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350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招教考试第二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文档格式.docx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D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55、关于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说法是:

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B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C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56:

围绕《多变的风》这一主题,幼儿园教师设计了课程目录树,整合了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健康等多个领域的活动。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B.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和激励者

C.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57:

()把教学与研究有机融合为一体,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

A.综合实践B.行动研究C.实验研究D.课堂改革

58:

现代教育思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错误的是()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D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

59、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要产生变化,下面有关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传授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服从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

60: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变化不正确的说法()。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61:

以下对“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老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B.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

C.具有教学意义和教育功能

D.树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学”的实践观念

62: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

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3、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学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64:

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

65: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

A分科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D活动课程

6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

67:

关注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基于学生共同的兴趣和需要建立起的学习组织,我们称为

A合作学习小组B学习共同体C学习班级D合作精神

68、以下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

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69、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与学的过程

D.知识传递和学生发展的过程

70:

新课程倡导研究性教学,以下不属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

A研究型教学是开放的

B研究型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C研究型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D研究型教学就是师生互动

71:

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

A.尊重、赞赏B.帮助、引导C.反思D.合作

72: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错误的()。

A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B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C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D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73;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A知识的传授者B平等中的首席C教学的组织者D行为的示范者

7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要把阅读和写作做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学生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③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5:

新课程评价通过()的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A.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自评和他评

76:

新课程课程课堂教学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哪项从学生交往状态评价的()

A学生是否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保持较长注意力

B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合作

C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善于用自己语言阐述自己观点

D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是否全面掌握学习目标

77:

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是改变传统的()

A、课程结构B、教学内容C、学习方式D、教学组织形式

78:

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

C.提高、发展、创新D.自主、探究、发展

79:

新课程要求。

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

A自主探究与实践的学习方式B合作接受与体验的学习方式

C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D探究实践与巩固的学习方式

80、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方式()。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接受学习

81:

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是

A.探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研究性学习D.合作性学习

82: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

二、多选题

83: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帮助者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D教师是开放的社区型教师

E教师是学习者

84: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包括哪些方面()

A.知识传授角色B.主动变被动角色

C.学生的促进者角色D.行动研究者角色

85: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上说,新课改要促使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

A.研究者B.促进者C.建设者D.反思者

86:

张老师班上有一位学生小英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张老师在一次和小英谈话中说到:

“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次作业,都那么认真,每节课上,你都那么专心。

老师想在上课时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话语,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小英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完成第1-2题。

张老师的做法成功的地方有()

A.尊重和鼓励学生B.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

C.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作用D.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

A.关注学生全面发展B.关注学生创新

C.把学生看做自主学习者D.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89:

认识当代课程教学的新变化与新理念,对于教师适应时代,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行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转变主要包括()

A.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B.教学准备行为的转变

C.教学实践行为的转变D.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

90:

在教师的隐喻中,由金子变成钥匙的隐喻是()变化的表现

A知识→方法B静态→动态C奉献→双赢D传递着→促进者

91:

我国新课改提出的课程评价理念有()

A.关注结果,突出选拔B.重视发展,关注个体差异

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D.评价主体多元化

92:

关于新课改下列正确的阐述是(),

A.新课改,指的是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件与课程改革

B.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C.新课改更为关注的是学科而不是人(教育观)

D.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是新课程改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

93:

关于我国的新课程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B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C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94:

教育过程的核心是主体参与,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方面的措施有: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D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95:

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有:

A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C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D研究型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的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的多选

96: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A.主动性B.独立性C.问题性D.独特性

97选: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

A.自主性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接受性学习E.非指导性学习

98: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其特点有()

A.是一种主动学习B.是一种独立学习

C.是一种研究性学习D.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99:

探究性教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

A.问题性B.互动性C.过程性D.开放性

100:

学习方式与教字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实践学习

三、不定项选

101:

对学生来说,由于基础知识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新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型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在众多的课程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根据上述案例作答:

对于案例中反映的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课程改革中应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B.新课程改革中应该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C.新课程改革中忽视了学生已有经验和心理品质的差别,使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D.新课程改革中应该重视学生个别差异,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102:

下列选项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是()。

A、彰显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B、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

C、呈现创造性的教学过程D、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四、判断题

103:

新课程改革强调从基于教科书的教学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它隐含着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

104: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

105: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106;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108:

教师的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 

四、材料分析题

109、案例:

九年级学生唐彤为了能考上个好高中,经常是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总是压力很大。

然而,不知何时他感觉抽烟后精神倍爽,似乎学习更有精神。

一天课间,唐彤溜到卫生间抽烟释压,正当他抽得起劲时,班主任王老师突然走了进来。

王老师看到瑟瑟发抖的唐彤,什么都明白了。

王老师严肃地对唐彤说:

“学习成绩不见长,抽烟本事到有了!

你等着收处分吧!

”脸色煞白的唐彤哀求道:

“我以后再也不敢,请不要处分我。

”王老师怒道:

“没门!

”第二天,学校宣布了对唐彤的处分决定。

问题:

根据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评析王老师的做法。

假如你是王老师,你会怎样做?

(7分)

110:

特级教师常XX老师讲过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我的班上,有一个转学来的女孩,这个孩子跟其他同学不一样,我几次发现她在课堂上举了手,但总是回答不出问题。

有一次下课后我问她,她说怕同学笑话他学习不好,所以不管会不会,她都举手。

我就跟她约定,如果你会就举右手,不会举左手,老师看到你举右手时,再叫你回答问题,结果这个孩子的成绩很快就好起来。

”问题:

请简述你对上述教学案例的心得体会及教学反思。

111:

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回答问题。

甲:

在读完课文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解荔枝的特征,从荔枝干讲到鲜荔枝,把其中的概念如“果肩”“果顶”“缝合线”等一一进行补充讲解,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记,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大量有关荔枝的知识。

乙:

上课了,教师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请吃过干荔枝和鲜荔枝的学生谈谈对荔枝的认识,最后,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干一鲜两颗荔枝。

学生喜不自禁,教师示意学生安静。

然后要求学生剥开两颗荔枝,进行比较观察,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照着实物读课文,完成一篇短文《我所知道的荔枝》。

⑴两种教学处理各有什么特点?

⑵从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看,那一种教学处理更好,为什么?

112、案例:

一位老师讲完课了,问学生听懂了吗?

窗体顶端

一位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

“听懂了吗?

“听懂了!

”学生们齐声回答。

“还有谁不懂请举手。

”全班静悄悄。

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

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

“你哪里不懂?

没关系,讲出来。

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并很耐心地针对他的问题详细地讲解了一下。

最后该学生听懂了,最后,老师对这位学生说:

“请坐,以后要认真听讲。

试就案例中的教师的“教学观”和“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分)

113、案例:

宋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

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

(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

游戏规则:

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

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

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

正方——聚落应该发展;

反方——聚落应该保护。

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

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思考:

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114:

唐老师在讲授《荷塘月色》一课时,特意安排多媒体教学,拉上窗帘,关闭灯光,营造一个宁静的环境。

试图使学生进入清华荷塘美丽的夜色中。

视频画面映入眼前,在民族乐笛子演奏《荷塘月色》中,配乐朗诵缓缓开始。

朗诵配乐结束时,课堂上依然一片宁静。

唐老师提问一位同学。

 

师:

请谈谈你的感受。

生1:

美轮美奂的画面,如诗如画的话语引发我内心的共鸣,仿佛跨越空间,在清华荷塘的晚景里品味到了来自朱自清先生寄情于荷塘月色排遣胸中郁闷与哀愁的真情实感。

体会很真实,感觉你像是尾随着朱自清先生。

(唐老师继续提问)

生2:

我在一定程度上领略到了《荷塘月色》的画面美、语言美、意境美。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荷塘月色的特点呢?

谁愿意把你对月光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生3:

朦胧清澈......

生4:

一个“渴”字,月光如水,静静流淌。

生5:

一个“浮”字,无色胜如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花更柔美、夜更缥缈

一堂情感迸发的教学活力四射的进行着。

问题:

(1)根据这一教学片断,评析唐老师的教学行为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4分)

(2)结合材料谈谈唐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4分)

115:

为更好的呈现教学效果,陈老师精心做了课前准备,他采用“翻转课堂”式授课方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他将“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专题分为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重大成就以及历史经验四大部分,针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在课前对同学们进行任务分工——每一部分都由一个学习小组收集学习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情况汇报。

在课堂上,每一个小组汇报结束之后,陈老师都会对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传递不够准确,内容重提炼不够精炼、重点概念解释不够全面等问题进行指导,并将每一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扩展和延伸。

新颖多变的授课方式、幽默轻松的授课风格,既充分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是的课堂氛围活跃,也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问答:

有人质疑“翻转课堂”降低了老师上课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与认识(7分)

116:

案例:

下面是一位老师的日记片段:

在我带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上课时老是走神,人在座位上坐着,可心思却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一节课我不知点了他们几次名,每次点名后,好的效果最多持续- 

-分钟,尽管我在讲课中尽量做到生动形象,但那几个学生仍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我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问题:

如果你是该班的任课老师,你怎么去改善这几个学生走神的情况?

117:

【材料1】自1948年宣布建国后,以色列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成功地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一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科技强国之一。

犹太民族以不到世界0.2%的人口,获得了全世界约24%的诺贝尔奖,且涵盖各个学科领域。

毫无疑问,以色列的教有是世界上成功的教育之一,而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今天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小孩放学回到家,父母第一向话常是:

“你今天学习了什么,考了几分?

”而在以色列,犹太小孩放学回到家,犹太妈妈问的第一句话可不是“你今天学到什么,考了几分?

”而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

”。

【材料1】对你有什么启示?

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2分)

118:

下列关于新的教材观正确的有()

A教材是使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载体

B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工具

C树立“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观念

D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反对教总比不教好,教多总比教少强,教越多越好的经验主义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