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要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案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阳上亢
主证:
头晕目眩,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兼次证:
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
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薄黄。
脉弦细数。
分析:
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
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
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晕,皆是肝阳上亢之症,如脉眩细数,则为肝肾阴虚内热之象。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
治法:
平肝清火,补肾潜阳
常用药:
方中天麻祛风潜阳,钩藤清热熄风降火,两药并用平肝潜阳;
石决明镇肝潜阳;
黄芪、栀子清肝泻火;
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
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
益母草活血通经。
阴虚甚者,可用生地、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
2.肾精不足
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
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酸膝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
舌质红,脉眩细数。
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萎靡。
肾虚则为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
腰为肾之府,肾虚则为腰膝酸软。
肾开窍于耳,肾虚则时时耳鸣。
精关不固,所以遗精。
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眩细数。
偏阴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
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左归丸加味
养阴益肾,填精补髓。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
枸杞、菟丝子益肾生精,引药入肾;
龟板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3.气血亏虚
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
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
舌质淡,脉细弱。
气虚则为清阳不展,血虚则为脑失儒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
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
舌质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归脾汤加减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中黄芪益气生血;
当归活血补血;
党参、白术、茯苓健脾;
龙眼肉补血养心;
酸枣仁,茯神、远志养血安神;
木香、生姜、大枣调理气机,健运脾胃。
4.痰湿中阻证
视物旋转,头重如裹
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
弦滑
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可致眩晕,浊阴不降,则头重如裹,痰浊中阻,阻碍气机,气机不利,故脘腹痞满,胸闷作恶。
呕吐痰涎为痰浊壅盛之象。
纳少神疲为脾气虚弱的表现。
舌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均为脾虚、痰湿壅盛之征。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
陈皮理气健脾,半夏降逆止呕,合用则燥湿化痰;
茯苓利水渗湿,共用以健脾利湿;
天麻熄风止眩;
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
全方共用,可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5.瘀血阻窍证
眩晕时作,头痛如刺。
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
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瘀血阻窍,脑络不通,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健忘耳鸣。
脑络不通,气机受阻,不通则瘀,瘀血为有形之邪,故头痛如刺。
瘀血内阻,气血不利,肌肤失养,故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紫暗。
心血瘀阻,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
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为瘀血之征。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川芎、桃仁活血化瘀,祛瘀通络,麝香开窍散结止痛,老葱散结通阳,二者工具开窍通阳之功。
黄酒辛串,以助血行。
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配合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开窍之品,以防耗伤气血。
2.辩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
瘀血阻络证:
可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川穹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
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肝阳上亢:
可选择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配合应用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痰浊中阻证:
可选择醒脑静注射液。
3.中药足浴
(1)夏枯草30g、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
上药制成煎剂,用时加温至50℃左右,浸泡双足、两足相互搓动,每次浴足20∽30分钟,每日2次,10∽15天为1个疗程。
(2)钩藤20g、吴茱萸10g、桑寄生30g、夏枯草30g,水煎取药液1500ml,加入食醋1OOml,每天足浴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3)钩藤I5g、野菊花I0g、稀签草30g、夏枯草2Og、川牛膝20g、赤芍20g、川穹15g、葛根20g、花椒10g,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后下钩藤,连水带药倒人盆中,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1)常用穴:
耳背沟、肝、心、交感、肾上腺:
备用穴:
耳神门、耳尖、肾。
常用穴每次取3∽4穴,酌加备用穴,以7mmX7m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所选之穴,贴紧后并稍加压力,使患者感胀痛及耳廓发热。
每隔2天换贴1次,每次一耳,双耳交替,15次为一疗程。
(2)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选用肾、枕、皮质下;
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选用脾、枕、皮质下。
耳穴定位:
肾:
在对耳轮下脚下缘:
枕:
在对耳屏后上方;
皮质下:
在对耳屏的内侧面;
脾点:
耳甲腔后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的中点。
(3)操作流程:
①将胶布剪成0.5cmXO.5cm的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各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分钟,局部微热微痛为宜。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下次轮换对侧,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4.穴位敷贴
(1)肾精不足证:
吴茱萸散(吴茱萸1份,清醋1份)涌泉、太溪、太冲穴贴敷。
痰湿奎盛证:
吴茱萸散内关、丰隆、解溪穴贴敷。
肝阳上亢证:
清肝散(吴茱萸1份,黄连6份,清醋1份)涌泉、太溪、太冲穴贴敷。
肝阳上亢伴有头晕者,以吴茱萸、川穹题粒剂各3g,混匀,白醋调成糊状,每天晚间临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2周为1个疗程;
肝阳上亢伴头痛明显者,以决明子log焙干研末,以绿茶水调成糊状,贴敷两侧太阳穴,干后更换。
(2)生大黄2g、生石决明5g、午膝5g、冰片0.5g诸药为末,过600目筛,适量凡士林调为糊状,等分4份,均匀涂于自粘性无菌敷料上,贴于双侧穴位上,每日1次,每次贴6小时,次日对时更换,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或以上。
曲池、风池、合谷、太冲;
曲池、合谷、丰隆、太溪;
肾精不足证:
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气血亏虚证:
曲池、足三里、气海、涌泉;
瘀血阻窍证:
曲池、合谷、气海、丰隆。
5.穴位埋线(穿刺针埋线)
在太冲穴、三阴交、足三里等选定穴位埋藏医用铬制羊肠线,其最初起到刺激穴位的机械作用,以后肠线液化、吸收所产生的化学刺激,作用持久而温和,兼有穴位刺激疗法和组织疗法的共同作用。
操作方法: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医生选取专用埋线针1支,前端置入已消毒羊肠线1.5cm长,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对准选定双侧太冲穴位(位于人体足背侧,当第1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快速进针过皮,送针至一定深度,当出现针感后即酸、麻、胀等后,缓慢退针。
边退针,边推针芯,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内,针孔涂以碘酒,盖上消毒纱布。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埋线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注意术后反应,一种属于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
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
(4)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中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5)个别病人对羊肠线对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20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
6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穴放血疗法。
生活干预:
包括修体态、节饮食、适劳逸、畅情志、忌烟酒等养生调摄法
措施目标
1.修体态
减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
增加运动,体质指数保持20∽24kg/m2
2.节饮食
膳食食盐: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
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减少膳食脂肪: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400∽500g/d,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蛋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250g/d,少吃糖类和甜食。
3.适劳逸
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
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力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4.畅情志
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急能力:
通过宣传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
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5.忌烟酒
戒烟;
限酒:
不提倡饮酒(特别是高度烈性酒),尽可能戒酒;
如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精量不超过25g,即葡萄酒﹤100∽150ml,或啤酒﹤250∽500ml,或白酒﹤25∽50ml,女性则减半,孕妇不饮酒。
6.常随诊
门诊健康教育和照顾受试者利益;
主动热情服务、最大限度保护受试者利益、及时处理可能的严重不良事件、积极向受试者及其亲属或陪人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随时帮助病人解决医疗有关问题、密切与受试者的联系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5.内科基础治疗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治疗(2010年修订版)》,合理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6.中医护理
包括辩证施护和因时施护。
九、出院标准
1.患者已有或新发的头晕目眩、头痛等主要症状明显缓解。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TCD:
BNX070)
患者姓名:
_____性别:
_年龄___住院号:
住院日期:
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日期:
___年___月___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
______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第2~3天)
(第4~7天)
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症候判断
□眩晕程度分级
□完成初步诊断及评估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完成首次病历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上级医师查房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证候判断
□明确诊断
□审订治疗方案
□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检查
□完成病程记录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食或半流食饮食
□静卧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刺疗法
体针
耳穴
临时医嘱
□专科常规体检
□TCD
□入院全身情况评估检查
□酌情安排影像学等检查(CT、MRI等)
□对症支持治疗。
□中药静脉制剂
□处理异常检查结果
□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工作
□入院宣教
□完全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静脉抽血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完成辩证施护
□完成护理记录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生
(第8~13天)
(第14天)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
□完成出院总结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重
对症支持治疗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指导患者病后康复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健康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送病人出院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
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等有助明确诊断,必要时做头颅MRl、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
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Ⅰ级:
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Ⅱ级:
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
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
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Ⅴ级:
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
0、I级;
中度:
Ⅱ、Ⅲ级;
重度:
Ⅳ、Ⅴ级。
(二)证候诊断及治疗方案
清肝散(吴茱萸1份,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