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8148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1、本工程采用木模板及胶合板施工,所采用木材不得有脆裂,严重扭曲和受潮,容易变形的木材。

2、侧模木板厚20mm。

3、底模木板厚20mm。

(三)模板安装要求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4、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5、支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所浇捣的结构不致发生下沉。

(四)模板安装方案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主要有框架柱模板安装、梁、板模板安装。

1、框架柱模安装要点:

在安装柱模板前,先绑扎好钢筋,经过钢筋隐蔽验收后方可封模,测出标高在钢筋上。

在基础顶面或楼面上弹出轴线位置及柱边线,并固定好柱模底部木框。

竖立内外拼板,并用斜撑临时固定,然后由顶部用锤球校正,使其垂直,在同一条轴线上柱子,先校正两端的柱模板,再从柱上口中心线拉一铁丝来校正中间的柱模,柱模之间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拉结。

柱模板安装示意图详见附后简图。

2、框架梁、板模板安装要点:

先按图纸尺寸把各种模板拼板尺寸统一加工分摊放置。

支设梁、板模板,支设时在柱子上弹好标高线,按图纸各梁、板底标高先支设梁底模板,接着把侧模板放上,两头钉在衬口挡上,在侧模底外侧钉夹木,再钉上斜撑、水平拉条、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次梁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后再拉一条中心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

梁模板安装完后便可开始支架楼板模板,先支设楞木,楞木搁置在模板外侧处的托木上,然后底模垂直于楞木方向铺钉,楼板模板支设板缝应严密,标高正确,表面平整。

梁模板示意图详见后简图。

3、楼梯模板、先在两框架柱之间立好平台梁,平台板的模板;

同楼板模板安装,然后在楼梯基础侧板上钉托木,楼梯模板的斜楞在基础梁和平台梁侧板外的托木上,在斜楞上钉铺楼梯底模,下面设杠木和斜向顶撑,再沿楼梯边立外帮板,用外帮板上的横档木,斜撑和固定夹木将外硪板钉固在杠木上,然后钉上三角板,为了确保楼板厚度,在踏步侧板上垫小木块,在浇筑砼时随时取出。

4、最大梁截面尺寸250×

1000mm模板安装示意图:

梁模板拼装图

1-对拉螺栓、2-梁侧模板、3-竖楞木、4-横楞木、5-夹脚板、6-梁底楞木、

7-拉结板、8-竖向顶撑、9-梁底模板、10-斜撑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安装前,要清理干净。

2、立模时要专人检查,保证构件的位置、标高、尺寸正确。

3、对于楼板模板支撑横向要在下层楼板面层向上300mm设第一道扫地坪撑,往上每隔1800mm设一道水平撑,纵向则采用剪刀撑,其交角为45~60度,防止纵模向失稳。

4、当梁跨超过4m时,按规范要求梁跨中间底模应起拱1‰~3‰,顶撑纵向间距不超过500mm,且单独增设水平撑。

5、当梁较高较大时,要于梁高的中部及上端另增设围檩,防止浇筑砼时梁侧模因受冲击而产生侧压力。

6、对边高大的构件,立模前要拉统长麻线,校正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防止偏差,尤其对框柱四个角绝对要兜方,轴线对准,不偏不移。

7、所有模板安装时,拼缝要严密,防止漏浆。

柱接头处用3mm厚海绵垫。

8对于挑阳台,必须上下对齐,确保其几何尺寸正确和垂直。

9、为了防止梁板根部外移,必要时需加密围档,即缩小档与档的间距。

10、浇筑砼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模板的情况,一旦发现位移、爆模、下沉、漏浆、支撑松动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容这类现象扩张。

11、拆除承重构件底模支撑时,要征得专职施工员同意,并办理拆除顶撑签证认可手续后,方可进行拆除。

非达到设计强度100%才能拆除全部支撑顶撑。

质量标准按照质量检查评定表(根据拆模来决定拆模时间)。

(六)安全技术措施

1、支撑时不得使用腐烂、翘裂、暗伤和木质或铁,木脚用板。

2、拆模一次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

3、在距地面3m以上支、拆模时,不能用斜槽或平撑代替扶梯上下,以防滑落、断裂伤人。

4、拆模时严禁乱抛模板及支撑钢管、构件等。

5、不准站在琵琶撑上拆模,如必要时,要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

6、高空作业的材料堆放应稳妥、可靠。

使用的工具随时放入工具袋内,防止坠落伤人。

严禁向高空作业人员抛送工具、构件等。

7、使用的榔头等工具,木柄要装牢,操作时,手要握紧,防止工具脱柄或脱手伤人。

四、文明施工

1、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除上面的水泥浆,如有缺损、翘裂、脱边的要集中起来专人整修。

撬起铁钉集中堆放底下用板垫平。

2、拆模后所有零散构件要及时收集、去污上油。

对拉螺杆丝牙有损坏要重新上牙床校牙,做到工完料清。

模板安装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板内的锯屑、刨花、木块等杂物。

五、模板拆除

1、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前须有砼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报告和拆模申请书,经批准后方能拆除。

3、模板拆除应由支模人员进行,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不应乱打乱撬。

4、拆模时应尽量避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注意整块下落伤人。

拆下的模板,有钉子的,要使钉尖朝下,以免扎脚。

拆完后,应及时加以清理、按种类及尺寸分别堆放好,以便下次使用。

六、模板及支撑计算方案

本工程楼板厚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板底隔离采用50×

100mm木枋,木枋安装间距为500mm,侧模板木枋间距适用500mm,底模采用胶合板,楼板支撑间距为1000×

500mm。

1、楼板模板计算

查《建筑手册》得

fv=1.4N/mm2(顺纹抗剪)fm=13N/mm2(抗弯)

E=9000N/mm2(弹性模量)模板重力密度取值5000N/m3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2400N/m3,板配筋重:

1100×

0.12×

1.2=132N/m2

因此,楼板模板验算相关荷载取值为:

模板自重:

5000×

0.025×

1.2=150N/m2(恒)

砼:

24000×

1.2=3456N/m2(恒)

钢筋:

1.2=132N/m2(恒)

施工荷载:

2500×

1.4=3500N/m2(活)

荷载折减系数取0.9,从而荷载合计为

Q=(150+3456+132+3500)×

0.9

=7238×

=6514N/m2

1楼板模板抗弯验算

按最不利荷载组合查表

Kmmax=-0.119Kvmax=-0.606Kwmax=0.973

∴KmmaxQL=0.119×

6514×

0.5=387.583N·

M=0.387583N·

MM

取h=

12.273

w=bh/6=0.5×

12.273/6

=1.0228

∴fml=M/w

=0.387583/1.0228

=0.379N/MM2<fm=13N/MM2(可)

抗弯强度满足.

(2)抗剪强度验收算

∵v=KvmaxQL=0.606×

0.5

=1974

τ=3v/2bh

=3×

1.974/2×

0.5×

0.483N/MM2<fv=1.4N/MM2(可)

模板抗剪强度满足

模板挠度验算

验算荷载:

Q=0.15+3.456+0.132=3.738KN/m2=3738N/m2

折减为:

Q=3738×

0.9=3364N/m

∵W=I=bh3/12=6.1×

10-7M3

∵W=0.37×

10-3M<[W]=L/400=0.5/400=1.25×

10-3M(可)

模板挠度满足

2楼板模板搁栅验算

荷载自重5000×

0.05×

1.2=30N/m(恒)

0.02×

0.50×

1.2=52.50N/m(恒)

砼24000×

1.2=1200(恒)

钢筋132×

1.2=55N/m(恒)

施工荷载:

1.4=1225N/m(活)

合计:

Q=(30+52.5+1200+55+1225)×

0.9

=2563×

0.9=2306.7N/m

(1)抗弯验算

搁栅长度取值1.00,其中部设一道顶撑成工跨连梁

按最不利荷载计

Kmmax=-0.125Kvmax=-0.625Kwmax0.912

由M=Km,QL=0.125×

2306×

1=0.28825N.mm

σ=M/w

=14.605

w=bh/6=1×

14.605/6=2.434

σ=M/w=0.028825/2.434

0.12N/mm<fm=13N/m(可)

抗弯强度满足

(2)抗剪强度验算:

由V=KV-QL=-0.625×

2306.7×

0.9=1298N/mm

1.298/2×

14.605

=0.13N/mm<fv=1.4N/mm(可)抗剪满足

(3)挠度验算

新取荷载不含施工荷载,则Q=30+52.5+1200+55

=1338N/m

折减线荷为:

Q=1338×

0.9=1204N/m

I=bh/12=1×

14.605/12=1.217M4

W=Kw.QL4/100EI

∵W=

=1.0×

10-6M<[w]=L/400=2.5×

挠度满足

3楼板顶撑木验算

(1)顶撑木采用Φ70mm间距1m则

N=QL=1204N/m×

1m=1204N

N/An=1204/(3.14×

352)

=.313N/mm<fc=10N/mm(可)

轴心受压,强度可满足

(2)顶撑木稳定验算

公式N/ΦAn≤fc

取顶撑木

L=3000-100-120=2780mm

在顶撑木中间加纵横拉条,L0=L/2=2780/2=1390

λ=L0/ii=d/4=70÷

4=17.5

λ=1390÷

17.5=79.4

∵λ<91时Φ=2800/λ=2800÷

79.42=0.44

N/ΦAn=1318.8/(0.44×

3.14×

=0.78N/mm<fc=10N/mm(稳定)稳定性满足

4框架梁模板验算

本工程最大截面尺寸为250×

1050mm,梁底高度900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施工时模板采用20厚胶合板,模板底楞木间距为500mm,侧立档间距为500mm模板安装如图示: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常用结构计算表查知红松木计算强度及其弹性模量为:

fc=10N/mmfv=1.4N/mm

fm=13N/mmE=9000N/mm

红松重5000N/m,砼重24000N/m钢筋1500N/m

(1)底模验算:

1)荷载底模自重:

0.25×

1.2=30N/m

1.05×

1.2=7560N/m

1500×

1.2=472.5N/m

2000×

1.4=700N/m

合计:

Q=30+7560+472.5+700=8.762KN/m

折减为:

Q=0.9Q=0.9×

8.76=7.884KN/m

2抗弯强度强度验算:

底模下楞木@500mm视为四跨@500连续梁,按最不利荷载查得KMmax=-0.121Kvmax=-0.620

Kw.max=0.976M=KM.QL=0.121×

7.884×

=0.47698KM.m=476980N.mm

σ=M/W=476980/204800

=

=2.3N/mm

σ=2.3N/mm<fm=13N/mm(抗剪强度满足)

3抗剪强度验算

由V=KV.QL=-0.620×

0.5=2.444KN=2444N

τ=3V/2bh

=7332/10000=0.73N/mm

τ=0.73N/mm<fv=1.4N/mm(抗剪强度满足)

4挠度验算

Q=60+9216+700=9976N/m

折减为0.9Q=0.9×

9976N/m=8.978KN/m=8.978N/mm

W=Kw.QL4100EII=bh/12=(20×

25)2/12=2083300mm4

0.289mm<[w]=L/400=500/400=1.25mm(挠度满足)

(2)侧模验算:

1)荷载

本工地施工温度T=24℃β1=1β2=1v=2m/h

①侧压力

F1=0.22rcT0β1β2V1/2

=0.22×

24×

200×

22/(25+15)

=37.33KN/m

F1=rch=24×

1.05=25.2KN/m2

取F1=25.2KN/m2

F=F1×

1.2=30.24KN/m2

②砼振捣侧荷载:

4KN/m2

1.4=5.6KN/m2

合计①+②30.24+5.6=35.84KN/m2

立档间距@500mm,则线荷载为35.84×

0.5=17.92KN/m

Q=17.92×

0.9=16.128KN/m2

2)抗弯验算

按等跨计算KMMAX、KVMAX、KWMAX

由KMMAX=KN•QL2=0.121×

16.128×

5002

=487872N.mm

σ=M/w=M/bh2/6

487872/240000=2.03N/mm2

σ=2.03N/mm<fm=13N/mm2(抗弯满足)

3)抗剪

KVMAX=KV.QL=0.620×

0.5=5.0KN

103/2×

1050×

18

=0.397N/mm<fv=1.4N/mm(抗剪满足)

4梁顶撑木验算

(1)最大梁截面250×

1050,顶撑木采用Φ70mm间距0.5m则

梁模板自重:

(0.25+1.05×

2)×

0.018×

1.2=14.16N(恒)

1.2=3780N/m2(恒)

1.2=173.25N/m2(恒)

1.4=1750N/m2(活)

N=(14.16+3780+173.25+1750)×

=5717.41×

=5145N

N/An=5145/(3.14×

=1.34N/mm<fc=10N/mm(可)

L=1000-100=900mm

在顶撑木中间加纵横拉条,L0=L/2=900/2=450

λ=450÷

17.5=25.71

25.712=4.23

N/ΦAn=1318.8/(4.23×

=0.08N/mm<fc=10N/mm(稳定)稳定性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