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3475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源学院13级临床三大班传染病1Word文档格式.docx

(3)大流行(pandemic):

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epidemicoutbreak):

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三.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

(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

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

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四.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prodromalperiod):

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

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

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再燃(recrudescence):

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relapse):

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sequela):

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

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

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

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3)毒血症状:

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

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五。

传染病的诊断

(1).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1.一般实验室检查2.病原学检查3.特异性抗体检测4.其他检查:

内镜、影像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六.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七.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

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第2章病毒性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分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为主,部分病例可有黄疸。

甲、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

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胃肠外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DNA病毒:

HBV缺陷病毒:

HDV大三阳:

HBsAg、HBcAb、HBeAg小三阳:

HBsAg、HBcAb、HBeAb甲肝预防:

甲肝疫苗、免疫球蛋白戊肝:

免疫球蛋白无预防作用。

只引起急性肝炎的是:

甲肝、戊肝粪口传播:

甲肝、戊肝(HAV:

无包膜,基因组为单股RNA。

HBV:

含环状双股DNA、HBsAg、DNA聚合酶、核心蛋白。

HCV: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HDV:

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

HEV:

无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二.试述重型肝炎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特征。

答:

⑴病因:

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

⑵诱因:

妊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损肝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有其它合并症、手术等。

⑶临床表现及特征:

⒈急性重型肝炎:

①发病多有诱因;

②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③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

④黄疸迅速加深,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

⑤发病二周内出现Ⅱ级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

⑥可出现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大出血等并发症;

⑦PTA<40%,胆酶分离,胆红素轻~重度升高。

⒉亚急性重型肝炎:

④黄疸迅速加深,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腹水;

⑤二周以上至24周内出现Ⅱ级以上肝性脑病和/或脑水肿;

⑥晚期可出现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大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

⑦PTA<40%,胆红素>正常上限10倍,胆固醇、胆碱脂酶、白蛋白降低。

⒊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和/或临床表现;

重肝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

三.简述各型肝炎的病原学诊断。

答:

⑴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在血清中检出抗HAVIgM,或急性期抗HAVIgG阴性,恢复期转为阳性,可确诊为甲型肝炎。

⑵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eAg、HBcAg、HBV-DNA、抗HBCIgM当中有一项阳性,肝组织HBeAg和/或HBsAg或HBV-DNA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是否为乙型肝炎或何种临床类型乙型肝炎取决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组织学检查。

⑶丙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抗HCV-IgM、抗HCV-IgG或HCVRNA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⑷丁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有现症HBV感染,同时血清HDAg或抗HDIgM或高滴度抗HDIgG或HDVRNA阳性,其中一项阳性或肝内HDAg或HDVRNA阳性可确诊。

⑸戊型肝炎:

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IgM或抗HEVIgG阳性可诊断戊型肝炎。

四.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抗病毒治疗目的和方法。

⑴原则:

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⑵抗病毒治疗目的:

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

改善肝功能;

减轻肝组织病变;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⑶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①适应症:

有HBV复制同时ALT异常者。

②不适合治疗者: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上限2倍;

失代偿性肝硬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重要器官病变。

(严重心、肾疾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以及精神、神经异常等)③治疗方案:

a、普通短效干扰素,每次5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有效者继续治疗至1年或更长。

b、长效干扰素,180μg/次,1次/周,皮下注射,疗程4-6个月,无效者停药,有效者可继续治疗至12个月或更长。

④有利于干扰素疗效因素:

病程短;

女性;

肝炎炎症明显,ALT升高明显;

HBV-DNA滴度低;

非母婴传播,未用过抗病毒药物等为有利于干扰素疗效因素。

⑤不良反应:

类流感综合征;

骨髓抑制;

神经精神症状;

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失眠、皮疹、脱发、癫痫、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

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①已批准治疗对象:

年龄大于12岁,伴有ALT升高胆红素低于50μmol/L和病毒活跃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人慢性乙肝。

②不适合治疗对象:

有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明显心、脑、神经、精神病和不稳定糖尿病患者。

③治疗方法:

每日1次,每次100mg口服,疗程1年以上。

治疗者每3个月复查HBV-DNA、乙肝二对半及肝功能。

5.重型肝炎分型·

临床表现·

及治疗

1、诱因:

过劳、营养不良、过度饮酒、应用损肝药物、妊娠感染

2、分类:

a.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

40%者。

b.亚急性重肝起病15天至26周出现重肝表现者。

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为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相关症候者,称为腹水型。

晚期可出现难治性并发症。

c.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重肝,但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HBsAg携带史者;

或有慢性肝病辅助诊断依据;

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等。

3、临床表现●三类重型肝炎临床表现类似,但发展速度和病程不同。

●急重肝:

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者自然病程多在2周以内。

●亚重肝:

进展较慢,自然病程多在数周~数月。

●慢重肝:

进展速度与亚重肝相似,但病程更长,且有反复波动趋势,常迁延数月。

4、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性表现①极度乏力;

②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尤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及顽固呃逆;

③黄疸迅速进行性加深;

(每天上升17.1m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④出血倾向进行性加重,后期消化道大出血;

⑤腹胀明显,腹水;

后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⑥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⑦肝浊音界缩小;

⑧酶—胆分离;

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

40%。

5、重型肝炎的常见并发症:

大出血、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

6.临床诊断在急性或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

①黄疸进行快速升高:

数天内达171mmol/L以上;

②乏力及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

③酶—胆分离;

④PT进行性延长,PTA降低。

7.治疗;

病情能否逆转取决于存活肝细胞的数量及其再生能力治疗原则:

及早发现与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防治并发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给肝细胞以再生的机会。

治疗措施:

1、一般支持治疗①早期诊断,及早卧床休息;

②维持水、电解质、热量平衡;

限制水、钠摄入③输注新鲜血浆、血制品等支持治疗。

2、防治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HGF、PGE1等。

3、并发症的治疗:

①预防和控制出血;

②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

限蛋白、酸化肠道、6-AA等③防治肝肾综合征;

④预防和控制感染。

4、人工肝支持系统5、肝移植6、抗病毒应尽早抗病毒治疗。

6.肾综合征出血热旧称流行性出血热,属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nvirus)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鼠类传播。

临床上有发热、充血及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主要表现(三大主症、五期经过)。

病理生理1,休克中毒性、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

(1)与本病病程3~7天常出现的低血压休克称为原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的休克称为继发性休克。

(2)原发性休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使血容量下降。

此外,由于血浆外渗使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升高,促进DIC的发生,导致血液循环淤滞,血流受阻,因而使有效血容量进一步降低。

(3)继发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大出血,激发感染和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

2,出血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DIC等3,肾损肾血流不足、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损伤、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等。

【临床表现】

(一) 

 

发热期

1、 

发热:

常以恶寒、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热型以驰张及稽留为多。

热度下降后全身中毒症状并未减轻,或反而加重,这是本病不同于其他热性病的临床特点。

2、 

全身中毒症状:

(三痛+胃肠中毒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1) 

头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痛”。

(2) 

头痛可能与脑血管扩张充血有关;

腰痛可能与肾周围充血、水肿有关;

眼眶痛发生率较低,可能与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有关。

(3) 

胃肠道症状较为突出,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4) 

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可有嗜睡、烦躁及谵语等。

3、 

毛细血管损害征

充血:

表现为颜面、结膜、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血。

似“酒醉貌”。

出血:

粘膜出血点,如软腭、眼球结膜等。

皮肤出血点,在腋下、胸部、背部、上肢,如呈搔抓样、条痕样,则更具有特征。

少数病人可有鼻衄、咯血、黑便等。

如皮肤出现迅速加重的大面积瘀斑或腔道出血,表示病情较重,可能有DIC。

渗出水肿:

眼球结膜和眼睑水肿,严重者称“水泡眼”。

(二) 

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第4-6病日,此期持续数小时至6日,一般为1-3日。

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病人出现血压降低,部分病人可发生休克。

血压开始下降时,病人四肢仍温暖,但进行性加剧时则出现手足冷、脉细弱、出汗多、烦躁、口唇苍白及青紫,气急及尿量少等休克症状。

(三) 

少尿期:

少尿期可随低血压休克期接踵而来,亦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迭发生,亦有无低血压休克,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者。

注意与肾前性少尿的区别。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者为少尿,少于50ml者为无尿。

氮质血症:

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特别是顽固性呃逆。

出血倾向日益加重,可有呕血、咯血、便血,甚或内脏腔道大出血。

成为此期致命的并发症。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可使呼吸增快,重症者可呈Kussmaul深大呼吸,并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

钠潴留:

使组织水肿加重,病者颜面、肢体水肿,并可有腹水。

高血钾:

致使病人嗜睡、肌张力下降,反射迟钝、心律失常等,心电力图示T波高尖,QRS波增宽,严重者可发生心搏骤停而死亡。

亦有不少病人因呕吐、厌食、利尿、导泻等引起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高血容量综合症

原因∶①毛细血管的功能部分恢复,组织液返回外周循环。

②肾脏功能未恢复。

③休克期过分补液

高血容量综合症是本期较常见的临床表现,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增大,脸部涨满,心率加快。

严重者可诱发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及脑水肿。

本期一般发生在第5-8病日,早者可发生于第3病日,亦有迟至第10病日,持续时间一般2-5日

本期轻重与少尿及氮质血症相平行,少尿时间愈长,氮质血症上升幅度愈大,病情愈重。

(四) 

多尿期:

本期多在第9-14病日,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通常为7-14日。

原因∶新生的肾小管吸收功能未恢复,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

多数病人经过少尿期进入多尿期,亦有部分病人从发热期或低血压期直接进入多尿期。

尿量2000ml/日以上者即进入多尿期,尿量一般为4,000-8,000ml/日,亦有超过15,000ml/日者。

4、 

本期亦可将其分为移行阶段、多尿早期及多尿后期三个阶段。

尿量由400ml/日回升至2,000ml/日者为移行阶段,一般2-5日

尿量达2,000ml/上者称为多尿早期,在此期的开始,部分病人的氮质血症仍继续上升,临床症状反而加重。

以后尿量继续增加,每日尿量>

3000ml,为多尿后期,血中尿素氮逐渐下降,症状亦渐好转。

(五) 

恢复期:

经过多尿期后,尿量逐渐减至2,000ml/日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但仍存在衰弱无力、心悸、出汗、血压偏高等现象。

典型者可有5期经过,整个病程约1-3个月。

【临床分型】

轻型:

特点为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出血现象少,肾损害轻,无少尿或休克,病程短。

中型:

体温在39℃以上,中毒症状较重,有酒醉貌及球结膜水肿,粘膜、皮肤出血现象明显,血压下降,病程中有各期经过,肾损害明显。

重型:

体温在40℃以上或低至正常,中毒症状及渗出现象严重,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幻觉等,出血现象严重,休克明显,肾损害极为严重,少尿持续5天以内或无尿2天以内。

危重型:

在重型的基础上出现顽固性休克(持续24小时以上),多脏器的严重出血,肾损害极为严重(少尿持续5天以上或无尿2天以上),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脑出血、意识障碍或昏迷,或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近二个月内到过疫区,曾在野外作业、留宿,并与鼠类有接触史。

临床特点。

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如“三痛”,颜面、颈、胸部充血,结膜充血,出血及水肿,软腭粘膜及腋下皮肤有出血点,肾脏损害表现,五期经过等。

实验室检查

血、尿检查:

血象中有白细胞增多,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尿检查可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尤其尿中发现膜状物,更有助于诊断。

血清学检查∶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或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抗体,如阳性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发热期应与流感、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

低血压休克期应与败血症休克、休克型肺炎、暴发型流脑等鉴别;

少尿期应与急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所致的肾功能不全相鉴别。

【治疗】

发热期

原则:

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低血压休克期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血管活性药物

糖皮质激素

少尿期

重点原则:

稳、促、导、透

稳定内环境

促进利尿

导泻和放血疗法

透析疗法

多尿期

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防止继发感染

五) 

补充营养,应休息1-3月左右才逐步恢复劳动

(六) 

并发症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源: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自然界中许多动物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猪,尤其是仔猪为本病主要传染源,其次为家畜、家禽、蝙蝠等。

人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蚊感染后可携带病毒越冬或经卵传代,可成为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造成蚊一动物—蚊的不断循环。

典型的临床表现

高热:

体温常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日,重者可长达3周。

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意识障碍:

包括嗜睡、昏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

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

多见于第3—8日,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一个月以上。

惊厥或抽搐:

初期继发于高热,极期继发于脑实质炎症、脑缺氧及脑水肿,伴有意识障碍。

多于病程第2—5日,患者先见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孪性抽搐,重者出现全身抽搐或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频繁抽搐可导致紫绀、甚至呼吸暂停。

呼吸衰竭:

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主要的死因

对症治疗

高热的处理:

使肛温控制在38℃左右 

① 

降低室温

② 

物理降温为主,冰敷额、枕部和体表大血管部位(腋下、颈部及腹股沟等)、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③ 

药物降温,测体温2小时1次,应用安乃近滴鼻或肌注

④ 

高热伴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以氯丙嗪和异丙嗪每次各0.5—1mg/kg肌注,每4—6小时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