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281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4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文望远镜使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与等焦距和同等口径的折射望远镜相比,价格还不及三分之一。

折反射镜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我们一般简称施卡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式,我们一般简称马卡。

大家看过这些是不是又会有新的疑问,比如什么是色差,什么是彗差等等问题,下面我通俗的讲一下。

色差就是观测目标的边缘镶上紫色或者蓝色的边儿。

彗差是星点不成点状,而呈现彗星状,有个小尾巴拖着。

呵呵顾名思想义,就很容易理解。

接下来介绍一下天文望远镜的一些基本的参数和对其观测的一些影响。

举例说明一下会比较易懂简单

BOSMA博冠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马卡150/1800SCT版

1口径:

指物镜的有效直径,就是指望远镜入射光瞳直径。

望远镜的口径愈大,聚光本领就愈强,就愈能观测到更暗测的天体,反映了望远镜观测天体的能力,因此,爱好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下,尽量选择大口径的望远镜。

如图:

2焦距:

望远镜的焦距主要是指物镜的焦距,物镜焦距是天体摄影时底片比例尺的主要标志,对于同一个天体,焦距越长,天体在焦平面上的成的像就越大。

现在很多爱好者都喜欢拍摄天体,但到底买什么样的天文望远镜拍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的呢,每一款望远镜都能拍,但拍出来效果好不好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我们建议,喜欢拍行星的爱好者可以选择长焦折射式或是长焦折反射,喜欢拍深空的暗天体可以选择短焦折射和短焦反射。

3焦比:

焦距除以口径所得就是焦比。

例如:

望远镜的口径是100焦距是900

其焦比就是F9焦比决定了望远镜最合适的观测目标。

想要观测星云,寻找慧星要选择短焦天文望远镜。

如果想要观测月亮,行星要选择长焦天文望远镜。

如果想观双星,聚星,变星,和星团最好选择中焦天文望远镜。

中焦距可以两头兼顾,比较受欢迎。

通常短距是指焦比小于或是等于6,长镜是指焦比大于15

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中焦。

4当我们了解了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光学性能以后,有人往往只注意物镜,而忽视了做为望远镜终端设备一的目镜。

其结果常常使再好的望远镜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本领,只能望天兴叹。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主要有两个作用:

其一,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这对于观测有视面的天体和近距双星是十分重要的;

其二,使出射光束为平行光,使观测者观测起来舒适省力。

目镜:

H20/H12.5mm/SR4mm/K25/K10.PL25/PL20/PL12.5/PL10/PL6.5/PL4

目镜是天文望远镜终端,最后的成像配件,供观察者直接观察.一般常用的有:

惠更斯目镜(H)

冉斯登目镜(SR)

凯涅尔目镜(K)

普罗斯尔目镜(PL)

字母代表目镜的类型,数字代表目镜的焦距,在物镜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其焦距和放大倍数是反比关系.望远镜放大倍数=物镜的焦距/目镜的焦距.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有两片平凸透镜组成,前面为场镜,后面为接目镜,他们的凸面都朝向物镜一端,场镜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

惠更斯目镜视场约为25-40度。

过去,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但随着望远镜光力的增大,其视场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所以目前这种结构一般为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凯尔纳目镜(K、RK)

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1849年,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视场达到40-50度,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

另外,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成像,影响观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

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RKE目镜,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普罗素目镜(PL)

又称为对称目镜。

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其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造价更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5视场:

能够被望远镜良好成像的区域所对应的天空角直径称望远镜的视场。

望远镜的视场与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成反比,放大倍率越大,视场就越小(很多爱好者反映用高倍率的目镜观看,为什么什么也看不到就是这个原因)不同的品径,不同的焦距,不同的光学系统和像差决定了望远镜的视场

1.5x正像镜

1.5X是正象镜,它的作用是放大1.5倍并且将图象再颠倒一次。

适合近距离观察

正像镜就是用来将颠倒的像校正为镜像的。

一般是在反射式天文望远镜上使用,可以得到镜像,供观测地面目标时使用,观测天空是没有必要使用的。

折射观察到的是左右相反上下正常的镜象,加了1.5X正象镜上下就颠倒了,所以说1.5X用在折射上是鸡肋。

2X/3x巴洛增倍镜

是2/3倍放大镜,接在目镜筒上供观察者要求放大目标之用.

5X24或6X30寻星镜

5/6代表倍数24/代表寻星镜的口径,是一低倍反射式小望远镜,供天文望远镜快速寻找目标使用.也称导星镜

天文望远镜的主镜担负着观测的主角。

但是,许多天文观测不是光靠主镜就能全部顺利完成的。

它也需要有助手,这就是寻星镜或导星镜。

为了能迅速地搜寻到待观测的天体,常常在主镜旁附设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它就是寻星镜。

寻星镜一股都采用折射式的天文望远镜。

它的光轴与主镜光轴平行,这样才能保持与主镜的目标一致。

寻星镜物镜的口径一般在5~10厘米左右,视场在30~50左右,放大率在7~20倍左右,焦平面处装有供定标用的分划板。

观测时,先用寻星镜找到待观测的天体,将该天体调到,视场中央。

这时,该天体自然也就在主镜视场中央。

主镜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测时,为了及时纠正跟踪中的误差,在主镜旁设一个起监视作用的望起镜,它就叫导星镜。

90度天顶镜

折射天文望远镜目镜筒与目镜之间的一次反射成像配件,使目镜可以得到正像.

45度正像棱镜

折射天文望远镜目镜筒与目镜之间的多次反射成像配件,使目镜可以得到完全正像.

月亮滤光镜

因为观察满月时,有大量的反射强光,使用月亮镜可以排除这些强光的干扰,这样可以把月球表面看得更清楚。

在其它时候,月光镜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不装反而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月亮滤光镜是旋进目镜里的。

太阳滤光镜

观察太阳必须使用,太阳滤光镜是旋进目镜里的.(切记观看太阳的时候一定要配上太阳滤光镜,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6放大倍率

很多初学爱好者都不知道如何换算天文的倍数,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的焦距,因此只要变换不同的目镜,所获得的倍率也不一样。

比如BOSMA博冠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马卡150/1800SCT版目镜是目镜:

PL40PL10、PL25、焦距是1800,就用1800/10=180倍1800/25=72倍1800/40=45倍,这一款的天文望远镜的倍数分别就是180倍,72倍,45倍。

但由于受物镜分辨本领,大气视宁静度及出瞳直径不能过小等因素的影响,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也不是能无限增大的,一般下应控制在物镜口径的毫米数的1-2倍(最大不要超过300倍)很多人提到天文望远镜时,首先问的就是放大倍率,都以为倍率越高就看的越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天文望远镜观察的效果如何除了天文望远镜的优劣外,还受地球大气的明晰度和宁静度的影响,受观测地的环境的影响,望远镜对环境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必须是在无灯光,无月光,无风,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人的眼睛在黑暗中适应一个小时以上才能把望远镜发挥到极限,一个天文望远镜有几个不同的目镜,也就是有几个不同的放大倍数,观测时,绝对不是以最大倍率为最佳,而应以观测目标最清晰为准。

7分辩力:

指望远镜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角距。

目视观测时,望远镜的分辨角=140(角秒)/D(毫米),D为物镜的有效口径。

望远镜的分辨率愈高,愈能观测到更暗,更多的天体。

8极限星等:

星等是天文学上对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记为m,星等数越小,说明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大约相差2.5倍,我们肉眼勉强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星是六等星,满月时月亮的亮度想当于-12.6等,太阳是我们看到最亮的,它的亮度可达-26.7。

极限星等也叫惯穿本领,在晴朗无月的夜间,用望远镜观察天顶附近最暗星的星等,称为极限星等,

极限星等代表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人眼不能看见的暗弱星体,这是因为望远镜集光力比人眼强,因些能够看到较暗的星,极限星等指该台望远镜所能见到最暗星的星等,人眼所见的最暗为6等,而50MM口径的望远镜则为10.4,当然口径越大,所见到的极限星等越暗。

参数大家都了解的差不多,接着说说如何选择天文望远镜观测场地。

很多朋友们都觉得买一个天文望远镜回家放在自家阳台上就能看到美丽的星空,这是一个误区,要进行天文观测,没有一个好的场地是绝对不行的。

观测场地周围的环境直接影响着观测效果:

如果障碍物过多,很难见到观测目标,就更甭提观测了;

如果气流变化过大,会造成图象的抖动和变形,使望远镜的分辨率降低;

如果天空被灯光照得很亮,极限星等(肉眼可见最暗恒星的星等)就会降低,换句话说,也就是看到的恒星数就会减少,对观测和摄影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根本无法进行……为了使观测活动达到预期效果,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是必须的,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如运动场,能看到的天空增到最大。

如果住在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内,在楼下随便找个地方是绝对不能观测的。

可想而知,在几栋楼之间要想看到天顶以外的部分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其次,要注意气流的影响。

若在建筑物附近观测,应特别注意要避开开着的窗户,因为在开着的窗口附近,很容易产生复杂的气流,以至于影响观测效果。

此外,还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观测,因为水泥的比热容(降低同样温度放出热量的多少)很小,所以在夜间温度会很快下降,也会造成气流变化。

土地就比水泥地面好得多,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在草地上观测,因为草地含有大量水分,水的比热容又大,所以不易引起气流的剧烈变化。

当前,许多天文台都建设在海边或海岛上,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三.再次,灯光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灯光越来越多,天空被照得越来越亮,而且许多灯都是彻夜不关的,正如上面所说,这对天文观测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虽然你不能为了进行观测而不让城市发展,但是我们可以主动的去避开灯光。

在美国,天文爱好者们为了躲避灯光的影响,自己驾车几十,甚至几百公里来到野外进行观测的事情已是屡见不鲜了——我们也可以找一块自己认为足够黑暗的地方——当然,应该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千万不要到自己毫不知情的荒郊野外,以免发生危险。

综上所述,中间带草坪的大运动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许楼顶的平台也可以参考,但要注意安全!

还有一点,那就是尽量找一个离家近的地方,否则,观测时间会因此大打折扣的。

大家现在对天文望远镜基本上了解的差不多啦,接下来说说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

收到天文望远镜后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拆开包装,检查一下天文望远镜的质量,打开说明书核对一下配件是否其全,然后就开始组装啦。

一套标准备置的天文望远镜往往由望远镜、赤道仪、脚架等部件组成,安装的时候难度系数不大。

(可参照说明书进行安装)

安装好三脚架,赤道仪,寻星镜、目镜等后我们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天文望远镜的平衡。

调整平衡是为了消除基架的过度的压力,否则有可能损坏基架,此外合理的平衡性对精密跟踪也很重要。

1调整平衡锤和镜筒的重量平衡。

调节基架平衡,松开赤经锁紧旋钮,将天文望远镜放在基架一侧,平衡锤手柄会平行地伸向基架另一侧,不用上紧赤经锁紧旋纽。

松开赤纬锁紧旋纽时,天文望远镜仍应在倾斜轴上保持平衡,以防止任何突然位移,为使天文望远在赤纬上保持平衡,松开赤经锁紧旋钮,同时另一只手扶住天文望远镜镜筒,天文望远镜会绕着倾斜轴旋转。

轻轻松开镜筒压圈螺钉,在压圈中前后滑动天文望远镜,直至松开赤纬锁紧旋纽后仍静止不动,重新上紧镜筒压圈螺钉。

通俗一点说法这种调整类似我们平时用的天秤称,移动平衡锤的位置,只到天文望远镜主镜筒与平衡锤平衡,不会倾于任何一端即可。

2调整镜筒本身的平衡。

镜筒本身平衡一般不需要调整,大部份天文望远镜出厂后都不需要调整,如果发现天文望远镜镜筒前面摇摆不定时把镜筒上的抱箍松开,前后位置重新调整一下直到平衡就行。

每个人都是在白天第一次使用天文望远镜,大家可以趁这个机会熟悉一下它的运转,指向,调焦,不同目镜和放大倍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调整寻星镜和主镜的光轴平行。

几乎每台天文望远镜都有一个寻星镜来帮助大家瞄准目标,因为主镜筒的视场太小,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大家无法精确的辨认出他正指向哪儿,放大倍数越高,视场越小。

例如,在50倍的放大倍率下,你所能看到的天区大小仅相当于在离你一个手臂远的地方你手指甲所能覆盖的范围。

另一方面,通过一个8倍的寻星镜,你能看到的天区则相当于一个高尔夫球在一个手臂远的地方所能覆盖的区域。

这已足够大来瞄准一些目标了,并且使它们出现在寻星镜的视场中。

一旦它们出现在视场中了,把它们调至十字叉丝的中央。

如果用主镜来完成这些工作,其艰巨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接下来教大家怎么调整寻星镜和主镜的光轴平行,在白天,使用低倍目镜将主镜对准至少数百米远的某个物体(但不要对准太阳!

不要将望远镜对准太阳,否则你会使自己致盲)。

远处的树顶是理想的选择。

现在通过寻星镜观察,找到那棵树,调整寻星镜支架上的螺丝,直到十字叉丝的交叉点与那棵树重合。

现在检查一下主镜,确定它没有转动。

然后换一个高倍目镜,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寻星镜的指向以被精确的调整并且锁定。

到了晚上大家用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天体,很多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怎么通过天文望远镜什么也看不到,漆黑一片的。

因为天文望远镜具有高倍的特性,倍数和视场(可观察到的范围)是反比关系,由于存在着高倍小视场的关系,所以一般新手比较难掌握找目标的技巧,望远镜看不见目标不要着急,

1.保护盖全部打开了吗?

2.安装上最低倍(最长焦距)的目镜了吗?

(数字越大倍数越低)

3.找到目标了吗?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4.仔细调焦了吗?

(调焦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仔细的调焦)

解决了以上4个问题,同时不要隔着玻璃窗观察.应该可以正常观察了.

找到目标是望远镜观察的先决条件,只有目标进入望远镜,才能观察到,由于天文望远镜倍数比较高,视场范围比较小,找目标要由近到远,由大到小,同时要学会使用寻星镜快速寻找目标,这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接下来我们说说赤道仪,很多人对赤道仪感到陌生,大部份初学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赤道仪是什么?

赤道仪是用来干什么的?

如何使用赤道仪?

下面我们仔细的来讲解一下赤道仪。

先来说说地平式装置:

(如图)

地平式装置很简单,就是用两根支架,把望远镜主镜筒装在上面,可以很方便调整主镜的方向和高度,初学者使用地平式装置找星没什么问题,想看哪就指向哪,不知道要找的星星的位置,就先研究一下星图,通过星图找星星,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很困难,看的眼花缭乱的,其实并不难的,只要找到一些主要的亮星或是有指向功能的星座就行,比如小熊、大熊、天鹅、人马、天蝎、天鹰、天琴、猎户、飞马、仙女、天狼、狮子,通过已经认识的星座去认识别的星座难度会很小的,我最先开始留意的一颗星星是金星,傍晚的时候,每次抬起头总能看到一颗很大很闪的星星,跟钻石一样闪烁着光芒,很漂亮,上网一查才知道金星分别在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天空,象征着爱情与美丽。

晚上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我总是看到有三颗星并排在一起,觉得很奇怪,就问一些天文高手,告诉我说是猎户座的腰带,然后再对照一下星图,上网查查资料,晚上再继续观测这个星座,发现腰带左上方和腰带下面的右下方两颗星星比其它那几颗星星要亮一些,然后第二天又找高手询问,告诉我说这两颗星是很出名的参宿四和参宿七,星座主体由参宿四和参宿七等4颗亮星组成一个大四边形。

在四边形中央有3颗排成一直线的亮星,整个猎户座就一目了然啦

能认出几颗星星后,发现越来越觉得有意思,又开始琢磨别的星座了,没事看看星像图,先找找猎户座周边的星星,发现参宿四是冬季大三角里面的一颗亮星,然后找到了天狼星,南河三这两颗,正好组成了一个大三角,特别明显的三颗星星,紧挨着猎户座,认识了猎户座很容易就找到了冬季大三角。

接着我开始找北斗七星,顾名思义肯定是在北边,我找到我所在位置的北边,抬头一看马上就看到了一把勺子,呵呵,当时的心情是欣喜若狂呀原来是如此之简单,回去查资料,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是北极星啦,推开窗户,发现北极星正对着我,一颗很不起眼的星,由于北极星最靠近正北方位,千百年来大家都是靠它来导航。

找到了北极星也就认识了小熊座,北极星在小熊座的尾巴尖上,但小熊座的星星一般肉眼可见只有三颗。

现在我还在继续认识天上的星星,我建议,初学者在开始认星时最好找一个已经认识星座的朋友指导。

用地平式的望远镜看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观测者会发现本来对准一颗星,可一会以后,这颗星就跑到视场外了,使用的放大倍率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这是因为每天星星都在做东升西落的运动,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方位角和地平高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

如果望远镜要一直指向某颗星,就必需同时调整望远镜的仰角和方位角。

由于两个方向变化的量完全不一样,用这样的装置跟踪一颗星会相当困难。

于是赤道仪就应运而生。

赤道仪(如图)

为了改进地平式装置的缺点而制作出来的。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克服地球自转对观星的影响。

大家知道,正是由于地球自转,星星才产生东升西落的现象。

知道了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地球不断由西向东自转,24小时转360度,我们只要设计一个装置,让望远镜转动的速度和地球一样,而方向正好相反(由东向西),就可以消除地球自转的影响了。

从理论上说,赤道仪使用的坐标系是赤道坐标系。

它相当于一个和星星一起旋转运动的大网格。

由于它和星星一起转动,所以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赤经和赤纬是不变的。

通俗地说,赤道仪就是一个试图让望远镜和这个网格一起转动的装置。

赤道仪使用时首先要将其极轴对准北天极,它的一条轴和天轴平行,叫极轴。

另一条轴和极轴垂直,叫赤纬轴。

(绿色线代表极轴)

(理想的情况下)完全对准后,望远镜对向任何的星星,赤纬都不需要再调整,只需要让望远镜在赤经(或称时角)方向按星星的行进速度匀速转动,就可以让这颗星一直保持在望远镜的视场内。

这个速度就是每天360度(因为地球每天转一圈嘛)。

这就是所谓的自动跟踪。

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动的赤道仪,你就得每隔一定时间调整一下赤经(或时角)旋钮,赤纬则无需调整(当然这是理想状况,如果极轴对得不够准,还要适当微调一下赤纬)。

毋须同时调整两个轴,便于跟踪,这就是要使用赤道仪的根本原因。

简单一点来说明如何使用,观测前调整水平,然后调整极轴仰角和当地地理纬度相同,极轴指向北。

极轴又叫赤经轴,上面的刻度是调整赤经的,另一个刻度叫赤纬轴。

比如烟台的经纬度是37°

33'

N,121°

22'

E(在网上能查到当地的经纬度)一般只要知道纬度就行啦,松开缩紧,把极轴的仰角调整到烟台的纬度相同就行了,刻度是从0-90这个是极轴的仰角刻度。

初学者直接用天文望远镜找星有点困难,因为主镜的视场往往很小,如果有一架双筒镜帮忙,会轻松很多。

这就是很多有经验的爱好者建议初学者先买双筒望远镜的缘故。

接着说说观测的技巧,当你通过望远镜观察时,请仔细调焦。

一个好的观测者总是乐于花时间在调焦上,尽量使星象变得最尖锐。

许多人发现保持两只眼睛都睁着比较好,因为闭起一只眼睛会使另一只工作的眼睛疲劳。

你可以用手盖住你的一只眼睛。

不要期望一下子就能看到天体的细节,看一眼所能看到的总是比后来的少。

这是事实,不管你观测的是一个仅能从天空背景中区分出来的星系,或是月面上的细节,或是一颗明亮的行星。

需要花时间才能看到细节的一大原因是地球不稳定的大气。

由于在我们上方微弱但总是存在的热气流,使星像在高倍放大下总是显得闪烁和沸腾。

这种闪烁的剧烈程度——被称为大气视宁度——每晚甚至是每分钟都在变。

当你观察一个“颤抖”的天体,不可预料的细节会在大气稳定的瞬间闪现,此时星像会变得尖锐,但却在你意识到它之前就消失了。

有经验观测着的会记住这些美妙的时刻并且忘掉其他的部分。

大气视宁度对于用高倍率观测明亮的天体尤为重要,但它也可以影响暗弱的天体。

然而,需要花时间才能看到细节的主要原因不是大气的影响而是眼睛和意识。

从视场中发现暗弱的天体意味着学习新的视觉技巧,这需要聚精会神的努力。

你会发现眼睛对一些极难观测的天体的成像非常的慢。

当一个细节被看到并固定下来时,你会想没有东西会在被看到了。

但是几分钟后,另一个细节出现了,接着是另一个。

为了使你确信这一点,用肉眼观察一片天空并且努力去发现暗弱的恒星。

一些恒星会被立即看到,另一些则要花上几分钟。

当没有恒星出现时,大多数人决定放弃了,但是请再坚持一会儿。

可能在先前认为空无一物的区域出现了星点。

过一会儿,你至少能多看半个星等了。

火星是这一效应的经典例子。

当初学者第一次用小望远镜观测火星时,火星可能是天空中最令人失望的天体。

它仅仅是个小而无细节的橙色绒球。

初学者走到一边让一个有经验的火星观测这来看。

片刻的沉默。

“那是北极冠……,南部一大片暗区一定是Erythraeum海。

哦,我看到Meridiani湾了……在西边有一片云。

初学者上前再看。

仍旧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绒球。

也许北部的边缘变得亮了一些,火星也不再是均匀的橙色,但是仍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

然而,下一次初学者就不再是初学者了,慢慢的亮区和暗区已经可以分辨出了。

天文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天文望远镜观测时间较长,所以最好找一张可以调节高度的椅子,这样才会舒适,最好再弄个可折叠的小桌子放一些星图,目镜,等其它设备。

一.灯光

  当你好不容易避开城市灯光的干扰,找到一个足够理想的观测场地时,心里一定是很兴奋的。

但要记住以下几点,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要知道,正常人在黑暗中至少要经过半个小时才能完全适应黑暗,使瞳孔张到最大,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