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着力点Word文件下载.docx
《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着力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着力点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层分化使形成社会共识带来困难,这样的结果使得在各种思潮互相激荡下的社会思想信仰、文化取向、道德伦理、生活方式、价值准则呈现出多元化甚至去主流化趋势。
在难以形成社会共识的情况下,以何种共同性较强的核心价值观来团结公众、振奋人心和凝聚力量,就成为至今未曾破题的崭新而复杂的课题。
显而易见,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解答好这个课题,贯彻群众路线和做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就一定会遭遇到困难和挑战。
――规范失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
但在一些群众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致富和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一些群众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往往以非理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无形之中也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阻力。
――处置粗放。
群众工作涉及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因而这是一门极其高超的艺术。
作为我们党的制胜法宝,其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群众工作的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被许多领导干部所掌握,部分同志至今继续沿用过去机械、粗暴的工作态度和简单、单一的工作方法,未能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依然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不仅不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反而还会引发新的矛盾、激起新的事端和形成新的对抗。
总之,上述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的存在,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党应当发挥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围绕着“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对群众路线这一传统政治优势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并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去。
1.正确把握时代赋予群众观点的新理念、新定位。
党的执政地位在客观上使党与群众处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相互关系之中。
如何在长期执政中始终保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就成为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在贯彻群众路线的理念上,要改变那些认为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是“主导者”和“支配者”,而群众则是“被动者”和仅仅只是需要“深入”的对象这样的错误观念。
必须切实纠正群众“落后”的陈旧观念,树立与群众平等的思想,肃清封建等级观念的余毒,突出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的观念,与时俱进地树立群众工作的新理念。
关注民生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面对诸多民生问题,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应当更加自觉,并注入更多的民生因素。
由于党的领导本质是领导和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而群众工作又蕴含在整个政治体系运作之中,因此,从根本上树立群众工作的新理念,就成为新形势下执行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
2.充分发挥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既表现为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出的巨大现实推动作用,同时又体现在其所潜藏和蕴含着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上。
显然,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积极为群众实践创造条件。
应当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许多经验都是人民群众首先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而我们党所开创和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以及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就是要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旧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为有效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开辟广阔道路,这应当成为我们党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一个新取向。
3.完善民主形式以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群众只有真正地参与政治,才能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
从一定意义上说,有无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以及这种形式是否充分、完善,这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让人民群众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更深层面和更多形式上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管理,这不仅使人民当家作主在本质上得以坚持和固守,而且以实际形式获得了真实的体现,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党必须从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现状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出体现中国特色的实现民主的具体路径和制度,从而能够有效地引导群众有序地参与政治及社会管理,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而这也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
4.以制度建设来切实保障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群众路线是党的制度性要求,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依靠制度建设来加以保证。
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保证群众路线的真正实施,就应该在党内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具体化,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把群众路线的要求确立下来。
党作为掌握着国家权力的执政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接受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来确保这种监督能有多种途径且切实有效地进行。
这就要求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党要通过拓宽各方面渠道来主动按规定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而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议、投诉、意见也都可以用法制来保证其经由安全有效的途径传送到党内。
5.重视培育更多具有自治性质的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起着极为重要的中介作用,它能自下而上地传送群众的各种各样的诉求,同时又能自上而下地送达党和国家对民众的具体要求。
在改革开放利益呈多元化的今天,对于群众组织的中介作用尤其要加以重视。
党的群众工作要重视和培育形式多样的群众组织,鼓励而不是压制,正确领导而不是放任自流,通过有意识的培育,使那些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及自治性的充满活力的群众组织不断涌现,由此可以开拓并疏通更多的利益表达渠道。
党要密切与群众组织的联系,通过广泛地参与群众组织的活动,不断扩大和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基础,提高党的形象和威望,培育群众对党的情感认同和政治归属。
6.不断探索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的新形式。
由于网络具有大众性、开放性、便捷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因此网络现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凝聚民智的重要方式。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喜、所忧、所怨、所盼;
而党委、政府则可以利用网络最直接地听到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传,由此增进网民和干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使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应当说,利用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党委、政府工作的创新之举。
关注网络、重视网络、充分利用好网络,是各级党委政府深入群众、发扬民主、推动发展的一种崭新方式。
毫无疑问,只要加以充分利用、完善和引导,互联网将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建设性力量。
来源:
《学习时报》
青凤乡驻村干部争当“七大员”
为切实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青凤乡8个农村党支部的驻村干部,负责该支部的学习实践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8名驻村干部积极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争当农村工作“七大员”,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
争当理论宣讲辅导员。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驻村干部及时参与村支部各种会议,结合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党员和群众宣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
争当学习活动组织员。
积极参与各村支部研究制定活动方案,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参与支部各项活动,结合实际为支部学习实践活动出谋划策,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争当社情民意收集员。
积极深入农户,广泛征求乡村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基层党建等方面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是影响我乡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建议,并及时将群众呼声和愿望向乡村两级党组织反映,力求立说立行,边学边改。
争当为民服务代理员。
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凡是遇到群众需要乡村两级办理的事项,驻村干部都一一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带回,帮助群众办好后再与该户联系,至目前已为群众代理各种事项12件,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争当科学发展参谋员。
针对每村、每社、每户的实际情况,驻村干部认真分析研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寻求科学的发展路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力所能及地在资金、物资、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
争当村务公开监督员。
村务公开工作历来受群众关心,《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也将于11月1日起实行。
为切实搞好村务公开工作,推进基层民主,驻村干部认真对各村村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确保公开工作规范有序。
争当矛盾纠纷调解员。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驻村干部积极主动进村入户排查、调处群众矛盾纠纷,至目前已成功调解了各类纠纷4起,及时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
——通江县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的实践与体会
范申华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通江县按照“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从2008年8月开始集中利用100天时间抽派县乡机关干部,进村入户集中开展群众工作调研,为新时期群众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的基本动因
通江县委组建群众工作调研队开展百日工作群众调研,是在充分调查研究、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农村实际和农村工作客观需要出发,为转变民风凝聚民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
通江是农业大县,“三农”工作是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快通江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当前,农村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农业基础脆弱,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群众行路、饮水还存在一些困难;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发展相对滞后;
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全县还有27万人没有稳定脱贫;
农村大量人口外出务工,留守学生、留守老人明显增多,农村发展难度大。
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通江县委提出,把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过程作为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过程,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
目前,部分地方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不高,党员先进性作用不能很好体现,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失去信任,干群关系不和谐;
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感情不深,摆不正同群众的关系;
一些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了解群众愿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通江县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就是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执政水平。
(三)促进民风转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国家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但部分群众集体观念、大局意识淡化,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
通江县委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就是要组织县乡机关干部采取有效形式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认识,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凝心聚力促发展。
二、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通江县把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领导干部大会,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
共抽派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熟悉农村政策的县级和乡镇机关干部1725名,组建49个群众工作调研队,深入到524个村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
(一)广泛深入宣讲法律政策。
多形式宣讲政策。
通过召开群众会、院户会、办板报和与群众拉家常、摆龙门阵等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夕夕相关的法律法规。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编印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小册子15万份,免费发给群众。
多角度教育引导。
针对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缺乏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和对惠农政策了解不深、不全、不细及部分地方民风较差等情况,突出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典型,宣传常用法律法规,宣讲惠农政策及孝道文化。
(二)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调研内容广泛。
既对农户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又对子女入学、家庭困难、看病就医、乡村债务情况进行调查,还对村“两委”班子建设、支部活动情况等情况开展调查。
调研队完成各种问卷调查2.5万份,入户调研率达80%。
二是调研对象突出。
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调研,突出对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农村公益设施建管机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措施、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对策的调研。
三是调查研究反馈及时。
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汇集调研材料,反馈调研信息,形成决策建议,转化调研成果。
(三)广泛深入化解民怨。
群众工作调研队抓好各种矛盾的研判,及时化解群众疑难。
一是从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问题入手。
涪阳镇金家坪村五组金家兄弟因遗产及地界纠纷积怨达30余年,县科技局调研队通过十几次走访交流劝导,使矛盾得到有效调处。
二是从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
重点围绕山林土地承包权、项目资金安排和使用、惠民政策的兑现落实、救灾救济金发放等热点问题进行研判,着力化解各项矛盾。
三是从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
围绕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进行研判,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四)广泛深入指导发展生产。
一是指导制订规划。
调研队帮助指导联系村因地制宜,根据群众意愿制订完善发展规划,让每个农户找准发展项目。
二是培训实用技术。
重点对户主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让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
县惠民帮扶中心在联系村举行沼气池使用管理技能培训,帮助引导65户群众发展蔬菜产业。
三是指导农业生产。
指导群众搞好生产发展,帮助群众抢收水稻、秋粮、秋菜15.7万亩,新建蔬菜大棚258个,培育养殖大户1327户。
(五)广泛深入帮助改善民生。
一是指导推进解“四难”工作。
帮助协调联系村争取项目资金,组织动员群众修路、建池,解决群众上学、看病等方面的困难。
县畜牧局组织群众集资捐款,修通了年久失修的2条社道路。
二是关心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群众调研队员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嘘寒问暖,解决生产生活所需,指导帮助受灾群众抓好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
三是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建立留守人员档案,看望慰问帮扶留守人员,让他感受到党的温暖。
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取得了初步成效。
县级部门和乡镇找到了支持、服务农村发展,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路径,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更加得力,干部作风得到转变,农村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民风得到根本好转,感恩、知恩心理普遍增强。
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得到强化,村组干部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更加明确,事业心和责任感明显增强。
突出矛盾得到化解。
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生产基础得到改善,行路、饮水、上学、看病难等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在此基础上,逐步消除了干群隔阂,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和法律法规知识,加深了对党的惠民政策的理解,排查了矛盾隐患,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加快了农村发展。
三、开展百日群众工作调研的几点体会
百日群众调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群众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一)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一定要围绕群众、服务群众。
群众工作关系着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着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基础。
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愿望和需求作为定政策、作决策、干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围绕群众来展开工作,充分调到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一定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真实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所求,把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
一是选准立足点,把加快农村发展与富裕群众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物质生活需求。
要坚持以基地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下大力气培育“四大优势产业”,促进发展。
二是选准切入点,把发展社会事业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深入解决“四难”问题,抓好“八大民生工程”,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三是选准着力点,把促进社会和谐与发扬民主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纯洁民风,要把群众组织起来,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确保信访稳定。
(三)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一定要完善机制、长抓不懈。
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一是依靠村两委主动抓。
把群众工作作为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常抓,定期分析群众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做好工作。
二是依靠乡镇长期抓。
乡镇党委要以群众工作为出发点,对村上解决起来有困难的问题要千方百计做好协调工作,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
三是依靠部门指导抓。
县级部门要把联系村的工作作为部门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到每个阶段都有人进村入户了解民情,重点工作有人宣传,重点任务有人指导,突出矛盾有人排查化解。
四是依靠巡视督导抓。
组织有经验、有威望的老领导、老同志进行定期交叉巡视,督促乡镇抓好群众工作。
五是依靠领导联系抓。
实行县级领导挂联乡镇制度,定期督查,督促乡镇做好群众工作。
(转自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与决策》(内参)第1期 作者系通江县委书记)
芝罘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纪实
提升理念 胸怀为民之心
群众工作是党全部工作永恒的主旋律。
近年来,芝罘区委、区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将其作为一项统领全局的核心、常态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综合统筹、自觉主动地加以研究和推进,初步形成了以民主决策、民意表达和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新机制,使百姓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构筑起“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全新平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新增就业再就业8911人,实现了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存量消零,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40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1800元;
连续两年出台41项惠民意见,一批民生问题得以系统性集中解决;
从2006年至今,全区民生支出达到23.1亿元。
创新理念是工作的先导,理念新,则百业兴。
芝罘区十分重视以工作理念的创新推动群众工作的纵深开展。
区委、区政府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大调研、大讨论,引导全区上下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过得去、让更多的人能过得好”的群众工作总目标。
从2005年“让所有的人都能过得去、让更多的人能过得好”的理念,2006年“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共识,到2007年“以民为本、共建共享”执政理念和“富民优先”战略,再到2008年、2009年的群众工作大会上,图为群众工作大会现场进一步创新提出“群众工作永不过时、永无止境”、干一切工作,都要“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要把“以人民群众为本”作为全区上下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众作为整体永远是正确的”等新的群众观念,全区上下切实把群众工作放在统揽全局的核心地位,全面理顺各个领域群众工作热点、难点、突破点,使群众工作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困难局面,又提出了“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确定了“坚定信心、共谋发展,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群众工作阶段性新主题,通过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凝聚民心、激发民智、汇聚民力,共同创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为推进群众工作常态长效化,区委、区政府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整合各类群众工作资源,理顺各个领域群众工作制度,通过搭建一体化群众工作体系平台,建立完善一整套群众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打造群众工作党委牵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实现群众工作“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向“系统性、整体性”的转变,为群众工作纵深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不断深化创新的理念,使群众工作的境界得以升华。
创新之举,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芝罘大地。
健全机制 牢筑为民之基
勇担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芝罘区从体制机制的健全入手,搭建平台,完善网络,使新形势下“面对面”的群众工作更富生机和活力。
2009年,芝罘区在2008年成立“群众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建成并启用了全市第一家“群众服务中心”。
下设1个群众接待大厅、5个职能服务室、3个综合接待室,所有涉及群众的职能部门和单位都在中心设立窗口、现场办公,“一个大厅集中受理、一条龙归口办理、一体化协调处理、一揽子统筹解决”,切实将矛盾“中转站”变为矛盾“解决处”,构筑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的全新载体。
目前,区委、区政府以“群众服务中心”为龙头,正在整合力量,集中设立劳动保障、公证办证、人才市场等“便民服务大厅”,构筑“民生服务大院”,为群众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平台保障。
在此基础上,芝罘区在所有街道、园区,教体、建设、卫生等大系统局,设立27个群众工作站,在全部社区、居民区、学校、医院、重点企事业单位,设立258个群众工作室,形成了以群工办为龙头、群众工作站为纽带、群众工作室为基础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构建起群众工作的新格局。
同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群众工作信息员2200余人,辅以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保安队等,全区直接从事群众工作的人员达到6000余人,实现每100名群众就有1名群众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为群众工作纵深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平台。
与此同时,干部联系群众、民意直通、“居情档案”管理、公开听证、督查督办、评议考核六项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更使区委区政府心怀民生,为民服务的施政理念得到充分保障,真正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