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解决色彩管理的实操难点Word文档格式.docx
《手把手教你解决色彩管理的实操难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把手教你解决色彩管理的实操难点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想如果我们的最终的对象经常的在变化那么这种模拟又有什么价值呢?
所以说数码打样系统的建立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标准化印刷的建立过程!
一个离开了印刷机标准化的数码打样永远都是失败的
换一句话说一旦建立了一个标准的数码打样系统,那么印刷机的标准就因为有数码打样而变得数据化,规范化和形象化了。
如果理解上面的这一点,那么我们在做印刷机特性文件时就决不是简单的把一个IT8.73的文件随便让印刷机一印就拿来测量就拿来生成ICC那么简单了!
当然,怎么样建立一个印刷标准这好像应该是印刷厂的工作,我这里也不是要和大家谈怎么样建立一个印刷厂的印刷标准,我只是想谈谈怎么样才能做好一条标准的数码打样用的印刷机标准特性曲线
要写的东西很多,希望大家有耐心等待,我会在工作空余的时候不段向大家呈上的
第一,
得到标准的IT8.73的菲林,这点不难,大家都是搞印前的,强调这点是希望大家对菲林的标准有个更深的认识,它最直接的关系到了印刷的标准化管理,在输出IT8.73文件时一定要测试照排机的最大密度,必需让照排机输出菲林的最大密度保证在3.8以上!
同时要求在IT8.73的图表范围里,左右密度差小于0.05,接下来校正照排机线性,保证输出菲林线性误差小于1%,最后严格控制菲林的底灰,要求底灰值小于0.04以下。
第二,
正确调整晒版时间和冲版条件,通过晒版测试条:
要求2%的网点能显现,3%网点完整无缺,冲版则保证3级灰梯变白,4级灰保留,有条件的可以用印板密度仪测量晒版后的损失,最好保证50%的网点在印板上不小于45%
第三,
确定印刷纸张和油墨,一般一个印刷厂会有不同的纸张类型和油墨种类,不同的纸张和油墨都会有不同的印刷效果,可以分别做,也可以选择最有代表的铜板纸和最常用的油墨来做
第四,
确定正确的印刷色序,通常印刷色序的排列是根据油墨的粘性排的,最粘的的油墨最先印刷,它和纸张的附着力最强,可以防止后面的油墨把它从纸张剥离,现代四色胶印油墨的粘性由强到弱的排列分别是K-C-M-Y,所以我们首选的色序也是如此的,但既然我们知道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力不光是油墨本身的问题,纸张也是一个决定因数,纸张的酸碱性也直接关系到油墨的干燥和附着力问题,而油墨由于C和
M的粘性比较接近,纸张对它的影响就会大了,如果发生CM两个色的叠印故障,那么你必须考虑更换更适应这种纸的印刷色序,比如K-M-C-Y排列
第五,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印刷IT8.73之前对印刷机调整了,作为一名印前人员来讲我们不需要你去操作印刷机,但你千万不能不懂印刷原理!
了解印刷机的原理特性永远是一名合格的印前人员的追求!
在这里怎么调整印刷机不是我们的重点,这应该是印刷机台的事,但我们必须知道结果是我们要什么?
什么样的状态的印刷机是正常的,是标准的?
一个标准色彩标准是怎么印制的?
印刷的首要任务是网点的还原,那么一个好的印刷品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最好的网点形状,2,纸张最大的受墨量,3,四个颜色实地最大的密度,4,最小网点扩大,5,最佳的灰平衡表现,6,精确的套印精度
要判断这些要点光靠印刷机长和你说没有用,所以一般做标准化印刷之前我们会让机台先印刷一张测试图(如下)借此来判断印刷机的状态:
这张测试图上有上面所说到的6个要点的判断标准,接下来我会根据此图来分别说明怎么样判断印刷机是否处于标准状态,以及最重要的一点:
建立一个印刷机的颜色印制标准!
1,网点形状,印刷的过程归根揭底就是一个网点复制的过程,所有的色彩都是通过网点得以还原的,那么保证菲林上的网点最准确的在纸张上得于还原是印刷的终极目标,当然我们必须知道油墨是通过橡皮布和压力完成转移的,在压力的作用下网点上的油墨必然发生挤压导致在纸张上的油墨网点形状发生扩大和变形,这点是胶印印刷的客观存在,我们在认识这个客观事实的同时最大努力控制和稳定这种变化才是我们在印刷机标准化的根本目的。
我们除了用放大镜直观的观察外,测试图上有一些特别的图片来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图中最左最右的图像就是来判断印刷机在横向和纵向上有没有发生网点变形,(见下图)
------>
再局部放大---->
接下来谈谈纸张的最大受墨量:
2,
纸张最大受墨量:
纸张的最大受墨量关系到印刷品的暗部层次和印品的墨层饱和度,也是印刷品的暗部色域空间的最重要保证手段,在印刷品不发生搭墨和不干的情况下,纸张的最大墨量越大越好,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区域的图上来判断:
我们首先在纵向上找到最大黑版墨量,可以通过肉眼和仪器的手段找到密度并级刚发生的那一栏黑版墨量,比如92%,然后在这栏中横向比较密度并级的地方,比如358和347密度相同,但336密度变小那么347就是我们要的最大受墨量,于是我们可以把黑版密度=92,最大墨量=347做为我们印刷机最大黑版墨量和纸张最大总墨量值,最大总墨量和最大黑墨量也是我们后面要生成ICC特性曲线时要用到的一个重要参数!
当然最大油墨量还受到一个很大的约束条件就是油墨在纸张上的干燥速度,太多的油墨量会给印刷机台带来操作难度,如发生拖花,搭墨等印刷故障!
3,
实地最大密度,网点的最小扩张,灰平衡的最佳表现,这3点是相互关联并相附相成的,在这里我们放一起来讨论,首先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保证最好的灰平衡状态下,得到最小的网点扩大率并来决定最大的实地密度,四个色中,黑版我们独立拿来考虑:
我们首先要决定黑版密度,因为其它3个色的密度和灰平衡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又以黑版的灰度最为灰平衡依据的,我们来看测试图中的一个区域:
从局部放大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竖条纹和横条纹区:
现在可以用密度仪分别测量竖条纹区和横条纹区的密度值,当竖条纹区的密度大于横条纹区说明机器在左右方向发生网点变形,反之则机器在上下方向发生网点变形。
当然没有密度仪你也可以通过用肉眼观察来区分两个区域的颜色深浅,通过这四个色组的观察调整,总之要让两个横竖条纹区的密度没有有差异
这样调整后,我们再用一个50倍的放大镜来观察测试图上60%的网点处的网点形状:
要求网点饱满成菱形四角相连,不观察50%的网点是因为通过晒版后,50%网点的四个角会因为暴光而损失是不会连在一起了
现代胶印中我们要求黑版的密度越大越好,但由于印刷机的水墨平衡关系;
太厚的墨层厚度会带来油墨的粘连就是我们常说的糊版,因为黑墨的黏度最高,它发生糊版的可能性最大,上图中我们要求图像中越细的反白线越清晰越好,加大黑墨量直到0.01point的线条刚刚要糊版时候,此时的黑版实地密度就可以认为最大的密度,是否最佳我们要看网点扩大线性图:
(下图)
我们目测要求黑墨的渐变匀称无阶梯状,最暗部没有糊版,对于黑版来说我们对它的网点扩张率可适当的加大,为的是得到更黑的黑色,所以要求50%处的网点扩大不超过15%即测量值在65%以下,通常满足以上条件后,测量一下黑版的密度就是我们要定下的最大黑密度了,一般在1.7-1.9左右。
我们决定了黑版后,在来决定其它3个颜色的最大密度值:
看测试图的最上方的区域:
这里主要是两个灰条,上面的灰条是3色(CMY)灰,下面是单色黑在50%处的灰,现在我们要求印刷时调整3个色的密度,直到上下两个灰不管是色相上还是明度上都非常的接近,两个灰接近以后我们在来测量CMY三个色在50%处的网点扩大,要求在网点扩大率在12%以下,即小于62%,同时观察其三个色的渐变梯次,和黑版一样要求渐变匀称无阶梯状,此时记录下三色的实地密度值,分别把它们作为最大的密度,一般三个色的密度范围为:
C=1.5-1.65,M=1.4-1.55,Y=1.2-1.4左右,测试图上还有一个区域是检查灰平衡的,它主要检查不同阶调处的灰平衡:
见下
上图中表示在不同阶调处(分别是7%,30%,60%,80%)三色(CMY)组成灰色的比例数值,我们分别找到最佳灰平衡的色块,所谓的最佳灰平衡就是要求和单色黑版同阶调的灰色色相一致,只要这样的三色灰色块越接近图中红色对角线,那么整个印刷的灰平衡就越标准
现在我们有了四个油墨的最大密度值,最大黑墨量及最大油墨总量
4,
套印精度,套印精度是印刷最基本的要求,却也是我们做色彩管理中很重要的因素,要最终做为一个色彩标准,颜色的准确度是非常重要的,胶印印刷的四个色网点成一定的角度规范排列,当色版间套印发生故障时,就会严重影响印刷品色彩的显色效果,所以测试图中也有很多地方给我们提供套印精度的检查:
上图中我们要求任意方向的两个颜色边缘都不能有露白现象发生
到此为止我们基本调整好了我们的印刷机或者我们可以说完成了印刷机的标准调整工作,测试图中还有一些摄影作品可以用来观察调整好以后的实际效果,这些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有体现暗部层次的暗调照片;
体现亮部层次的高调照片,还有风景人物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经验来判断这些照片还原的正确性
接下去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印刷的标准数据去指导我们的标准色靶文件的印制了
第六,
现在我们进入主要任务:
根据上面的印刷标准来指导我们印制标准的色靶文件了,首先选择我们的色靶,一般来讲我们可以印IT8.73,也可以印制ECI2002R如果是用GMG软件就必须用ECI2002R了,如果是其它基于ICC的色彩管理就建议印IT8.73的文件,太多的色块对基于ICC特性文件的数码打样并不是一件好事!
要注意的事项有
1,
要根据你的测量工具来决定色靶的排列方式,不同的测量仪器都有自己的色块排列,porfilemaker里提供了这些不同排列的图文件。
要注意图在印版上的放置位置,要尽可能的居中放同时避开印刷机窜墨棍的停顿位置,新型的印刷机可以在操作窗中方便的调整窜墨棍的停留位,一些老型号的调整起来就很麻烦了。
印刷时必须要精确套准,这点重要性上面已谈到。
还要严格按前面测试后定下来的颜色密度进行印刷(假定我们前面定下了四色的实地密度分别是K=1.9,C=1.6,M=1.55,Y=1.4),那么印刷时误差不要超过此标准密度的0.05。
5,
在整个色靶范围内,同一色左右密度误差不能超过0.05!
(假定C色密度标准=1.6那么在整个色靶范围内C色密度必须控制在1.55-1.65之间!
切记这很重要!
!
)
6,
调整完机器和颜色后,让机器一路开200张以上,取最后的10张,
分别测量密度值选最接近标准密度值的印品。
7,
OK,至此你终于得到了一张标准的印刷机色彩特性的色稿了。
第七,测量:
测量的工具软件实在很多,熟练使用这些工具和软件的高手这里就更多了,我不在复述,我一般用profilemaker+lino/scan来测量,用printopen来检验,再由profilemaker来生成ICC,想讲的一点是对测量后的数据的校验问题,和生成ICC特性文件时的设置问题,这两点很容易被人所忽视,首先来看看校验,印刷好的色稿是不是一定标准了呢?
是和我们预期制订的印刷标准一致吗?
这就需要我们对测量好的数据进行一次判断,测量完后不要急于生成ICC,而把它测量数据存成一个TXT的数据文件,这里介绍printopen里的一个很有用的功能,就是用来检查测量的数据:
我们打开printopen,点新建一条曲线,然后点打开一个数据文件,选择我们前面测量生成的TXT文件见下图
打开后我们可以先看看它的色域范围是否正常:
接下来重点检查测量后的网点扩大的曲线:
上图中应该检查网点扩大是否在我们的理想值范围内?
每个色的曲线网点扩大最大值是否发生在50%的地方?
抛物线是否光滑?
等等,如果有问题,我们可以用手工测量标准印张来判断问题是出在测量上面还是印刷上面,总之生成曲线前我们必须让得到的数据是精确的,而不是带有缺陷的,只有建立在正确的数据基础上的ICC特性曲线才是有价值的!
第八,
最后生成:
经过上诉检验的数据后,我们再调入profilemaker里开始生成ICC曲线,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分色方法的设置,这将关系到后面ICC的应用,因为这条曲线我们不仅仅是用来数码打样的,它将是我们一个色彩管理系统中的精髓!
它还指导我们的屏幕软打样,和分色匹配!
我们来看看下图,profilemaker中的生成时的分色设置:
首先:
UCR还是GCR?
这得根据你的图片类型来决定的,一般来讲,UCR是让少量的黑版参与分色,如果你要进行彩色图片的复制,你就得选UCR,它可以让你的图片色纯度更高,比如人物的肤色上我们尽可能不要让黑版介入,毫无疑问,UCR应该是我们的首选
这里我建议大家再用GCR来生成另一条ICC,原因是当你做一些黑白基调为主的作品时,较多黑版的介入可以让你在印刷时保证色调的一致,像带冷暖调的黑白照片,国画等等都必须用GCR的分色法来做分色的.
接着就是我们要根据你印刷机特性输入你的最大黑墨量和你的最大油墨总量了,c,m,y,k的各自油墨总量也是根据印刷的测量图上的数据输入!
现在,就点O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