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1379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航院应用物理学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

90.57%

88.68%

100%

90.70%

2、培养模式

2.1培养模式

1.7分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相符合

围绕专业定位,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从2012年开始,先后设计多个指导性培养计划。

理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和广大教师进行了多次研讨与论证,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

同时,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学时数,并指导了新教学大纲的制定。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支撑培养目标

应用物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宗旨是“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厚基础”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教学、科研、生产、营销等众多领域就业,尤其本专业开设的四大力学是培养能力的重要课程,对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和其他工作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宽口径”体现在培养一批能够在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微电子器件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另外从在校大学的综合素质栏可以看出,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物理学方面的学术知识,还具备很多其他人文方面的素养。

3.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吻合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个模块(如图1所示):

第一模块:

数学类课程、大学英语、物理专业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

第二模块:

物理专业课程,应用物理设置的研究方向又细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宽口径的就业渠道,接受过这些课程学习的学生,能够在新材料、新能源及微电子器件相关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生产、设计、研发、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第三模块:

通识类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其中通识类课程有物理学史、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检索、应用写作、大学语文、军事训练。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与专业教育不同,其宗旨不在于增长知识,而重在启迪思维、陶冶情操。

如果说专业教育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做事”,那么通识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因此,这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特色课程有航空概论、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民航概论、证券投资学、期货市场原理与实务(案例),特色课程的设置正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支撑,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的这几门特色选修课程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与学校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是学校整体性特色的外在表现,更是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相吻合。

第四模块:

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应用物理学这一理学中的应用型学科尤为重要。

图1: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图

4.课程设置有力的支持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根据社会对新材料、新能源、微电子工艺领域人才的需求,应用物理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指导方针,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材料制备、加工、分析等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掌握微电子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了解信息功能材料、先进能源和纳米材料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可以根据材料的使用条件选择甚至设计材料,成为先进材料产业或微电子工艺领域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针,我们强化了物理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任选课程以及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力求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专业(材料物理方向和微电子工艺方向)陪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5.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形成支撑

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为《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经典理论力学》、《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专业课程为《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半导体物理》、《晶体物理学》、《电子材料导论》、《材料物理前沿》、《材料测试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微电子工艺》、《EDA技术及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前沿技术》、《半导体器件物理》,这些课程使本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这些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支撑程度可以从2016届(第一届)和2017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看到,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与材料制备、加工及分析,能熟练进行微电子工艺的课题设计。

另外2016年和2017年物理专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研究方向也主要为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他相关学科。

总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

另外还可以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课程的设置支撑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4.1分

1.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多元化设置

(2)实行实验课分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3)改革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4)建立和拓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2.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1)经过改革模式的实施,对已参加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反馈、调整,在实践中对方案进行调整,通过对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培养质量的调查反馈情况看,用人单位对我院应用物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提高。

(2)通过课程知识和科研能力训练,借助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使我院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这为他们的就业和未来发展增添了重要砝码。

2016年第一届毕业生就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被中科院、211重点院校录取为研究生。

3.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1)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和培养原则;

(2)改革培养计划、增加相关课程;

(3)加强师资培训、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业务能力;

(4)加强学生国际化交流,丰富学生国际化视野

4.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效果

教师:

国家留学基金委ISEC双语助理培训师一人,多次在留学基金委组织的高校双师资培训会上做教学示范和经验分享;

另有多名教师具备双语授课资质。

学生:

被美国高校录取一人

3、教学资源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

11.3分

目前,物理教研室共有教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8.89%,生师比7.94%,高于教育部对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占55.55%。

学院规定所有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必须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强调每位高级职称教师至少承担一门专业课,因此,高级职称承担专业课教学比例高达50%左右(如表5,表6所示),这样保证了教学质量。

近年来,为办好应用物理学专业,我们加大了优秀人才的引入力度,每年增加2-3人,同时,生师比明显下降。

引入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较高,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从表3可以看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明显提升(如表2、3所示)。

在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方面,理学院积极寻找机会,让教师去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外出参加会议(如表7、8、9所示)。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参加培训的人次还是比较少,而且主要集中于个别老师,这一块今后急需要加强。

表2:

应用物理学专业生师比

学年

在校学生人数

教师人数

生师比

2013-2014

103

11

9.36%

2014-2015

133

13

10.23%

2015-2016

161

15

10.73%

2016-2017

143

18

7.94%

表3: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博士学位教师人数

5

45.45%

6

46.15%

8

53.33%

10

55.55%

表4: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高级职称教师人数

54.55%

7

46.67%

38.89%

表5:

近四年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为该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教授承担的专业课(门次)

该专业教师承担的专业课(门次)

比例

0%

3

14

21.4%

4

22.2%

27.8%

表6:

近四年由该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的比例

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专业课(门次)

50.0%

57.1%

44.4%

表7:

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情况一览表

参训教师姓名

时间

地点

陈雷明

2009年7月,2周

西飞公司

杜银霄,李明玉

2015年7月,2周

郑州凯雪冷链有限公司

李明玉,麻华丽

2016年7月,2周

北京千锋互联郑州分公司

表8:

中青年教师参加专题培训情况一览表

专题培训时间

专题培训教师

专题培训名称

专题培训地点

2012.8

ISEC教师岗前培训

杭州

2012.12

新乡

2013.6

许昌

2014.8

ISEC教师境外培训

美国波特兰

2014.9

ISEC教师岗前培训(教学示范与经验分享)

吕梁学院

中北大学

2014.10

ISEC内审工作培训

洛阳

2015.7

贵阳

2015.8

ISEC教学评估与考核培训

美国米苏拉

2015.11

ISEC教学质量管理

长春

2017.3

ISEC明辨性思维专题(教学经验分享)

赤峰

2016.10

邵立

第四届CALYPSO研讨会

南京

表9:

中青年教师外出参加教学会议情况一览表

会议名称

承办单位

参会教师

InternationConferenceonAdvancedMaterialsandInformationTechnologyProcessing

2012.10

台北

IEEE

曾凡光,麻华丽,张新月

第十一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大会暨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研讨会

2012.07

杜银霄

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晶体生长分会

2012.08

西安

中国晶体学会

2012日本电子会议河南分会

开封

日本电子

陈雷明,曾凡光,麻华丽,张新月

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2013.8

黄山

中国电子学会

曾凡光,麻华丽

2013年河南省物理学会学术年会

2013.10

郑州

河南省物理学会

曾凡光,陈雷明,丁佩,麻华丽

《物理学(第六版)》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

2013.4

无锡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杜银霄,麻华丽

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

2013.11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曾凡光,陈雷明

第二十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西宁

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

麻华丽

第三届Micro/NanoFabricationandApplicationWorkshop

兰州

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曾凡光,霍海波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

8.4分

物理教研室教师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教师们克服困难在科研方面积极进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理学院乃至学校的一大亮点。

近四年来,物理教研室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27篇,其中SCI论文12篇,EI论文9篇;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8项;

作为主持人承担完成、在研各类项目共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383万元(如表10、11所示)。

表10:

近四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研究年限

金额(万)

类别

等级

1

异质结构的SiC基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2013.01-

2016.12

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级

2

丁佩

利用等离子体纳米天线阵列增强和调控LED发光性能研究

2015.01-2017.12

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一维氮掺杂微孔碳-氧化锰同轴异质纳米结构的制备与储能应用

2015.01-2018.12

83

单轴各向异性晶体的负折射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2014.01-

2017.12

6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省部级

铜基碳纳米管薄膜冷阴极的制备及其强流脉冲发射特性研究

2014.10.1-2016.9.30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

曾凡光

高机械强度铜/碳纳米管复合冷阴极制备与电子发射特性研究

2015.10.1-2017.9.30

张新月

高质量石墨烯的制备

2015.08-2017.07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低维材料器件与装备研究

2016.1-2017.12

50

河南省科技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9

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微波烧结过程研究与性能优化

2016.01-2017.12

纳米光子学与电磁超材料

2017.01-2018.12

3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二维硼烯与金属和电介质衬底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2017.1-2018.12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12

李明玉

铜合金的激光表面强化研究

2014.1-

2015.12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

厅局级

新型铜基碳纳米管薄膜场发射冷阴极的制备

2014.6-2016.5

郑州市科技计划-普通科技攻关

碳纳米管薄膜冷阴极强流脉冲发射特性研究

2015.1-2016.12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

霍海波

3D基底冷阴极场发射能力模型优化设计及实验验证

16

应变和衬底调控二维硼烯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

17

许坤

氮化镓上高质量石墨烯生长

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

2012

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校级

表11:

20篇代表性论文

单位名称

作者姓名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刊号

学校期刊分类

收录情况

他引次数

Low-thresholdsurfaceplasmonamplificationfromagain-assistedcore–shellnanoparticlewithbrokensymmetry

JournalofOptics

2013-08

2040-8978

A类

SCI

数理系

Interplaybetweenout-of-planemagneticplasmonandlatticeresonanceformodifiedresonancelineshapeandnear-fieldenhancementindoublenanoparticlesarray

ChinesePhysicsB

2013-12

1674-1056

SolvothermalroutetoCdSnanocrystals

JournalofExperimentalNanoscience

2013-10

1745-8080

各向异性晶体的平板负折射成像研究

光学学报

2013-06

31-1252/O4

EI

铜基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其强流脉冲发射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11-1958/O4

基于场发射三极管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

2013-04

1001-9731

B类

微立方结构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薄膜的强流脉冲发射特性

50-1099/TH

Low-thresholdresonanceamplificationofout-of-planelatticeplasmonsinactiveplasmonicnanoparticlearrays

2014-05

Facilesynthesisandmagneticpropertiesofmanganesedioxidenanowires

2014-02

SuperconductivityinoxygendeficientLaNiAsO1-δ(δ=0-0.3)

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

0925-8388

磁控溅射制备多层石墨烯及其微观摩擦学性能

2014-07

两种微结构基底上碳纳米管薄膜强流脉冲发射比较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8

1000-985X

1

基于有限元轴对称分析的碳纳米管场增强因子建模与计算

2014-12

11-2637/O7

PairingSymmetryModeloftheNovelLaNiAsO0.7SuperconductorStudiedviaFeImpuritySubstitution

JournalofSuperconductivityandNovelMagnetism

2015-07

00-000

Electromagneticallyinducedtransparencyinall-dielectricmetamaterial-waveguidesystem

AppliedOptics

2015-04

1559-128X

Guidedmodecausedbysiliconnanopillararrayforlightemissionenhancementincolor-convertingLED

OpticsEx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