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7813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8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商管理类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Word格式.docx

目 录

1前言

本章主要介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背景和地位与重要性,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史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进行阐述,最后对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构进行叙述。

1.1问题的提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过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进行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具有比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出详细的叙述。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全球信息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给信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形式模式,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它变得越来越普及。

MIS是一门新的学科,它跨越了若干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

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方法,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在最初级阶段是统计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数量数据间表面的规律,它可以把数据分成较相关和比较不相关的组,然后把数据转换为信息。

第二阶段是状态报告系统,但从概念上来讲,它只是一个数据更新系统,比如它不能告诉你以现在的售票速度何时票将售完,从而采取补救措施。

因而它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低级阶段。

第三阶段是状态报告系统,它可以分为生产状态报告、服务状态报告和研究状态报告等系统。

比如生产状态报告系统,状态报告系统还有一种形式是数据处理系统,它用来处理日常业务和生产报告,重点在于将手工作业业自动化,提高效率和节省人力。

数据处理系统一般不能提供决策信息。

最后的阶段是决策支持系统,它是用来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以计划、分析方案,审查解答和求解的误差。

它应有较好的人机对话方式,可以和不怎么熟悉计算机的管理人员通话。

它一般包括一些模型用以产生决策信息,但不强调全面的管理功能。

当建立了企业数据库,有了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到数据共享后,从系统观点出发,实施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管理信息系统的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更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支持企业高层领导的决策这一功能,更侧重于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综合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其他人工智能工具能否直接面向决策者,这是决策支持系统(DDS,DecisionSupportSystem)的任务。

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工程的现状类似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建筑工程的状态,但信息系统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咨询公司和专业服务提供商来抢滩。

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许多城市及企业也已着手整合与升级其信息化应用系统,可以预计,全国将有更多、更大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展开。

但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制订不够科学,项目管理不够严格,监理机制不够健全,系统运行效益不够明显,致使相当一部分信息化项目失败或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浪费了大量资源。

究其根源,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化建设第三方监管机制的缺失和标准的不健全。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

信息化是有风险的,信息系统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风险也就越大。

调查显示,96%的企业对于本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感到不满。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化项目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用户(企业主)无法组织队伍对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专业化管理,难以胜任从可行性分析、规划设计、招标、方案评审到工程监理和工程验收全过程的管理与组织协调工作,建设方和承建方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即EDI审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使得企业越来越依赖信息及产生信息的信息系统。

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及其实现企业目标的效率、效果,真正意义的信息系统审计才出现。

随着电子商务的全球普及,信息系统的审计对象、范围及内容将逐渐扩大,采用的技术也将日益复杂。

到目前为止,信息系统审计在全球来看,还是一个新的业务,说明信息系统审计正逐渐受到重视。

在企业实施,制度的实施,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不外乎以下几个目标:

(1)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搭建基础管理平台

  (3)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凝集人心

  (4)开发员工潜能

  (5)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及职业满意度

  (6)激活人力资源

  (7)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8)实现企业组织及利益相关者的目标

以上所罗列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预期目标有一个逐渐递进的逻辑关系。

没有前面的目标实现,就难有后面的目标达成。

在这多种多样的目标预期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最为直接的、关键的预期目标,就是如何充分有效地激活人力资源。

1.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协助各单位科学、全面、高效地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它参考了哈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根植于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实用而科学。

在内容上,它包括了企业人力资源变动、员工培训、企业人力资源档案完整资料等内容。

在操作上,它集输入、维护、查询、筛选、统计和各种处理为一体,信息导入导出可实现信息备份,灵活、专业的报表设计,形象、增强的数据处理。

它既是管理人员的好管家,又是业务人员的好助手。

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处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处的整体工作效率。

该系统是针对通用公共行业专门开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软件具有操作灵活、功能齐全等特点,是企业公司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和提高企业形象所应必备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之一。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开始,记录招聘、岗位描述、培训、个人信息、到离职等与员工个人相关的信息,并以易访问和可检取的方式储存到集中的数据库中,将企业内员工的信息统一地管理起来。

完整的记载员工从面试开始到离职整个周期的岗位变迁、绩效等历史信息。

该模块可管理较全面的人力资源和薪资数据,具有灵活的报表生成功能和分析功能,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综合性的报表也可供企业决策人员参考,如接受过的培训等关系的分析等。

1.4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从所调查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与职能设置及制度建设等来看,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目前具有以下特点:

(1)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以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

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2)所调查的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目标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企业任务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一个过程。

其开发和整合有赖于企业战略的确立与明确。

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3)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仍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

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矛盾或不一致,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能。

(4)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比如,人力资源部无法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

受职权限制,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困难;

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实际工作停留在主管层以下,造成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继任计划不完整等问题;

公司高级领导层受业务困扰,对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不够。

(5)国内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并不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但是,却十分缺乏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途径。

由于没有十分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完善的工作流程的实践,难以提炼、固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也就在所难免。

1.5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来看,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其主要应解决以下核心人力资源技术问题,方可形成一个真正激活人力资源的制度系统,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服务于组织战略,方向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文化价值导向和人员情况,盘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实,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及实现策略。

(2)科学设置灵活的组织结构、岗位与编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企业实际,科学设置能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的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结构和组织战略目标,动态性设置岗位和编制。

(3)准确及时的人员配置,有准备地确定人才来源,建立人才库,构建企业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准确盘点本企业人才储备及预测人才需求,及时为相关岗位配置人才。

(4)员工能力开发与职业规划,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及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结合员工的素质与性向特征测评,实施富有针对性的能力开发和职业管理。

(5)实施管理职务与关键技术岗位继任计划,根据企业发展目标要求及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建立继任计划并实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

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

人力资源部应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角色定位和职责要求,有针对性地锻炼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素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技术与管理的真正融合,应该体现一体化、同步化。

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制度的实现性技术的实践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

相应地,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实际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其技术的实践过程。

2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

在进入正式开发之前,必须先从用户处获取准确的需求。

在这上面花费相当时间是很必要的。

首先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去开发。

开发流程图程序运行模拟软件时,只有对用户操作的各个相关流程都仔细调查研究之后,才知道系统的初步构想是否合理并具有现实意义才可以付诸实施。

所以系统的需求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1可行性研究

该阶段通过对系统目标的初步调研和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论证。

我们在这里主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2.1.1经济可行性

开发该系统所需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相关系统进行调查采集,所需的其他应用软件、硬件系统也易于获得.因此,开发成本较低。

而引进使用本系统后,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特点,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及财力。

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该系统可行。

2.1.2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要考虑现有的技术条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开发工作,软硬件配置是否满足开发的需求等。

本系统用的是JSP开发语言,调试相对简单,当前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也完全能满足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

软件方面:

由于目前单机模式相对发展成熟,故软件的开发平台成熟可行,它们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能高、价格低,完全能满足系统的需求。

本系统的开发,是典型的Mis开发。

采用JSP编程语言,已无技术上的问题。

2.1.3运行可行性

运行可行性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现有人员和机构和环境对系统的适应性及人员培训补充计划的可行性。

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相当普及,各类操作人员水平都有相当的高度,所以在运行上是可行性的。

2.1.4时间可行性

从时间上看,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学习相关知识,并开发系统,时间上是有点紧,但是不是不可能实现,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功能基本实现。

2.1.5法律可行性

(1)所有技术资料都为合法。

(2)开发过程中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3)未抄袭任何系统,不存在侵犯版权问题。

(4)开发过程中未涉及任何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开发从技术上、从经济上、从法律上都是完全可靠的。

2.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阶段对系统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作全面调查,以确定系统目标。

确定用户的需求。

用户对系统的需求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2.1系统需求

用JSP开发系统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系统软件和数据集中存放于服务器中,软件的安装与升级在服务器上进行。

所有的工作基于浏览器,安装、使用、维护、升级十分简单。

2.2.2性能需求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

由于本系统的添加功能对于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完成举足轻重。

作为系统的很多数据来源,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成败。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3应用需求分析

表2-1计算机应用需求配置表

服务器客户端

1.SQLserver2000或以上版本1.xp系统打sp3补丁

2.tomcat5.0.28以上2.1.SQLserver2000以上版本

3.jdk1.5

系统的性能要求通常指系统需要的存储容量以及后援存储,重新启动和安全性,运行效率等方面的考虑。

2.2.4运行需求分析

硬件系统环境:

C600、1GMB(RAM)、500MB(HD)。

系统运行时对数据的保密性要求不高对一般的数据不要求进行加密。

此外,对其它软件几乎没有依赖性,程序健壮性较好

硬件条件:

酷睿2CPU、1GRAM、10G硬盘以上的PC机。

软件条件:

SQLserver2000或以上版本,jdk1.5。

2.2.5其他需求分析

本系统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效率。

易于用户理解和操作。

可维护性包括了可读性、可修改性、可测试性、等含义。

可靠性通常包括正确性和健壮性。

开发过程中,在各种矛盾的目标之间作权衡,并在一定的限制的条件下(经费、时间、可用的软、硬件资源等),使上述各方面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

3相关技术简介

3.1JSP技术简介

JSP(JavaServerPage服务器网页)是从1998年开始出现的新技术。

由Sun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是基于JavaServlet以及整个Java体系的web开发技术。

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htm,*.html)中加入脚本片段和JSP标记(Tag),构成JSP网页(*.jsp)。

JSP技术为创建显示动态生成内容的web页面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JSP作为Java家族的一员,承袭了Java的特点,即跨平台的特性,也即一次编译,到处运行。

在国外,己经大量使用JSP作为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而在国内,尽管JSP还不是主流开发技术,但是由于JSP的强大优势,许多网站都已经准备转向JSP,利用JSP来开发动态网站。

3.2JSP工作原理

JSP是面向服务器的,因此支持任何浏览器。

当Web服务器和JSP引擎遇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JSP引擎将请求对象发送给服务器端的相关组件,比如JavaBean组件、Servlet或EJB等,然后由服务器端组件处理这些请示,可能需要从数据库或数据存储中检索信息,然后服务器端组件再将响应对象返回JSP引擎。

JSP引擎将响应对象传递给JSP页面,根据JSP页面的HTML格式完成数据编排,最后Web服务器和JSP引擎将格式化后的JSP页面以HTML格式返回客户浏览器。

这就是当前网站构建中广泛采用的浏览器——Web服务器——后台数据库的三层架构模式。

因为JSP所有程序操作都在服务器端执行,网络上传送给客户端的仅是得到的结果。

3.3JSP体系结构

JSP网站开发标准给出了两种使用JSP的技术,可以归纳为模式一、模式二。

模式一:

JSP+JavaBeans技术 在这种模式中,JSP页面独自响应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

Bean处理所有数据访问,JSP实现页面的表现,以实现内容生成与显示相分离。

当处理复杂的大型应用时,页面被嵌入大量的脚本或Java代码段,当需要处理的商业逻辑复杂时,这种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大量的内嵌代码使得页面程序变得复杂,对于前端界面设计人员,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模式一可用于小型应用,不能够满足大型应用的需要。

模式二:

JSP+Servlet+JavaBeans技术 Servlet技术是一种采用Java技术来实现CGI功能的一种技术,Servlet技术非常适于服务器端的处理和编程,并且Servlet会长期驻留在内存。

从开发的观点看,模式二具有更清晰的页面表现,清楚的开发者角色划分,在大规模项目开发中,模式二更被采用,模式二也更符合当前流行的MVC结构(Model/view/controller),其中Servlet对应controller,处于控制者的位置,处理HTTP请求,负责生成JSP中使用的Beans组件或对象,并判断应将请求传递给哪个JSP等,JSP对应view,负责生成最终的动态网页并返回给浏览器。

而JavaBeans对应的是Model,实现各个具体的应用逻辑与功能。

3.4JSP的特点

(1)简化的页面生成技术。

JSP页面用标准的HTML或XML命令来处理页面的格式化和布局设计,而用类似HTML、XML的标记和Java语言编写的脚本程序生成页面内容。

这使得页面形式与页面内容互相独立,非常有利于大型项目的分工合作。

(2)与Java平台有机集成。

JSP技术是Java2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JSP使用Java语言作为它的脚本语言。

在JSP页面中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Java组件和JavaAPI,这就能充分发挥出Java语言的强大功能。

使用JSP技术可以创建具有高度可伸缩性和可靠性的Web应用程序。

(3)硬件平台和服务器无关性。

JSP作为Java家族的一员,秉承了Java技术的“一次编写,随处可用(WriteOnce,RumAnywhere)”的特性,可以运行于大多数流行的操作系统平台及Web服务器,这种与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的无关性是JSP相对于其它动态网页技术最大的一个优点。

(4)功能可扩展性。

如同Microsoft的JSP技术可以通过ActiveX/COM组件来扩展功能一样,JSP可以通过JavaBean和EJB(EnterpriseJavaBean)以及自定义的标记来扩展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