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3174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专业发展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喜欢学生 

惩罚学生

7、对两种需要都想拒绝而又无法回避的冲突情境是(B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正负冲突

8、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C 

适应环境 

学习基础知识 

熟练化 

做出创造

9、教师成熟的最佳年龄是(C 

20——30岁 

30——40岁 

41——60岁 

41——50岁

10、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 

以前搞过设计 

自我反思 

想成为教育专家 

有晋升的机会

1.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 

A. 

B. 

差异性

C. 

D.向师性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

( 

对象的限定性 

关系的规范性

学生的被动性 

D. 

教师的主导性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逃避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

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 

一元化的人才观 

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多元化的人才观 

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 

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当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因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舍的冲突情境是( 

双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 

不设专业不分科 

非师范学校培养

不确定发展方向 

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在快要退休时 

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5.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

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A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 

D.不断进取的人

6.(B)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从业者是否有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志。

A.依法执教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严谨治学

8.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D)。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9.“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C.多元化的人才观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10.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D)。

A.先天形成的,很难改变B.后天可以培养,主要靠学校C.其发展没有规律性D.在先天基础上,通过自己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教学实践来培养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教师学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研究教师职业与群体的演变规律, 

也研究教师 

教师个体 

的发展规律。

2.教师的专业化包含.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两个方面。

3.教师的地位一般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

4.教师的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内的冲突_两方面。

5.教师的三种领导方式专制作风型放任作风型民主作风型

6.1997年8月7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点为:

.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5)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

7.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8.8.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

9.从内容结构上看,教育观念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价值性核心的的教育观观念;

一部分是边缘性的、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10.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的能力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主观评价。

1.教师的专业化包含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两个方面。

2.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

3.所谓归因偏差,就是人们对行为的原因作出了错误的解释和说明。

4.1997年8月7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点为:

(1)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

(8)为人师表。

5.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

6.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概括起来可归结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等四种能力。

7.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所谓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8.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观念、职业行为两个方面。

9.教师考核的内容可以分为德勤绩、能、四个方面。

10.生涯设计的过程包括自我反思、目标设计和成长设计三个阶段。

1、教师的专业化包含教师个体的专业化 

和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两个方面。

2、教师的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的冲突和角色内的冲突两个方面。

3、从内容结构上看,教育观念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核心性的、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一部分是边缘性的、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评价。

5、生涯设计的过程包括自我反思、目标设计和成长设计三个阶段。

6、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概括起来可归结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等四种能力。

7、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观念、职业行为两个方面。

8、教师学是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研究教师职业与群体的演变规律,也研究教师个体成长发展的规律。

9、与教师道德素养相关的四大问题是:

对待工作的道德问题;

对待同行的道德问题;

对待的道德问题;

对待的道德问题。

10、在职业生涯目标的设计中,教师的自我定位包括学生和自身两个方面。

一、简答

1.如何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

(1)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

这是它的专业功能或服务宗旨。

(2分)

(2)教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他有许多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训练的基础。

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

(2分)(3)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

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专业权力。

2.现代教师应该充当哪些角色?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主要有:

学生的诊断师;

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

评价者与激励者;

(以上3分)学生的管理者;

研究者;

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和不断进取的人(

3.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分)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2分)(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4.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分)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2分)(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1分)(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5.什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般特点有哪些?

所谓“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

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以下特点:

(1)它是主体性的、个人化的认识,是一种微观的观念;

(2)对特定的教师而言,个体化的教育观念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东西;

(3)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和评价性;

(4)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显现具有情境性。

1.教师身心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答:

一、教师身体健康的意义第一,健康会使你的生命大放异彩。

第二,健康是事业发展的本钱。

第三,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础。

第四,失去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第一,时代的要求。

第二,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

第三,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2.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特点?

一是终身性;

二是周期性;

三是非系统性。

1.教育性知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三维”教育目标的理解

(2)对“学习”本质的认识(3)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

2.为什么说“调研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

教学基本功的最大变化是立场的变化。

现在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这就要求现在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以学定教。

用这个终极目的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调研、了解学生的能力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

1.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

(1)学生的诊断师

(2)学习的指导者(3)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4)评价者与激励者(5)学生的管理者(6)研究者(7)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8)真善美的追求者(或不断进取的人)

2.道德素养对于一个现代教师的作用有哪些?

一、对教育对象的示范作用

(一)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和仿效

(二)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凝聚、调节作用

(一)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二)形成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三)调节教师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一)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中发扬光大

(二)教师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自身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增强对社会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二)有效调节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的特征是什么?

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表现在六方面。

第一,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

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专业训练和资格。

第四,专业自主。

第五,专业组织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第六,专业地位。

2.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也影响着教师。

二、论述题

1结合自己和同事的实际情况,谈谈教师在对待本职工作、对待同行、对待学生和对待自身等方面的道德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1)对待工作的道德问题:

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体现着一个教师道德素养的高低。

成功的教师一般能够感受到幸福感、责任感和钻研业务的紧迫感。

(2分)

(2)对待同行的道德问题:

首先要有集体意识,要在集体的熔炉里锻炼成长;

要学习采用竞争与协作的双赢策略。

(2分)(3)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

一要学会爱生;

二要学会循循善诱;

三要恪守公正塑造美的心灵。

(2分)(4)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

一个教师要让“义务”和“使命”激励自己;

同时学学习在“慎独”和“反省”中守住自己的良心。

(2分)(5)对照以上要求检查自己的问题,并写出改进计划。

1.举例分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职业压力感。

当今社会,教师承担的职业压力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教学成绩的排队,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教师聘用制,趋于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学校内部竞争激烈,教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矛盾激化,难免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

在教师评聘机制的冲击下,传统的“同行是对头”等自私狭隘观念和“业务封闭、专业保守”等不良现象在教育领域内不断滋生。

从而导致教师表现出身心疲惫、沮丧、压抑和对工作、生活悲观冷漠,表现出失去工作热情,以消极、否定甚至麻木不仁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第二,不合理考核。

现在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不仅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使教师工作情绪越来越消极。

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考核的分数在运转,考核考什么,教师就要准备什么,采取填空式的对号入座的做法。

以前我们经常说: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而现在分数也成了教师的命根。

第三,不民主管理。

有的学校,管理者专制、“家长作风”等实际问题,这些都造成教师对工作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职业倦怠。

第四,不公平待遇。

a福利不公平:

城乡与农村教师福利的差别、行政与一般教师职务补贴的差别。

b荣誉不公平:

高档次先进优先给重点中学、直辖小学等,然后是城区学校,余下的中低档次的先进再分配到乡下中学与中心小学,分配到中心小学又是先给中心校再到完小校,完小校的名额又是先留给领导再到教师。

这样层层截流,流到农村小学教师身上所剩无几,许多农村优秀教师所做工作与成绩,往往得不到合理肯定与认可,教师的心灵都被扭曲了,产生职业倦怠在所难免。

C政策不公平。

许多政策出台都是有利于城乡学校,如农村生师的比是23比1,城区生师的比更加优惠。

假如农村或山区每年段十几个学生,那么一个教师要复式教两个年段十几门学科,他们的工作量与城乡学校的教师教一门学科工作量相比,谁轻谁重,可想而知。

教师的培训与深造、高档次教师职称评聘均面向城区,农村学校教师不敢问津。

这样身在农村教师哪有积极性与成就感,难免产生悲观、失落的情绪。

教育政策倡导偏向农村,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建立合理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使农村学校留得住优秀教师,软硬件条件得到改善。

第四,教师心理因素。

使命感与责任感、自信与自卑、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

这些心理感受会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无法排遣的教师来说,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第五、课改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产生职业倦怠。

二、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其一,热爱本职工作。

尽管教师每天从事的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然而教育教学本身是极具创造性,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

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

教师就应该不断开拓与探究,以唤起自己的工作热情。

从这一点来讲,作为教师,千万不要作茧自缚,只关注生活中机械重复的一面,而忽视动态变化、生动活泼的一面。

其二,不断充实自己。

不少教师出现倦怠心理是由于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新特性。

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很好地接受并适应新课改。

因而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是当务之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工作是否有效的一种主观体验,能够对自己的努力结果产生实际的感受,是使自己不断受到鼓舞、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的重要基础。

主要有教育教学的成绩、教育科研的成果、学生成才的人数、社会家长对自己的评价等等。

其四,摆正自己心态。

心态对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消极影响。

教师通常都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对于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事认真,这些都是优点。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却容易出现不良的心态。

第一,抱着不现实的目标生活,苛求自己、苛求别人,其结果只能招来无休止的烦恼。

第二,寻求绝对公平。

现实生活中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去寻求绝对的公平,就必然会遭遇更多的挫折。

第三,以偏概全。

把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扩大化,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有的因有一些成绩而居功自傲,有的因有一些才干而恃才傲物,有的因一次失误而自怨自艾,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以及行为。

其五,参与课余活动。

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

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

生活的情趣可以对职业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六,寻找宣泄场所。

心情不好时,可以找同事朋友交往、沟通,找他人倾诉、宣泄,倾听别人的工作感受和经验是非常便捷的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

我们教师最好办法,拿起笔来叙述学校社会一些不良现象、不公正的行为,在网络上建立自己博客进行宣泄,展示学校管理中弊端,倾诉自己心中怨恨,提供给网友进行探讨,恳求网络进行帮助,从而达到放松自我的目的。

其七,善于寻找路子。

从事一种职业就有多种元素,在这多种元素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千万不要钻进单一的死葫芦。

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请谈谈维护和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师的自我调节。

一要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

二要努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对自己的认识,改善自己的个性,学习交往技能。

三要重视家庭生活。

四要安排一定的休闲。

其次,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

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就教师的心理健康来说,校长应是健康员、监督员及调节员。

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为了增进教师心理健康,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学校风气及由此产生的教师士气,对教师工作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第二,校长及管理人员的领导作风与工作方法影响着学校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三,校长和教育行政机构应设法协助教师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难。

第四,减轻课业负担不仅是学生的要求,也是教师的愿望。

应减少不必要、纯形式的会议,减少班级人数,减少无意义的评比、考核等。

第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时间与场所。

第六,增加教师进修机会。

再次,专家的处理。

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最后,社会的支持系统。

一方面,全社会、社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真正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请谈谈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四种知识类型的关系是什么?

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

学科性知识、教育性知识、文化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教育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

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基本哲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观点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表现在教师对具体课堂情境的处理方式,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课堂节奏和气氛的及时调控与把握是评价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状况的两个重要内容。

四种类型的知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本体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

教师的教育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到实践性指导作用。

2.请分析一个现代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矛盾不断出现。

如果广大一线进行教育研究,那么许多教育问题,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就不需要经过研究部门和教师之间的反复,在教育一线就可以顺利解决。

第二,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教师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职业,借助于科学的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科学地探索教育内部规律的活动,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表面现象探索教育的本质规律,是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现代教师职业素质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的“谋士”,为此,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

第三,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为什么能提高自身素质呢?

一是更新、丰富了教师的知识背景。

二是从信息加工角度看,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各种信息进行发现、选择、获取、描述、存储、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这大大促进了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师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

三是从研究过程来说,教育研究就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描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以及提炼经验的过程,它可以提高教师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四是从研究的创新性来看,教育科学要解决以前教育界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并进行验证和考察,这就锻炼了教师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请描述并分析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

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在既定的环境条件下,在不断学习、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提供的机遇、条件、优势和资源,不断提高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进而不断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由小成到大成的过程。

也是他们不断确立奋斗目标,不断反馈调整,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

这就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

一、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教师成长最核心的动力系统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态度。

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具体表现在:

一是看重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选择教师职业并坚定不移;

二是在教育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力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形成敬业精神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源自于学习阶段所受的影响,发展于工作阶段的体验。

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社会需要——教育报国模式。

第二种,教师和教育学科影响——对教育和儿童的兴趣模式。

第三种,生活压力——为了生计从教模式。

但随后就产生了对教育的感情。

工作中的成就感最能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对教育职业意义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认同。

骨干教师有比较强烈的成功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素质结构调整的过程教师的成长取决于其素质的发展变化。

这个过程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 

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过程。

第二,素质的特点对于实践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第三,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其素质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一般来说,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