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96101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文档格式.docx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8.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

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和防

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

”要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

A.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要坚决防止左倾错误的形成与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

9.如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10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11有学者认为:

“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

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

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

”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议B.《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2“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

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

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

头痛!

”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1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新课标第一网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142009年9月28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祭奠大会上,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做了“己丑年祭孔子文”——高山仰止:

其中写道:

“……唯和衷而共济,讲信而修睦。

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

……”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立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

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16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

“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

”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172008年12月26日,在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期待下,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展开护航行动。

2009年4月28日上午,中国海军首批远赴印度洋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奏凯而归顺利返回海南三亚。

这一事实表明

1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中国在形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8参与过打开中美关系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乒乓外交”是一项富有戏剧性的、启示性的外交举措,它体现着中国领导人的某种个性:

精明老练、聪明过人、富有智慧,有“小中见大”的战略谋划意识。

他所描述的是1970年代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曾出现“小球”推动“大球”的情形。

中国之所以能以“小球”撬起“大球”的原因是

A.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第三世界的支持D.改革开放的实行

192009年2月10日至2月17日,胡锦涛主席先后对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进行国事访问,开始了“友好合作之旅”的访问。

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同5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1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

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22若以“风”字开头的成语来概括二战后的世界形势的特点,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A.风雨同舟B.风云变幻C.风调雨顺D.风平浪静

23尼克松在1971年曾说: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所说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欧共体的形成B.日本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D.中国的振兴

24“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

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25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

A.呈现五极世界格局B.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个别大国单独操纵世界局势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

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希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那些主张?

(2分)

(2)依据材料一,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4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的”(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阿登纳说: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70年

西德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黄金外汇储备

5.3

5.2

14.6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在什么时候走向联合?

(2分)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6分)

(2)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西欧国家的联合组织名称分别是什么?

(2分)简要概述走向联合的趋势特点。

(4分)

(3)根据

材料二、三,阐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8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

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

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

请说出具体内容。

(3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3分)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5分)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

说出你的理由。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当看到,冷战期间由于美国和前苏联在联合国占支配地位,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美苏两国直接或间接插手世界各地的战争或冲突,双方甚至将冷战的“战场”搬到了联合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冷战结束。

两极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在此后发挥了其他任何国际组织

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前苏联解体、华约集团崩溃,俄罗斯虽然从前苏联那里继承了超级大国地位,但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大大减弱,对美国和整个西方的态度由对抗转为合作.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以更加务实的姿态处理国际事务,对维和行动的态度日趋积极.美国自从“9·

11事件”后,在处理诸多国际事务方面更需要其他大国,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合作.。

……随着冷战的结束,被长期掩盖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在一些国家内部日益激化并迅速迸发出来,世界各地一时战火四起,内战型冲突成为军事冲突的主要形式,也成为威胁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主要不稳定因素。

——《联合国维和行动一风雨60年》

材料二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17日发表报告说,中国正在国际维和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显示出中国希望为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积极的贡献。

报告说,2000年以来,中国参与联合国国际维和行动的人数增加了2

0倍,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已超过俄罗斯、英国和美国成为联合国国际维和力量的第14大贡献国。

报告认为,中国的国际维和作用增大还体现在中国

对参与敏感地区维和行动所采取的积极态度,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担任联合国维和行动负责人或指挥官。

……报告评价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表明,中国在努力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争取对全球和平与安全作出

实际贡献,并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2009年2月17日电

材料三由中国警察在这里指导监督别国的警察执法,这无疑有一种历史的自豪与骄傲,让人顿生自信.……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动荡不宁、地区和局部冲突不断的世纪交替之际,派出自己的维和警察,不仅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对近代饱经欺凌的中国人来说,的确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悦和平衡.——《香港商报·

世纪维和》

材料四在强权政治阴影笼罩下,大国操纵维和行动的痕迹日益明显.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其对外政策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愈来愈浓,其他西方大国也总想在多事之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因而,使得以“联合国”名义对主权国家内政进行军事干涉的倾向也不断蔓延.有些国家希望把维和行动当做实现大国意志和推销西方价值观念的一个“合法”工具.为此联合国领导人曾警告说:

“世界主要大国正在把联合国推向他们自己也不愿冒险进入的地区”。

——2008年《中国辅导报》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状况及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正在国际维和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二、三

指出其意义。

(6分)

(3)比较材料一、四,归纳当今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与冷战时期相同的不利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D马克思不赞成1870年9月起义,但对这次斗争中工人阶级的优秀表现给与充分肯定,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作出的结论。

2【答案】:

D

3【答案】:

C

4【解析】:

B③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转正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5【答案】:

6【解析】:

B。

首先从时间上分析,是在十月革命前夕。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临时政府镇压了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的游行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解析】:

选B。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解析】:

A。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是1949年左右;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1953年;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1955年;

而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是1971年,故排除。

答案选A

15【解析】:

C从“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看出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强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16【解析】:

C60年代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美国想改变与中国的关系。

尼克松上台后,中美关系正常化。

17【解析】:

D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不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8【解析】:

B。

所谓的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其关键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才是根本原因,AC都是外因。

改革开放的实行在1978年,而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

19【解析】:

A与非洲国家友好往来,因此可以排除B、D。

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属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内容。

20【解析】:

从材料看,是指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是并不意味着美苏矛盾的趋缓。

21【解析】:

D不结盟运动兴起时面临美苏两国争霸的局面,其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2【解析】:

B二战后美苏两国争霸,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在冷战的背后有局部的热战,ACD都太平静,只有B最贴切。

23【解析】:

C解答本题注意两点:

一是时间70年代,二是“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

结合这两点就知道根源是经济方面,ABD都是政治方面。

24【解析】:

C建立单级世界绝不是靠谈判能够实现的,排除。

其他三项正是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

25【解析】:

C提取信息结合所学:

题中所说的国家正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几股势力,而且题干中还抓住了几个国家的弱点来进行了分析。

26答案:

(1)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因为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刚刚完成。

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新政权面临着一战中战场上的严峻形势。

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在继续的形势下,列宁的主张看起来是荒谬的

(3)半年的时间证明了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民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

27答案: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当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无力单独与之抗衡,为了欧洲国家自身的利益必须联合。

(2)1967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改名为欧盟,数目逐渐扩大,领域逐渐深化。

(3)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增强,逐渐形成美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8解析:

(1)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抓住“印度”“和平共处”等关键词,不难发现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具体内容是要求熟记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它解决的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相处问题,针对的是当时的“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3)材料三中“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可见是“求同存异”方针,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的亚非会议上提出来的。

(4)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三“求同存异”当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灵活运用。

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2分,错一处扣1分)

(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

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3)周恩来、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5分)

(4)否。

(1分)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

“求同存异”是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

29答

案:

(1)冷战期间:

受到很大阻碍。

(1分)原因:

美、苏在联合国占支配地位,插手世界各地的战争或冲突;

美苏在联合国内也进行冷战。

(2分)冷战结束后: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减弱;

美国

在国际事务方面更需要其他大国合作;

长期掩盖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日益激化并爆发。

(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2)表现:

参与维和行动的人数增加;

对参与敏感地区维和行动态度积极;

越来越多的担任维和行动负责人或指挥官。

(3分).

意义:

为维护和平做出贡献;

提高国际地位或形象;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答出其中3点即可,3分)

(3)共同:

强权政治或大国操纵。

(2分)

(4)积极参与;

致力于推动多极化;

反对霸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