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278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表

学校

淮南十二中

课题

20.1.1加权平均数

教师姓名

袁先正

学科(版本)

数学(人教版)

章节

20.1.1

学时

1学时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权、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利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尝试从实际情境中处理信息,在观察、猜想、说明过程中体会数学思考过程的层次性和表述的严谨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权对结果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对“扬长避短”有所理解,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3.探索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于联系。

难点:

1.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于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并且知道了算术平均数的算法。

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已经会遇到学校招聘学生会分笔试面试成绩配比问题;学生成绩报告测中综合成绩是如何打分等问题。

以及今后面临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笔试面试分数配比等问题。

此时简单的算数平均数已经不能处理这些问题。

因此,本章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现在以及将来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所用资源

多媒体、提前准备干净纸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选择:

设疑、活动、交流、引导、归纳、拓展

2、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探究,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比较、发现、归纳。

3、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为媒介,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实验背景,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发现知识,教师总结点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情境

引入

我们生活中经常看见招工启事:

我公司招聘一名员工,平均工资2060。

李刚前去应聘,结果发现工资没有2060,去找老板理论,老板给李刚看工资表,

张某:

5000元

会计:

1700元

厨师甲:

1950元

厨师乙:

1950元

杂工甲:

1570元

杂工乙:

1570元

服务员甲1600元

服务员乙1600元

服务员丙1600元

教师提问:

1张某说月工资2060元是否欺骗了李刚?

2这个平均工资能否客观的反映工人的一般收入?

3、若不能,你认为用什么工资反映普通工人的一般收入比较合适?

学生思考:

我们这一章将研究这些问题,饭是一口一口吃,日子一天一天过,我们今天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作为第20章的起始课,首先要介绍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同时又以学生身边能见到的例子为背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互动

新授

回顾

算数平均数算法同时引入加权平均数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的,对于n个数,我们把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读作x拔。

回顾了小学学习的平均数,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活动

活动一:

老师每人分发一张纸片,请每位同学在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年龄,然后迅速收回,

随机抽取3位同学的纸片。

教师问题:

(1)你会计算这三位同学的年龄吗?

(这一问题比较简单,基本学生都会)

学生回答:

(2)思考,全班40名同学的年龄是多少,你会算

吗?

年龄(岁)

人数(人)

13

5

14

25

15

10

答:

全班平均年龄约为14.1岁

1.本节课需要建立在小学时的算数平均数的求法的基础之上,因此首先复习小学时学的算数平均数的求法。

同时让基础较差的学生知道怎么求算数平均数

2、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求平均数情景中来。

活动目的:

每位学生都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新课中来,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权”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现学

现卖

总结加权平均数计算方法

思考:

上述两种算法一样吗?

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思考:

并找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上述问题

(1)中是利用算数平均数公式计算的,此时13,14,15都只出现一次,所占比重一样;而

(2)中13,14,15出现的次数分别是5次,25次,10次,所占比重不一样。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

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赋予与其重要程度相应的比重,我们称这个比重就叫做“权”(weight),如上题中5,25,10分别是13,14,15这三个数的权

我们称为全班同学年龄的加权平均数。

活动二:

现学现卖

1.东方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如表: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

请问各年龄的权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

2、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成绩的20%,

体育理论测试占30%,

体育技能测试占50%。

小颖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2分、80分、84分,

则小颖这学期的各测试成绩的权分别是多少?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若n个数,。

的权分别是

,。

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

从算术平均数入手,发现某一数值数量过多时,算术平均数不方便,从而顺其自然引入新概念:

权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及时巩固“权”的定义。

理解“权”的定义是计算“加权平均数”最主要的过程。

学过就练,能让学生加深对“权”的理解。

在理解权的基础之上,总结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容易使学生掌握。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例题讲解

探究加权平均数与算数平均数的关系

练习

首尾呼应

课堂小结

总结语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活动三

例: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

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85

83

78

75

73

80

85

82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

3:

2:

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

2:

3:

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探究:

(3)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和口语能力都较强的选手,要求听,说,读,写成绩按1:

1:

1:

1的比来确定,谁会获胜应该选谁?

1.你能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

和联系吗?

(1)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

(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

(2)在实际问题中,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

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

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中“权”有几种表现形式?

(1)整数的形式;

(2)比的形式;

(3)百分比的形式;

活动四、

练习:

学校对李老师和刘老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成绩、业务素质三个方面作了一个初步评估,成绩如下表:

工作态度

教学成绩

业务素质

李老师

98

95

96

刘老师

96

98

95

如果三项成绩的比例依次为20%,60%,20%,你认为谁会被评为优秀?

算一算

张某:

5000元

会计:

1700元

厨师甲:

1950元

厨师乙:

1950元

杂工甲:

1570元

杂工乙:

1570元

服务员甲1600元

服务员乙1600元

服务员丙1600元

(1)张某说月工资2060元是否欺骗了李刚?

我收获了……

1.认识了权,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知道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上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

不服不行

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你展现出你的长处的时候,你就行,当你展现出你短处的时候,你就不行,教育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

P121页第1题

P122页第5题

本例题设计了3个小问,为了加深同学对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的过程理解。

同时第一问与第二问的对比,使学生加强对“权”的理解——“权”反映这个数在一组数据中的比重。

会直接影响计算的结果。

第三问与第一、二问的对比,为了让学生探究加权平均数与算数平均数的关系。

通过以上例题,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权平均数与算数平均数的关系。

教师总结“权”的几种表现形式。

及时联系反馈,

首尾呼应,让学生感知他这节课学习的东西有没有应用的价值,感知数学来自于生活。

同时使整节课连贯

学生课堂总结本节课的类容,理清本节课的主要知识,便于课下补缺补差。

情感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后加强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