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
《高职大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大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坚持"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
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层次
《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不同层次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层次设置相应的层次目标。
最终达到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考虑到大专学生体育学习层次上各方面的差异性,《标准》设立的最高层次目标,作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其他层次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层次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
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表征。
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表现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的内容
(四)根据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按照课程管理的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
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按照内容标准中水平四的规定,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
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
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
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
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
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
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
一、课程内容
《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及我校实际情况,遵照“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我院的一年级开设定项体育与健康课程、二年级开设选项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含理论课16学时必修课)、以及保健课(一、二年级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的必修课),修满学时或修满规定学分。
定项课程根据学生专业对口选择体育课程项目及内容,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特色,教学目标也进一步加强转化。
在注重学生提高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为选项课二年级打好理论与素质基础,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选项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项上课,教学内容以所选项目为主,我校根据学校教育总体要求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选项课程,以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目前,开设选项课的项目有:
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太极,乒乓球,地掷球,体育舞蹈,游泳。
拟增设课程项目有:
网球,羽毛球,民族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散打等,待教学器材、场地进一步完善,或教师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条件充足后可供学生选择。
教学要求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中,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项目结构见表1
课程项目结构
项目编号
项目
名称
项目内容
主要教学知识点
学习目标
学习领域一
运动
参与
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在促使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学习领域二
技能
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两种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
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
(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二)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四)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学习领域三
身体
健康
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要求学生在某一水平学习时侧重发展某些体能。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二)发展体能
(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四)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学习领域四
心理
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侧重使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在教学中,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
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发展心理品质;
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二)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三)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四)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学习领域五
社会
适应
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比赛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的合作行为;
注重学生对运动角色和体育道德行为的识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体中的体育与健康信息作出简单评价的能力;
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通过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二)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二、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序
号
章节题目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备注
1
篮球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2
排球
3
足球
4
武术
5
太极
6
地掷球
7
健美操
体育舞蹈
9
乒乓球
合计
16
128
任意选两项
(两学年)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
(一)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
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
考查课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
实践考试成绩占60%;
理论考核占10%
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30%
2、实践考试成绩(学生各选项项目实践学习的进度、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考试)60%
3、理论考核10%
课程项目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点
建议考试方式
评价标准
优
良
及格
运动参与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说服和带动他人进行体育活动。
知道如何制订运动处方。
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
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认真上好体育课。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
运动技能
(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教师评价
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
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
了解国内外重大体育事件。
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
学习一两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组织和参加小型体育比赛。
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
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
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观看体育比赛。
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
观赏体育比赛。
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
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
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
注意运动安全。
学习在野外条件下的活动技能与方法。
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
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集体野外活动。
身体健康
教师评价+自评
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
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
发展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与现代体育锻炼方法的异同。
懂得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运动对环境卫生的要求。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
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
了解卫生保健知识。
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
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
描述身体特征。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心理健康
互评
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
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
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自觉运用适宜的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在体育活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
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
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
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
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
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
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
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社会适应
教师评价+互评
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关心社会的体育和健康问题。
具有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选择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为体育与健康实践服务。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
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识别体育中的道德行为。
简单评价媒体的体育与健康信息。
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
(二)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院相关规定进行
(三)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学院《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进行基础模仿练习,并鼓励他们提高自学、自练能力。
(2)教师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3)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5)有条件时,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导学生收集和综合信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6)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这样既可以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可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2.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这对担任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沿袭原来体育课的教法显然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的重点。
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情绪变化等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同时,要加强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与手段
1.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可根据需要采用全班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
在分组的形式上,可以按相同的水平分组,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
分组可以相对稳定,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
采用什么分组形式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而定。
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按年级分专项班进行上课,其他如选项式分组、友伴型分组、帮教式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以及上课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较为接近为分组依据)、异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为分组依据),也可打破年级界限,按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层次进行分组等形式,都可以酌情选用。
体育教师也可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
可以根据自愿和兴趣的原则让学生组成课外体育俱乐部或锻炼小组,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结合起来,以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按照学期或学年进行一次专项的选择,以便使学生获得多种运动体验,并在多种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发展自己的运动天赋和特长。
课外体育俱乐部或锻炼小组应由学生自己决定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时间和负责人,教师应对课外体育俱乐部或锻炼小组进行指导。
学校可以组成由教师指导的、学生自行管理的学生体育协会,统一协调和管理全校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锻炼小组的活动。
2.组织教学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避免那种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学习内容,只按计划安排上课的机械做法。
在学习一项内容时,如有的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该项内容的动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其他动作,或让其协助教师指导别的同学练习,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场地设施具体要求见表: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篮球场与相关设施器材
排球场与相关设施器材
足球场与相关设施器材
操场与相关设施器材
小金属、大金属、塑质球掷球场地与相关设施器材
操场、体操房、体操馆与相关设施器材
乒乓球室与相关设施器材
三、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刘卫国《大学体育教程》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7年
2.主要参考书:
杨乃彤王建军《新编体育与健康》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
林志超《体育与健康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
林克明丁英俊崔伟《高职高专体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季克异孙麒麟《高职高专体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目前我院体育选项已开设项目有:
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太极,羽毛球,乒乓球,地掷球,体育舞蹈,各个项目都有开发和利用的空间,其中小金属地掷球是我市的特色项目,我市号称“全国地掷球之乡”,可利用开发的潜力更大,无论是人力资源和体育设施资源开发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资源和课外、校外体育资源开发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发挥这些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