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9824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表的主要作品Word格式.docx

14、《绿歌飘过三十年》----2009年9月载于《山西环保网》;

15、《二十载耕耘与思考》----2009年9月载于《山西环保网》。

1989—2009年,在山西环境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管理杂志、山西晚报、山西日报、人民日报、山西环保网等报刊和网站发表文章500余篇。

附件(文章16篇)

附件一(传统文化反思系列六篇)

轻草观念应该休矣

——传统文化反思之一

王吉明

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轻草观念。

洪荒远古之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向农耕生产方式的第一步,就是放火烧掉地上的野草,劈田下种。

从此,不但烧荒代代相沿,经久不衰,而且,除草成了农民春耕夏耘中的头等大事。

手持秦犁汉耙躬耕垄亩的中国农民,似乎不知草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之功能,只晓得草的存在便是与庄稼争地皮、争肥料、争水份,草与庄稼你死我活,你去我留。

因此,农民们锄地实际上就是锄草。

五黄六月到乡下走一遭,当你目睹农人头顶烈日、挥锄劈草的狠劲和费上半个时辰拨掉一根盘根错节的野草之后的欣慰,你就会明白他们思想中草的地位。

如果说,在农人的眼里,草几无是处,那么,在牧人的心中,它的境况好象好多了。

且不说游牧民族一年四季辗转追寻草地,即使那些定居某地、养羊牧马的人也少不了四处觅草。

然而,在这里,草只是作为牲畜的食物而被人看重,它在维系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仍然未被认识,因为大规模放牧的结果就是草地的减少和根绝。

草的作用的这点显示,正是其真正价值未被国人认识的悲惨写照。

生产实践中对草的轻视,必然上升到文化之中。

草有这样一种繁体写法:

“马草”,这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宇,马吃草,草是马的食物。

对草的鄙夷不屑,产生出象“草木之人”、“草芥”、“草包”、“草民”、“草野”和“草菅人命”这样的说法;

对草的痛恨,导致了‘寸草不留”、“斩草除根”等词语的广泛应用。

至于鲜花和毒草被作为好坏事物的代名词的传统比喻,就表现出草的十恶不赦了。

历代文人的诗词曲赋中,轻草痕迹也随处可见。

宋人《畲田调》中的“银钗金钏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就是对烧草劈地的讴歌礼赞。

轻草意识实际上是急功近利的单纯的经济观念,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伴生物。

中国农民在几千年的男耕女织中形成了一个执着的生存观念: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殊不知,山水养人,更需人养,一味向自然环境索取,而不对象草这种维系自然生态平衡的物质加以保护,最终会使自己的努力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面对当今日益退化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求今日之是,弃昨日之非,彻底摈弃轻草观念,重新认识草的价值,树立种草养草意识,让地大而物不博的华夏之土不仅保存足够的野草,而且拥有大量的人工草。

(原载1991年8月10日山西环境报)

 

走出狩猎情结的阴影

——传统文化反思之二

中华民族有一种由来已久、十分浓烈的狞猎情结。

远古之时,狩猎曾是我们祖先唯一的生活方式。

他们茹毛饮血,身穿兽皮,项佩兽骨,撰文记事于龟甲兽骨之上。

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兴起之后,人们不再终日追麋逐鹿了,但是,猎取野物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以猎为生者历朝历代都为数不少。

翻阅文史典籍,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有关猎人、猎户、甚至整个狞猎民族的记载。

这些人终年走山窜林,持猎枪,背猎炮,挖陷阱,设防线,肆无忌惮地将野生动物源源不断地送进滚滚的油锅、市侩的市场。

《水浒》中有名的好汉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是典型的猎人,《清稗类钞》中清末京郊谢庄抗英女英雄冯婉贞出身于猎户世家,当代作家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猎户》则颂扬了一位历尽艰辛、获猎甚多的山间汉子。

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则将打猎视为一种其乐无穷的消遣方式。

历代皇帝都建有专门的规模甚大的猎场,如汉武帝的上林苑。

每年春秋时节,皇帝在大批随从人员簇拥下外出围猎。

在这种所谓的“与民同乐”的活动中,反复出现的是大批珍禽异兽的啼血泣嚎,而善射者、多猎者则往往被嘉奖、赏赐、封官授爵。

苏轼的名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形象逼真地记述了自己做密州太守时出猎的热闹景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雕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望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著名的边塞名篇《观猎》,作者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生动的冬季军猎的场面。

据史书记载,狞猎在古代军中也十分盛行,许多将领视其为一种难得的军训、比武活动。

每次军猎,少则几千人,多则数十万,常常导致方圆数十里、上百里山林的野兽全部毙于枪箭之下。

清朝初期,八旗军为加强武备,就曾不断进行这种狂捕滥杀。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狞猎的褒扬和礼赞,原因是多方面的。

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生存环境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人们对野生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缺乏认识;

那时候,生产力低下,野兽尤其是虎豹等猛兽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捕杀这些动物有时被视为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体现、为民除害的壮举;

同时,那时候地广人稀,许多地方尚未开发,野草丛生,林木繁茂,狼奔豕突,虎豹成群,而且物质资源比较匮乏,猎取野物是一种有效的生活补偿。

因此,尽管狞猎一直十分盛行,但其负作用也不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与古人所面临的环境已大相径庭。

声光电色的现代工业文明不仅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使人类征服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使野兽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

同时,物质财富的巨额增长使人类无须猎取野物就能很好地生活。

加之,地球环境日益恶化,野生动物在维系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所以,如果我们的意识仍被传统的狩猎情结束缚,继续滥捕滥杀有限的野生动物,势必走上自我孤立、自毁家园的悲惨境地。

面对危难重重的世界,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传统文化,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收弓折箭,以兽为邻,使自己的行为既适于今天的现状,也符合明天的利益。

(原载1991年8月31日山西环境报)

抛弃遁归自然的传统

——传统文化反思之三

有的父母官,数十年致力于城市现代文明,如今厌尽刺人心肺的浓烟雾气,打算退出都市,饱享大自然的纯洁、清新;

有的企业家,多半生埋头于生产经营,而今再也不愿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声,意愿返归故里,聆听叮咚溪水,啾啾鸟鸣……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归隐传统的现代体现。

中国官场自古就有一条返朴归真之途,文叫挂冠还乡,武为解甲归田。

从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为生的伯夷叔齐,到扫平吴国、载美泛舟、散淡飘逸的陶朱范蠡,从坚辞彭泽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到辅明灭元、还归故里、心自淡泊的刘伯温,无不扫尽官场浮气,重还自然怀抱。

这些人居官为将之时,虽然叱咤风云,傲视山河,有的毁城灭乡,决堤焚林,有的伐林占地,大兴土木,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但是,他们都热切向往大自然,把自然作为人生的理想归宿。

历代文官武将,之所以能够出世追求这种雅致的生活境界,是因为先前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他们入世时轻视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威胁的只是一方水土,尚不足以影响整个生存环境,破坏之余,他们最终还是能够找到一片清新、和谐、安逸、恬静的大自然。

然而,历史进入二十世纪,飞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严重戕害着大自然。

人们惊奇地发现,雄踞世界屋脊、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出现了大气污染,千百年来被喻为清凉世界、佛门圣地的五台山也污染临顶;

多少名山胜水,变得面目全非,千百山庄村寨,失却田园风光……加之人口成倍激增,生存空间日趋缩小,我们即使退到天涯海角,也无法逃脱环境的威胁,很难寻到古人追求的避世修身的桃花源。

为此,我们必须叠埋心水,彻底抛弃遁归自然的传统理想主义美梦,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扼制面前的厄运,为官一任,治污一方。

这样,我们才能做到:

进,可以享受高楼林立的人间新景;

退,也会饱尝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

(原载1991年9月14日山西环境报)

何其执着的生育观

——传统文化反思之四

中国有句妇孺皆知的古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话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芸芸众生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无疑是确切的。

试想,如果当代中国人不再拥有后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熊熊燃烧的文明火炬从此熄灭,我们何以对得起生育自己的列祖列宗呢?

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真正有后呢?

我国的传统生育观念是执着的。

洪荒远古之时,我们的祖先曾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他们以极其神圣、虔诚、急切的目光对待生育、繁衍。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崇拜消失了,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却成了祖祖辈辈终身的头等大事。

为了生育,女人被视为纯粹的繁殖机器,几乎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

为了生育,历代统治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采取多种倾斜政策;

为了生育,多少人置疾病缠身、家徒四壁于不顾;

为了生育,多少人在生理尚未成熟之龄步入洞房……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生育观。

如果说,在解放前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争,此伏彼起的天灾,生的多,死的也多,人口的绝对数量没有很大增长的话,那么,建国以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常期稳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这种执着的生育观势必导致人口的增长速度如同手拨风扇轮子,愈来愈快,人口的绝对数量好似滚动的雪球,越来越大,迅速突破13亿大关,远远超过我国生态系统的理想负荷5至7亿人。

为了养育超额的人口,必然出现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高开发和重污染,给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

为获得食物,毁林垦草,开山围湖,导致森林破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灭绝,自然景观横遭蹂躏;

为了获取能源和原材料,乱采滥挖,掠夺式开发,导致资源枯竭;

为获得更丰富的工业品,改善生活质量,城市化和工业化使环境质量迅速恶化……如此下去,最终导致我们像举世闻名的玛雅人一样,使自己费尽心血养育起来的子孙后代失去安身之所,走上灭绝之路。

这样,我们就陷入主观为了传宗接代、客观戕害子孙后辈的生存大悖论中。

这是中国传统生育观念的悲剧,是当代中国人的悲剧!

显然,人类自身无节制的增长无法使种族持续、稳定地延续下去,节制生育,适应自然秩序,使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同自然的供给能力相平衡,才能谋求人类的进步与昌盛,使文明的火种代代相接,永久不熄。

正像发展经济不能搞短期行为一样,人类自身延续也不能急功近利。

令人欣慰的是,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的生育意识进行深刻的反思。

1979年,党中央明确指出: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人类自身生产的历史舞台上,当代人响亮地扬起了自己的旗帜。

10年来,节制生育的浪潮汹涌澎湃,新型的生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全国一共少生了几亿多人。

尽管传统的幽灵仍然在许多人脑子里徘徊,人口的绝对数量依然在严格控制下不断增长,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起程,已别无选择,愿我们摈弃一切在生育问题上的愚昧、落后观念,从长计议,认真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前进步伐,走上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新进程,为人类自身延续做出真正的贡献。

(原载1991年10月5日山西环境报)

古代农耕仪礼的悲哀

——传统文化反思之五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家立国。

对农民来说,农耕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包含着他们的诸多信仰,因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农耕仪礼。

如正月十五的灯祭,二月二的龙祭,深秋的收获祭,岁末的终结祭等等。

其中发生在春末至秋初规模盛大的祈雨活动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传统农耕祭祀仪式。

大旱时节,骄阳似火,禾稻欲焦,农夫忧心如焚。

全村男子迅速集结起来,沐浴,斋戒,头戴柳条帽,赤脚踩热土,排列成队,诚惶诚恐地抬着龙王像,巡回于四周村庄。

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门窗大开,不断将瓮中之水洒向队列。

返回村后,跪在庙前,焚香祷告,心诚意切等待那位水神龙王前来布雨。

这种被称为“巡回”的祈雨方式,虽不能反映民间花样繁多的祈雨全貌,但却将中国农民在自然灾害的威慑面前束手无策,将愚昧的虔诚奉献于神灵的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天旱无雨,除了固有的地理因素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态失衡。

笃信“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的农人,祖祖辈辈、年复一年地砍伐森林、纵火烧荒、开田辟地、滥捕乱猎,自然要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最终使气候变化异常,影响了正常降雨。

但是,这些自毁家园者丝毫没有怀疑自己的行为方式,他们总以为天地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着那种被称为生命之源的雨水。

于是,愈是旱象严重之时,他们愈不积极设法引水抗灾,而是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专心致志地投在向虚无缥缈的龙王的乞求祷告上。

人类自身破坏环境引起了严重的灾难,但人类却要在自身之外寻找原因、乞求帮助,而这种背道而驰的寻求,又是那样的虔诚神圣、万众一心,又是那样的千古不变、万世不悔,这是中国农民的悲剧,是传统农耕仪礼的悲剧!

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类似祈雨这种民间习俗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传统幽灵依然在许多人心头徘徊,用唯心的、神秘的吉凶观解释天灾的思维或明或暗地左右着不少人的行动。

面对当今北方持续不退的干旱、南方多年不遇的洪涝以及许多地方的频频地震,人们议论纷纷,什么国运昌祚,什么天神惩罚,什么民族劫难,论调不一而足,颇多附会、诡秘之色。

其实,这些自然灾害多是人类自身破坏环境的后果。

无视自身举措失当的行为方式,重谈千古不变的唯心老调,只能使灾难愈加深重,最终自毁于大自然的严厉惩罚之中。

这是大自然的严重警告,这是科学的明确警示!

(原载1991年10月19日山西环境报)

呼唤绿色文明

——传统文化反思之六

近几年,随着黄河艺术的迅速崛起,黄土文化日益引入注目,倍受讴歌礼赞。

我觉得,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黄土文化反映了生活在中原黄土环境中的人们勤劳、朴实、顽强、执着的精神和品德。

但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和情感世界却缺乏绿色生态思维。

黄土高坡上的人们是痴情的。

他们喝着浑浊的黄河水,吃着粗糙的黄米饭,住着低矮的黄土窑,守着贫瘠的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挥汗如雨,呵气成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历尽艰辛却摆不脱贫困的缠绕。

但是,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们既不怀疑这种生存环境的恶劣与落后,也不怀疑自身举措失当的行为方式。

要知道,很早很早以前,黄土高原曾是水草丰美之地、林木茂盛之乡,远道而来的“客人”——黄河,亦有一个理想的通道。

正是人类连绵不断的大兴土木和此伏彼起的兵革战火、成年累月的乱砍滥伐、祖祖辈辈的垦草开田,使这里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与日俱增,地贫了,水浊了,黄土渐失养人之力。

人们对此无怨无悔,当然不明白植树种草、让黄土披上绿色的意义。

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机械地重复着父辈的思维,在稳定、保守、自满的隔离机制中过着一种带有明显自然经济色彩的政治社会生活,使山变黄,水变浊。

死守清贫者固然居多,不甘寂莫者也并非没有。

个别头脑清醒之人深知在这一望无际的黄土迷蒙之地只能“张开嘴巴就吃,闭住眼睛就睡”,便走出家园,千里迢迢到那些水草丰美之地重新谋生。

于是,便诞生了象走西口那样凄婉动人的故事。

然而,这些所谓觉醒者也仅懂得了黄土地不如绿草地,至于黄土地能不能变成绿草地,怎样变成绿草地,他们可就没有思考过,更没有实践过。

改革开放的雄风吹散了阻挡黄土儿女视线的迷蒙黄沙,他们惊奇地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美丽迷人,他们发出了“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的呼声,黄土文化开始接纳、吸收外来文化的因子。

黄土地逐渐觉醒了。

但是,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因素依然左右着许多人的思维,黄土高坡的许多人至今依然不知生态环境的基本原理,积极行动起来种草植树、兴修水利来改善恶劣的自然条件更是无从谈起。

显然,黄土文化亟需一种异质文化作养料,这种异质文化就是绿色文化。

唯有这种全新的文化,才能唤起黄土儿女更换传统生存方式、思维习惯及情感心理,积极地、科学地、卓有成效地改造黄土环境,创造绿色文明,走向先辈从未有过的新生活。

附件二(现代文丛两篇)

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脚步匆匆,人类走向现代,一些人便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了现代人,经济上追逐着“现代化”,生活上迷醉于“现代感”……那么,“现代化”经济中不顾生态环境的“高开发”和“现代感”生活中严重污染环境的“高消费”,符合现代人的思维吗?

二十世纪以降,人类以极其现代的方式对物质资源进行高强度开发,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又以极其现代的方式,给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瘟疫般的破坏。

据报道,全球大气遭到严重污染,就连雄踞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上的气体也含有有害物质,南极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空洞,全世界的森林已被伐掉三分之二,百分之七十的江河湖海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一切,正逐渐使海洋上涨,土地沙化,植物萎缩,人的免疫功能衰退,癌病患者增多。

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积累了财富,人们又肆意高消费,百般糟踏环境。

日渐庞大的烟民队伍终日以潇洒的姿态吞云吐雾,让本来烟笼雾罩的城乡又添几分烟火之色;

愈来愈多的翱翩食客津津有味地享用以高超的烹饪技术蒸煮的猴头、熊掌,使维系生态平衡的野生动物一减再减;

唯恐热闹不足的红男绿女,在喜庆节日成捆成堆地燃放着花样繁多的爆竹,给喧噪不安的都市再增添几十分贝的噪声;

为了实现高度的方便,不断制造数以亿计随手即扔的塑料袋,让垃圾成堆的世界再被悄悄塑化;

只因追求时髦的卫生,日日抛弃数量惊人的一次性筷子,令成片成片的森林化为乌有……如此这般,一味追求自身享受,无视自己依赖的这个世界。

因此;

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引人过目的热点之一,科学家们大声疾呼:

如此下去,再过几百年地球上将没有人类,匆匆而来的现代文明行将毁于一旦!

无疑,急功近利的单纯的经济观念不符合现代人的头脑,片面的自我的人性思维不是现代人的思维,现代人的思维应当是“天人合一”的思维。

我们必须以此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绝不能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消极的任人摆布的客体,在声光电色之中颠倒“生我者谁,育我者谁?

”的问题;

绝不能在创造现代文明、享受现代文明中毁灭文明之源,进而葬送了现代文明。

我们应当建立起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天平上同时加码,使自己的行为既适于今天的现状,也符合明天的利益。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保护环境的浪潮正在全球兴起,许多国家出现了“绿色革命”和绿色组织,一些政治家在竞选和执政中把环保作为一个重要筹码,一部分国家开始携手合作共同对付影响全球的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这些都体现了现代人的“天人合一”思维,这是人类继续发展的希望之光。

愿我们摈弃一切貌似现代实则愚昧的行为,早日成为一个具有极高理智的真正的现代人。

(原载1991年8月3日山西环境报)

绿歌飘过三十年

金风送爽,桂子飘香。

在伟大的人民共和国迎来60华诞之时,年轻的山西环保事业也走过了30年历程。

1979年,山西省环保局成立,这是一件当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之后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至深的事件。

从那时起,山西环境保护事业在风雨中前行,在拼博中奋进,播理念,启民智,驱浊水,引清流,逐长烟,唤蓝天,从无人知晓到无人小视,从艰难起步到昂首阔步,从新芽一枝到茂盛大树,谱写了一曲与时俱进的绿色之歌。

环保意识:

从低音到高音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歌曲《小草》里的这句开场白,可谓是起家之年山西环境保护的真实写照。

打开尘封的记忆,眼前往事历历。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山西人,一穷二白,大多数人不知环境保护为何物,一部分人虽然知道有环保这个事,但认为那就是打扫卫生、处置垃圾。

常有行人不小心踩翻街头的下水井盖,理直气壮地找环保管理人员理论,责问对方为何如此失职。

环保似乎就是环卫。

而相当多的党政官员认为,经济建设百废待兴,保护环境势必阻碍经济发展,环保应当缓行。

这也难怪,当时全省环保机构几成空白,1979年,下设在省计委的鲜有人知的“三废”办公室才升格为省环保局,成为主管本省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而各市县的环保机构则正在从零开始。

环保执法赤膊上阵,既无交通工具,也无监测仪器。

治理污染一缺经费支持,二缺科学技术。

工业企业虽是污染防治的主体,但环保工作几为空白,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环保管理制度没有,环保工作人员没有,废水、废气、废渣处于直排状态。

全省环保,赤手立业,悄然起步。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

转眼间,我省环保已在披荆斩棘、闯关夺隘中走过30个年头。

如今的山西,环境保护已是当红明星,不仅进入政治经济大舞台,而且走进寻常巷陌百姓生活。

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将环境保护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省委书记张宝顺明确提出,山西决不要污染的GDP,决不要带血的GDP,决不要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GDP。

省人大省政府颁布了《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环保法规规章,具有山西特色的环保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2007年省委出台对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科学考评办法,在44项指标里,环境资源占了9项,权重高达20%;

环境资源考评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2008年省政府制定专项环保奖励制度,每年对大气污染治理特别突出的省辖市政府奖励300万元,并给予1000万元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奖励基金;

对与上年相比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幅度排名第一的城市,给予100万元奖励和1000万元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奖励基金。

省环保局于今年升格为省环保厅,拥有17个处室,成为省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

11个省辖市、119个县(市区)无一例外设立了独立的环保局。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基本上建设了污染防治设施,建立了环保管理制度,设有环保人员。

而权威的山西社会公众意识最新调查表明,全民全社会的环境意识空前提高,保护环境成为时代的最强音,90%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89%的社会公众赞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环保一票否决权,90%的人呼吁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问责制,91%的人支持环保执法更硬起来。

三晋环保,浓香逼人,生机勃勃!

环保行动:

从独唱到合唱

“一个巴掌哟,拍呀拍不响;

众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

”歌曲《众人划浆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