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38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2020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7道题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

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3分)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栈桥(zhàn)禁止(jìn)朗润(lǎnɡ)见意思迁(yì)

B.忌讳(huì)帷幕(wéi)陨石(yūn)销声匿迹(xiāo)

C.化妆(zhuānɡ)校对(xiào)烦躁(zào)千钧重负(jūn)

D.渲染(xuàn)洗涤(dí)纤维(qiān)抑扬顿措(cuò)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子所有的快乐。

高天上的风筝,舞步,伴着风儿轻点足尖。

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的风筝渐渐高去。

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

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的。

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才会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更加,更加成熟,让你的思想真正独立起来。

A.只要翩翩摇曳油然而生B.如果翩翩摇摆不期而至

C.只要姗姗摇摆不期而至D.如果姗姗摇曳油然而生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中国园林又称文人园林,因其主任多为文人士大夫,文人是造园的主体。

若追溯中国园林的源流,则既称始于文人,亦不止于文人,二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莫不有园。

园林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

园林设计也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

建筑嵌置在山水花木之间,墙体可有可无,空间可实可虚。

与周围景致交会为和谐的整体。

中国人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由建筑的小空间,连到自然的大空间,中国园林亲近自然,但不控制自然。

A.“追溯”是动词,“源流”是名词,“帝王将相”“园林设计”都是并列短语。

B.“园林的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个句子中,“发展”作谓语。

C.“中国园林亲近自然。

但不控制自然。

”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

把“和谐”与“整体”互换位置。

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

(1)下列各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

B.辛弃疾,南宋词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是他的作品。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被匪徒袭击,头部受伤。

D.《西游记》中,悟空在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后来观音菩萨用甘露救活此树。

(2)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即便是小人物身上也闪耀着善良的光辉。

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概括出作品中表现其善良的一个情节。

备选人物:

祥子(《骆驼祥子》)外祖母(《童年》)

阿长(《朝花夕拾》)简·爱(《简·爱》)

6.古诗文默写。

(请规范书写)(10分)

(1)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2),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3)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

(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使至塞上》言事写景,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的句子是,。

(8)有的诗词能够揭示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的规律。

《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候鸟迁徙搭建新居的景象。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

(3分)

黄鹤楼望海楼

崔颢米芾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

即铁瓮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7.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

《黄鹤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二)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17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

“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

“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

“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

晏子对曰:

“贤而隐,庸为贤乎?

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

“请问求贤?

对曰:

“观之与其游⑤,说⑥之与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不取。

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

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莅(lì):

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

②官能:

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

③庸:

怎么,哪里。

④务:

致力,专力从事。

⑤游:

交游,交结的朋友。

⑥说:

评说,评论。

⑦靡曼:

指言辞华丽。

⑧声:

名声,声誉。

⑨荣:

同“营”,迷惑。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策之不以其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善为国家者何如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佳肴》)

D.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三处)(3分)

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1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1)

(2)题。

(5分)

(1)【甲】文中“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

【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

”(用原文回答)(3分)

(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分)

三、现代文阅读(45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

(8分)

【材料一】

全民阅读共享书香

2020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以“读辽宁,爱辽宁”为主题的辽宁者第九届全民读书节正式开幕。

与往届相比,此次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在全省14个市的官方视频账号联动直播。

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润泽心灵。

近年来,我省致力于书香辽宁建设,营造出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

读书节期间,主办方将联合省内部分实体书店,向读者提供各类热点图书书单。

(选自《辽宁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学人荐书

书籍中的人生、思想和知识,远非任何个人经历和经验可以替代:

书籍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一一这便是好书何以为人的良师益友的根据。

推荐阅读:

《少年读中国简史》《新中国极简史)(《学者的人间情怀》

                 ——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

 读书养静气,读书有底气,读书生勇气。

推荐阅读:

《论语》《红楼梦》《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中国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5G、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并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对技术推动下的数字阅读有了更多体验。

对于一些热衷数字阅读的人来说,如果电子阅读器不再只显示黑灰白色,而是呈现更加丰富的色彩,阅读体验会大不一样。

如今,这一愿望已经不难实现。

2020年3月,国内某电子书阅读器品牌发布一款彩色墨水屏电子阅读器。

这款阅读器可显示4096种色彩,可以更好地阅读儿童绘本、艺术画集、带图解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等。

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发展迅速,让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选自《人民日报》)

12.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2020年,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

B.据调查,全国人均图书拥有量2017年是6.49册,2018年是6.85册。

C.梁晓声认为,好书能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能成为人的良师益友。

D.数字技术、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让读书更生动

13.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呈现出哪些特点?

请根据【材料二】【材料四】回答。

(3分)

14.在辽宁省全民读书节期间,某班级召开了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讨论会。

请结合以上材料,补全下面的讨论发言。

(3分)

主持人:

同学们都想多读几本好书,但书店和图书馆的书太多了不知道怎样选择,大家能提一些建议吗?

晓慧:

                               。

佳明:

晓慧说得很好,我还有一个建议,                    。

主持人:

感谢两位同学的发言。

(二)阅读选文,完成15~21题。

(22分)

赶鸟的孩子

晓寒

①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②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

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卜、白莱,还有香和蒜。

秋渐渐转身,第一场霜隆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莱地好像忽略了塞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士,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

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③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

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