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6948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

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

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

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

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3月15日)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B.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

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

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

“常”是诗歌的精神,是审美精神。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

B.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

C.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这便是创作的境界。

D.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变是新诗的根本,作者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B.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C.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彰显了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

D.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

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

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

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

他的自传里写着:

“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

德国?

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

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

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

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

我是它们,它们是我。

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

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

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

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

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

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

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

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

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

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

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

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

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

他那年22岁。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

那六旬老人说:

“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

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

”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

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

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

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

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

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

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

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

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

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

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

“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

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

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

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

选出我们从文中不可获得的启示()(3分)

A.一个人应该专一多师。

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

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

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

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

B.要选择真正的“英雄”。

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

C.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

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D.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

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6.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江南雨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是啊!

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

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

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

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

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

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

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

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

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

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

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

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

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

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

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

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

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

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

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

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

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

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

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

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

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

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

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

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5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

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

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

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

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8、文中第③段说:

“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

”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

9、第⑤段中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

“君知所以得参乘乎?

”绾曰:

“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上问曰:

“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

”对曰:

“死罪,实病!

”上赐之剑。

绾曰:

“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上曰:

“剑,人之所施易②,独至今乎?

“具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

有功,常让他将。

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

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

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其后绾卒,子信代。

(节选自《史记》列传第四十三)

【注】①噍呵:

斥责。

②施易:

变卖以换钱财。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崩:

古代帝王或王后死

B.景帝幸上林幸:

指皇帝到某处

C.剑尚盛,未尝服也服:

使用

D.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将:

统率,率领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B.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C.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D.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卫绾忠厚谨慎,受到皇帝敬重。

孝景帝为太子时,请文帝身边的人喝酒,他以生病为由不去参加;

文帝死前嘱咐景帝要善待他,景帝即位后,一年多没有斥责过他。

B.卫绾为官清廉,为人忠实宽厚。

别人拿宝剑换取钱财,而他却把先帝赐的六把宝剑保存完好,并不再接受景帝所赐宝剑;

有人责备他,他甘愿蒙受,不与人争辩;

有了功劳,常让给他人。

C.卫绾因两次立军功,两次加官晋爵。

吴楚人反叛,他率兵攻打立下功劳,被授为中尉;

三年之后,又因为立下军功被封为建陵侯。

D.卫绾敦厚少言,受到皇上尊宠和赏赐。

他由太子太傅升为御史大夫,最后升为丞相,为官期间始终不发表什么个人意见,皇上认为他敦厚,尊宠他并赏赐他很多财物。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含春雨。

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14.词中刻画的丁香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思考的两句是:

“          , ?

”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是:

“,。

(3)在《雨巷》中,诗人把自己的理想描述为一个姑娘,诗人说:

“我希望逢着//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真正的君子不像那些_______________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

②体验式德育教育注重自我体验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起_____________地说教更易于学生接受。

③古人论文,讲究气贯长虹,力透纸背;

今人为文亦应有丹田之气,不可___________。

A.道貌岸然装腔作势一本正经B.道貌岸然一本正经装腔作势

C.一本正经装腔作势道貌岸然D.一本正经道貌岸然装腔作势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韩两国防务部门当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决定在驻韩美军部署“萨德”系统,将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式,导致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B.有网友认为,特朗普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的,其若当选,与美国有这大额贸易顺差的国家的贸易盈余将减少。

C.2016年9月1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

法律明确禁止的,是个人开展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D.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认知。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社会情绪能力”是继“情商”之后,目前国际上脑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去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说教就可以解决,但其实不然,这些都与脑的发展基础相关。

①人的智商一直是可以完善、可以发展的

②而智商的高低,至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你的生活

③只要你不断学习,知识就会长进,智商就会提高

④你过得快不快乐,都取决于这五个方面

⑤但社会情绪能力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

⑥社会情绪能力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

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①      。

树并不很粗,却坚韧挺拔,都生长在石上。

②      。

树冠顶部都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

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B.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C.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

D.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2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当我们提到歌剧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宏大的场面、巨大的篇幅、复杂的情节展开与人物关系、强烈的戏剧冲突……当然,__①__意大利古典浪漫派歌剧,__②__有一连串情感丰富的咏叹调,__③__引人入胜,__④__全剧一口气听下来未必轻松;

__⑤__一些短小轻松的歌剧形式便应运而生,其中意大利的喜歌剧最为人熟知,__⑥__这里要说的是奥地利和匈牙利的轻歌剧。

A

/

还会

虽然

如果

因此

不过

B

若是

一定

其实

C

尽管

于是

D

22、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标题,不超过17个字。

(5分)

新华社酒泉9月4日电 4日8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创新”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

“创新”一号04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

搭载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

“创新”一号04星和用于这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2次飞行。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