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4202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5+2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课后延时托管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为切实增强我县教育服务能力,帮助中小学生家长解决子女放学后“接送难”“监管难”问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省教育厅等五家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3号)、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省教育厅等二十一部门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通知》(*教发(2019)57号)、**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市推进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教综(2019)4号)和《**市关于要求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2021)8号)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全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子女困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民心工程,是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惠民工程。

各中小学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出发,重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努力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家长学生满意、学校教师支持、社会各界拥护。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有效解决家长按时接送子女难和课后辅导负担过重问题,有效治理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现象,着力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教育工作新形象。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自愿有偿原则。

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需求和意愿在学生家长自愿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收费方式、安全保障措施等。

对自行选择参加校外社会服务机构的,要及时提醒家长选择合法合规、安全有保障、服务质量高的课后服务机构。

课后服务成本按照“家长为主,政府补助”的原则筹措,学校应通过家长委员会向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家长收取费用,严禁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二)坚持公益惠民原则。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应坚持公益性、非盈利性原则。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对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总工会、财政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保障,确保课后服务工作可持续;

家长合理承担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成本费用;

学校充分发挥课后服务主阵地作用,利用学校场地和设施设备,为开展课后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便利保障。

要优先保障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等急需服务群体需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随班就读残疾儿童所需费用由政府予以支助。

(三)坚持规范管理原则。

学校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筹社会需求,结合学校资源配置、服务能力等因素,科学制订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明确服务范围和服务形式,确定经费、人员和安全等保障措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要确保课后服务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安全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和责任落实,制定应急预案。

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在课后服务期间上新课。

四、工作内容

(一)服务对象。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自愿申请的学校在校生。

要优先考虑和保障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和低年级儿童等亟需服务的学生群体,同时要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确保课后服务“扩面提质”。

(二)服务时间。

原则上课后服务时间为每星期一至星期五学习日(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学校可根据实际具体制定课后服务时长,当天的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课时,服务时间从下午放学起,结束时间为夏秋时段最退不超18:

15、冬春时段最迟不超17:

450

(三)服务形式。

学校安排教师辅导、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开展阅读书法活动及艺体兴趣特色活动筝根据参加服务学生人数跨年级、跨班级组织,但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上课或集体补课。

同时安排拓展和延伸的特色服务,努力开辟多种适宜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在教育管理和人员、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建立分层分类多样化服务体系,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主题阅读、书写训练、个别辅导,组织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兴趣小组活动。

二是积极协调社区活动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有资质、有条件的校外机构,开展普惠性的课后社团或志愿者服务。

三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艺术、体育等社会专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艺体等相关服务,逐步形成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协调发展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体系。

五、工作流程

(一)服务公示。

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公布;

实施方案要明确服务对象、时间、地点、项目,以及项目负责教师和注意事项。

(二)报名编班。

离校确有困难的学生家长,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按要求提交申请表及有关材料,由学校审核并公布名单;

学校要合理编排班级,并建立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三)组织实施。

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并以本校教师参与课后服务为主;

如校内教师不足,可聘请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有资质的校外机构到校内组织开展活动;

鼓励和支持品德好、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退休教师、校外辅导员、专业教练、志愿者以及热心家长共同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外聘(请)人员参加课后服务人员,由学校负责审核、聘用,并签订聘用责任书,明晰工作职责,明确安全责任及待遇报酬,聘用及相关人员名单报教育局备案。

课后服务人员配备、服务报酬、经费来源、拨付程序、经费管理等要求如下:

1.人员配备。

参加课后服务的老师原则上按教师自主报名和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广大教师应积极主动介入和参与课后服务,原则上按以下三类人员配备:

(1)辅导教师:

按每班35名学生配1名教师(在此基础上如余数超15名但不达35名,也按1名教师配备),每100名学生增配1名教师协助。

(2)带班领导:

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少于500人的学校每天配1名带班领导;

参与人数达500A以上的学校,配2名带班领导。

(3)保障人员:

医疗、保安等后勤人员配备原则上不超过3名,500人以上的可共增加1名。

2.服务报酬。

对完成规定教学和管理任务后额外承担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教职工发放服务报酬(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服务报酬:

每人每课时(40-45分钟)补助发放标准原则上参考当地聘请编外合同制教师课时补助标准。

每学期按实际承担课后服务的课时量,按学期结算和发放;

服务报酬费发放要进行校内公示,并报县教育局备案,接受社会和县教育局的监督。

3.经费来源。

校内课后服务成本由当地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承担:

一是由县总工会和财政局每学期视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数情况,给予一定资金补助(集团化办学的分校或校区单独核算)。

二是不足部分由社会捐助、学校公用经费、或由家长委员会与所在校测算商定并经公示后,向自愿申请参加并经学校审核通过的学生家长收取一定数额服务费予以解决。

4,拨付程序。

每学期开学后,学校将本校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名单汇总表报送县教育局审核后,由县教育局再分别向县总工会和财政局申请补助金额。

县总工会和财政局分别于每年的5月底、12月底前将本学期补助拨付到每所学校。

5.经费管理。

课后服务经费使用主要包括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员工劳务费、外聘教师或团队费用、购买活动课程和物品等相关费用,经费使用原则:

一是课后服务经费收支使用应实事求是,及时做好服务费用的结算工作,并定期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学校要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二是对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等亟需服务的学生群体,在费用方面应予以照顾和酌情减免,减免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负担。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是国家推进教育民生的工程,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要加强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做好课后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推进“扩面提质二从2021年秋季开学起,力争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乡镇和农村学校也应结合家长需求积极推进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并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

(三)鼓励多方参与。

鼓励有资质、有条件的社区、青少年宫、校外活动中心等机构积极参与实施学生课后服务,供家长自愿选择。

鼓励和支持文化、体育、科协、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向学校提供公益性服务活动。

鼓励学校退休教师、社会热心人士、志愿者、家长等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严禁有不良记录的机构和人员参与课后服务。

(四)保障学生安全。

学校是校内课后服务的安全责任单位,要明确课后服务人员岗位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切实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能力。

学校要购买“校方责任险”,建议有条件的家长为孩子购买“综合意外户外运动人身意外伤害险”或“学生平安险”等;

要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对课后服务设施的安全检查;

要制定并落实门卫登记、考勤、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五)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课后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推行课后智能服务,努力实现学生家长在线申请、自动统计、自动编班、离校告知等管理功能,提高课后服务管理水平。

(六)健全监管机制。

结合省纪委“点题整治”专项工作,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评,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要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对乱收费、乱发补贴、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负责人的责任。

2021中儿校课后延时服务课后托管服务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学校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做好中学校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市教育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市推进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后,特制定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课后延时服务是中小学校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针对有自愿需求的学生和家长,由所在学校提供的托管性、拓展性的服务活动。

课后服务有利于解决家长按时接送子女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家长辅导学生作业学习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学生兴趣特长培养难的问题。

我校从“办好人民满育”的高度出发,精心组织,主动担当,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把课后服务作为“五育并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2021年秋季开学后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益惠民原则。

学校的教育资源无偿提供给学生课后服务使用,家长合理承担课后服务的成本费用,有资格教师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主动承担课后服务。

(二)坚持自愿有偿原则。

学校主动向家长告知课后延时服务的方式、内容、收费、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学生和家长自愿择是否参加课后服务。

学校确保课后服务工作科学、规范、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不得把课后服务变成集体教学或补课,不得在课后服务期间上新课。

三、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

全乡镇申请课后延时服务的在读小学生及其家长均是属地学校的服务对象,优先服务保障低年级学生及家长、贫困家庭学生及家长、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各种残疾儿童等群体。

(二)服务时间

1.每周五加二。

教育部规定,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节假日除外的在校学习日,每周按照五天核算,每天课后延时服务不低于两小时,简称“每周五加二”。

2.每天一加一。

中心校的指导思想是把每天服务的两小时分为两个时段完成,即中午放学期间服务一个小时,下午放学后服务一个小时,简称”每天一加一。

这两个时段正是家长接送学生矛盾的关键点。

其中中午一小时放在12:

30至13:

30期间,与学校下午上课时间(1:

50)正好衔接;

下午一个小时放在4:

30至5:

30期间,与学生放学时间4:

30正好衔接。

具体服务时间各学校可结合本服务区实际情况确定,只许微调,不能大动。

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服务导向,以解决家长劳动上下班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时间冲突为原则,科学决策,统筹安排,全力服务于家长和学生。

(三)服务方式

各学校要根据我乡农村实际情况,结合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辟“针对焦点重点、易落地、效果好”的服务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心校建议的服务方式有:

1.基本托管服务

学校安排专业人员组织、照管学生在指定场所进行自主休息、娱乐、作业、阅读等。

托管期间教师发挥看护、保育、辅导等作用,保安全、保健康、保快乐、保成长。

托管时,提倡教师对学生作业个别答疑解惑,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拓展开发,但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2.素质拓展服务

学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发展学生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体魄。

可组织学生集体进行阅读交流、视频观赏、音乐训练、体育运动、绘画制作、劳动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可根据本校设施设备、师资条件、场地大小,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3.编班编组方式

中心校本着“服务的了、服务的好”的原则,根据学生年级差别和班级学生数量的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原则上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后服务活动,避免不同年级不同服务内容的交叉影响。

二是对于校本部,年级(班级)申请课后服务的学生不足20人的,可以合并年级(班级)开展课后服务,合并只限在"

第一、第二、第三”各个学段内。

三是对于在校生50人左右的村小,允许以年龄划分和学生需求为依据,全校性实行分项目混班编排,如把原有一二三四五个年级班混编为一二三四五个项目组,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后服务。

4.活动选择方式

为保证各种素质活动取得切实效果,避免各小组活动时设备、场地的冲突,学校要整体统筹活动内容、错峰安排活动项目。

一个学校(年级)选择的活动项目宜杂不宜单,确使全校素质活动百花齐放、错落有致;

各兴趣小组或社团选择的活动项目宜单不宜杂,既保证项项活动有人练,又保证活动项目可以随服务周期轮换,实现循环发展;

所有项目活动开展都要坚持周期时长,提倡以学期为周期,确保训练活动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深入学有所得。

(四)服务内容

中儿校拟定了本学期课后服务的具体内容,表述如下。

1.中午12:

30-13:

30的一个小时,执行"

二加四"

模式:

练字二十分钟,午休四十分钟。

a.练字。

根据科学研究,人在保后不宜立刻进行各种运动。

时学生来到学校先静一静,沉下心来,运运笔,练练字,或硬笔、或软笔、或粉笔,一憋一捺写人生,既能训练”写好字”的技能,又能"

修身养性”“鉴美启智,陶冶思想情操,一举多得。

b.午休。

练字二十分钟的“身心沉淀"

,正好为接下来的午休环节做铺垫。

午休是我国传统文化倡导推行的“睡子午觉”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少地方的学校经把学生午休写进了课程表。

中午适度的休息,能够缓解上午学习与生活的疲惫,清除前摄抑制,储备精力和能量,为下午高效学习做准备。

我们安排午休四十分钟的时长,在心理学上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同时,中儿校鼓励各学校因地制宜,逐步改善学生午休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2.下午4:

30-5:

四加二"

自主作业(阅读)四十分钟,集体活动二十分钟。

a.作业。

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在校在班作业,教师现场督促看管,大大缓解了"

家长辅导难难辅、学生不认真作业作业不认真”的困局,更是改变了学生借用电子产品抄袭作业的现状;

再加上服务教师均是专业入员,及时、规范、专业的讲解与指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作业效率低下、作业遇到困难无所适从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现状的改善,大大提升了作业的诊断、巩固、深化功能,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推进作用显而易见。

b.阅读。

在此服务阶段,当学生作业较少时,或者作业花时教少时,我们可以借阅读活动替代或补充时长。

开卷有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启智、读书可明理,阅读的好处不言自明、妇孺皆知。

书包里的书、图书室里的书、电子书,应该是我乡学生读物的三大来源。

课后服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些书籍,采取多样形式阅读,争做"

诗书少年"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用书籍的厚度架起他们人生的高度,用知识的广度托起他们眼界的宽度。

C.活动。

学生作业时身体基本是静态的,作业后大脑也比较疲乏,所以下阶段要让学生动起来,活动活动,换换脑子,舒展筋骨,锻炼身体,培养特长。

根据我乡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中心校暂时把活动内容划定在都便于落实与开展的一些项目上,包括诵读与演讲、绘画与制作、合唱与演唱、体操与舞蹈、球类与棋艺等。

学校学生喜爱什么项目,就开展什么项目;

什么项目条件成熟,学校就落实什么项目。

以上活动项一定要以兴趣小组或者学生社团为载体组建并实施,这样的集体性小组或社团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指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担当,促使大家齐进步共成长!

注:

由于一二年级学生作业本身较少,他们在此环节仍然可以执行“二加四”的模式,具体由服务教师调配。

(五)服务人员

1.充分调动本单位在职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以在职教职工为主的课后服务工作队伍。

对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在职教职工,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将服务时间计入工作量,纳入教职工工作评价考核。

学校非教学教研人员不得参与专业性课后服务,休假老师和未代课老师不得参与课后服务,语数学科老师和代课课时多的老师优先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2.创设良好政策环境,动员离退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专业入士、大学生志愿者等组建志愿服务力量,统筹解决人员不足问题。

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志愿人员中心校实行备案审批制,严格把关并加强管理。

3.中心校从安全和服务质量角度考虑,课后服务时原则上要保证两个以上的教职工同时服务,因为不同学科作业和活动项目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指点答疑和指导示范。

对于师资紧张的学校,每50名学生范围至少配备一名辅助服务人员。

各学校要坚决杜绝一个老师放一群羊”的现象。

(六)服务费用

经县发改委等部门审批,我县中小学课后服务费标准为每生每月100元,不得跨学期收取。

对部分享受教育资助的学生,经学校核实情况后,实行减免服务费。

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实际支出不足部分,由县财政和学校支持。

我乡校2021年秋季学期执行此收费办法。

(七)审核程序

要建立健全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家长依照学校规定自愿提出申请并经审核同意后,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统筹安排,统一组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心校牵头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建立中心校监管、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

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强化担当、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和协调,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

(二)加强规范管理

1.各学校也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细化和明确课后服务管理制度、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安全事项等,并主动向社会公示。

2.要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以开展课后服务为名,压缩教学计划或正常教学时间,严禁提前放学,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考试等。

3.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公示制度,学校应将收取的中小学课后服务费足额用于课后服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安全管理

1.各校要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完善学生活动场所的应急救护、消防检查、门卫登记、人员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等制度。

2.各学校要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约定双方责任权利,家长与学校共同担负课后服务时段学生的监护责任。

(四)加强督导检查

学校校委会和学生家长委员会要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监管,定期对各学校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动态修订实施方案,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和学生安全。

五)保障学生安全。

学校和幼儿园是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的安全责任单位,要明确课后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切实提高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能力。

建立检查制度,强化对课后服务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定并落实门卫登记、考勤、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课后延时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推行课后延时智能服务,努力实现学生家长在线申请、自动统计、自动编班、离校告知等管理功能,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管理水平。

(七)健全监管机制。

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切实保障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要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对乱收费、乱发补贴、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负责人的责任。

学习《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督学学习了该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