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2474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秘方儿科疾病方集Word下载.docx

  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急性期多属“热淋”,慢性期多属“劳淋”。

 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证  [证候]小便短数,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小腹胀满,或有腰痛,常伴有发热,恶寒,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利水通淋。

  [方药]八正散。

主要药物:

瞿麦、篇蓄、滑石、车前子、栀子、木通、大黄、甘草、灯心草。

  尿血明显者加侧柏叶、白茅根凉血止血;

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大黄,并加枳实以通腑泄热;

尿中有砂石者加海金砂、石韦、金钱草以消热利湿,通淋排石;

阴伤口渴者去大黄,加生地、知母养阴清热。

  2、肝胆湿热证  [证候]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纳呆,烦躁不安,可有呕恶,食欲缺乏,腰酸胁痛,小腹胀满,小便频急,短赤涩痛,苔薄黄或黄腻,舌质红,脉弦数。

  [治法]清肝利胆通淋。

  [方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兼有发热者加大青叶、蒲黄、生石膏、金银花以清热解毒泻火;

呕吐者加黄连、竹茹清热降逆止呕;

胸闷胁胀者加青皮、乌药、川楝子以疏肝行气。

  3、脾肾气虚证  [证候]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小便淋沥不尽,或尿频而清,夜尿多,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腹胀,腰酸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四君子汤合济生肾气丸。

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桂枝、附子、川牛膝、车前子。

  若小便涩痛者去桂枝、附子,加黄柏、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

腹胀者加陈皮、乌药散寒行气。

  4、肝肾阴虚证  [证候]病情迁延不愈,尿频,尿有余沥,小便黄赤,头昏耳鸣,潮热盗汗,咽干唇燥,腰酸乏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

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若湿热留连未清,小便涩痛者加蒲公英、车前草、石韦清热利湿通淋;

腰酸痛者加川断、金毛狗脊、桑寄生补益肝肾;

伴低热盗汗者加鳖甲、银柴胡、白薇退虚热。

  经验方  1、验方一  [药物组成]车前子、穿心莲、蒲公英各20克。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

  [适应证]用于热淋之心火热移小肠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验方二  [药物组成]地锦草、车前草、海金沙、薏苡仁、篇蓄、白茅根、白花蛇舌草、栀子等,任选一两种,每味20~30克。

  [适应证]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验方三  [药物组成]土茯苓、蒲公英各30克。

  [功效]利尿通淋。

  [适应证]用于各型热淋尿检白细胞增多者。

  4、验方四  [药物组成]凤尾草、凤眼草、车前草、墨旱莲各30克。

  5、验方五  [药物组成]冬葵子10克,篇蓄6克,瞿麦10克,木通6克,石韦6克,车前子10克,萆薢10克,黄芩6克,桃仁5克,生地黄12克,滑石10克,山栀5克。

  [功效]清心热,利膀胱,化湿浊。

  [适应证]用于本病膀胱湿热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外用方  1、外洗法  野菊花、苦参、黄柏各15克煎汁外洗尿道口,每日洗数次。

用于尿道口异物刺激感、尿道口红肿者。

  2、坐浴法  金银花、蒲公英、地肤子、艾叶各30克,赤芍、生姜各15克,通草6克,水煎,坐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用于尿频、尿急、尿痛。

  3、针灸法  针刺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穴,每日一次。

  4、推拿法  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揉鱼尾30次;

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

适用于脾肾气虚证。

小儿营养不良中医疗法详解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由于摄入不足或由于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

临床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

本病在贫困地区较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本病的发病减少,目前主要由于喂养不当引起。

  相似于中医的“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辨证论治  1.疳气证  [证候]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缺乏,或食多便多,大便于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

舌苔腻,脉细滑,多见于本病之初期。

  [治法]调和脾胃,益气助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

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楂、神曲、麦芽、山药、枳实、黄连、豆蔻仁、桔梗、扁豆、莲子、藿香、枳壳、泽泻、炙甘草。

  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

大便干者,加决明子、全瓜蒌润肠通便。

  2.疳积证  [证候]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烦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减退。

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

或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

舌质偏淡,苔淡黄而腻,脉濡细而滑。

多见于本病之中期。

  [治法]清疳理脾,行气和胃。

  [方药]消疳理脾汤,肥儿丸。

消疳理脾汤主要药物:

神曲、麦芽、槟榔、青皮、三棱、莪术、黄连、胡黄连、芦荟、芜荑、使君子、甘草。

肥儿丸组成为:

人参、茯苓、白术、黄连、胡黄连、使君子、神曲、麦芽、山楂、芦荟、甘草。

  若患儿一般情况尚好,实多虚少者,采用先攻后补,用消疳理脾汤以行气消积,导滞杀虫;

若患儿体质虚弱、虚多实少者,宜先补后攻,用肥儿丸以益气健脾,消食化积。

  伴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宽中理气;

大便稀溏者,去芦荟之慢下,加扁豆以实脾。

  3.干疳证  [证候]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呈老人貌,皮肤干枯有皱纹,精神委靡,啼哭无力,无泪。

或可见肢体浮肿,或见紫癜、鼻衄、齿衄等。

舌淡或光红少津,脉弱。

多见于本病之晚期。

  [治法]补益气血,调和脾胃  [方药]八珍汤。

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

  若见面白舌淡,大便稀溏者,属脾阳偏虚,去白芍,加炮姜、制附片温阳助运;

若舌干苔红者,系胃阴不足,加乌梅、石斛合甘草酸甘化阴。

  4.兼证  

(1)眼疳证  [证候]二目干涩,畏光羞明,甚则眼珠混浊,白膜遮睛,夜晚视物不清。

  [治法]养肝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羊肝丸。

  阴血亏虚者用羊肝丸养肝明目,肝火偏旺者用石斛夜光丸滋阴平肝明目。

  

(2)心疳证  [证候]身有发热,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甚则糜腐堆积,秽臭难闻,五心烦热,小便黄赤。

  [治法]清心泻火,佐以养阴。

  [方药]泻心导赤汤。

黄连、生地黄、木通、灯心草、甘草。

  常加用党参、知母、麦冬清热养阴。

  (3)疳肿胀证  [证候]小便短少,全身或四肢目胞浮肿,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苔薄白。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实脾饮。

附子、干姜、白术、茯苓、大腹皮、木瓜、厚朴、木香、草豆蔻、生姜、大枣、甘草。

  若水肿明显者,加泽泻、猪苓、桂枝以利水渗湿。

  经验方  1.验方一  [药物组成]胡黄连粉、鸡内金粉,按1:

3混合均匀。

  [功效]消积化疳。

  [适应证]适用于疳证纳差,性情急躁等胃强脾弱证。

  [用法用量]每次1~2克,每日3次。

  2.验方二  [药物组成]鸡肝一具(或猪肝30克),苍术6克,煮汤,食肝喝汤。

  [适应证]适用于眼疳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连服两周。

  3.验方三  [药物组成]绿矾12克,鸡内金(焙干)6克,大枣(焙干去核)10枚,研细末,加入白糖100克。

  [适应证]适用于疳证伴有贫血黄肿者。

  [用法用量]每次1.5~3克,每日3次。

  4.疳积饼  [药物组成]焦鸡内金15.6克,焦黑芝麻15.6克。

  [适应证]适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制成饼状。

婴幼儿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服。

  5.小儿健脾散  [药物组成]党参60克,神曲30克,胡黄连30克,炒鸡内金90克,三棱60克,莪术30克,青皮30克,使君子60克,牵牛子60克,枳壳60克,川厚朴30克,青蒿60克,苍术60克,槟榔60克,炒麦芽90克,大黄90克,草果60克,五灵脂60克。

  [功效]消积杀虫,健脾益胃。

  [适应证]适用于干疳证。

  [用法用量]以上19味共轧细面,每300克兑冰片1.5克,每包重0.6克。

一周内小儿可每次服半包,每日两次;

3周内小儿每服一包,每日两次;

5岁以上之小儿可每服两包,每日两次。

  6.江育仁经验方——和脾片  [药物组成]苍术10克,薏苡仁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广陈皮3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胡黄连3克,车前子10克。

  [适应证]适用于疳气证。

  [用法用量]片剂主要用于疳气症,汤剂可随证候加减。

  [临床应用]脾虚重者加党参、白术;

夜卧不安者加莲子、石决明;

烦躁不宁者加胡黄连、灯心草;

脘腹胀满者加枳壳、莱菔子;

兼有虫积者加使君子、榧子。

  适宜技术  1.针灸法  

(1)体针:

主穴:

太白、足三里、气海。

配穴:

中脘、脾俞、胃俞。

每次取4~5穴,中等刺激,不留针。

每日一次。

适用于疳气证。

  

(2)点刺:

取穴四缝,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穴位上快速点刺,挤压出黄色黏液或血数滴,隔日一次。

用于疳积证。

  2.推拿法  方法一:

补脾土10分钟,揉中脘7分钟,按揉足三里、推六腑、揉鱼际各3分钟,逆运八卦、推三关各两分钟,掐足三里一分钟,补肾水、揉脐各5分钟。

饮食伤脾加清补脾胃,清大肠,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加补脾胃,揉中脘、脾俞、胃俞。

对各种兼症,加重提捏按压相应节段、俞穴。

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可连续2~3个疗程。

  方法二:

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推脾土,有健运脾胃的动能;

运土入水,揉阴陵泉、足三里、胃俞、脾俞,推板门,揉腹摩脐,为消补兼施。

  3.割治法  割治部位常取两手大鱼际中部。

先局部消毒,持0.4厘米宽的平口手术刀切开割治部位长约0.5厘米、深约0.3厘米(顺着肌纤维方向),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迅速剪去,用消毒纱布盖上并包扎,5天后揭去纱布。

该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等作用。

  4.敷贴法  木香12克,陈皮12克,莱菔子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槟榔10克,姜黄3克,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调拌麻油或凡士林,外敷贴中脘穴。

  5.捏脊法  常规捏脊,重提大椎、脾俞、胃俞。

烦躁不安、眼眵增多者,重提肝俞、风府;

口舌生疮,重提心俞;

咳嗽气喘者,重提肺俞;

五迟五软者,重提肾俞;

背脊部有皮肤感染或出血者勿用此法。

  6.中成药  疳积散:

每次0.9克,每日两次,3岁以内小儿酌减。

性细菌性脑膜炎中医疗法化脓性脑膜炎又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由多种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昏迷、颈强直及脑脊液异常。

多数化脑好发于冬春季,新生儿化脑常无明显的季节性。

病死率仍在5%~15%之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

  化脑属中医“温病”、“惊风”、“痉病”范畴。

  病因病机  外因为四时温毒疫邪,内因为肌肤薄弱,脏腑嫩小。

风温合至或疫疠毒邪,多由口鼻而入,侵袭肺卫,毒邪凶猛,常致逆传心包,而致神明失主;

热入营血,气血两燔而神昏、谵语、斑疹隐露;

心肝郁热而项强,四肢抽搐;

热耗肝肾阴血,筋脉失养于上,则耳目失灵,达于四末而肢体不用。

  辨证论治  1.邪在卫气证  [证候]在原有上感、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同时,出现发热,头痛项强,恶心呕吐。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气泄热。

  [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

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豉、薄荷、桔梗、甘草、芦根、石膏、知母。

  呕吐明显,加黄芩、半夏降逆止呕;

里热炽盛,重用石膏,加黄芩、野菊花清热解毒;

若头痛剧烈,加菊花、钩藤、蔓荆子。

  2.气营两燔证  [证候]高热持续,头痛剧烈,项强,反复呕吐,口渴唇干,或烦躁谵妄,前囟凸起,四肢抽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石膏、生地黄、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牡丹皮、竹叶。

  若抽搐频作,加钩藤、石决明;

若热甚,加犀角或安宫牛黄丸。

  3.脓毒积脑证  [证候]高热不退,或稍降复升,头痛不休,昏迷惊厥,颈项强直,囟门凸起,或有失明、耳聋、面瘫、肢体瘫痪等,舌紫绛,苔黄糙,脉滑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泻火解毒,祛瘀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头痛剧烈,囟门凸起,加龙胆草、车前子、牛膝;

项强呕吐明显,加葛根、半夏、竹茹;

视力减退,加青葙子、决明子、蔓荆子;

运动障碍加桑枝、赤芍、地龙等。

  4.正虚邪恋证  [证候]低热绵延,或体温时高时低,或不发热,神萎嗜睡,面白,气短乏力,四肢欠温,口渴,自汗或盗汗,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托脓解毒。

  [方药]托里透脓汤加减。

人参、白术、穿山甲、白芷、升麻、甘草、当归、生黄芪、皂刺、青皮。

  血虚亏耗,合四物汤加减;

阴伤虚热,加青蒿鳖甲汤;

阳气虚衰,加肉桂、补骨脂、菟丝子。

  经验方  1.桑翘汤  [药物组成]桑叶10克,连翘10克,甘草3克,麦门冬10克,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粳米3克。

  [功效]清透伏热,清热生津。

  [适应证]邪犯肺卫证。

  2.春温汤  [药物组成]生石膏30克,莲子心6克,金银花18克,知母9克,生鳖甲4.5克,地骨皮6克,白僵蚕9克,黄柏9克,鲜芦根30克,薄荷6克,龙胆草9克,黄连6克,鲜菖蒲12克,桃仁6克,杏仁6克,安宫牛黄丸一粒。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开窍。

  [适应证]气营两燔证。

  3.沈桂珍经验方  [药物组成]羚羊角粉(冲)、藿香、胆南星、竹茹各3克,天麻、钩藤、黄芩、瓜蒌、菖蒲各5克,白芍6克。

  [功效]清热化痰,醒神开窍,息风止痉。

  [适应证]痰热内蕴,挟风蒙蔽清窍之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煎两次,取汁50毫升,分早晚两次鼻饲。

  适宜技术  1.针刺法  呕吐时,针刺内关、气海、足三里;

高热时,针刺大椎、曲池、合谷;

烦躁抽搐时针刺内关、大椎、神门、十宣;

呼吸衰竭针刺人中、会阴或膻中;

昏迷刺人中、涌泉、十宣、太冲。

  2.雾化法  野菊花500克,先将野菊花用清水洗净,按1:

2的比例煎煮半小时,浓缩至50克,即成50%煎液,采用雾化吸入法,成人每次一毫升,儿童减半,每日一次。

  3.吹鼻法  麝香0.3克,冰片30克,明矾60克,三药共研末,蘸药末用鼻吸微量或吹入鼻腔中,每日数次,病愈停止使用。

用于脑膜炎引起的头痛昏迷、呕吐等。

  4.敷贴法  吴茱萸9~15克,烧酒少许。

将吴茱萸研末,用烧酒调和成膏,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与双手劳宫穴,用布包好,每日敷1~2次,每次1~2小时,7日为一疗程。

  5.灌肠法  黄柏、甘草各适量,将两药煎剂取汁,保留灌肠,每日2~3次,病愈止。

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呕吐剧烈者。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如兴奋、睡眠差,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等,而学龄期最为显著,多数病儿年龄增长后症状逐渐减轻乃至自然消失,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

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5%~10%,在我国,其发病率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性患儿约为女性患儿的4~9倍,多发于6~14岁。

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

行为障碍,如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

情绪障碍,如易怒、易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

学习困难,如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严重的可以出现逃学、说谎、偷窃等行为,甚至会发展为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故对本病的防治是儿科临床一个重要课题。

中医学无多动症病名的记载,但在一些医籍中有一些与多动症一些症状相类的描述。

如《灵枢·

行针》“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素问·

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又如《寿世保元》云:

“徒然而忘其事也,尽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

”这些描述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

其属中医肝风、失聪、健忘范畴,与心、肝、脾、肾诸脏关系密切,部分医家从心脾入手、从脾肾入手,研究本病。

张士卿教授系甘肃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甘肃中医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

他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除了与其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亏乏,精血不充,以致心神无以受奉,肝木不得涵养,体内阴阳失衡,阳动有余、阴静不足,神魂志意不周有关外,很多情况下和痰瘀互结、清窍受蒙亦关系密切。

痰瘀攻于心脑而生多动诸证张士卿指出,痰瘀相关的理论,由来已久。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于痰瘀相关的理论和治疗已初见端倪,如《灵枢·

百病始生》说:

“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成矣。

”又说:

“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结,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说明了津液与血瘀相互影响的病变过程。

后世历代医家据此不断对痰瘀理论进行发挥,清代医家唐容川更是在《血证论》中明确提出“血瘀积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

张介宾也说:

“痰指人之津液,无非水谷所化,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水”等等。

可见,痰与瘀虽是人体内不同的病理产物,但是两者却有着共同的一点,都是体内津血运行失常的病理反应。

由于“津血同源”这一生理基础,导致痰瘀之间相互转化,相互搏结,共同为患,容易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

所以古人早就有“怪病多痰”、“怪病属瘀”等认识。

就小儿而言,其体质特点为“阳常有余”,“心热为火同肝论”,所以,临床上心火易亢者居多,心火亢盛,心神不宁,加之火盛烁津,炼液为痰,痰滞血涩,瘀阻不行,就容易导致痰瘀互结。

同时小儿肝常有余,有余则易升发太过而横犯脾土,脾土受制运化不及,最易生湿生痰;

痰气交阻,又易致一身气血之营运不周而血瘀,也可形成痰瘀互结。

因胎儿难产、产伤,或幼小时跌打损伤,使头身等处留有瘀血不消;

或因所愿不遂,情怀不畅、气郁不舒,气血失和,凝痰生瘀。

加之小儿体质本有“脾常不足肾常虚”之特点,若因风、火、痰、瘀互结,气机升降不调,必致心、肝、脾、肾诸脏气不平,阴阳逆乱,气机升降不调,或气血不能上荣髓海,痰瘀攻于心脑而生多动诸证治法以养心安神配合涤痰活血对于儿童多动综合征的治疗,张士卿认为,由于其发病不但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有关,亦常与痰瘀互结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除用补养心脾,安神定志,或填精补血,益智开窍等法外,常应配合泻火涤痰、活血化瘀之法,以宁神定志,开通心窍。

具体到用药,张士卿尤善用桂枝加龙牡汤、甘麦大枣汤、孔圣枕中丹、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亦可用逍遥散合千金龙胆汤加减化裁。

药用:

桂枝、赤芍、生龙骨、生牡蛎、熟地、丹参、石菖蒲、远志肉、桃仁、红花、胆南星、炙龟板、炙草、大枣、浮小麦。

临证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随证加减:

如偏于心脾两虚者,可去熟地、龟板、红花,加太子参、炒白术、茯神、当归等;

偏于虚阳上扰者,可去桂枝,加枸杞、益智仁、鹿角粉等;

若属痰火蕴结者,可去桂枝、熟地,加黄连、竹茹、龙胆草、白菊花等;

如夜寐不宁,多梦呓语者,还可加用珍珠母、夜交藤等。

典型案例:

周某,女,8岁,2003年8月10日初诊。

患儿出生足月顺产,平素未得过特殊疾病,唯于4岁左右时,发现好动少静,做事不能专心,教其算术加减,反应比较迟钝,语言表达尚可,但容易急躁,性情执拗。

读小学以来,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

学习成绩较差,尤以数学经常不及格。

刻诊:

面色苍晦,睡眠欠佳,多梦善呓,饮食尚可,但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就诊时坐立不宁,无有静时。

舌红苔白,脉象弦滑。

据证分析,当系肝旺脾弱,痰瘀互结,心窍不开,神守不宁。

治宜调肝理脾,豁痰化瘀,开窍益智,宁神制动。

方用逍遥散合千金龙胆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处方为:

柴胡10g,当归10g,云茯苓10g,赤白芍各10g,丹参10g,郁金10g,法半夏10g,青陈皮各6g,菖蒲10g,远志6g,益智仁10g,龙胆草10g,钩藤10g,炙草6g,炒枣仁15g,焦三仙各10g。

上方增损,先后服药30余剂,诸证缓解,听课、作业稍能专心、静谧。

后嘱其常服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各服4粒,约半年余。

随访家长,谓其能正常听课,数学成绩亦明显提高。

儿童多动症的发病与痰瘀互结、清窍受蒙等关系密切。

治疗多用补养心脾、安神定志或填精补血、益智开窍等方法,并配合泻火涤痰、活血化瘀,以宁神定志,开通心窍。

治儿童抽动秽语病方主治: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方药:

天麻、地龙、僵蚕、栀子、钩藤、黄芩各6克,龙齿、白芍、茯苓各8克,龟版、石菖蒲、蝉蜕各4克,珍珠母20克,葛根10克,甘草3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