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96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最新版.doc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点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

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图1-1水的分布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

陆地---大气

4.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海洋--陆地--大气

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

d地表径流e下渗(地下径流)

l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l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5.水资源的分布:

某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

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

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6.水与生命:

A.水是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B.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也是不同的。

C.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般动物体的含水量高于植物,其中水母体的含水量高达98%。

D.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偶尔摄入较多的水对人体几乎是无害的,但是当人体内含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脱水,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实验说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或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在做水电解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加水的导电性。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

2、方向:

竖直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液=ρ排gv排

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

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

②F浮>G 上浮

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

④F浮=G漂浮此时V排

注意:

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

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ρ液<ρ物时,下沉

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

5.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排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2)潜水艇:

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

因为F浮=ρ排g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液:

(1)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2)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溶液:

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液体和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

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2.悬浊液、乳浊液:

名称

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

下沉

上浮

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3.混合物:

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4.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

――用汽油擦洗

第五节物质的溶解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

(1)两个前提条件:

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

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A.加溶剂B.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

3.浓溶液和稀溶液:

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

(1)四个关键词:

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3)溶解度单位为克

5.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6.溶质的质量分数

(1)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2)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

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固体:

用天平称取;液体:

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第六节物质的分离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

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

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4.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5.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1)沉淀法自然沉淀法

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

(2)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3)蒸馏

原理:

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

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

第七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

水的利用和保护

我国的水资源

1.水资源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配也不均匀,我国有4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深圳也严重缺水

3.节约用水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和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4.水资源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防止水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