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成长及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成长及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成长及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
出生
年月
1983年08月
行政职务
学校团委书记
专业技术
职务
中教二级
研究
专长
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课题完成情况
D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E-mail
通讯地址
邮政
编码
251218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不
含
主
持
人
︶
姓名
专业技
术职务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中教高级
中教一级
中教一级
中教二级
班级建设研究
学生心理研究
安全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负责研究案例撰写
负责收集信息、分析总结等
数据分析编辑相关材料
收集整理材料
收集整理信息材料
制定措施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近五年教育科研情况
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要
论
文
著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报刊及日期
出版部门
合作人
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推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推荐人签名: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地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以上来文件都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现实存在的需要
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当前又面临许多“留守“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小受教育条件差,表现出心理素质发展水平较差,自我效能感未得到充分发展,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较差,心理闭锁较强,学习生活习惯较差,耐挫力不强,感情脆弱,学习方法有待提高等特点。
我们试图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并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初中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3、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学生成长中的有效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适应正常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其内心世界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充实、潜能的发挥与人生价值的正确体现。
从整体上看,有不少学生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
如学习能力差引起的学习困难,挫折承受力低而导致的情绪易波动等,属于学生正常心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并可以理解的问题。
学校需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共同的成长课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应该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而团体心理辅导能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总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学生成长及班级管理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构建适合班级管理的团体心理辅导操作模式。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以来,团体心理辅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成为极富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
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由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之处肯定的效果,在国外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得到广泛的发展,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社区、司法等各个领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提出,人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庭的关心和重视,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已经在中国受到重视并开始应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工作、管理培训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而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尚且没有形成系统的应用模式模型。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通过本课题研究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正确的对待自己,能正确的对待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的与人交往;
能正确的对待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有效促进班级管理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成长及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正确的对待自己,能正确的对待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的与人交往;
能正确的对待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
我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校为阵地,以团体心理辅导为载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自己、他人和环境,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自觉争做“新三好”即:
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基础设施
我校在基础条件和设备上完全具备课题实验和研究的能力。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工作。
资料方面,我校拥有大量图书资料,为老师们订阅了多种外文杂志和报纸,并购买了多种教学软件和教学光盘,这些设备、资料为本课题的顺利高效运作提供了保障,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校连续十多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先进规范化学校”。
(二)人员分析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教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经常派教师去各地参加与学生心理辅导相关的经验交流、研讨会等活动,所有课题组教师都曾多次参加省市教育科研业务培训。
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其中课题组数位老师是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多位教师多次论文在省市获奖或发表,科研热情高,并有着扎实的教育理论底蕴科研能力强。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并将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摆到了教育的首位。
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倡导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和功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课题研究奠定了人文基础。
2、“群体动力学”的理论。
群体动力学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一个良好运转的团体,具有吸引各个成员的凝聚力。
这种力量来自成员们对团体内部建立起来的一定的规范和价值的遵从,它使个体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紧密相连,使得团体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者、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整体比部分重要,群体作为一种内在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孤立的个体。
个体在群体中生活,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个人生活空问,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场的制约。
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比个别心理辅导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辅导效益。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必须成为团体的一分子,需要和期望才能满足。
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
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进行分享、体验、感受,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团体心理辅导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研究内容: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探索团体心理游戏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适合班级管理的心理游戏操作模式。
研究目标:
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索团体心理游戏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适合班级管理的心理游戏操作模式。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本课题实施计划用时两年,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相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
2013年8月-10月
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理念,形成初步的观点,准备建立团体心理辅导研究小组。
负责人:
2)实施阶段:
2013年10月-2015年1月
在学校的支持指导下,小组成员协同一致,在实验班进行课题研究,实验小组合作,不断改善。
ⅹⅹⅹ
3)总结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3
结题阶段,总结,讨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参与到班级管理,并宣传推广研究成果。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遵循基础研究与运用研究结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测量、分析,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探索符合中学生心理健康特征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索团体心理游戏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适合班级管理的心理游戏操作模式。
研究方法:
应用研究、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准备阶段。
通过对学生、对家长、社会人员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心理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疏导,比如学生考试的烦恼;
自卑;
在家、社会和学校表现的双重性格;
不合群等。
我们确立研究课题以后,首先成立课题组,加强文献学习和理论学习,帮助教师弄清团体心理游戏与学生教育的关系,明确“健康成长与健全人格”的意义,知道课题研究、实践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密切关系。
2、加强学习,提高研究能力。
通过学习一是优化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品质;
二是端正教育思想和观念,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不要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问题;
三是学会通过团体心理游戏调节自己的不良心理,避免将不良心理引起的情绪转介和发泄到学生身上;
四要尽快学会团体心理疏导和教育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疏导,学会渗透,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成长模型。
四、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2、县(市、区)教育科研部门评审意见
3、市教育科研部门领导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4、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5、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