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323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docx

涂尔干

一、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被认为是一位学院派的社会学家,但是他的全部学术研究活动及其学说也包含着深厚的社会与道德关怀在内,也都是针对他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中所感受到的社会问题展开的,是他为了解决那些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些理论方案。

所以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欲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前提。

2.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

3.危机表现: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

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中最受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悲观情绪变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杀率的上升。

4.危机现象的破坏作用:

(1).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使社会团结发生断裂

(2).劳资之间的激烈对抗把居住在同一社会的成员分裂成两个敌对国度

(3).迅猛发展的自杀现象意味着危机和骚乱

5.涂尔干认为我们必须要去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有效消除的办法,这一任务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得以完成。

6.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思想家们的不同思路:

(1).马克思主义者思路

原因:

危机起源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的私有制为核心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同在这个制度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方法:

要解决危机,必须从根本上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加以变革,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制度来替代它。

(2).密尔等自由主义者思路

原因:

自由主义制度在当时尚不完善。

自由尚未能充分地、平等地扩展到每一个人。

方法:

通过各种具体途径来进一步改良和完善自由主义制度,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形式上享有充分的自由。

(3).美斯特尔等保守主义者思路

原因:

随着社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个人自由的高度扩展以及平等的社会发展趋势破坏了原有社会秩序。

方法:

通过恢复各种古老的传统(秩序、等级制、道德社会、精神权利、群体优于个人等)来重建社会秩序。

(4).孔德等实证主义社会学家的思路

原因:

社会结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工业化和劳动分工发展所导致的个人主义高涨及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

办法:

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与工业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秩序。

(5).涂尔干的观点(基本与孔德一致)

<1>将工业化而不是自由主义或资本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

<3>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看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做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比孔德更关注这个问题)。

<4>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反对共产主义学说和自由主义学说,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第二节现代性危机的根源:

社会转型与社会失范

《社会分工论》强调的社会问题:

现代经济生活存在着的法律和道德的失范状态。

目的:

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状态的真正原因。

1.社会团结

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理论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而展开的。

集体意识:

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联系,并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定义:

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关系,这种联结关系既可以建立在共有情感体验、共有道德情操和共同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为生活需求、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上。

(2).分类:

<1>机械团结:

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情感和共同信仰)而把同质性的个体联结起来的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典型形式出现在原始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

<2>有机团结:

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异质性个体联结起来的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典型形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大都市。

<3>比较:

<4>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转变的过程中,尤其在早期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使劳动分工偏离“正常”形式的可能,从而导致各种“反常分工”形式的出现。

2.社会分工

(1).原因:

由于“社会容量”(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2).后果:

<1>改变了社会团结基础,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纽带

<2>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人们不断得以在一种比以往更广泛的程度和范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削弱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了个性发展。

(3).三种反常社会分工

<1>失范的分工:

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一种劳动分工。

(社会缺乏规定和调节分工关系的有效规范)

<2>强制的分工:

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

(分工本身不合理)

情形一:

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

情形二:

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分工形式。

决定分工形式的唯一因素是人们能力的差异。

强制分工原因:

在竞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外部竞争条件的不平等状况。

<3>不适当的分工:

不能使每个人保持活动的分工状态。

(4).失范分工论述最多,在涂尔干那里,“失范”被认为是当时社会各种危机最主要的根源之一。

可以理解为:

强制的分工和不适当的分工虽然也是导致当时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根源,最主要的根源是失范。

3.失范

(1).定义:

失范主要指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因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

指道德规范在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中处于相对紊乱的状况,只涉及社会结构特征。

(2).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增长

<2>现代社会不能满足个人的欲望

<3>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

(3).特点:

<1>个人意愿不再受公共规范的制约,从而社会也就听任个人志向发展的环境特点。

<2>在特定社会中,各种群体受失范影响程度不同。

<3>社会变迁可能会影响社会或其局部的社会失范。

<4>任何动摇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都会为失范创造条件。

第三节消除危机的处方:

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的建设

1.涂尔干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诊断与孔德一致,同时也将危机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失范的丧失。

(由于社会类型正在发生转变,旧的已经失效,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处于一种“价值真空”或者“道德真空”的状态)

2.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主要是源于社会的失范状态,因此,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以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是现代社会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

3.途径:

就现代社会而言,建设各种法人团体即职业群体以及职业群体层次上的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更有关键意义。

同时,得建立公共制度来代替混乱的法人团体。

4.法人团体以及在此层次上形成的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比国家以及国家层次上的一般性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能够更好地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原因:

(1).他们在社会经济过程中所处的空间层次比比国家低,因而能够更加贴近具体社会经济生活过程,更好地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职业生活和相互特性。

(2).国家等组织和团体及其规范相比具有更强大的道德力量,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更为切实的道德影响。

5.解决方案:

(1).国家借助法人团体这种中介力量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规范,又通过对法人团体的监督和节制来捍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受法人团体的侵犯。

(2).个人从法人团体那里获得最直接的道德生活环境和生存意义,又从国家那里获得自由和独立的保障,但个人必须接受法人团体和国家的规范和引导。

(3).法人团体虽然受到国家的控制,但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和调节。

涂尔干认为通过这种国家、个人和法人团体之间的相互辅助与相互制约,就可以促成一种“道德个人主义”状态的实现,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在形成之初所产生的弊端和问题。

第四节社会研究方法论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

(1).定义:

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定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

社会

社会的结构性组成(国家、教会等)

社会的形态分布(人口密度、住宅布置等)

(2).两种类型:

物质性社会事实

道德

集体意识

集体表象

社会潮流

非物质性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

(3).特征:

<1>外在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4>独立性

2.社会学研究基本原则

(1).将社会现象当做客观事物

社会现象的外在性、突发性和强制性,表明它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必须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

在观察社会现象时,要遵循以下具体准则

<1>在科学研究中要排除所有成见

<2>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

<3>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2).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

(3).用比较方法来检验、证明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1>基础命题:

事物的原因和结果总是总是一一对应的,一种同样的结果总是出于一种同样的原因。

<2>比较方法中的共变法最适合社会研究

<3>比较研究三系列:

Ø将一个单独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社会事实(譬如自杀等现象)按照地区、职业阶层、城乡差别、性别、年龄、婚姻等状况进行分类比较,考察它们在不同地点、不同人口、不同时间的各种反映。

Ø对同一社会类型中的各个社会事实进行比较。

Ø将不同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进行比较。

3.社会学研究方法特点

(1).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

(3).社会学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将社会现象当做客观的社会事物来看待

第五节自杀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1.选题的意义

(1).反映了涂尔干对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的一贯理论兴趣,自杀现象是社会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2).贯彻和论证涂尔干的方法论原则,向学术界证明社会学方法论的优越性,为社会学家具体考察考察社会事实提供一个标准的实证研究范例。

(3).有大量的官方统计资料可以直接利用。

2.自杀和自杀率

(1).自杀:

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

(2).自杀率:

自杀死亡人数占其所属的统计群体人口的比例。

只能以群体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

与群体整合程度呈反比。

3.自杀类型和社会原因

(1).利己型自杀:

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引发,群体整合程度不够。

结论:

群体及其成员的自杀率的高低与该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整合程度密切相关,整合程度越高,其成员自杀率越低,反之越高。

(2).利他型自杀:

过度利他主义,社会过度整合。

三类:

义务利他自杀、自由利他自杀、强烈利他自杀

(3).示范型自杀:

由于人们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发的痛苦而导致。

(4).宿命型自杀:

社会道德规范过于严格

注:

四种类型虽然在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