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71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优质教案.docx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

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四部分:

期盼参加演出,排练扮演老虎,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演“哥哥”的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为鼓励“我”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最终“我”在正式演出时演砸,于是“我”寻求原因。

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生字词。

2.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3.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变化。

4.结合生活经验,评价“我”的演出,并开导“我”。

其中,教学重点是:

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

“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是:

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评价“我”的演出,并开导“我”。

二、说教法学法

1.在课堂上,我主张从传统的教授法变成灵活、机动的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受体,而要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活力的个体。

14

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

因此,我们要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例学生最终成为语文能力的拥有者。

2.细读、深读。

透过语言形式,把握语言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着写下批注,体会语言运用之妙,这是很好的教学经验。

在这个过程,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既读懂了故事,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环节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阅读目标:

(1)默读课文,在不认识、容易读错的字词下面做好记号并解决生字障碍。

(2)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根据故事内容,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

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归纳课文内容:

期盼参加演出,排练扮演老虎,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2.熟读课文,批注交流。

在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牛和鹅》的时候,学生已经尝试着做过批注,那是对课文的理解作批注。

根据课后习题第一题,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大胆质疑,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最后,让学生梳理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相互解答,教师有选择地引导、点拨。

3.细读课文,体会批注。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在阅读中通过人

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

所以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感受“我”的心理变化,并且还要在旁边写下批注,记录阅读体会与感悟。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批注。

4.品读交流,体会心理。

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主要体会、交流人物的心情变化。

(1)默读第一部分,体会“我”的羡慕。

(2)默读第二部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表演“我”的排练的样子,加深理解。

(3)默读第三部分,体会“我”的狼狈。

在这一部分,可安排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抓住

“哄堂大笑”这个关键词,思考“我”怎样的出场会引来大家这种反应,又是用怎样表演让会场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

学生对照着

“老师”在排练前讲的六步要领展开想象,想象“我”打乱了哪一步骤,缺失了什么细节,增添了什么动作而让观众哄堂大笑。

这样的想

4)默读第

四部分,体会“我”的不明白。

5.开放交流,各抒己见。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

“我”的演出窝囊吗?

可以怎么开导“我”。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说窝囊,也可以说不窝囊,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值得肯定。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2.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3.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变化。

4.结合生活经验,评价“我”的演出,并开导“我”。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变化。

难点:

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评价“我”的演出,并开导“我”。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老虎的图片)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老虎。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老虎在你心中有什么特点?

凶猛、威风、百兽之王……

2.设疑导入新课:

我们来看标题——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窝囊”是什么意思呢?

(无能,怯懦)大家一定感觉很奇怪吧,“窝囊”的大老虎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是窝囊的大老虎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根据阅读要求,自由朗读全文。

(1)默读课文,在不认识、容易读错的字词下面做好记号并解决生字障碍。

(2)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根据故事内容,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

2.检测交流字词。

(1)学好生字:

段、俩、练、裤、逃、亏、挖、堂、砸、锅。

(2)注意多音字和轻声词:

窝囊、露脸、角色、直冲脑门、哄堂大笑……

(3)理解词语:

窝囊、羡慕、殷切、哄堂大笑、通情达理……

3.交流思考的问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我”特别想上台露脸演出,后来“我”有机会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锅了。

(2)根据故事内容,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写“我”非常羡慕上台表演的同学,

期待自己能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掌声。

第二部分:

第4—16自然段,写“我”得到机会扮演一只大老虎,排练时,小朋友说“我”演的老虎太窝囊。

第三部分:

第17—20自然段,写“我”上台表演既紧张又儿狼狈,引得台下哄堂大笑。

第四部分:

第21—22自然段,写“我”表演结束后对这场表演

耿耿于怀。

三、熟读课文,批注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完成阅读要求。

在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牛和鹅》的时候,我们已经尝试着做过批注,那是对课文的理解作批注。

今天,我们要边读边思考,大胆质疑,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2.学生交流总结,梳理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1)老师为什么看了“我”半晌才下定决心让“我”扮演老虎?

(2)“我”为什么怕老师改变主意?

(3)排练时,老师提醒“我”演的不是猫,表明什么?

(4)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

(5)为什么不详细写“我”表演时的样子。

(6)假如“我”会豁虎跳,表演效果真的就会好一些吗?

……

3.学生相互交流解答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有选择地引导、点拨。

(1)相对简单的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以自己交流解答,教师

适当总结。

如,老师看了“我”半晌才下定决心让“我”扮演老虎,是因为担心“我”做不好。

“我”怕老师改变主意,是因为“我”太渴望上台表演了。

(2)对有难度的不理解的地方,或是涉及课文关键内容的地方,教师要重点引导。

如,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因为

“我”太紧张了,大脑一片空白。

(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

完成课后练习的“选做”。

(3)涉及到第二课时内容的地方、或学生需要深入品读的地方,教师可以先设下悬疑,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

如,假如“我”会豁虎跳,表演效果真的就会好一些吗?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抄写词语。

2.摘录描写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特别期待上台表演

扮演一只大老虎

演砸锅了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复习导入。

回顾内容: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层次,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也提出了许多质疑。

这节课让我们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逐一品读精彩语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二、细读课文,体会批注

1.提出阅读要求。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们在阅读中,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

“我”动作、语言、神态,感受“我”的心理变化,并且还要在旁边写下批注,记录你的阅读体会与感悟。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批注。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进行批注引导,如: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三、品读交流,体会心理

1.默读第一部分,体会“我”的羡慕。

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慕得要死。

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

道。

(1)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话写出了“我”什么样的心理。

羡慕

(2)从哪些字眼里可以真切地体会出“我”的羡慕?

真个、多想……

(3)指名读,用羡慕的语气来读。

2.默读第二部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1)有一回又逢到我们班表演,班主任在分派角色的时候,我殷.切.的.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注意。

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

“就这样吧,你扮老虎。

①想象:

当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此时的神态是什么样的?

脸上流露出殷切的期待的目光,显于跃跃欲试的神情。

②讨论:

“我”是此时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当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的心里万分期待。

当老师下决心让“我”扮演大老虎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万分高兴。

(2)没想事到临头还会出现危机。

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记住了!

”我连忙答应。

我有充分的自信。

①事到临头,出现了什么危机?

此时,“我”的心情是什么?

演哥哥的小朋友说“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大老虎。

此时,“我”很担忧、害怕,怕老师不让“我”扮演大老虎。

②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的心情又是样的?

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

从“连忙”一词中,可以看出“我”终于安心,而且因为老师的

鼓励而变得信心十足,此时,“我”很自信。

(3)“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

“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

向他们扑过去!

唉,你怎么不叫哇?

嗓门要大。

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①想象:

“我”此时扮演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我”慢慢地向前爬,他们就在前面,“我”向他们走去。

突然老师说:

“快站起来呀!

”对呀,“我”看到他们要站起来。

对!

向他们扑过去。

“我”是一只大老虎。

糟糕!

“我”忘记了要啊呜啊呜地叫着扑过去。

“我”调整姿势,啊呜啊呜地小声叫着,轻轻地向他们扑去……

②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心里十分慌乱。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心里有一点沮丧。

3.默读第三部分,体会“我”的狼狈。

(1)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