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398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Word格式.docx

《地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Word格式.docx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

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

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

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

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

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

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

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

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

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二、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空风: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近地面风:

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4)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5)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6)摩擦力:

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7)风力(风速):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

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

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

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

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

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

印度洋)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

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热带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30°

之间,最冷月均温在15°

C以上是其基本的控制指标,有四类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

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

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

C左右;

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另有一些地方,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的东南沿海地区等,也分布有该类气候,纬度可达20°

——25°

,这些地区受来自暖流洋面的信风的影响,信风登陆后受地形阻挡而抬升降水,多地形雨。

2、热带草原气候: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

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

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

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显减少。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

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间。

4、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二、亚热带气候:

分两类,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

之间,最热月均温在20°

C以上,最冷月均温在0°

——10°

之间。

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盛行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

盛行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温差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均匀。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

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

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

三、温带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40~60°

之间,冬季月均温多在0°

C以下,而夏季月均温在10°

以上,有三种类型。

1、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

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

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

2、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按特征可进一步分为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期中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极圈附近。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

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3、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

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

四、寒带气候:

分布于极地地区,可分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1、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

最热月气温仅达1~5°

C。

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2、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

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南极大陆年均气温约在-29~-35°

C,北极地区在-22°

C以下。

五、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

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日照强,风力也大。

对各类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可列表比较如下:

气候主要特征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年降水量超过2000㎜。

南北纬10°

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控制,湿季5月~10月,年雨量750~1000㎜。

~20°

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旱雨季交替控制,雨季集中6月~9月,年雨量1500~2000㎜。

北纬10°

~25°

大陆东岸。

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干旱少雨,年雨量低于200㎜。

南北纬20°

~30°

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

终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雨量800~1200㎜。

南北纬25°

~35°

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雨量300~1000㎜。

南北纬30°

~40°

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雨量500~800㎜。

南北纬35°

~50°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年雨量低于500㎜

南北纬40°

~60°

大陆内部

终年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冬温在0℃以上,夏温在22℃以下,年雨量700~1000㎜。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北纬50°

~70°

纬度高,蒸发微弱,气候冷湿。

寒带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气温低。

寒带冰原气候

终年酷寒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高,气温极低。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上终年低温,高山地区气温随高度而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高原和高大山地

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

特殊成因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一直作为重点考查内容。

而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更是使不少同学费思不解,现就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

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

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

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

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

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

①分布在南北纬15°

—25°

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

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

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南北纬5°

—10°

之间,28°

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

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

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

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

①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来的另一股是经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而来,秉性干燥,所经洋面狭窄,水汽极少;

②高低压迭置,本处夏季为热低压,但垂直发展水平浅,受伊朗高原东侧来的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难以成云致雨;

③受地形影响,本区北侧、西侧为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气团南侵,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又因为印度河平原地表平坦,难以形成局部地形雨,因此降水稀少。

四、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温带荒漠所达的最高纬度(40°

S—52°

S)。

而同纬度的西侧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形成原因有:

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居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②该地全年受西风带,西风气流控制,西风气流越过安第斯山后是反气旋下沉气流形势,使得本区干燥少雨;

③本区因纬度高,温带气旋到达机会少,降水较少;

④寒流的影响,沿岸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沿岸少雨。

综上所述,由于各地气候形成因子的差异,各地气候类型和每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不能采用死记硬背,而应从气候的形成因子,即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方面综合分析,这些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很显然是由于环流条件及下垫面各要素及其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往往表现为下垫面的差异,而导致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在分析气候类型时,即要综合思维,又要有区域思维,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岩石相关

岩浆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其他两种岩。

而其他两种岩只能先成为岩浆,再由岩浆冷却成为为岩浆岩,所以沉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如图所示,①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③变质作用 

④重融再生。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

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

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

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

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块状、流线、流面、气孔、流纹、条带状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

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

①层理构造显著如板状层理、交错层理,互层;

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

③有的具有波痕、石盐假晶、干裂、孔隙、结核等。

常见的沉积岩有:

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变质岩:

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

和前两类岩石主要区别是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

其主要特征是:

①有的具有片理(片状)构造如片岩;

②有的呈片麻构造(未形成片状),岩石断面上看到各种矿物成带状或条状等,如花岗片麻岩;

③有的呈板状构造,颗粒极小,肉眼难辨,如板岩。

4条带状、千枚状。

常见的变质岩如由方解石或白云石重新经过结晶而成的大理岩,由页岩和粘土经过变质而形成原解理状的板岩,由片状、柱状岩石组成的片岩,多由沉积岩和岩浆岩变质而成的片麻岩,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等。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

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

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太阳能是岩石发生演变过程的能量来源之一,它控制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进行;

包含在岩石内部的放射性能量是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此外,地球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其中构造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可使地下深处的侵入岩和变质岩上升到地表遭受破坏,也可使地表岩石发生强烈拗陷而产生变质,同时,构造运动对岩浆的形成和上升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