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253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doc

授权签字人培训教材

一、培训内容:

(一)检测管理程序及记录、报告的审核程序;

(二)检测项目限制范围;

(三)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

(四)检测结果分析与判断;

(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资格许可技术条件等相关文件。

二、授权签字人的定义:

是指检验检测机构提名,经过评审机构考核合格,能在检验检测机构被认可范围内的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上获准签字的人。

三、如何成为授权签字人:

1、经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培训,并取得授权签字人上岗证书

2、经过评审机构在现场评审时逐一考核合格后上报给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方可进行签字

四、现场考核内容:

•1.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

•2.具备相应的职责权利;

•3.熟悉或掌握检测技术及检验检测机构体系管理程序;

•4.熟悉或掌握所承担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

•5.熟悉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程序;

•6.对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的判断能力;

•7.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的要求。

•8.熟悉安检机构资格许可技术条件

五、要求:

1、授权签字人若由一个检测机构变更到另一个机构,需重新考核确认;

2、授权签字人生效日期以发证机构批准的日期为准;

3、授权签字人在签字领域内对检测报告的结果承担技术和法律责任。

六、资格要求:

1、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

2、熟悉机动车的理论与结构,熟悉各检验工位业务流程及相关知识;

3、熟悉安检业务,有3年以上机动车检验工作经历;

4、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的要求;

5、熟悉安检机构资格许可技术条件。

七、安检业务检验流程:

(一)业务流程:

1、待检车驶入检测区由工作人员引导到指定外检区或待检区(外检区和待检区可设在同一场所);

2、业务大厅→交费→联网查询→登录(行驶证)→外检区办理交车手续(填写委托检验单等相关手续)→休息区(可设在业务大厅或服务大厅)→在已检区接车→服务窗口(业务大厅或服务大厅)领取报告单→打印条章

3、办完相关手续后从已检区将车驶离检测站。

(二)引车员检验流程:

在待检区办理接车手续(委托单)→配合外检员工作→直接进入动态底盘检验区进行车辆底盘动态检验(检验区至少30米)→线内检验→将车按次序停入已检区→工作人员(可由业务员)通知车主接车,引车员继续办理下一辆车检测程序

(三)检测信息资料流转程序:

调度人员(可由业务员做)安排外检人员接车→车主填写委托单等手续→外检人员检车→引车员做底盘动态检验→上线检验→将车驶入已检区→与车主办理接车手续→再将相关资料流转到报告单发放处→服务窗口清点车辆相关手续后将报告单一并发给车主。

建议:

服务窗口设在休息区,配有声讯设备。

八、签字领域:

资质认定的全部领域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承检车型:

建议批准×××

1、轴荷不大于13000kg的机动车

计量认证的项目及限制范围

2、B1、C1、C2、C3类车型

【1号线:

汽车平板检测线(3000kg),2号线:

汽车滚筒反力式检测线(13000kg)】

3、A1、A2、A3、B2类车型中后驱动轴不超过2个的机动车

乘用车:

9座以下的载客汽车

九、检测报告审核程序:

1、检查人工检验记录单结果判定及检验人员签字是否齐全;

2、检查检验报告单检测项目是否齐全,检测数据有无异常,结果判定有无错误等;

3、签署检测结论,并加盖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左上角加盖计量认证章;

4、留存检测报告单副本。

注意:

若发现数据异常,先进行复检,再核查是否人为、设备、软件问题。

十、检测项目:

1、设备检验部分:

制动性能B、前照灯H、排放X、车速表S、转向轮侧滑量A、

2、人工检验部分:

外观检查1、底盘动态检验2、车辆底盘检查3、路试R

注意:

表中所有判定结果均不得空白,未检验项目的判定结果用“–”表示。

十一、汽车安检机构技术标准: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2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16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589-2016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3847-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18285-2005

十二、检测报告单填写说明:

线号:

字母+1位数字(采用站内自编号)

字母G滚筒线P平板线H汽摩混合线

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代表几号线(如P1:

1号平板线)

十三、前照灯:

1、前照灯远光光束能否单独调整:

填写“能”或“否”

注意:

前照灯远光光束照射位置检验仅对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车要求

2、远光垂直偏移/近光垂直偏移:

按照“绝对偏移量/XH”的格式填写,其中X为系数,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

绝对偏移量∕H=X

3、前照灯的单项判定项目:

用并列的三个评判符号依次表示远光发光强度、远光偏移、近光偏移的评判结果

4、检验项目:

远光光束发光强度、远光光束偏移量(光束中心左右偏移量及上下偏移量)、近光光束偏移量

注意:

对仪器检验项目中,建议维护项按4项计算,分别为远光偏移、近光偏移、车速表、侧滑量。

5、前照灯标准要求:

⑴光束偏移量要求:

近光光束:

前照灯射在10M屏幕上,垂直方向乘用车近光光束为0.7H~0.9H,对其他机动车为0.6H~0.8H(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水平方向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

远光光束:

对于能单独调整远光光束的前照灯,在距离10m的屏幕上,垂直方向对乘用车为0.9H~1.0H,其他机动车为0.8H~0.95H;水平方向左灯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右灯向左向右偏均不允许超过350mm

注意:

四灯制前照灯测两外灯。

同一参数数字修约必须一致

6、前照灯:

机动车类型

检查项目

新车

在用车

一灯制cd

两灯制cd

四灯制cd

一灯制cd

两灯制cd

四灯制cd

三轮汽车

8000

6000

﹣﹣﹣

6000

5000

﹣﹣﹣

最高设计车速、小于70km/h的汽车

﹣﹣﹣

10000

8000

﹣﹣﹣

8000

6000

其他汽车

﹣﹣﹣

18000

15000

﹣﹣﹣

15000

12000

摩托车

10000

8000

﹣﹣﹣

8000

6000

﹣﹣﹣

轻便摩托车

4000

﹣﹣﹣

﹣﹣﹣

3000

﹣﹣﹣

﹣﹣﹣

例题:

乘用车近光,灯中心高度740mm,左灯:

下偏为275mm/dam,左偏为165mm/dam。

计算:

(740-275)/740=0.63

∵乘用车0.7H~0.9H,∴下偏不合格

报告单显示格式为:

275/0.37H

计算公式:

1-(远或近光垂直偏移量)÷灯高

十四、台式制动性能检验:

1、项目:

①轮重②左、右轮最大制动力③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左、右轮制动力最大差值④制动协调时间⑤车轮阻滞力⑥驻车制动力

2、检验设备的选择:

9座以下的乘用车建议使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注意:

三轮汽车前轮无法测制动;

两轮、边三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无驻车制动装置

3、报告单评判显示:

汽车制动(一轴、二轴、三轴、四轴)的单项判定,用并列的三个评判符号依次表示制动率、不平衡率、阻滞率的评判结果。

4、动态轴荷(左/右)(10N):

不推荐使用两板制动检验台或使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验3轴及3轴以上的车辆。

所有3轴、4轴的动态轴荷用“﹣”表示。

5、小数点规范问题:

轴荷用整数,制动力为整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平衡差、阻滞力、轴荷比、驻车制动效果、整车比保留一位小数。

6、制动协调时间:

指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开始至制动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规定值的75%时所需的时间。

7、制动平衡要求:

若后轴制动力和小于60%,此时制动力平衡要求左、右轮制动力差与后轴轴荷之比应≤8%,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前轴应小于20%,对后轴应小于24%。

例题:

G01前轴:

轴荷(10N)3130

前轴制动力(10N):

左1144,右883,

过程差最大差值点(10N):

左997,右900。

制动率=(1144+883)/3130=64.8%

平衡率=(997-900)/1144=8.5%

∵制动率≥60%,平衡率<20%

∴合格

后轴:

轴荷(10N)3900

后轴制动力(10N):

左1319,右1095,

过程差最大差值点(10N):

左1106,右870。

制动率=(1319+1095)/3900=61.9%

平衡率=(1106-870)/1319=17.9%

∵制动率≥60%,平衡率<20%

∴合格

8、驻车制动性能:

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汽车,此值应为15%。

例题:

代号

台式检测项目

轮(轴)荷

(10N)

最大制动力(10N)

过程差最大差值点(10N)

制动率

(%)

不平衡率(%)

B

制动

一轴

973

572

537

550

431

二轴

620

89

100

85

99

三轴

四轴

驻车

1593

171

150

整车

1593

1298

动态轴荷(左/右)(10N)

1轴628/614

2轴212/232

一轴制动率=(572+537)÷(628+614)=89.3%(≥60%)

(注:

此处使用动态轴荷)

一轴不平衡率=(550-431)÷572=20.8%(>20%)

二轴制动率=(89+100)÷(212+232)=42.6%(<60%)

(注:

此处使用动态轴荷)

二轴不平衡率=(99-85)÷620=2.3%(<8%)

整车制动率=(572+537+89+100)÷1593=81.5%(≥60%)

驻车制动率=(171+150)÷1593=20.2%(>20%)

注意:

平板线驻车、整车制动率用静态轴荷

9、计算公式:

一/二轴制动率=一/二轴最大制动力(左+右)÷轮重×100%

一/二轴不平衡率=一/二轴过程差最大差值点(大者-小者)÷一/二轴最大制动力中大者×100%

驻车制动率=驻车最大制动力(左+右)÷整车重(轮何(左+右))×100%

整车制动率=一/二轴最大制动力(左+右)之和÷整车重(轮何(左+右))×100%

十五、路试检验:

1、范围:

只针对无法上线车辆和线内检验结果有质疑的车辆。

(轴荷超过检验设备允许承载能力及多轴无法上线的车辆)

2、路试检验车速:

仅对全时四驱车等线内设备无法检测车速表误差的车辆

3、试验车道要求:

①有交通标志、标线,平坦、硬实、清洁的水泥地或沥青路,路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

②大车线:

长120m,宽3.0m

小车线:

长100m,宽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