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4579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1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系统功能语言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结构是在“位置”上

功能。

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言本身具有的语篇元功能就是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

“说话者通过连贯的话语(语篇功能)在与别人进行交际(人际功能)的同时,反映客观世界和说话者的内心世界(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包括两种。

经验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验的表达,反映所发生的事,参与的人,以及所涉及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

逻辑功能则是语言对两个及两个以上意义单位逻辑关系的表达。

经验功能主要通过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体现。

根据及物性系统,我们可以把经验进行概括,并总结为六种过程:

物质过程,即做某事的过程。

心理过程,表示各种心理活动的过程。

关系过程,即事物之间为何种关系。

行为过程,表示喘气、哭笑、触摸等生理活动过程。

言语过程,是说话者讲话的过程。

存在过程,表示某物真真实实有的过程。

研究逻辑功能有两个角度:

相互依存和逻辑语义关系。

人际功能

在言语角色最基本的任务有两个:

给予和索取。

交流物也可分为两类:

物品和服务;

信息。

言语角色和交流物组成了四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

提供、命令、陈述和提问。

人际功能可通过语气和情态两个系统得以表达。

语气包括主语和定式操作语两个部分。

情态则包括用来交换信息,以命题形式出现的情态和进行物品---信息交换表达提议的意态。

语篇功能

语言的语篇功能包括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

主位结构即英语中的主位和述位系统,主位不等同于主语,但主语可以充当主位。

同时充当主位的主语是非标记主位,反之,则是标记主位。

例如,Hegaveapresenttome.这句话中的主语就是非标记主位。

而表达同样意思的Astothepresent,hegaveittome.这句话的主语是he,而主位是thepresent.信息结构主要包括已知信息和新信息。

已知信息就是我们已经获取的信息。

新信息就是我们即将从句子中获取的信息。

衔接系统有两大类:

语法衔接,分为照应、连接、省略、替代;

词汇衔接,分为同义、反义、搭配和上下义。

1.1.1.3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功能主义语言学将语篇视为主要研究单位。

情景语境分为三种:

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

话语范围指的是交谈的主要话题以及场景等情景因素,即发生了什么,参与者在做什么,在具体语篇中主要通过概念功能得以体现。

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参与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即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和角色关系,在具体语篇中主要通过人际功能得以表达。

话语方式指的是语言活动所采用的媒介,即交际的渠道,语言发挥的作用,在具体语篇中主要通过语篇功能得以体现。

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语言观,把语言看做一种意义潜势。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理论自身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重视研究语言能力,又着重研究语言的使用,在话语分析、双语教学与翻译和问题研究方面硕果累累。

系统功能语言学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继续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技术、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使该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联系,促进该理论的发展,并不断为人类做出贡献。

1.1.2系统语言学的特点

(1)系统语言学家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能,所以系统语言学家集中力量去发现和描写由于社会情境和说话人的情况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言变体,以及这些变体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因此,系统语言学最容易应用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它与文体学也有密切关系。

这一特点正是系统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根本区别:

系统语言学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不重视语言的心理基础;

而转换生成语法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不过问语言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2)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知识”方式。

在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类似于这样划分乔姆斯基区分的是“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韩礼德的区分是“语言行为潜势”和“实际语言行为”。

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言语”上,他们都认为言语是讲话人实际说出的话。

他们的区别在于如何认识“语言”。

韩礼德认为,语言不是人的一种知识能力,而是“文化和社会所允许的选择范围”,也就是“在语言行为上所能够做的事情的范围”。

所以,所谓“语言”就是讲话人“能做”什么,所谓“言语”就是讲话人“实际做了”什么。

乔姆斯基所说的“知识”是语言的心理学范畴,“语言能力”是个人的特性;

韩礼德的“做事”的方式属于语言的社会范畴,即语言与环境的关系,“语言行为潜势”属于一个语言社团的特性。

这一点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区别于转换生成语言学乃至其他众多语言学派别的重要标志。

(3)系统语言学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并且认为这种描写本身就是语言学的目的之一,而不是为了发现语言的普遍现象。

转换生成语法更重视发现语言的普遍现象,调查个别语言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用韩礼德的话说,语言间的普遍现象不仅琐碎,而且本身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人类语言共同遵守的规则是最容易为人们所掌握或学习的,因此研究这些规则对于促进人类交际没有多大帮助。

相反,只有语言间的差异尤其是这些差异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才是真正重要的,认识和掌握这些差异会有助于克服其造成的交际障碍。

在这一点上,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派无疑是针锋相对的。

(4)系统语言学用“连续体”的概念来解释复杂的语言事实,引进了“阶”和“精密阶”两个概念。

这样一来,在实际的语言描写中,系统语法既能从最简单、最明显的切分入手,逐步进行越来越细致的区分,又不忘记包含细小概念的更大范畴。

(5)系统语言学以“系统”作为基本范畴。

韩礼德继承了Firth的“系统”概念,把语言看作是一套系统。

每一个系统就是语言行为中的一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即在特定环境中可以选用的一组语言形式。

“系统”这个概念是系统语言学的出发点,是它区别于其他语言理论的根本范畴。

系统功能语言不是凭一时的激情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三代人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相较于其他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城比较全面,研究范固包括:

语音学、青系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境研究、文化研究、语料研究等。

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比较实用,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翻译研究、语篇分析、文体分析、计算机应用、文学分析等方面。

1.2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与发展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最有影响最引人瞩目的语言学理论之一。

韩礼德是最早从事系统理论的研究者之一,著述最多,观点最为全面,被公认为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无可争议地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语言的看法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真正的”系统功能语法,他的理论客观上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因此,我们可以主要顺着韩礼德的思想体系理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为切入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理论。

1.2.1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形成不是凭空而起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具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并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

现分别简述如下:

1.2.1.1英国语言研究的传统

从16世纪开始,对语言的研究在英国蓬勃发展,并被打上了“实用语言学”的烙印。

正音学、词典学、速记学、拼法改革以及人造的“哲学语言”等,都反映了英国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率先发展,也反映了英国语言研究的“实用性”的倾向。

英国对语言研究的传统使现代语言学在英国较早地成为独立的学科,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语言学家(如著有《语音学手册》(1877)的施威特(sweet)、发明了基本元音参照点系统(即元音舌位图)的丹尼尔"

琼斯(danie·

jones)),也为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诞生提供了历史条件。

(1)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以研究土著文化著称,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

他对语言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强调语言的功能,强调语境研究的重要性。

他使用“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探讨语义,认为话语应放在全部的生活方式情景中去理解,话语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人的活动。

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为后来的弗斯“语境学说”(contexturalism)和韩礼德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铺垫。

(2)弗斯的语言理论

20世纪40年代初,弗斯成了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并创立了“伦敦学派”。

弗斯和马林诺夫斯基一样,也认为话语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而意义是情景语境中的复杂关系的总和,所以意义不应局限于词汇和语法意义,还应包括情景语境中的意义。

由此,“语境中的功能”(functionincontext)这个提法便构成了弗斯意义理论的核心环节。

弗斯的“语境”概念分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项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

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它涉及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文化历史,融合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另外,弗斯受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把语言的聚合关系叫做系统,把组合关系叫做结构,并以这两个概念作为描写和分析语言的基本框架。

在弗斯看来,结构是一定的语言成分在组合体中的前后连接,系统是指相关语言项目或语言单位在聚合体中相互类聚。

弗斯的基本语言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过直接的影响,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是在他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法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是弗斯的学生,是伦敦学派的早期成员,他从弗斯那里继承了两个基本思想:

第一是“情景语境”,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景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是“系统—结构”概念的区分。

但是,韩礼德弘扬和发展了弗斯的“语境学说”和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socialsemiotics)。

他指出,语言是社会行为,是人的行为潜势(linguisticbehaviorpotential),是语言和文化允许他选择的选择范围,或者说是在语言行为上“能够做的事”的范围。

通过语言,“能够做的事”表现为“能够表达的意义”,即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

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在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上实现的,但语言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关于系统与结构,韩礼德继承了弗斯关于它们的区分,但不同意弗斯结构是第一性的观点。

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里,语言系统表现为选择关系(即聚合关系),选择是第一性的,结构(即组合关系)是第二性的,是各种选择的结果。

换言之,语言系统是一个由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语义是一定语境下的选择,即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在这个系统网络中作出某种选择的结果。

总的说来,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功能性思想和弗斯情景语境理论都对系统功能语法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实际上确定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们如何根据社会文化环境在语言系统中通过意义潜势的选择来实现各种功能的。

1.2.1.2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局限

众多的语言学理论和流派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为形式主义(又称形式派),一为功能主义(又称意义派)。

以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的形式语言学过于强调客观性、经验性和可验证性,把意义置于不适当的次要地位(有的甚至完全排斥意义),他们眼中的语言被解释为“一种形式系统,然后加上意义”。

形式语言学往往自称是最科学的,它研究理想的说话者,但这使它成了对语言学的研究,而不是对语言的研究。

因此,形式语言学都能很明显地显现出它们的理论局限性。

韩礼德认为,语言应被解释为意义系统,伴之以意义得以体现的形式。

形式是走向目的的手段,本身不是目的。

“我们”要问的不是“这些形式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这些意义如何表述”。

韩礼德曾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成主义的兴起感到遗憾,认为它埋没了一批与乔姆斯基意见相左的可能很有作为的学者,并认为他本人如果不是及早离开美国,也会被拒之语言学研究的大门之外。

韩礼德自己的做法是,试图建立一种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的语言理论,使它既能强调语言的形式规则,又能强调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规则,这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

表现在他早期完成属于形式主义的系统理论框架的同时,就立即着手中晚期探索功能描写的理论。

1.2.1.3其他语言理论的影响

现代语言学欧美各派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

前面提到弗斯受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提出了“系统—结构”理论,并被韩礼德继承和发展。

而韩礼德也多次谈到他关于语言三层次系统(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的总的观点得益于他的导师弗斯、哥本哈根学派的叶尔姆斯列夫及其语符学派、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特别是交际动态理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韩礼德曾于1947-1950年到中国先后跟随罗常培和王力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并获益很多。

1.2.2韩礼德简要学术年表

1925年,韩礼德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

青年时期,他就读于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并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47-1950年,他来到中国深造,先后跟随北京大学的罗常培先生和岭南大学的王力先生学习,并获益很多。

(具体参见胡壮麟《王力与韩礼德》一文,《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从中国回去后,他进入剑桥大学读博,导师是弗斯。

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

1956年,他发表了《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一文,标志他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

1959年,他的博士论文《<

元朝秘史>

汉译本的语言》发表。

(其实该文是1955年完成的,韩礼德因此而获得博士学位。

之所以拖了几年才发表,恐怕他当时也遇到了学术论文发表难的困境。

另外,该文已提到范畴概念,但未做解释,而在1956年《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一文中,范畴已成为其文的主旨。

1961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

这是“阶与范畴语法”的发端。

从1963年始,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1966年,他发表了《深层语法札记》,提出系统语法,代替“阶与范畴语法”。

这是系统语法的宣言书。

从1967年开始,他在完成系统理论框架的同时,立即着手探索功能描写的理论。

1967年,出版《英语小句主位组织的某些方面》。

1969年,发表《英语小句的选择与功能》。

1970年,发表《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

该文明确提出了语言的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

1973年,出版《语言功能探索》。

1976年,他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

1978年,出版《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

这是他将研究重点转向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上的成果。

1985年,《功能语法导论》出版,这标志着功能语法进入成熟阶段。

该书1994年、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每次内容都有较大程度的更动。

1987年12月,他从工作岗位退休。

此后,他继续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并不断有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

1.2.3系统功能语法的六个核心思想

1.2.3.1元功能的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

这种功能千变万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其中有着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更具概括性的功能,这就是“元功能”(metafunctional),或称“纯理功能”。

“元功能”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是语言的普遍特征。

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1)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内容”的功能。

在语言中还有“逻辑”(logical)功能,即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的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

由于两者都是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上,与其他功能相比较是中性的,因而可统称为“概念”元功能。

(2)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其功能之一必然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或是对话轮(讲话的轮次)的选择作出规定,或是对事物的可能性和出现的频率表示自己的判断和估测,或是反映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亲疏关系。

这个元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元功能。

(3)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这样的语法单位,而是表达相对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

这样由说话人将上述“概念”和“人际”两种功能组织起来成为语篇的功能称“语篇”(textual)元功能。

“语篇”(textual)元功能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相一致和相称的语篇。

上述三种元功能用较为通俗的话可转述为“观察者”的功能(指说话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观察),“闯入者”的功能(指向他人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相关”功能(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

1.2.3.2系统的思想

韩礼德不同意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一套符号的集合。

在他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此语言不能用解说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应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

韩礼德认为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聚合关系来表达。

因此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是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就可以产生结构。

也就是说,系统理论是在使用中演变的,离开语言使用者的实践它就不会存在。

系统存在于所有语言层次,诸如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都有各自的系统表达本层次的语义潜势。

1.2.3.3层次的思想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

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realize)关系,即对“意义”(语义层)的选择体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体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

由于有这样的观念,整个语言系统又可看作是一个多重代码系统,即由一个系统代入另一个系统,然后又代入另一个系统。

用通俗的话说,“能干什么”(语义)体现于“能意味着什么”(词汇语法);

“能意味着什么”体现于“能说什么”(语音)。

采用层次的概念还可以使人们对语言本质的了解扩展到语言的外部,语义层实际上是语言系统对语境即行为层或社会符号层的体现。

因此,可以将语义层看作是一个连接词汇语法层和更高层面的符号学。

1.2.3.4功能的思想

这里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是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在语句中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词汇语法的成分或结构只是它的表达格式。

表达式和它所表达的语义清楚地分为不同的层次。

除及物性系统外,还有语气系统(包含“语气”和“剩余成分”等功能);

主位系统(包含“主位”和“述位”两个功能成分);

信息系统(包含“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两个功能成分)。

1.2.3.5语境的思想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如果人们把语言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就必须从外部来确定区别语义系统的标准,也就是要依靠语境来确定同一语义类型的语言材料是否真的是同一意义的标志。

语言之外的社会语境或情景与语言一样也是语义的一部分。

情景分析法和情景意义与其他层次的分析法和意义的区别在于:

(1)前者涉及有关世界的非语言特征;

(2)说话者和听话者都要掌握有关文化的非语言部分。

简单地说,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已知语境的特定方面(如讨论的主题、语言使用者、交际方面)确定可能要表达的语义和为了表达那些意义而可能使用的语言。

1.2.3.6近似的或盖然率的思想

韩礼德从信息理论中汲取了“近似的”(approximative)或“盖然率的(probabilistic)思想。

语言固有的特征之一是盖然的,这种规律性特征在人们选择词汇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例如,从英语中选择“人行道”的词汇时,有人好用“sidewalk”,有人好用“pavement”;

在拼写表示“颜色”的英语时,一些人采用“colour”的拼写方式,一些人采用“color”的拼写方式。

这样,在各种句型的使用上也就有一个盖然率的问题。

因此,这样的思想表明,要掌握不同形式项目的使用,便要更精确地区别语义与特定情景语境的关系。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也在于说明不同语域之间的差别可能就是它们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盖然率不同,而这又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不同语义的确切程度。

1.2.4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与不足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的语言理论,它既强调语言的形式规则,又强调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规则。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兴起,阻抑或者说是扭转了转换生成语法等形式主义语言学的片面发展,使语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语言的本质。

由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解释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得它能够被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儿童语言发育、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教学、文体学研究以及翻译与机译等等;

又由于该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生机勃勃而又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因此,它能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语言学流派之一。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言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与其他一切理论一样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看来,语言交际者所表达的意义都在语言之中,人们只要认真对待语篇,正确分析语篇,就可以理解作者说话的含义和意图,甚至理解说话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背景。

韩礼德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知道,这类现象非常普遍。

事实证明,韩礼德的理论和方法并不能对如何发现和确定间接言语行为的会话含义做出解释,而关于理论本身也许还有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地方。

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许多概念一样,纯理功能这一概念缺乏客观衡量的标准,使人无法充分证实。

其次,系统功能语言学不讲会话含义,也极力回避“言外之意”这个术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