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三性原则1Word文件下载.docx
《商业银行三性原则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三性原则1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负债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商业银行之所以要坚持流动性原则,主要是因为一旦商业银行不能应付客户提取存款或满足客户贷款需求以及商业银行本身需求时,便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而流动性危机将严重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甚至导致商业银行破产。
因此,为了保持资产良好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设立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它是完全流动性资产,可以随时满足客户的支付需要;
第二道防线是商业银行所拥有的流动性极强的存款或债权。
如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的款项等,这些是商业银行随时可以调度支配的财产;
第三道防线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如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同业短期拆借等。
这些资产在市场上一般能够迅速地出售、贴现或立即收回。
通常,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被称为商业银行的一级准备,第三道防线称为商业银行的二级准备。
效益性原则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效益性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讲究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目标和总目标。
较高的经济效益就意味着较多的留存盈余,从而为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开拓业务提供了资金保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一个银行家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切实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逐渐走向全能化,进入现代商业银行阶段。
现代商业银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社会效益。
它们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公众信誉和自身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其实,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较好的经济效益能使商
业银行有更强的经济实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而较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当今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讲究效益性,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一项重要原则。
如何处理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经常性问题。
一般来说,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保障,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前提,效益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
商业银行必须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寻求三大原则的最佳组合。
三者关系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从盈利性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资产可以分为盈利性资产和非盈利性资产,资金用于资金用与盈利资产的比重较高,商业银行收取的利息就越高,盈利规模也越大。
从流动性角度看,非盈利资产如现金资产可以随时用于应付存款的体现需要,具有十足的流动性,因而现金资产的库存额越高,商业银行体系应付体现的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强。
从安全性角度看,一般情况下,具有较高收益的资产,其风险总是较大的。
为了降低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商业银行不得不把资金收益率较低的资产。
实际上,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
一,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对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商业银行流动性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资产流动性是指银行持有的资产能随时得以偿付或者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的能力。
其评价指标主要有,1.存、贷款增长率。
客户存、贷款总额及其增长率,是衡量一家银行融资能力和流动性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该指标越高,预示着其融资能力和流动性能力越强。
存款增长率减去贷款增长率结果为正,表明流动性上升。
2.存贷比。
商业银行在某个报告时点的贷款余额与同一时点的一般性存款余额的比例,计算公式是,存贷比=,报告期表内贷款余额/报告期表内存款余额,×
100%。
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以来,存贷比指标就一直作为中央银行监控商业银行“三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主要测度银行资源配置能力和资金运用多元化的程度,表明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3.流动性比率。
资产流动性比率是在侧重资产管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比例越高,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其盈利能力的降低。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盈利性指标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尽可能地追求利润
最大化。
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主要途径是利差收入,关键在于3个要素,资产收益、其他收入与经营成本。
据此,我们构建如下盈利性指标,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的直接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和利润3个总量指标与其单位资产经营绩效即净资产收益率都有着直接关联,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能为商业银行的业绩总量循环累积提供基础,反之,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越将导致经营总量的不足。
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
2.人均利润额。
人均利润反映了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创利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人均利润额=净利润/员工人数。
毫无疑问,银行员工成本的上升会侵蚀部分银行的利润。
员工人均创利水平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
3.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另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该指标越高,表明每股创造的利润越多。
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期末净利润/期末发
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三,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力,经得起重大风险
和损失,能随时应
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商业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商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负债经营,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产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其资产的风险程度。
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特征和风险监管的角度,可构建如下安全性指标,1.不良贷款率。
即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我国银行业贷款“五级分类”,指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风险管理原则,将后三类贷款合并计算为不良贷款,使得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有了明晰的统计方式。
不良贷款率反映了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是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
2.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考察银行抗风险能力、衡量银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可以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
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资本-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
12.5]。
按照巴塞尔协议标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8%。
2010年中国银监会明确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11%以上,中小银行在10%以上。
解读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
新《商业银行法》第四条规定: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相对于修改前的《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
”虽然~修改前后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在内容表述的先后次序上则不同。
修改前的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将“效益性”放在第一位~修改后则把“安全性”放在了第一位。
这种修改决不是次序的简单调整~而是隐含着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对今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995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是在国际商业银行通用的经营管理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基础上产生
的~内容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我国倡导的是效益性原则而不是盈利性原则~并把效益性放在了第一位~把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放在了二三位。
这一经营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从八年多的实践看~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在逻辑上也不够严密。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存在局限性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所坚持的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要求和义务~银行对资金运用的质量和效益不具有严格的责任约束~并没有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不执行或达不到这三项原则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与约束。
这种缺乏对责任的约束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公有制性质不相配比性~必然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在经营活动中一开始就极具风险。
二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资金不被看作商品~信贷资金被当作财政资金使用~银行不能自主经营~但国有银行一般都不存在经营风险问题。
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同样承担着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稳定的职能~信贷投放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而不是经营效益。
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经济中借贷行为开始大量发生~另一方面作为贷款主体的国有企业又没有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国家和各级政府往往运用行政手段~通过银行信贷投放、延长还贷期限或减免债务等措施扶持国有企业。
正因如此~很多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企业~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所有者的出资人都是国家~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大量拖欠贷款甚至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直接影响了金融的安全和稳定。
三是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个方面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一般来说~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效益性越高~安全性和流动性越低~反之亦然。
以贷款为例~效益性主要得益于贷款利率高和经营规模大~通常情况下~长期资金占用的利率要高于短期资金占用的利率~而资金占用时间越长则风险越高~同时~安全性、流动性得益于期限短、可转让~显然~期限越短的贷款投资所获盈利也越少。
此外~安全性和流动性在通常情况下是统一的~安全性越高~流动性越大。
对于银行资产来说~期限越长~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越低。
安全性和流动性对于银行日常经营来说~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微妙的差别。
由于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因此~银行经营总的方针就是谋求这“三性”尽可能合理搭配和协调~寻找最佳结合点~而且这个最佳结合点需根据银行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侧重。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认识上、决策上和操作上存在偏差~在“三性”经营原则的把握上过多考虑“社会效益”~以至于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倡导效益性原则~但经济效益却不高~倡导流动性原则~不良资产却居高不下~倡导安全性原则~道德风险及金融犯罪活动却频繁发生。
正如业内人士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如果不是国家信用作支撑将面临着随时破产的危险。
安全性居首有深刻背景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思路的确定和入世后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国有商业银行既面临着难得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金融的安全不仅涉及到经济的稳定~而且涉及到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把“安全性”作为商业银行“三性”经营
原则之首~而把流动性、效益性放在了二、三位是有其深刻内涵的。
一是次序的调整充分体现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表明国家和监管当局高度重视金融的安全以及对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保护。
突出“安全性”的经营原则~必然要求商业银行确立以加快有效发展为主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经营理念,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建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增强自我约束和抗风险能力~将各项业务全面纳入法制化经营的轨道,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使商业银行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自主运用资金~优化资金配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实现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经营原则。
二是次序的调整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也为力求避免“三性”目标矛盾冲突~减少行政干预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制度安排。
三是次序的调整体现了国家将从更高层次上驾驭宏观经济的思想~将逐步把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并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公司治理的原则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必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四是次序的调整也科学地反映了“三性”间内在的联系。
诚然~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但安全性更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安全性是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性~效益性也无从谈起。
商业银行也是企业,但又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它是经营“钱”的特殊企业,因此,它的经营原则与一般企业也有显著的区别。
其经营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盈利性原则。
与一般企业一样,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尽可能多地去赚钱。
银行发放贷款是为了在收取本金的同时赚取利息;
为客户提供汇兑、转账、结算、代理保险基金等中间业务,是为了收取手续费;
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开发新的金融工具,说到底也是为了盈利。
在盈利性原则上,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90年代前,商业银行(那时叫专业银行)是没法坚持此项原则的。
那时的专业银行虽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要追逐自身效益的提高,但同时更要担负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任务,充当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这种调控手段主要表现在:
(1)以社会效益为主要利益取向,如为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发放的“重点建设贷款”、如为解决“白条”问题指令增加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副食品基地开发贷款;
或者出于非经济的政治目的,如“安定团结贷款”等等;
(2)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方式下达,以行政干预手段强制落实;
(3)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投入使用;
(4)银行对这类贷款根本不能行使审查和监督的权利。
所以政策性贷款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并大多使各家银行形成了大量的呆滞贷款。
直到90年代金融体制改革后,这种行政命令状况才日趋好转。
四大家国有银行上市之前,国家财政部拿出了大量资金把这部分不良贷款剥离后,各家银行才真正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正轨,盈利性原则才真正成为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准则。
二是安全性原则。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金很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公众存款,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主要是拿别人的钱做生意,一旦经营不善甚至发生破产,
就会影响广大公众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而风险高度集中。
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就是银行无法按期收回贷款本息的风险,这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
在前面已介绍过中外发生此类风险的实例,再不重复。
其次是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证券价格及其他资产和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
存款与贷款的利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的波动自热会造成收入的波动。
对于有些商业银行,尤其是那些开办跨国业务的银行,汇率波动也会给它们的外币资产带来贬值的风险。
此外,一些实物资产的价格波动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比如,用做贷款抵押物的房屋的价格跌了,也会间接给银行带来损失。
最后是操作风险。
这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比如,由于银行内部控制不够严密,某个员工可能会违反规定错误操作或者干脆携款潜逃,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如1995年7月,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职员井口俊英长达十年的舞弊行为,造成了1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
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破产清算。
这则消息让全世界震惊,因为巴林银行是英国举世闻名的老牌商业银行,有着233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掌管着270多亿英镑的资产,曾经创造过无数令人羡慕的辉煌业绩,被人们看做是金融市场上一座耀眼的金字塔。
但这座金字塔竟葬送在了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的一名刚满28岁、名叫尼克.里森的普通交易员之手。
里森的主要工作是在日本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的套利活动,然后过于自负的里森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去做,他判断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于是伪造文件、私设账户挪用大量的资金买进日经指数期货。
1991年日本关西大地震打粹了里森的美梦,日经指数期货大幅下挫,里森持有的期货头寸损失巨大。
此刻如果里森立即平仓,损失还在可控的范围。
然而自负的里森选择了孤注一掷,继续大量买进期货合约,结果损失进一步扩大。
1995年2月23日,里森突然失踪,他失败的投机活动导致巴林银行的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已经远远超过了巴林银行5.41亿美元的全部净资产。
英格兰银行束手无策,于2月26日正式宣布巴林银行破产。
3月6日,被荷兰商业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收购。
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于里森个人的投机失败直接引发的,而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巴林银行控制内部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的制度相当薄弱。
所以近年来,操作风险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三是流动性原则。
商业银行吸收了大量的公众存款,每天都会有人到银行提取现金,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时刻准备足够的现金以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要,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与流动性原则是统一的。
现金显然是最安全也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商业银行保有大量的现金就同时符合这两个原则。
但安全性、流动性原则与盈利性原则是有矛盾的。
因为金库里躺着大量的现金虽然最安全,流动性也最强,却是闲钱,一分钱也多挣不回来。
商业银行必须把钱投入使用后才能生利。
但投入使用的资金越多,越难以满足银行流动性需要;
自己用到收益越高的业务上,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但是,这两个原则与盈利性原则不是绝对矛盾的,它们又有统一的一面,因为只有满足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才能够生存,才能够盈利。
总之,银行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一、商业银行的盈利性
生活在21世纪经济蓬勃发展、消费节奏快速的时代,你的生活还离得开商业银行的存在吗,答案显然是不能~你的手上多少可能会有某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也许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或是交通银行等。
商业银行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买车会有车贷,买房会有房贷,企业贷款,作为学生的我们还可以申请学费贷款,网购还需网银,诸如此类种种数不胜数。
而这一切的动机源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
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
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
这是商业银行的特征之一。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即追求利益最大化。
商业银行合理的盈利水平,不仅是商业银行本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激励机制。
在业务经营上,商业银行遵守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企业,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
盈利性及时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最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
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存贷款规模、资产结构、自有资金比例和资金自给率水平以及资金管理体制和经营效率等。
只有保持理想的盈利水平,商业银行才能充实资本扩大经营规模,并以此增强银行经营实力,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
只有保持理想的盈利水平,才能增强银行的信誉。
只有保持理想的盈利水平,才能保持和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商业银行保持盈利能力,不仅有利于银行本身的发展,还有利于银行宏观经济活动的进行。
商业银行是一把双刃剑(以房产信贷为例)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同时又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增调整了资源分配,创造了新的财富,而另一方面它又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压力,带了许许多多的经济隐患。
以最熟悉的房地产信贷为例。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银行信贷政策与楼市的关联日趋紧密。
房价持续上涨,引发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逐年攀升的态势。
房价持续上涨,社会恐慌心理加重,房地产泡沫日趋严重,危害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极大的提振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地王频现,房产交易屡创新高。
信贷政策对房地产的推动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
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内银行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主要由定金及预收款组成)四个渠道。
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57128亿元,增长44.2%。
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48.5%;
利用外资470亿元,下降35.4%;
企业自筹资金17906亿元,增长16.9%;
其他资金27459亿元,增长71.9%。
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三个途径:
第一,其他资金;
第二,自筹资金;
第三,国内贷款。
其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据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商业性房
地产贷款余额为7.33万亿元,同比增长38.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7.7个百分点,超过同期各项贷款增速6.7个百分点。
2009年我国个人购房贷款持续回升,特别是下半年增速明显加快,年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4.7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3%,比上年末高30多个百分点,其中新建房贷款和再交易房贷款增速分别达40%和79%。
截至2009年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9.2%,占比较上年末高1个百分点。
2009年新增房地产贷款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1.9%,占比比上年提高超过11个百分点,同比多增1.5万亿元。
其中,个人购房贷款新增1.4万亿元,约为2008年的5倍、2007年的2倍。
2010年上半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4538亿元,占资金总量31.3%,增长60.4%。
可见,大量的银行贷款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涌入房地产开发市场,对房地产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
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规模的急剧大。
在现代化信用经济社会,银行信贷作为一种融资手段,起提高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能力,放大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房地产业与银行业已经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关系,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贷款为高速发展的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