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比较法
D.直观法
11.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2.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变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1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1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
A.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B.普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C.人类行为之研究与改进
D.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
15.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6.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
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这是一种()
A沟通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吸引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21.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
A.冯特
B.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赫尔巴特
22.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
A.认知复杂程度
B.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
C.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D.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23.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
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24.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相一致。
A.动机原理
B.强化原理
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
D.成熟概念。
25.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A.记住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
B.记忆电话号码
C.记忆外语单词
D.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26.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中,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动物是()
A.人工饲养的黑猩猩
B.所有野生的黑猩猩
C.所有灵长类
D.个别野生黑猩猩。
27.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
A.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B.信息加工理论
C.皮亚杰理论
D.激进建构主义观
28.主张“知识是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共同的知识”属于()
A.社会建构主义观
C.激进建构主义观
D.奥苏伯尔的理论
29.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学习外语单词属于()
A.符号表征学习
B.配对联想学习
C.事实学习
D.机械学习。
30.儿童在理解了一首诗歌的意义以后,要背诵它,最合适的记忆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朗读策略
D.复述加试背策略。
31.知识分类学习论来源于()
A.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B.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C.安德森的激活论
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32.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发现学习
33.具体概念的最适当学习方法是()
A.下定义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模仿学习
34.在儿童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是(
A.使儿童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
B.开展学习竞赛
C.使儿童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
D.使儿童亲身体验到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5.加涅智慧技能层次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A.阐明了智慧技能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
B.把认知策略看成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
C.提出了智慧技能的发展观
D.
阐明了不同类型智慧技能形成的条件
36.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别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
理学解释是()
A.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
B.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
C.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
D.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
37.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
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
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
D.强调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38.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
是()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39.从知识分类学习论观点看,奥苏伯尔和鲁宾逊解决问题模型的最主要优点是(
A.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阶段
B.提出解决问题中的核心阶段
C.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知识在填补从已知到未知的空隙之间的不同作用
D.这一模式适应范围广
40.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有意义学习。
41.普通人每秒只能对外界刺激的变化进行两次调节,而熟练的钢琴家每秒能弹奏以上的音符。
最适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解释是()
A.钢琴家有特殊天赋
B.熟能生巧
C.人脑中已形成的产生式系统能自动进行
D.通过练习,注意分配能力增强
42.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因为从学习结果来看,它是()
A.非认知学习
B.品德学习
C.情感领域的学习
D.行为习惯的学习
43.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
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认知失调
B.经典条件反射
C.效果律
D.社会学习论
44.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
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
B.观察学习
C.害怕老师的批评
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45.学生喜欢某老师,随之也喜欢该老师上的课,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这一现象适宜用()解释。
A.态度中的情感迁移
B.学习兴趣
C.态度
D.强化说
46.“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
课堂
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47.下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父母教育方式是()
A.孩子做作业时,父母陪在旁边督促;
孩子有了不会的题目,家长第一时间给予解答
B.面对孩子的提问,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C.在孩子专心做功课的时候,时不时去看看孩子,为了给孩子补充脑力,还常常端些营养品给孩子吃
D.孩子做完了作业,家长帮着验算、检查
48.以下选项中描述了善于沟通的教师的是()
A.在学生面前总是滔滔不绝,有时挺风趣幽默的
B.常常能预计到自己的话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C.常常耐心、有兴趣地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课堂讨论时间某个学生说个不停的时候也是如此
D.学识渊博,常常对学生说一些术语
49.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50.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三类知识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
二、填空题1
5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
列。
5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的接受学习。
5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是经形式
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5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
5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的内驱力,自
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5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某一目标;
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
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57.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迁移。
58.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5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
词。
这是一种概括。
6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
习。
所以,为了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后要复习。
61.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
62.“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
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一种的记忆术。
6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
袋”使用。
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6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66.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性。
67.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
68.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
6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从一名新生成长为
一名称职者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C
70.研究表明: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
的热心和同情心;
二是教师的。
71.发散性思维常被用作衡量创造性的指标,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流畅性、变通性
和。
72.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现象。
73.
成就动机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它由两种成分构成:
追求成
功的动机和
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75.问题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和启发式策略。
76.我国古代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提出的“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77.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
(1)明了、
(2)、(3)系统、
(4)方法。
78.亚里士多德的一书可称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著作。
79.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变化。
80.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变化。
81.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成三大领域,即:
认知、情感和。
82.条件反射的两大范型,一是经典条件反射,二是。
83.理性主义强调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
84.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由两个成分构成,第一个成分是关系,第二个成分
90.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前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91.信息加工心理学把知觉辨别过程看成过程。
92.研究连续的动作技能习得时常用的任务是。
93.动作技能遗忘曲线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区别是。
94.班杜拉认为影响人格或品德的两类学习是观察学习和。
95.班杜拉的"
modeling”一词有提供榜样和双重含义。
96.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
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97.个体虽然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选择的正确性,甚或根本
就不认同群体的选择,但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一匹害群之马”,迫于群体压力,才暂时在
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这种遵从属于。
98.影响学生学习的三个最重要内部条件是:
学习动机、智商分数和。
99.布卢姆认知教学目标分级的依据是。
100.当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促使策略训练达到迁移效果的最重要条件是
三、名词解释题
101.
最近发展区
102.
认知结构变量
103.
知识的表征
104.
内部学习动机
105.
内反馈
106.
学习
107.
成就动机
108.
认知策略
109.
程序性知识
110.
替代强化
111.
教学策略
112.
系列学习
113.
命题网络
114.
信度
115.
下位学习
116.
产生式
117.
智慧技能
118.
配对联想学习
119.
教师的领导方式
120.
评价
121.
态度
122.
认知失调
123.
亲历学习
124.
动作技能
125.
统觉
四、简答题
126.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127.简述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的分类。
128.简述直线式程序的教学原则
129.简述品德及其构成
130.简述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13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32.简述勒温及其同事对教师领导方式的研究结果
133.简述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34.简述教师的认知特征
135.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136.简述认知策略学习的特殊性
137.布鲁纳注重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对于学校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138.谈谈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139.谈谈发现学习的利与弊
140.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对于学校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五、论述题
(略)……
答案
、单选题
1.D
2.C
3.B
4.A
5.C
6.D
7.C
8.D
9.C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A
17.A
18.C
19.B
20.B
21.D
22.D
23.A
24.A
25.D
26.D
27.B
28.C
29.A
30.D
31.B
32.B
33.C
34.D
35.D
36.A
37.D
38.D
39.C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二、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4.
BCC
C
A
AC
B
BCB
填空题1
心理变化有意义编码认知结构认知趋向或接近正
自我监控感性及时积极性与主动性编歌诀发现问题功能固着有社会价值自律心理状态与过程寻求与发展关注学生阶段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独特性
顺向负迁移避免失败的动机习得性无助
75.算法式策略
76.《学记》
77.联想
78.《灵魂论》
79.行为的
80.内在能力和倾向的
81.动作技能
82.操作条件反射
83.先天的理性作用
84.论题
85.命题网络
86.共同成分
87.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88.程序性知识
89.上位学习
90.习俗水平
91.模式识别
92.追踪任务
93.动作技能不易遗忘
94.亲历学习
95.进行模仿
96.中等
97.权宜遵从
98.原有知识技能
99.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
100.学习者对策略使用效果的自我评价
101.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
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102.认知结构变量:
指影响新的学习和保持的认知结构的3个特征,即可利用性(学生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稳定性
(或清晰性)(原有的有关观念的稳定与清晰性)。
103.知识的表征:
知识表征指知识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104.内部学习动机:
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此时学习者的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
典型的内部动机是兴趣、操纵的欲望。
105.内反馈是由是由肌肉、关节中的本体感受器、前庭器官对身体位置、肌肉活动等刺激的感受而产生的动觉、平衡觉反馈。
106.学习:
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107.成就动机:
个人对于他认为是有价值的工作愿意去做,并力求有所成就的动机。
108.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个人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学习等认识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一类内部组织起来的认知技能。
109.程序性知识:
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表征的。
110.替代强化:
观察者由于看到别人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加这种行为时,就产生了替代性强化。
111.教学策略:
指适合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步骤、方法和媒体等。
112.系列学习:
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型,指呈现的刺激材料的顺序不变,要求被试将学习材料原封不动依次回忆出来。
113.命题网络:
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114.信度:
是指该测验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前后一致的程度。
115.下位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116.产生式:
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117.智慧技能:
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118.配对联想学习:
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型,指同时呈现成对的学习材料,在回忆时,提供每对项目中的一项,被试要回忆出与之配对的另一项。
119.教师的领导方式:
是指教育工作者传输信息和行使法规的行为方式。
120.评价:
是指对测验分数进行估计,并进一步根据这种估计作出决定。
121.态度:
个体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人、情境或任何其他抽象观念或政策等的喜爱或讨厌的评价性反应。
122.认知失调:
指个体的观点或信念出现的不一致或不协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发生变化的先决条件。
123.亲历学习:
指个体通过采取一定的反应并亲身体验反应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124.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125.统觉:
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
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126.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两者之间关系可归结为如下四点:
(1)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4)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127.1977年,加涅在他的《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
(1)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2)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3)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
(4)动作技能,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
(5)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128.斯金纳的直线式程序直接建立在其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之上。
直线式程序包括下列五条教学原则:
第一:
教学应该要求学生作出外部反应;
第二:
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即刻强化;
第三:
教学应该包含小的步子;
第四:
教学应该不引起学生的错误或很少引发学生的错误;
第五:
教学应该自定步速。
129.品德或称德性,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道德有关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品德的四个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时,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成分。
130.简单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