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1270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docx

(二)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存在不到位…………………………………………………………3

(三)相关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匹配…………………………………………4

(四)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4

(五)固定资产流失成因……………………………………………………………………………4

四、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5

(一)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5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5

(三)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自我发展建议…………………………………………………5

(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5

(五)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监督体系……………………………………………………6

(六)参考文献………………………………………………………………………………………7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

从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一般比较粗犷,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

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它既是事业管理的重要的内容,也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

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价值形式的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产生的,是组织资本运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

1、执行财经纪律观念淡薄

由于拥有财务自主权,收支审批多数是“一枝笔”审批,有的单位往往是一个人说的算,存在着极大的个人随意性,造成很多财务行为不受约束,给一些干部占用、挪用资金提供可乘之机。

未能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或有也往往流于形式,应付检查。

例如有的单位收入不入账,隐瞒收入,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

一些单位想方设法,用看似合法的票据报销不合法的开支,事业单位预算外支出超标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单位利用国家赋予的职权、巧立名目,对外乱收费,存放于有关科室,用于干部职工的生活补贴,滥发奖金、补贴现象屡见不鲜。

2、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在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控制度、有章不循、有规不守、形同虚设。

各单位均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

有些单位出纳兼任记账、档案保管,有些单位记账兼任复核;

还有的是驾驶员兼任会计,材料保管员既保管实物,又承担部分会计职能,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

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够完善,很多单位内部未设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多数是作为一个部门的一部分职能,存在着很大的控制风险。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性大

1、固定资产的计量不科学,资产管理信息比较混乱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同于企业固定资产,其购买和建设费用全额列入事业费支出。

不按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而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

在这样的账务处理中,以收入的数额为基数计提的“修购基金”和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产生了脱节,无从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数作出反映。

且对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无相关考核的制度相配套。

在许多单位管理混乱,出现了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同题。

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形成管理人员不了解账上资产存量状况,财务人员对资产使用情况也不甚了解。

使资产处于既管又不管的状态,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

2、固定资产监管力度不够。

固定资产没有专人管理,造成了部分固定资产未经批准也未办理产权变动手续。

就用本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向外出租或兴办办经济实体。

国有资产处置也随心所欲。

有的对不用或过时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随意报废。

使大量资产流失。

所得收入不入账或少量入账或设立账外账或用于搞职工福利有的转让、拍卖资产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擅自定价。

(三)财务管理行为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部分事业单位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写存在漏填、少填、不填、虚假的现象。

这些不完整、或者虚假的原始凭证被纳入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财务管理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或个人利益,不顾诚信道德而损害单位和公众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做,造成账实不符,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

有的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财务管理工作,违法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以谋求私利或者小团体利益;

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人也指使下属单位填报虚假会计报表,以达粉饰领导业绩的目的。

从而影响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四)加大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减轻财政负担

1、加大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力度

由于近年来事业单位进人不科学,造成了事业单位人员日益膨胀,开支有增无减,使得单位费用大量增加,难以压缩,严重制约了正常工作的进行。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用人单位实际,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起新的用人机制。

2、推行财政经费改革,减轻财政负担

一些事业单位依然按照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片面认为向财政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经费来源绝大多数是财政拨款或补贴,其工作职责任务、工资核定等基本上由主管部门控制,国家包养,财政不给钱就不能办事业,不是转变观念,想办法生财,而是紧盯财政要钱,特别是在当前财政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给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

今后财政拨款可以从“按人头拨款”转变为“只养事不养人”实行由编制等部门界定承担符合公共财政承担的职能和事项,由财政“以事定经费”。

(五))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财务人员缺乏稳定性

1、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很多财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财会专业培训,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有的财会人员根本不懂账、不懂财务制度,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法》和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不多,依法理财的观念淡薄。

绝大部分财会人员一身多职,疲于应付。

日常业务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各种先进办法难于推行。

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以及后续教育,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甚至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多是从没有从事过财务管理工作中直接调入或者是从原单位改行从事财务工作,未经过专业培训,专业技能差。

如果他们不加强业务学习,长期缺乏必要的培训将不能够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很难担当财务管理的重任。

2、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由于事业单位财会人员要接受领导的任免,这就决定了财会人员无法有效实行其对单位进行财务监督的职权。

单位财会人员既要听众部门领导的指挥,又要接受领导的任免,一定程度上必然削弱其领导的监督。

由一人或多人代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没有专人管理,合理分离。

这就形成了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的局面。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有些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

1、单位领导缺乏法律意识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者仅仅是充当单位付款人的角色,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功能,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职业规划及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意见和要求,甚至将个人的主观意识凌驾于财务管理制度上。

2、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责任心不强

由于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俱全,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违法干预或施加不正当影响,财务人员惟命是从。

财务人员没有从自身岗位出发,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

他们有的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

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

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一)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存在不到位

1、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

随着财政改革特别是财政支出改革的推进,财政监督工作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在总体上对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缺位情况仍很严重,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检查时出现问题,领导过于干涉,就是有问题也没办法处理。

2、没有形成有效的内审监督制度

很多事业单位内审制度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不能对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震慑。

有的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出现的违法行为不了解、不掌握,即使检查了,处理也很难。

究其原因就是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网,使一些本应受到处罚的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造成恶性循环。

从监督覆盖的内容上看,对某个单一事项或环节检查多,对全方位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不能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

(二)相关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匹配

1、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脱离实际情况

有些制度虽已制定,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少执行,如同虚设,没有起到实际指导、监督作用,会计制度滞后于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如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核拨专项资金前,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得资金和应办项目脱节,从而在各级财政预算、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有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性,缺少“度”的限定。

2、财经法规的制定不完善、不及时

旧的财经法规与新的财经法规衔接不好,与单位实际情况变化和制度执行情况不相适应。

财务管理制度不符合实际、不便于执行,直接损害财务管理的权威性。

有的制度虽然制定了,但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

有的是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

(三)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1、用人单位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事业单位所配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能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一些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站在会计岗位上,甚至成为会计机构的负责人;

有的单位会计主管和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达不到岗位能力的要求。

少数单位还存在无证上岗现象。

这种用人方式,影响并挫伤了会计人员贯彻会计法规,维护财经纪律,加强会计监督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会计职能的发挥。

2、会计环境影响财务人员的素质

越到基层,财务人员越薄弱。

很多基层财务人员,大多未能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简单的会计处理还能应付,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了处理。

基层财务人员业务熟练很少,就是想请教也找不到人。

(五)固定资产流失成因

1、固定资产购置不规范,使用效率不高

有的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标,采购过程公开透明度够。

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盲目重复购置资产,加之资产的购建、使用、占用、处置权均在单位。

要进行跨部门、跨单位配置资产基本没有可能。

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的随意性很大,本来可以通过修理继续使用,却又购置新的资产。

因缺乏统一与合理的资源配置,导致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被长期闲置;

致使部分资产闲置浪费,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

2、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有的单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没有按照会计凭证进行登记。

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有的固定资产未经批准也未办理产权转让手续,随意调转;

有的转让、拍卖资产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擅自定价。

有的事业单位以无偿形式向所属经营单位提供国有资产,且不按规定办理“非转经”手续,也不收取资产占用费,有的对不用或过时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的手续审批就随意报废,导致事业单位资产变向流失。

四、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2、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

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的要求,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2006年以来,以财政部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为标志,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要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督促单位领导重视国有资产管理;

各单位要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适合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调拨、评估、转让、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

逐步使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行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

2、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

认真搞好资产清查,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

推动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加强信息化建设对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促进资产的调剂或调配,优化资产配置和分布。

将有关资产管理和资产申报的处置须知、处置流程、处置权限、审批程序、拍卖信息、办事指南等信息在网上发布,以便单位和社会公众查询,实现动态管理,提高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同时,全面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构建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

(三)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自我发展建议

1、增强领导法制观念

作为单位领导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约束。

认真学习《会计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财经法规。

熟练掌握财经法规,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依法理财观念,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2、强化服务意识

财务人员应主动融入单位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中,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管理上,要形成一套约束机制,加强和改进管理,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多下功夫,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形成良好的资金运行机制。

同时,履行监督职能,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健全经费收支手续,加强会计核算,规范会计业务。

善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当好领导参谋。

(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1、充分认识财务人员自身素质重要性

把一些思想素质好的、业务技术精、责任心强的人员调到财务岗位上。

对那些会计业务素质不精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尽快加强培训新的知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把那些职业道德差、没有从业资格的财务人员,从岗位上调整下来,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执证上岗制度。

2、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各级财政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加快财务信息传递。

要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研究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规律,使之跟上形势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五)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监督体系

1、规范内控措施,实现有效监督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及“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明确职能,强化责任;

真正做到确保支出合理真实,凭证有效,审批手续明确、严格;

事业单位领导应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配备。

内部审计可以涉及到单位业务的各个方面,如执行情况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等,以确保揭露事业单位内部潜在的风险。

2、强化财政和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工作

财政部门要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实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收支两条线,加大对单位预算执行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按项目计划使用,财政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指导,促进单位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的责任。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审计决定,进行审计整改,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按要求推行民主理财,定期在规定的范围内公开财务,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自觉接收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经济学》,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

3.胡之源,“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中国财政》,2009年,总第539期。

4.蔡丽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若干问题的探讨”,《财务与会计》,2008年,总第389期。

5.财政部预算司,“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财政热点聚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6.宗文龙、林常青、陈绍君、徐志芳,“事业单位对下属法人机构的财务控制策略”,《财务与会计》,2009年,总第403期。

7.厦门市财政局,“建立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新机制”,《中国财政》,2009年,总第535期。

8.万年青,“加强公益性科研单位财务控制浅析”,《财务与会计》,2008年,总第375期。

9.郭宏辉,“浅淡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福建财会研究》,2008年,总第276期。

10.顾克荣,“浅谈资产处置规定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财务与会计》,2008年,总第389期。

11.罗建钢、刘微,“县级经营国有资产的监管探索”,《中国财政》,2009年,总第53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