指出,虽然近十年媒体对独生子女的评价一直以负面为主,但是2008年以来大众媒介对“80后”一代人的评价有了较大的转变,特别是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后,对这一代人的正面评价显得特别突出。

比如“有责任的一代”、“觉醒的一代”、“成熟的一代”、“敢于承担的一代”,等等。

三、评价

综上所述,可以将关于独生子女就业选择问题的观点分为两类,一类是觉得独生子女在就业选择中有其非常显著的特点,还有一类是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没有显著的区别的。

根据上面的文献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认为独生子女在就业选择中有显著特点的,所写的文献是一种类似于综述的文献,并没有很确切的数据进行支撑,但是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的区别的以风笑天的为主的一类,所得出的结论都是经过了比较规范和较大范围的取样的,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更为科学和有代表性。

我也是坚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的区别的,所以在参考了风笑天等前辈的研究之后,我发现他们的研究有关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的、其父母的生育意愿、其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等问题,对于就业当面也有研究,但是并未涉及职业选择。

综上,我想研究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对于就业的选择是否会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区别,

研究方法和资料:

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式,给重庆市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分发问卷,共50份。

利用问卷调查得到资料,了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情况下,对于就业的选择,并探讨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发放我准备的50份问卷时,我严格按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例为1:

1的同时,男女比例也是1:

1的比例发放问卷。

其中25个男生中,有12个非独生子女,13个独生子女;

25个女生中,有13个非独生子女,12个独生子女。

由于本次调查的抽样采取的是滚雪球式的发放问卷方法,而非严格的随机抽样。

因而,本研究结果的推广性会受到影响,所得出的结论仅限于我所调查的重庆大学生,而不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群体。

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于就业选择的影响

在数据的分析中,我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显著相关。

独生子女的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普遍要比非独生子女的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要高,同时,也使得独生子女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普遍要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人均月收入。

(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表1:

父亲的文化程度

是否为独生子女

频率

百分比

有效

小学及以下

2

8.0

初中

8

32.0

高中及中专

5

20.0

大专

3

12.0

本科及以上

7

28.0

合计

25

100.0

10

40.0

9

36.0

1

4.0

表2:

母亲的文化程度

6

24.0

14

5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