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8614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夏季日常卫生防病课件Word格式.docx

同时伴有轻度咽干痛,胸骨下烧灼感,面部潮红,结膜充血。

多无鼻塞、流涕。

有的病人可能还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等症状。

病人多在3-4天内退热,乏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周以上。

预防措施:

1发现临近地区有流感流行时,部队人员要尽量减少外出。

外出人员要戴口罩。

2坚持卫生制度,搞好室内环境卫生。

做好防寒保暖,积极开展耐寒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寝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不随地吐痰,不共用毛巾,手帕及食用餐具。

衣服要勤洗勤晒。

3在流感流行季节,如果二三天内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突然增多,要警惕流感流行。

要切实做到“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二、中暑

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

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气候分为两类:

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

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

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级:

①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

②轻度中暑。

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

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的情况;

③重症中暑。

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

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夏天吃什么有助于避暑?

夏天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也是营养消耗量最大的季节。

人的睡眠较少,食欲也不佳,同时由于出汗多,易损耗掉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这段时期要注意机体营养平衡和饮食卫生。

在调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姜、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

夏天做菜可适当咸一些,因为出汗比较多,带走的盐分也多;

另外,大量喝水也会冲淡胃液,所以,菜中适当多放些盐来补充盐分是必要的。

夏季还可吃点生姜,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对心脏、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循环加快,汗毛孔张开,汗液排泄通畅,对防暑有一定的好处。

1.补充蛋白质夏季人体营养消耗大,代谢机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又易于消化的食品;

推荐食品:

蛋类、鱼类及含脂肪少的肉类、豆制品、牛奶等。

2.补充维生素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西红柿、西瓜、甜瓜、水蜜桃、李子、杨梅等,这些都富含维生素c。

【对中暑的防护】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疲倦,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

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谨防情绪中暑

相关数据表明,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天会发生“情绪中暑”。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

“情绪中暑”的表现有:

特别粗心,如打翻热水瓶等引起烫伤意外;

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

肝火也随着气温往上蹿,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祸端……

【中暑后的饮食四大忌】

中暑后的饮食四大忌,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进入盛夏后,空气湿度明显增大,空气流通性差,天气更加显得闷热异常。

常在室外劳作的人们,很容易中暑。

中暑后除及时采取治疗外,在饮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一,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切忌狂饮不止。

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

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第二,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第三,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四,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

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三、皮炎(痱子)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

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多发生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

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

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表现。

【临床类型】

临床上,痱子分为二种类型:

1、红痱(红色粟粒疹)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

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

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

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

常见于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

在颈、躯干部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唇。

【治疗措施】

  生了痱子不要用手抓,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洗。

不要用热水烫,可用温水冲洗擦干,扑撒痱子粉。

抓破后有感染的患者,应涂用抗生素药膏。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勤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可进食清凉解暑食品,如绿豆糖水、绿豆粥、清凉糖水等。

避免搔抓,勿用肥皂洗擦。

  2.可内服清热、利湿、解暑的中药或制剂。

  3.可外用消炎、止痒制剂。

  4.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预防措施】

  预防发生痱子,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

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

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四、疥疮

疥疮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病,传播迅速,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晚上尤为明显),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会阴部。

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

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

疥虫离开人体能存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

传染途径

直接感染:

直接与携带疥虫的病人或动物接触以后被感染该病,是疥疮传播的重要途径。

一般家里或单位、宿舍有疥疮患者以后,其他人再次感染疥疮都有该途径传播,传播性极强,感染人群极广。

间接感染:

是通过间接接触到疥疮患者的衣物、用品、患者接触到的家具、物品等被感染,最严重的疥疮传播强到(疥疮患者拿的钱被其他人接触都会感染疥疮,坐公交车疥疮患者抓过的扶手其他人接触都会被感染疥疮),但好多人和疥疮患者在一起生活而没有发病,主要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力有很大的影响。

疥疮患者发病多发生在自身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

临床表现:

当感染疥疮之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皮肤刺痒,在瘙痒部位同时出现小皮疹,小水疱或结痂等皮疹。

其痒甚剧,一般白天稍轻,夜晚加重,往往由于搔抓,遍体搔痕,甚至血迹斑斑,病人难以入睡疥虫穿入表皮之后,一般需经20-30日的潜伏期才出现皮疹及瘙痒症状。

初起皮疹多见于皮肤潮湿柔软处,如手指间、手腕部位的皮肤容易寄生,继之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肘、腰部、腋窝、腹部及会阴部等处。

疥疮的危害

  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由于疥疮每天晚上瘙痒难忍,影响睡眠质量,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情;

  2.传染。

可在亲戚朋友中传来传去,严重影响人的正常交往;

(敬而远之)

  3.某些治疗疥疮的药物的毒性。

很多治疗疥疮的药物中含有有毒的γ—666成份,有比较强的潜在致癌性!

此为疥疮潜在的最大的危害。

  4.导致疥疮恐惧症,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有些人在疥疮治愈数年之后,还经常怀疑自己患有疥疮,成为心理上一个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质量;

  5.导致某些后遗症。

疥疮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继发顽固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上称之为“顽癣”,更加重疥疮患者的心理负担!

6.疥疮目前被列为“性传播疾病(STD)”之一,容易受到歧视,更摧残患者的自尊心!

疥疮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

治疗

1、疥疮治疗原则是把皮下的疥虫,虫卵彻底杀灭干净,用外用药治疗。

口服药、输液、打针都不管用

2、药物治疗用硫磺软膏脖子以下全身涂抹,不管有没有症状的部位都要抹到,症状严重部位用量加大,5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一个疗程就可以完全康复。

3、衣服床单要彻底消毒。

4、治疗期间不要间隔。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用开水烫洗灭虫,如不能烫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阳光下曝晒1周以上再用。

(2)杜绝不洁性行为。

(3)出差住店要勤洗澡,注意换床单。

对疥疮的护理首先要及时清洁,尤其对可能被污染的衣服、被褥、生活用品要彻底消毒;

其次,要避免过度的搔抓,要及时剪指甲,以防通过搔抓感染脓疥,擦药、洗澡及换衣服都要及时。

疥疮的日常护理方法:

一、日常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裤,经常洗晒被褥。

(2)发现患者应及时隔离并彻底治疗。

患者治愈后,应观察1周,未出现新的病情才算治愈,因疥虫卵发育为成虫需要1周的时间。

(3)家庭和集体宿舍发现患者,应同时治疗,才能避免互相传染而使病情反复。

(4)接触疥疮患者后,耍用肥皂或硫黄皂洗手,以免传染。

疥疮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床单、枕巾、毛巾等,均须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暴晒,以便杀灭疥虫及虫卵。

二、饮食调养原则

  

(1)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

 

(2)宜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丝瓜、冬瓜、苦瓜,芹菜、藕、西瓜、绿豆等。

 (3)不吃或少吃猪头肉、羊肉、鹅肉、虾、蟹、芥菜等发物,以免刺激皮损而增加痒感。

 (4)不要吃过于辛辣的刺激物,如辣椒,川味火锅,高度酒类等,以免加重瘙痒症状。

 三、生活起居要点

(1)疥疮患者应自觉遵守一些公共场所规定,不去游泳池游泳,不去公共浴室洗澡,以免传染他人。

  

(2)患者的衣物、被褥用开水烫洗灭虫,一般在50℃水中浸泡10分钟即可达到灭虫的目的;

对于不能烫洗的,可放置于阳光下暴晒1—2日后再用。

健康者不能用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等。

  (3)健康者帮助患者搔抓、涂药、洗晒衣被后,应用硫黄皂等洗手,以防传染。

  (4)人与动物的疥虫可以互相传染,故家里有疥疮患者时,应预防宠物发病;

如家里宠物得了疥疮.除及时治疗外,还要预防传染家里的人而致发病。

五、肠道传染病

肠道是指大肠和小肠,是人体消化道的一部分。

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体所污染,那么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过口腔进入肠道,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这样的传染病就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

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

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

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主要的肠道传染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

患者开始感觉疲倦、无力,不思饮食,常有肚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接着就发高烧,约二周左右才逐渐退烧。

发病的第二周,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脾脏会肿大。

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说胡话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进的。

病初起时,病人觉得浑身无力,厌食,特别不愿吃油腻的东西,常感恶心、腹泻,右上腹痛,有的患者还出现发烧,眼球发黄,小便也黄得似浓茶,若眼球皮肤发黄的叫"

黄胆型肝炎"

,如皮肤、眼球不发黄,为"

无黄胆型肝炎"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特别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夏季人体消耗大,免疫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夏季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肠道传染病发病突然,症状严重,传染性很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开展除四害运动。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3、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5、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

6、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7、最好不要去大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不要自办大型聚餐活动。

8、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9、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

10、一旦发生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家庭成员同时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应在去医院的同时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概括起来,预防肠道传染病有一个九字真经: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