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
“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1)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2)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3)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②段“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一句的理解。
【答案】
(1)采用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对丝绸之路名称的思考;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概括了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引用或引资料,通过说明魏晋时期玉石口服的特点,说明丝绸之路从西向东运送玉石的事实,增强说服力。
(3)社科院考古所“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解析】【分析】
(1)标题“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从语言角度分析,采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关注,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从内容上分析,揭示了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又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
(2)“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一句明显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准确地说明了第2段中的观点句“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或“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
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3)“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一句的前半句很好理解,难在对“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含意的理解。
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分析出“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是指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章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故答案为:
⑴采用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对丝绸之路名称的思考;
⑵引用或引资料,通过说明魏晋时期玉石口服的特点,说明丝绸之路从西向东运送玉石的事实,增强说服力。
⑶社科院考古所“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标题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注意对文章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注意平时对文章标题理解角度和方法的积累,及基本术语的掌握和运用。
⑵标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理解。
解答此题考生要掌握常用说明方法技巧作用,要结合句子进行分析理解,掌握答题的基本模式。
⑶标题考查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熟读文章,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具体的段落进行分析理解。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走向3D时代
①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3D(三维)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
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②3D是tlllree—dimensioil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
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
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
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③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
在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3D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④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
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
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
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l日下午1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⑤此外,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
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
而3D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
在今年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
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
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3D影像。
⑥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
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3D节目内容的话,3D电视就只是一个摆设。
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
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1)选文第①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段,用简单的语言给3D下个定义。
(3)结合文意,说说真正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
(4)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请你发挥想象,举一例加以说名明。
【答案】
(1)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引出说明对象。
(2)3D是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像。
(3)①3D资源相当有限;
②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③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4)示例:
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矿,空中导航等领域。
比如,在未来医学领域,利用3D显示技术进行手术,将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1)第一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运用3D技术,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引出说明对象——3D技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字,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从第二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将这些特征重新组合,用“3D是×
×
”的形式进行概括即可。
(3)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第⑥段“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据此提炼概括解答。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
举例时要与文章内容相联系。
例如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矿、空中导航等领域。
据此选择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1)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点评】
(1)本题考查分析开头段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补充一下,如果开头很优美。
作用是: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能力。
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进行提炼概况,最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
(3)作答时要先理解文章内容,包括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以及它的发展进程等。
在全面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
(4)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及迁移运用能力。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
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待人真诚却显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由是,心智El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
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一样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
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
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
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________,________。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修正,十分重要。
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
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忍强大。
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
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或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
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
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亭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忍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上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的首句一致)。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4)文中第③段画“________”的句子除了运用道理论证以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5)下面是对本文的理群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种论证方法。
B.
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一句中的“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
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
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
(1)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2)读书可以防止(远离)浮躁贪婪(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澄澈)。
(3)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读书对心灵修复的益处;
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即读书能让人“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4)比喻论证。
作用:
把“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作“烤火”,可以把“衣服上的湿气”烤得烟消云散,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的观点。
(5)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阅读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概括议论文的观点。
阅读全文,找关键句:
在文章首段没救可找到“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心灵修复方式”或者看标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也是这种的观点。
(2)题要注意本题的要求:
“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即是提出分论点,仔细阅读本段内容,从“读书”和“与内心的安静”来思考,拟写分论点。
(3)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一般分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根据文段概括出这三步。
(4)划线句子还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答题模式为: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观点。
(5)本题考查考生对议论文有关知识的了解。
阅读各项内容,分析其中知识要点,根据所学积累一一判断正误。
A:
第二段用的是举例论证;
B:
“是”指代的是“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灵”;
D:
本文的语言特色是平实。
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⑵读书可以防止(远离)浮躁贪婪(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澄澈)。
⑶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⑷比喻论证。
⑸C
【点评】⑴找观点,根据议论文的特点,找准关键语句,找准关键位置,仔细审视,正确判断。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组织能力,要注意前后语句的格式。
⑶考生要掌握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思路,仔细阅读文本,看是否有特殊的结构。
⑷考生要掌握常用论证方法,并且要掌握固定的答题模式。
⑸考生要自由议论文知识点的储备,要学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
4.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话糙理会糙
①有句话叫“话糙理不糙”,意思是,有些话即使听起来不怎么中听、雅观,但是道理却很正确,很耐人寻味。
这句话乍一听起来颇有些“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事实上是这样吗?
②古人云:
“言为心声”。
“口者,心之门户也。
”口与心,就好比是苗与根的关系,苗全坏了,根又能好到哪里?
③佛经上说:
“嘴巴不好的人,心再好也不能算作是一个好人。
”意思是嘴上不留口德,内心或许也丧失了道德。
《庄子·
人间世》中也有这样一句话:
“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可见,惟有自己多留口德,才会播种美德。
惟有我们心存善念,好言淙淙如温泉,若是要嘴尖皮厚,霜刀雪剑势必伤人颜面。
让别人颜面扫地,别人轻则把你扫地出门,重则把你忌恨在心,这样的忌恨就如同一个小炸弹,终究有一天会炸伤彼此的心灵。
④有位富家子弟终日烦恼,因为自己没有信仰,就去拜见一位禅师,禅师在静修,小徒弟就把富家子弟拦在了外面。
富家子弟悻悻地说:
“我每月供奉给你们庙里这么多香火钱,你们的衣食住行都靠我来养,见见你们师傅却这么难!
”听到外面的争吵声,禅师让小徒弟放行了。
富家子弟进了禅师的门就直抒胸臆:
“我不快乐,我不知道自己的信仰在何方?
”禅师笑曰:
“不要再找信仰了,先找找你口中的修养再说吧。
等你口中有修养了,信仰自然也就回来了……”
⑤小时候,常听老年人念起这样的顺口溜:
“嘴巴不好,良心长草;
嘴巴嚼舌,居心叵测;
嘴巴不饶,误解如牢;
嘴巴刻薄,心地瘫瘸。
”仔细想想,这些话虽然来自乡间,却蕴含着朴素的哲学。
⑥话锋如笔锋,谈笑间,都记录在别人心灵的纸张上,譬如同样是拒绝人,若是你话锋太过尖锐,就有可能戳破别人的心灵,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甚至会伤害你的形象。
若是你从容幽默,谈吐优雅,则可能让人如沐春风。
⑦不要光顾着自己嘴上说得欢,要小心别人气得心头冒青烟;
不要光顾着自己口无遮拦,要防止别人早已怨气泛滥;
不要老想着自己的嘴巴是出于“好”的出发点,殊不知别人的忍耐力早已到了终点站;
不能老想着自己一吐为快,不想着别人心里早已“反酸”。
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一句好听的话,就可能有一千句甚至更多的良言跟进,世间的事很多就如此,你以良言予他人,他人会以真心来报你。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需要一千句甚至更多句的好话去圆,但世间的很多事,如同一面镜子,一旦摔破了,就再也难以复原。
所以,切莫口无遮拦,弄不好就会丢份砸碗,切莫言语潦草,弄不好你会惹来一身烦恼。
⑨奉劝诸君,口蜜心也蜜,切莫逞一时口舌之快,因为这可能让你背负一辈子言语之祸的债。
⑩话糙理会糙,各位要记牢。
(作者:
李丹崖。
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第⑧段中任选一种论证方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3)请简要分析②—④段的论证思路。
(4)下面的材料放在第几段后面最合适?
请说明理由。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曾这样婉拒过一位想拜见他的美国记者:
“如果你吃了一个好鸡蛋,你会一定要见见那只下了这只鸡蛋的母鸡吗?
”
【答案】
(1)话糙理会糙。
(2)示例一:
对比论证。
用说一句好听的话和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的后果作对比,突出论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观点。
示例二:
比喻论证。
把世间很多事比作摔破后难以复原的镜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恶语伤人六月寒的观点。
(3)第②段提出言为心声的观点,阐述了口与言的关系;
第③段从道理上论证了上述观点;
第④段则举例论证了上述观点。
(4)第⑥段。
因为材料写的是钱钟书婉拒记者采访的事,与第⑥段阐述的观点“同样是拒绝人,若是你从容幽默,谈吐优雅,则可能让人如沐春风”相一致。
(1)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
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2)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
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
如:
(3)学生了解议论文中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分析时,结合具体语境来阐述论据所起的具体作用。
答题方法:
: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这里第②段提出言为心声的观点,阐述了口与言的关系;
(4)学生所举事例或道理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
能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
①明确论据类型;
②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材料放在第⑥段,论证了从容幽默,谈吐优雅,则可能让人如沐春风。
【点评】本题考查选取论据证明论点的能力。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
古今中外的都可以。
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