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1117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整理高三生物届高考生物考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精讲精析复习教案docxWord文件下载.docx

答案:

B指导:

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为X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同样是XBXh。

2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笨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B.3/4

C.3/16D.1/4

考查知识点是遗传定律的应用,应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写出双亲的基因型,双亲都是苯丙酮尿症基因的携带者,母亲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女儿都不会患血友病,不患苯丙酮尿症的几率为3/4。

3)关于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是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是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考查人类的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人类的色盲遗传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在男性(XY)个体中只要具有一个色盲基因即可表现为色盲,而女性(XX)个体中需要同时具有两个色盲基因才能表现为色盲。

4下图表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的家族系谱图。

请回答:

(1)基因型。

Ⅰ2________,Ⅲ9________,Ⅲ11________。

(2)写出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Ⅲ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4)日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1)AaXbYaaXbXbAAXBY或AaXBY

(2)AXB、AXb、aXB、aXb

(3)1/37/241)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指导:

考查考生对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应用以及对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

(1)在该家族系谱图中,白化病和色盲都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特点,所以这两种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假设都属于伴X隐性遗传,则通过对系谱分析,白化病从Ⅱ3→Ⅲ8,从I2→Ⅱ4,从Ⅱ5→Ⅲ9均不符合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所以白化病只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色盲在系谱中的遗传特点完全符合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所以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于是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系谱中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如图5-53。

(2)由于Ⅲ10的基因型为A____XBXb,而她的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所以Ⅲ10个体的肤色基因型为1/3AA或2/3Aa,所以Ⅲ10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AXB、AXB、aXB、aXb。

(3)根据Ⅱ3×

Ⅱ4得知:

AaXBY×

aaXBXb→Ⅲ8为1/2aaXBXB或1/2aaXBXb;

根据Ⅱ5×

Ⅱ6得知:

AaXBXb→Ⅲ11为1/3AAXBY或2/3AaXBY。

在Ⅲ8×

Ⅲ11结婚后的子女中:

白化:

aa×

2/3Aa→2/31/2aa=1/3;

则皮肤正常=1-1/3=2/3。

色盲:

1/2XBXbxXBY→H/2×

1/4Xby=1/8;

则色觉正常=1-1/8=7/8。

所以:

白化病色觉正常孩子=1/3×

7/8=7/24。

由于“某地区”中10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设人群中有患白化病的杂合子概率为。

,则。

Aa×

xAa→aa=l/4x2=1/10000,x=l/50。

Ⅲ。

aa与“某地区”的正常男子1/50Aa结婚后,生育

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aaXX×

l/50AaXY→白化病男孩aa

XY=1/50×

1/2×

1/2=14)人类遗传病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总之,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5下表是4种遗传病的发病中比较。

请分析回答。

病号非近亲婚配子代发病率表兄妹婚配子代发病率

甲1:

3100001:

8600

乙1:

145001:

1700

丙1:

380001:

3100

丁1:

400001:

3000

(1)4种疾病中可判断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有________。

(2)表兄妹婚配子代的发病率远高于非近亲婚配子代的发病率,其原因是________。

(3)某家属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为a),见系谱图5—54。

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

问:

a.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丁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b.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

Ⅲ8________,Ⅲ9________。

c.若Ⅲ6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1)甲、乙、丙、丁

(2)表兄妹血缘关系很近,部分基因相同,婚配后隐性致病基因在子代中纯合的概率大大增加

(3)a.X常b.aaXBXB或aaXBXbAAXbY或AaXbYc.3/81/16

考查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近亲婚配子代发病率高的原因以及考查基因型推断和概率计算能力。

(1)从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

甲、乙、丙、丁4种遗传病,其近亲结婚(如表兄妹)的发病率远高于非近亲结婚的正常人群,故这4种遗传病都是隐性遗传病。

(2)每个表现正常的人都携带几个隐性致病基因,在非近亲结婚的人群中,隐性致病基因纯合(夫妇双方都有同一隐性致病基因,表现出遗传病)的概率较小,而在近亲结婚的人群中,由于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据遗传统计,表兄妹之间大约有1/8的基因是相同的),其后代出现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

(3)假设丙病和丁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进行分析。

丁病从Ⅱ3→Ⅲ8不符合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所以丁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丙病的假设成立,所以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于是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系谱中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由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他的基因型为AAXBY如图。

根据Ⅱ3×

AaXBXb→Ⅲ8为1/2aaXBXB或1/2aaXBXb;

AaXBXb×

AAXBY→Ⅲ9为1/2AAXbY或1/2AaXBY。

Ⅲ9婚配中:

丁病:

l/2Aa→1/2×

1/2aa=1/4;

正常=1-1/4=3/4;

丙病:

1/2XBXb×

XbY→1/2×

1/2(XbXb,XbY)=1/4;

正常=1-1/4=3/4。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4×

3/4+1/4×

3/4=3/8。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1/4×

1/4=1/16。

6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对雄果蝇与一对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一对白眼雄果蝇的过程。

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E细胞的名称:

A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图中画出C、D、G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凡染色体上有白眼基因的用w记号表示

(3)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

(4)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出现雌性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

(1)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2)如图

(3)XWXw红眼雌果蝇

(4)1/41/4

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

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XwyxXwX→XwY,则该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

首先,XwY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A),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Xw和Y);

再通过减数第二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形成两个Xw精细胞和两个Y精细胞(B)。

同理,XwXw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Xw的次级卵母细胞(E)和一个极体;

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形成一个Xw的卵细胞(F)和一个Xw极体细胞,后者形成两个Xw的极体(C)。

所以当(C)与(E)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型为XwXw,发育成为红眼雌果蝇。

于是:

XwXwX×

XwY→1/4XwXw、1/4XwXw、1/4XwY、1/4XwY。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例题拟)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控制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则用纯合野生型雄鼠与上述雌鼠杂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

(2)另假定上述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代表型有四种,分别为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1。

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都为野生型,所有的♀都为突变型。

请问:

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本题的目的在于综合考查学生对生物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遗传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知道生物的野生型为常见类型,可能是显性形状,也可能为隐性性状,如果个体为杂合子,其基因型可能为Bb或XBXb,再结合高考考所给的条件加以比较,就可以得到答案。

解析考查考生对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特点的理解和运用,并以此考查考生分析、推理、判断的方法和能力。

(1)根据题意,该突变型雌鼠的基因型为bb,纯合野生型的基因型为BB,则:

bb×

BB→Bb,后代均表现为野生型。

(2)根据条件“上述雌鼠为杂合子”,可判断此突变型雌鼠的基因型为Bb或XBXb。

然后按照题中给定的杂交组合,分别绘出杂史的遗传图解(见答案),再用图解分析得出的理论比例与具体实验得了的实际比例加以比较,即可确定该突变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

答案

(1)野生型

(2)见下图

14拟)以性染色体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人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

A.为雌性B.为雄性

C.性别不能确定D.雌、雄比例为1:

1

考查XY性别决定方式以及动物克隆的原理。

牛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牛表现为雄性。

牛的体细胞校含有牛的全套遗传信息,经克隆后,牛犊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仍然为XY,表现为雄性。

2拟)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

D.昆虫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

AC指导:

考查性染色体的概念。

性染色体是指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决定其性别的一类染色体。

性染色体存在于每一个体细胞中。

在生物界中,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其中很多昆虫、某些鱼类和爬行类、所有哺乳动物和很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属于XY型,鸟类和鳞翅目昆虫(蝶蛾)等属于ZW型。

3拟)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①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

1,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⑤

C指导:

男性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相等,则产生XX、XY的受精卵,且比例为1∶1,含XX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4拟)下图所示,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

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________;

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基因。

乙病的特点中呈________遗传。

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2基因型为________。

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为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常显

世代相传患病

X隐隔代交叉aaXbYAaXby

解答本题应从Ⅱ5,Ⅱ6和Ⅰ2,Ⅲ2着手分析、判断甲、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

(1)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Ⅱ5和Ⅱ6均是甲病患者,但其儿子Ⅲ5却表现为正常,这说明甲病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

于代若患病,则亲代之一必患病。

Ⅱ5和Ⅱ6婚配,有正常子女出现,说明Ⅱ5和Ⅱ6均为杂合子,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3)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Ⅲ2所含有的乙病基因只能是由Ⅰ2通过Ⅱ2传来的,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

Ⅰ2的基因型为aaXbY,Ⅲ2的基因型为AaXbY。

依据甲、乙两种病的遗传特点可判定,Ⅲ1的基因为aaxBXB或aaxBYb,各占1/2;

Ⅲ5的基因型为aaXBY。

因此,Ⅲ1与Ⅲ5婚配所生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4。

5拟)观察下列遗传系谱图,分析其遗传类型并回答问题。

A.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C.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1)分析各遗传系谱,回答所属遗传类型。

(将正确选项写入括号内)

①甲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②乙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③丙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④丁遗传系谱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

(2)假设上述系谱乙可能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的家族,已经由医生确认,请据图回答:

①设伴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a,则该家族遗传系谱中第13号成员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确认该家族遗传病为伴性遗传的理由是:

________。

(1)①B②A、B、C③A④B

(2)①Xay②母亲患病,儿子全患病;

父亲正常女儿全正常,由此可判定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因为女儿体内有从父亲遗传来的x染色体,儿子体内的X染色体是从母亲遗传而来。

甲遗传系谱中,8号、9号双亲正常,他们的女儿13号患病,则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在乙遗传系谱中,1号母亲正常,5号儿子正常,2号父亲患病,6号女儿患病,可能是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同时也不能排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另外3号母亲患病,他的儿子7号和8号全患病,4号父亲正常,他的女儿9号和10号全正常,又可能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同时也不能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在丙遗传系谱中,10号、11号双亲患病,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儿子13号,则一定是显性遗传病,另外,l号母亲正常,她的儿子4号患病,则可能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在丁遗传系谱中,8号、9号双亲正常,他们儿子15号患病,则一定是隐性遗传病,另外7号母亲患病,她的儿子13号正常,则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6拟)科学家在对一个海岛的居民调查中发现,该岛正常居民中约有44%为蓝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在世界其他范围内,调查结果是每10000人中正常纯合为9604人,蓝色盲患者为4人。

如下图为该岛某家庭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若个体Ⅲ8患蓝色盲的同时又患血友病,当Ⅲ8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了什么遗传定律?

___________。

(2)若个体Ⅳ14与该岛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蓝色盲的概率:

若Ⅳ14与一个该岛以外的(世界其他范围内的)表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蓝色盲儿子的几率是______。

(3)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获得该缺陷基因,请选取提供样本的较合适个体,并解释选与不选的原因。

(4)科学家在研究蓝色盲基因时发现:

该基因与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在结构上有明显不同,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11%0.25%,

(3)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Ⅳ14或Ⅳ15,因为这两个个体为杂合子,肯定含有该隐性基因,而Ⅳ16、Ⅳ17、Ⅳ18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不一定含有该致病基因。

(4)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本题涉及遗传系谱分析,由Ⅱ3和Ⅱ4婚配生出患病的女儿,则可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而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只看其中的一对基因,应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时考虑这两对基因,应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只考虑蓝色盲这一性状,则Ⅳ15基因型为Aa,当其与该岛上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44%=11%。

Ⅳ14或Ⅳ15是杂合体,肯定含有该缺陷基因,Ⅳ16、Ⅳ17、Ⅳ18可能是杂合体,也可能是纯合体,不一定含有该缺陷基因。

该基因与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在结构上有明显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Ⅲ新高考探究

1人的性别决定时期是

A.卵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婴儿生出时

考查性别决定的方式及个体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一旦形成,其性染色体组成就已经确定。

2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KK,假定一只正常的XX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娃和正常雌蛙文配(抱对)其萨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A.♀∶♂=l∶1

B.♀∶♂=2∶1

C.♀∶♂=3∶1

D.♀∶♂=1∶0

D指导:

考查XY型性别决定方式。

性染色体组成为XY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尽管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该雄蛙的性染色体仍为XX,其产生的精子均为X精子;

正常雌雄(XX)产生的卵细胞均含X染色体。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其于代染色体均为XX,全部为雌蛙(♀)。

3在下列婚配方式中,因x染色体卜的隐性致病基因导致所生男孩患病串最高的是

A.女性正常x男性患者

B.女性患者x男性正常

C.女性携带者x男性正常

D.女性携带者x男性患者

考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设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为b,则在给出的婚配方式中,所生男孩患病(Xsy)的概率依次为:

XBXB×

XbY→XBXb、XBY→男孩中:

XbY=0;

XbXb×

XBY→XBXb、XbY→男孩中:

XbY=1;

XBXb×

XBY→XBXB、XBXb、XBY、XBY→男孩中:

XbY=1/2;

XBY→XBX、XbXb、XBY、XBy→男孩中:

Xby=1/2。

4在果蝇中,正常硬毛对短硬毛为显性。

现有一只正常硬毛雄果蝇与一只短硬毛雌果蝇杂交,结果所有的代后中,雌果蝇都表现为短硬毛,雄果蝇都表现为正常硬毛。

则正常硬毛的遗传属于

A.常染色体遗传

B.伴X染色体遗传

C.性染色体遗传

D.伴Y染色体遗传

考查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从子代果蝇的表现型来看,正常硬毛和短硬毛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而应当属于伴性遗传。

由于正常硬毛(设为B)对短硬毛(设为b)为显性,如果正常硬毛基因B在X染色体上,那么正常硬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短硬毛雌果蝇的基因型就为XbXb。

在XBBY×

XbXb的杂交组合中,所有雌果蝇均为XBxb,所有的雄果蝇为XbY。

这与实验杂交结果完全相反,表明正常硬毛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

如果正常硬毛基因B在Y染色体上,那么正常硬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B,短硬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由于在所有的后代中,雌果蝇都表现为短硬毛(XbXb),所以父本的基因型为XbXB。

在XbYB×

XbXb的杂交组合中,所有雌果蝇均为XbXb,所有的雄果蝇均为XbYB。

这与实验杂交结果完全一致,表明正常硬毛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在此杂交实验中,父本的性状只传递给所有的雄性个体,符合伴Y遗传的特点。

5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请分析回答:

(1)甲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

乙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①X染色体显性②X染色体隐性③细胞质遗传④常染色体显性⑤常染色体隐性⑥伴Y遗传

(2)如果患甲病家庭的Ⅳ16号个体和患乙病家庭的Ⅳ18号个体婚配,预计后代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为_________,其中两病兼发的可能性是________。

(3)如果患甲病家庭中的Ⅳ19号和患乙病家庭的Ⅳ16号个体婚配,预计后代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为_________,其中两病兼得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1)③(或细胞质遗传)⑥(或伴Y遗传)

(2)若生男孩,则患两种遗传病,若生女孩,则只患甲病,不患乙病1/2

(3)如果生男孩,则只患乙病;

如果生女孩,则正常0

考查细胞质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1)在甲遗传病系谱中,遗传病的传递特点是只由女性患者传递给她的所有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