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非织造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织造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够使水中的胶体微粒相互粘结的物质
形变热:
向纤网提供热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形变热。
轧辊间的压力使处于轧辊钳口的高聚物产生宏观放热效应,导致纤网温度进一步上升。
Clapeyron效应:
高聚物分子受压时熔融所需的热量远比常压下多,这就是所谓的clapeyron效应
热轧粘合是指利用一对加热钢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同时加以一定的压力使纤网得到热粘合。
ES纤维:
一种双组分低熔点纤维,其芯层是聚丙烯,起主体纤维的作用,皮层是聚乙烯,起热熔粘合的作用
泳移现象:
烘燥过程中聚合物分散液在加热时随水蒸气一起移向纤网的表层。
接触角θ:
表示液体对固体表面润湿程度,它是在液滴、固体、气体接触的三相界面点,作液滴曲面的切线与固体表面的夹角。
泡沫半衰期:
是指一定的泡沫容积内部所含的液体流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表征了泡沫的排液速度和稳定性
熔体指数(MFI):
在一定的温度下,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10分钟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单位为g/10min,熔体指数越大,流动性越好。
是纺丝成网、熔喷实际生产中对原料性能的主要指标
取向:
线性高分子的长度是其宽度的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倍,这种结构上悬殊的不对称性使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沿特定方向作占优势的平行排列
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
试样中各个相对分子质量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差值的平方平均值
驻极处理:
提高非织造布过滤效率的重要后整理技术,具有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等优点
非稳态的纺丝过程:
从熔喷模头喷丝孔到接收装置的整条纺丝线上,各种作用力不能保持动平衡
熔喷接收距离(DCD):
影响熔喷纤网的蓬松度和纤维之间的热粘合程度。
SMS复合材料:
为了克服熔喷法非织造布强力低的缺点,开发了熔喷非织造布与纺丝成网非织造布叠层材料
第一章
1、
试说明非织造材料与其他四大柔性材料的相互关系。
它结合了纺织、造纸、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加工技术,并充分结合和运用了诸多现代高新技术,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
2、
从广义上讲,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
(1)纤维准备;
(2)成网;
(3)加固;
(4)后整理
3、
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1.多学科交叉:
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工艺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
3.生产速度高,产量高。
4.可应用纤维范围广。
5.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6.资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4、
试按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定义。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
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5、
试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1、介于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
2、非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
纤维排列
(1)纤维呈二维排列的单层薄网几何结构
(2)纤维呈三维排列的网络几何结构
外观:
布状、网状、毡状、纸状等。
3、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
手感刚柔性;
机械性能;
材料密度;
纤维粗细;
过滤性能;
吸收性能;
透通性……
根据非织造材料的用途,来设计材料的性能,进而选择确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和原料。
6、
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7、
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医用卫生非织造材料;
服装用非织造材料;
日常生活用非织造材料;
工业用非织造材料;
农业用非织造材料;
国防用非织造材料等
8、
试分析周围的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
非织造材料结构特征:
1、构成主体是纤维(呈单纤维状态)2、由纤维组成网络状结构3、必须通过化学、机械、热学等加固手段使该结构稳定和完整。
非织造材料性能:
透通性
第二章
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一、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成分:
在粘合法非织造材料、针刺法非织造材料、水刺法非织造材料、纺丝成网法等非织造材料中,纤维以网状构成非织造材料的主体,纤维在这些非织造材料中的比重要占到一半以上甚至百分之百。
二、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缠结成分:
在针刺法非织造材料、水刺法非织造材料以及无纱线纤网型缝编法非织造材料中,部分纤维以纤维束锲柱形式或线圈状结构起加固纤网的作用。
三、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
在大多数热粘合非织造材料中,加入纤网的热熔性纤维在热粘合时全部或部分熔融,形成纤网中的热熔粘合加固成分。
在溶剂粘合法非织造材料中,部分纤维在溶剂作用下溶解或膨润,起到与其它纤维相互粘合的作用。
四、纤维既作非织造材料的主体,同时又作非织造材料的热熔粘合成分
2、试述纤维性能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纤维表观性状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1、纤维长度及长度分布2、纤维线密度3、纤维卷曲度4、纤维截面形状5、纤维表面摩擦系数
二、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的机械性能(包括断裂强力和伸长、初始模量、弹性恢复性等)、纤维的吸湿性、纤维的热学性能、纤维的化学性能
三、纤维特性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一)细度和长度:
细度↓长度↑→非织造材料强度↑
(二)卷曲度:
纤维卷曲度影响抱合力、弹性、压缩回弹性。
(三)纤维截面形状:
过滤材料采用多叶截面,孔径↓,表面积↑,非织造材料强度↑。
(四)表面光滑程度:
影响强度,影响加工工艺性,如静电、针刺力等。
(五)吸湿性:
影响加工工艺性,如静电、粘合剂扩散等。
3、非织造材料选用纤维原料的原则是什么?
(一)非织造材料的性能要求:
如强度、工作温度、老化性能、耐化学品性能、颜色等。
(二)工艺与设备的适应性:
包括气流成网、梳理机、热粘合工艺等。
纤维静电电位序列:
羊毛、聚酰胺、粘胶、棉、丝、醋酸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
静电电位差别大的纤维相混,可减少静电。
(三)产品的成本:
采用价值工程原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产品的功能。
4、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机纤维几个方面,列举几种非织造常用纤维和特种纤维,根据它们的性能讨论其在非织造中的用途。
(具体见书P29~42)
常用:
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麻纤维、羊毛纤维、Lyocell纤维,双组份,超细等。
第三章
1、梳理的目的是什么,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目的:
将开松混合的纤维梳理成由单纤维组成的薄纤网,供铺叠成网,或直接进行纤网加固,或经气流成网,以制备呈三维杂乱排列的纤网。
实现目标:
彻底分梳混和的纤维原料,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
使纤维原料中各种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和
进一步除杂
使纤维近似于伸直状态
2、梳理的基本功能有那些?
要实现这些功能需什么条件?
梳理的基本功能:
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
分梳作用:
产生于梳理元件的两个针面之间,其中一个针面握持纤维,另一个针面对纤维进行分梳,条件是两个针面的针齿倾角相对,也称平行配置;
两个针面具有相对速度,且一个针面对另一个针面的相对运动方向需对着针尖方向;
具有较小的隔踞和一定的针齿密度。
剥取作用条件:
针齿倾角呈交叉配置,针面有相对速度或速度反向,则产生剥取作用。
提升作用条件:
针面的针齿倾角相对,呈平行配置,两个针面具有相对速度,且速度方向相同,一个针面对另一面的相对运动方向对着针面方向,原针面上的纤维被提升。
3、什么是梳理元,梳理元是如何工作的?
梳理元:
由剥取罗拉、工作罗拉和锡林组成的单元
梳理主要发生在工作罗拉和锡林的针面间的,剥取罗拉的作用是将梳理过程中的凝聚在工作罗拉上的纤维剥取下来,再转移回锡林,以供下一个梳理单元。
通常在一个大锡林上最多可配置5~6对工作罗拉和剥取罗拉,形成5~6个梳理单元,对纤维进行反复梳理。
4、什么是预分梳度、什么是梳理度,如何表示?
预分梳度:
N-刺辊预分梳度V给-喂给罗拉表面速度(m/min)
G-喂给纤维层单位面积质量(g/m2)n-纤维根数(根/mg)
V刺-刺辊转速(rpm)T-刺辊表面总齿数(齿/转)
梳理度:
C-一根纤维的平均作用齿数,即梳理度Nc-锡林针布的齿密
nc-锡林转速NB-纤维细度r-纤维转移率
P-梳理机产量(kg/台?
h)Kc-比例系数L-纤维长度
5、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那两种?
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是什么?
盖板--锡林式梳理机和罗拉—锡林式梳理机
特点:
1)盖板式梳理点多,罗拉式梳理点少
2)盖板式梳理区域是连续的,损伤纤维多,特别是长纤维
3)盖板式梳理不仅除杂,还除去短纤维,罗拉式梳理基本上不产生短纤维
4)盖板式梳理在盖板和锡林之间反复细微分梳纤维并混和,而罗拉式梳理的工作罗拉仅对纤维分梳、凝聚及剥取返回
6、高速梳理机主要有哪两种形式,增产原理是什么?
单锡林双道夫机和双锡林双道夫机
单锡林双道夫是通过提高锡林转速,单位时间内纤维携带量增加,为便于锡林上的纤维及时被剥取转移,避免剥取不清,残留纤维在以后梳理过程中因纤维间搓揉形成棉结,影响纤网质量,在锡林后可以配置两只道夫,可转移出两层纤网,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双锡林双道夫在原单锡林双道夫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锡林,使梳理工作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即在锡林表面单位面积纤维负荷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面积来提高产量,与单锡林双道夫比较同样取得增产效果,而且梳理质量更容易控制。
7、机械梳理成网工艺中,可以加入铺网装置,它的作用是什么?
铺网就是将一层层薄纤网进行铺叠以增加其面密度和厚度
作用:
1)增加纤网单位面积质量2)增加纤网宽度3)调节纤网纵横向强力比4)改善纤网均匀性(cv值)5)获得不同规格、不同色彩的纤维分层排列的纤网结构
8、杂乱梳理有哪几种形式,其原理是什么?
杂乱梳理原理与机构
(1)带凝聚罗拉的杂乱梳理
一前一后安装在道夫前面,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罗拉2,速度依次降低,由此纤维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罗拉2时受推挤作用,从而使纤维产生随机变向。
最终输出纤网中纤维从单向排列转变为一定程度的杂乱排列。
(纤网特征:
MD:
CD=5~6:
1)
(2)带杂乱罗拉的杂乱梳理
安装在锡林前面,与锡林针布齿尖相对,相向旋转,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杂乱罗拉表面的纤维从张紧拉直状态变为悬浮在齿尖上的松弛状态,此外,高转速产生的空气涡流促使纤维随机分布。
CD=3~4:
(3)组合方式杂乱梳理:
杂乱罗拉+凝聚罗拉
9、铺网的形式有哪些?
各自特点如何?
一、平行铺网
从道夫剥下的纤网较轻,通常只有8~30g/m2,当要求较大的纤网单位面积质量时,可采用平行铺叠成网。
平行铺叠成网可获得一定的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并可获得不同规格、不同色彩的纤维分层排列的纤网结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1.纤网宽度被梳理机工作宽度限死2.其中一台梳理机出故障,就要停工,生产效率低3.要求纤网很厚时,梳理机台数也得很多,不经济4.无法调节纤维排列方向,MD:
CD=10~15:
1
平行铺叠成网的方式:
1.串联式平行铺叠成网2.并联式平行铺叠成网
二、交叉折叠铺网
要克服平行铺叠成网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可以采用交叉折叠铺网。
其特点为:
1.铺叠后纤网宽度不受梳理机工作宽度限制。
2.可获得很大单位面积质量的纤网。
3.可以调节纤网中纤维的排列方向,甚至使最终非织造材料的横向强力大于纵向强力。
4.可获得良好的纤网均匀性,cv2~4%。
交叉折叠铺网的方式:
1.立式摆动2.四帘式3.双帘夹持
10、四帘式铺网机应用很广,经铺网后,纤网结构产生什么变化?
铺叠层数如何决定(用相关系数表示)?
1.梳理机输出的薄网,经过定向回转的输入帘和补偿帘,到达铺网帘。
其中铺网帘和补偿帘不仅做回转运动,并按所需的成网宽度来回运动,因此薄网被交叉折叠铺放在输出帘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纤网。
2.铺叠层数:
M=(W*V2)/(L*V3)
式中:
M-铺叠后纤网层数
W-梳理机输出的薄网宽度
V2-铺网帘移动速度
V3-输出帘回转速度
L-输出帘上铺网宽度
铺叠层数至少要达到6~8层,才能保证纤网均匀性。
铺叠层数不变,铺网帘移动速度↑,则产量↑。
产量不变,铺网帘移动速度↑,则铺叠层数↑。
11、铺网机中采用“储网技术”和“整形技术”,各起什么作用?
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储网技术:
传统交叉铺网机以往复运动铺网,在铺网宽度两端换向时,铺网小车经历了速度减至零、换向和重新加速的变化过程,由于梳理机输出纤网是恒速的,因而铺网小车在两端减速停顿时,薄纤网还在继续输入,造成铺叠纤网两端变厚。
针对这一问题,德国奥特法(AUTEFA)公司开发了储网装置(Accumulator),当铺网小车在两端减速停顿时,储网装置中垂直帘子向下运动,将梳理机输入的薄纤网储存起来,当铺网小车完成换向加速时,垂直帘子向上运动,恢复薄纤网的供给,以保证整个铺叠纤网在宽度方向上重量一致。
整形技术:
传统交叉铺网机还存在第二个问题,即由于后道加固处理时纤网受牵伸力作用,即使原先纤网很均匀,在牵伸力作用下,其纵向伸长,横向收缩,也会导致两边厚中间薄的现象,对此奥特法公司开发了纤网横截面整形系统(Profiling)。
该系统采用计算机和伺服电机来控制铺网过程中薄纤网的牵伸和运动,按要求的最终纤网横截面形状来铺叠,例如中间厚,两边薄,来补偿后道加固处理时的牵伸影响。
12、机械梳理的定向纤网,在铺网后,也可使之成为杂乱纤网,须采用什么装置?
其杂乱原理是什么?
采用交叉铺网机铺叠整理的纤网,纤维在纤网中大体呈横向排列,为增加纤网结构的杂乱度,减少其纵/横向断裂强度值的差异,在交叉铺网机后可配置一台杂乱牵伸机,形成杂乱纤网。
工作原理:
通过多级小倍数牵伸,是纤网中原来呈横向排列的部分纤维朝纵向移动。
从而减小纤网纵横向的强力差异,同时调节纤网的单位面积质量,匹配前后机台的速度。
13、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
气流成网有哪几种型式?
原理:
纤维经过开松、除杂、混和后喂入主梳理机构,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后呈单纤维状态,在锡林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纤维从针布锯齿上脱落,由气流输送并凝聚在成网帘(或尘笼)上,形成纤维三维杂乱排列的纤网。
气流成网形式:
自由飘落式离心力+纤维自重
压入式离心力+气流吹入
抽吸式离心力+气流抽吸
封闭循环式离心力+上吹下吸(一台风机)
压吸结合式离心力+上吹下吸(二台风机)
14、气流成网形成的杂乱纤网是如何形成的?
请分析其原理。
气流成网中为提高纤维在最终纤网中排列的杂乱度,输送管道在结构上往往采用文丘利管。
这种管道实际上是一种变截面管道,即管道中任意二个截面的截面积不相等,且管道从入口到出口逐步扩大。
按流体力学原理,气体在常压下可视为不可压缩的,截面两端面积不同,导致截面两端气流速度也就不同,入口处气流速度大于出口处。
由于纤维有一定长度,在文丘利管中,其头、尾端处于两不同截面,因此纤维头、尾端速度是不同的,头端速度低于尾端速度,于是纤维产生变向,形成杂乱排列。
第四章
1、简述针刺加固原理和针刺机的基本结构。
利用三角截面(或其它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
倒钩穿过纤网时,将纤网表面和局部里层纤维强迫刺入纤网内部。
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原来蓬松的纤网被压缩。
刺针退出纤网时,刺入的纤维束脱离倒钩而留在纤网中,这样,许多纤维束纠缠住纤网使其不能再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
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
针刺机主要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牵拉机构、花纹机构、传动机构等组成,其中花纹机构仅花纹针刺机具有。
2、预针刺机采用何方法使蓬松纤网顺利喂入针刺区?
P92
(预针刺加固工艺过程:
针刺机主传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针梁、针板和刺针一起作上下往复运动。
蓬松的纤网在喂给帘夹持下送入针刺区。
当针板向下运动时,刺针刺入纤网,纤网紧靠托网板。
当针板向上运动时,纤网与刺针之间的摩擦使纤网和刺针一起向上运动,纤网紧靠剥网板。
喂入和输出速度相配合,可以间歇步进,也可连续运动。
纤网通过针刺区后,具备一定的强力、密度和厚度,然后再送至主针刺或花纹针刺加工。
)
1)Fehrer公司的NL28型预针刺机:
单针板下刺式预针刺机,喂入辊上圆周上有很多沟槽,间距为60~70mm,每条沟槽嵌入一根导网钢丝,其伸出端尽量接近第一排刺针。
蓬松的纤网由喂入辊和导网钢丝的引导很容易地进入针刺区,从而解决蓬松纤网的拥塞问题。
2)Fehrer公司的NL16/B型预针刺机:
采用表面非常光洁的导网片代替导网钢丝,靠自身弹性卡在喂入辊的沟槽内,两根喂入辊的沟槽相互错开,装拆很方便,称为“FFS”装置。
3、阐明几种常见针刺机的性能特点(预针刺、主针刺、斜刺)。
预针刺主要特点:
1)剥网板与托网板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蓬松纤网喂入剥网板在入口处呈倾斜状,配有导网装置2)针刺频率较低3)针刺动程较大4)针板植针密度较小,刺针较长较粗
主针刺主要特点:
1)剥网板与托网板之间的距离较小2)针刺频率较高3)针刺动程较小针板植针密度较大,刺针较短
4刺针在结构上可有那些变化?
这些变化对针刺非织造材料的性状有何影响?
对每一种刺针来说,任何一个细小的结构变化,均会影响到刺针的性能和用途。
整体几何尺寸、针尖形状、针叶截面形状p107、钩刺结构、钩刺排列尺寸、针柄弯头方向
1、选用刺针的原则
根据针刺工艺选刺针类型。
根据纤维细度选择刺针号数,纤维较细时,选大号刺针,纤维较粗时,选小号刺针,如:
棉30~46粘胶30~46细化纤25~40
细羊毛25~36粗羊毛16~25粗化纤16~25
黄麻14~25玻璃纤维14~20剑麻12.5~16
对一条针刺生产线,刺针选用按“细→粗→细”原则,即预针刺选略细刺针,主针刺先粗后细选用刺针。
仅1台针刺机时,针板前几列可植入较细的刺针。
2、试讨论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对针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针刺深度针刺深度是指刺针针尖穿过托网板到极限位置时,针尖到托网板托持纤网的表面的距离,即针刺时刺针穿过纤网后伸出纤网的最大长度。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针深度的增加,三角刺针每个棱边上钩刺带动的纤维量和纤维的移动距离增加,纤维之间的纠结更充分,产品的强度有所提高,但是刺得过深,部分移动困难的纤维在钩刺作用下发生断裂,非织造产品强度降低,结构变松。
(确定针刺深度的原则:
粗长纤维组成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
单纤强度较高纤维组成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
单位面积质量较大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
较蓬松的纤网,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
要求硬实的产品,针刺深度可深些,反之则浅些。
要求针刺密度较高的产品,先深后浅。
预针刺比主针刺深。
2、针刺密度针刺密度是指纤网单位面积内所受到的针刺数,为针刺工艺的重要参数。
针刺密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
随针刺密度的增加,针刺材料的密度增加,断裂强度增加;
但针刺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后,纤网中纤维损伤加剧,产品强度反而下降。
(针刺密度↑→纤维缠结程度↑→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
针刺密度↑↑→纤维断裂↓→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
第五章
1、试阐述水刺缠结的基本原理。
水刺法加固纤网原理与针刺工艺相似,但不用刺针,而是采用高压产生的多股微细水射流喷射纤网。
水射流穿过纤网后,受托持网帘的反弹,再次穿插纤网,由此,纤网中纤维在不同方向高速水射流穿插的水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穿插、缠结和抱合,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
2、试讨论预湿工艺对缠结性能的影响。
预湿的目的是压实蓬松的纤网,排除纤网中的空气,使纤网进入水刺区后能有效地吸收水射流的能量,以加强纤维缠结效果。
3、试分析输网帘的结构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托网帘与产品外观结构的关系:
在水刺非织造工艺过程中,纤维向托网帘聚酯丝交织凹处运动聚集,造成编织丝凸处无纤维而形成网眼,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射流的速度和流量,适当提高水压可使水刺法非织造材料的网眼变的清晰。
托网帘编织丝排列凹凸尺寸差异与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及密度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不同粗细的聚酯丝相间排列编织或采用特别的编织结构可使托网帘编织丝排列凹凸尺寸差异变大,凹处容积变大,容纳纤维的能力加大,则水刺非织造布的网眼加大,接触托网帘的表面产生凹凸起伏的立体效果。
当采用目数很大的托网帘(较平整)以及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很大时,则水刺非织造材料不易形成清晰的网眼。
4、试比较平网水刺和转鼓水刺工艺各自的特点。
平网水刺加固工艺中,水刺头通常位于一个平面上,纤网由托网帘输送作水平运动,并接受水刺头垂直向下喷出的水射流的喷射。
设置过桥输送机构可使纤网反面接受水刺。
托网帘的编织结构可采用平纹、半斜纹和斜纹等,从而使产品得到不同的外观效果。
平网水刺加固机械结构简练,维护保养方便,但占地面积大。
平网水刺加固工艺中,松边、张力变化以及导辊不平行等原因致使托网帘反复游动而需纠偏,同时导辊对托网帘的磨损较大,致使托网帘变形,也影响托网帘的使用寿命。
托网帘对水射流的反弹作用没有转鼓强,导辊传动方式也不适合高速。
转鼓水刺加固工艺中,水刺头沿着转鼓圆周排列,纤网吸附在转鼓上,接受水刺头喷出的水射流的喷射。
纤网吸附在转鼓上,不存在跑偏现象,有利于高速生产,同时纤网在水刺区内呈曲面运动,接受水刺面放松,反面压缩,这样有利于水射流穿透,有效地缠结纤维。
转鼓为金属圆筒打孔结构,内设脱水装置,与平网水刺加固的托网帘相比,对水射流有很好的反弹作用。
转鼓式水刺工艺可在很小空间位置内完成对纤网多次正反水刺,通常平网水刺工艺的占地面积是转鼓水刺工艺的两倍。
转鼓水刺工艺适合加工单一外观效果特别是平纹的水刺非织造材料,不适合加工不同外观效果特别是开孔的水刺非织造材料,这是转鼓结构所决定的。
5、试分析纤维性能、规格、水刺压力等参数对水刺产品强力和手感的影响?
(一)纤维原料对工艺和产品性能的影响
1、纤维强度↑→水刺非织造材料强度↑2、弯曲模量↓→纤维缠结↑3、细度↓→纤维缠结↑4、长度↑→纤维缠结↑5、纤维卷曲度↑→纤维缠结↓6、扁平截面比园截面有更好的纤维缠结效果7、油剂不利于水过滤
(二)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1、水压↑水刺头数量↑→水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