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哲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2)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
只有坚持,才能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
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
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4)“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有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流派划分?
)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即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流派划分: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态。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态:
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4.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从概念看,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懂得变动性、无条件性,精致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活动。
(3)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5.实践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定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性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2)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物质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地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自觉地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LJ)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
世界上没有鼓励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不同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3)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定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P43)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3)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接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先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自己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的多,所以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扬弃)
(1)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对物质的客观的能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而无论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10.意识的本质、作用。
(1)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1.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别。
(1)根据对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形而上学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3)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答: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虽然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即前者属于客观物质世界自身,后者则属于的主观意识。
但是二者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客观规律内在的包含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
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
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
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
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的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再次,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
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主体、客体。
(名解)
主体:
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
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时间实践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揭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因而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辩证法的观点,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
(反映、选择、建构)P5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发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求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反映的摹写性绝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如果把人对于象的反应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6.感性认识的定义、形式?
理性认识的定义、形式?
★★★二者关系?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由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反面的认识。
形式:
有三种即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有三种即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如出问答题,要说明两者的区别。
区别就是它们的定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是相互渗透的,相互包含,
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把他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条件有两个: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这正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真正的认识。
(5)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6)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7.什么是真理?
真理的一元性?
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待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因主体认识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3)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其次,人类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也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它只能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4)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是互相渗透和互相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总是通过无数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
2)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个不同属性,任何真理都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8.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P78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9.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P70)
一是实践的真理尺度:
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事件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人们只有按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成功。
二是实践的价值尺度:
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10.价值的特点。
P79-P80
价值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问题。
★★★2.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P94
(1)社会存在: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P97-P99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各字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壮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人面貌。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5.经济基础(定义)和上层建筑(定义)的关系。
(1):
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关系:
二者是辨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6.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
见P99页最后第二段。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