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自考版文档格式.docx
《社会学概论自考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自考版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
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
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
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
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1.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
1 描述性功能
2 解释性功能
3 预测性功能
4 规范性功能
(2)教育功能
a.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
b.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
1 建立规范
2 提供模式
3 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
(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
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
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
(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
(2)费用较低
(3)可研究历史现象
(4)适合做纵横分析
缺点:
(1)许多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难以考证
(2)受隐私和保密等限制,相关资料不易获取
(3)部分文献资料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于编录和比较分析
-2-
5.统计调查需要遵守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2)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3)完整性原则,数字与情况要相结合
6.普查的原则:
(1)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2)正确确定调查期限、选择登记时间,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3)严格筛选调查项目,定义明确
(4)普查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以便于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及期规律性
7.普查的优缺点:
(1)优点:
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资料全面系统,数据一般较准确
(2)缺点:
工作量大,时间性强,组织工作复杂,调查内容有限,易产生重复和遗漏现象
8.典型调查的优缺点:
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事物作教深入的研究
(2)不足:
典型的选择容易受主观意识的诱导,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标准化,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易收到较多的质疑
9.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筹划阶段(选择研究题目、初步探索、建立研究假设、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工作)
(1)实施阶段
(1)总结阶段(分析资料撰写报告)。
10.定量分析资料汇总的目的:
(1)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2)编制次数分布表作准备
(3)为深入的统计分析作准备
(4)便于保存调查资料
(补充)定性分析:
是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分类,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
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1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 在进行定量分析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在今次那个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接线盒引起质变的原因
2 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3 定性分析与带来难过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第三章社会与文化
一、名词解释
1.社会:
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结构:
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3.人口:
是指特定区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4.人口数量:
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5.人口质量:
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6.自然资源:
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7.环境:
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8.文化:
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文化的特征:
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9.文化交流:
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10.文化传播:
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吸收的过程。
11.文化震惊:
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与心理上的震撼。
12.主文化:
又称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13.文化冲突:
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14.文化自觉性:
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1.社会的特征:
(1)社会以人为主本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自然资源的无限性
(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4)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
3.环境的功能:
(1)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4.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3)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5.我国人口问题:
(1)人口素质问题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分布失衡
(4)人口老龄化加速
(5)人口性别失衡
6.文化自觉的内容:
(1)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2)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3)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社会化:
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2.基本社会化:
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3.继续社会化:
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4.再社会化:
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5.正向社会化:
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6.反向社会化:
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成为文化反哺。
7.生物因素:
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8.环境因素:
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9.互联网:
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
10.社会实践:
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11.社会角色:
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先赋角色:
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13.自致角色:
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或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14.规定性角色:
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15.开放性角色:
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16.功利性角色:
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17.表现性角色:
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18.人的全面发展:
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
1.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
(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2.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积极:
1 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2 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3 有助于青少年更好的了解社会规范
4 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消极:
3.社会角色的涵义: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3.社会角色的类型:
(1)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分为:
先赋角色(先天性)与自致角色(后天努力)
(2)很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分为: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3)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分为: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有:
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4.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1)从根本上说:
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
(2)中国人的社会化基本目标:
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
社会化的内涵:
(简答)
1 时间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 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3 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第五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
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有:
暗示、模仿、交换、竞争、合作、冲突、调适
2.暗示:
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使其以暗示者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3.模仿:
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4.交换:
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5.合作:
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6.竞争:
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形式。
7.冲突:
是指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
8.调适:
是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过程。
9.符号:
指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
10.语言:
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
11.社会网络:
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
12.强关系网络:
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13.弱关系网络:
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14.社会资本:
指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
二、填空
1.暗示的分类:
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反暗示。
2.暗示有三个环节:
暗示者、暗示信息、被暗示者。
3.交换的构成要素:
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4.交换的类型:
物质的交换、非物质的交换。
5.合作的类型:
自发性合作、制度化的传统合作、指导性合作、契约式合作。
6.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
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
1.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模仿可以让个体较为方便地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景(3)增进群体的凝聚力
2.调适产生的原因:
(1)由冲突引起的调适
(2)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
(3)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3.社会网络的形态:
(1)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2)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3)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4.社会资本的分类:
(1)以布朗为代表分:
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
(2)根据社会资本的性质分:
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社会资本
(3)罗伯特·
科利尔把社会资本分为:
政府社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
符号互动论:
又称符号互动主义和象征相互论,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
第六章家庭与婚姻
1.家庭:
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2.婚姻:
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
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3.核心家庭:
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4.主干家庭:
指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5.联合家庭:
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6.“失独”家庭:
指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
7.同性恋家庭:
指同性恋者因婚姻压力选择同性婚姻的家庭。
8.丁克家庭:
指“无孩家庭”,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
9.留守家庭:
指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的“半流动”家庭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家庭。
二、
1.家庭的基本关系:
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2.婚姻和家庭一样有它自身的自然属性,婚姻又是一种社会行为。
3.家庭的结构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4.家庭的特殊类型:
重组家庭、“失独”家庭、同性恋家庭、丁克家庭、留守家庭。
5.符号标识:
△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婚姻关系。
-8-
1.家庭的特征:
(1)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2)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即他们并不都干同样的事
(3)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即他们相互为对方办事
(4)他们分享许多事物,如吃饭、性生活、居住
(5)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拥有某种权威,又对孩子有义务
(6)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相互保护、相互帮助
2.家庭的功能:
(1)规范性行为功能
(2)经济生活功能
(3)人口再生产功能
(4)精神生活功能
(5)教育功能
(6)抚养、赡养功能
3.家庭形态的变化:
答:
从总体上看,家庭形态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居次、单人家庭作为补充的格局。
在城市夫妇核心家庭比重上升,就全国而言老年人夫妇核心家庭增幅加大,主要表现为:
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离婚率上升、家庭类型多样化。
4.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1)性观念多元化
(2)地位平等化
(3)行为理性化
初级群体概念的是库利
内群体、外群体是萨姆纳
第七章群体与组织
1.群体:
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2.参照群体:
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3.大群体:
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
4.小群体:
指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5.组织:
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制度化的群体。
-9-
6.科层制:
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7.集体行为:
是指在缺乏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条件下,很大程度上自发形成的,由许多个体参加的非制度化行为。
1.初级群体的类型:
家庭、邻里、伙伴群体。
2.组织控制包括:
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3.合法性统治类型包括:
超凡魅力型、传统型、法理型。
4.集体行为的特征:
群众性、自发性、非组织化、非制度化。
1.群体的特征:
(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2.初级群体的特征:
(1)规模小
(2)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4)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5)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组织沟通形式:
(1)从沟通信息的方向上看,分为:
纵向沟通、横向沟通
(2)从沟通的性质上看,分为: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4.科层制的特征:
(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照章办事
5.科层制的优点和弊端:
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
缺陷有:
(1)形式主义
(2)繁文缛节
(3)用人困境
(4)人情味欠缺
(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科学理论的代表是法约尔和泰罗
“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麦克雷戈
6.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
(2)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人际关系,反对把人看作“会说话的机器”。
7.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形式、领导当时和行动方式。
8.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
(2)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
(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集体行为的特征:
群众性、自发性、非组织化、非制度化
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资源:
时间资源、参与者规模、金钱与物质资源、外界支持、理念资源
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
1.教育:
广义教育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知识技能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2.劳动:
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劳动。
3.福特主义:
指以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
4.后福特主义:
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
5.失业:
是指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6.失业率:
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是准确描述就业形势的关键性指标。
7.消费:
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
8.炫耀性消费:
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1.教育类型:
(1)从教育发生的场所分: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分:
生存教育、地位教育
2.劳动的类型:
(1)根据是否有劳动报酬分为:
有薪劳动、无薪劳动
(2)根据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分:
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3)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分为: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3.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残余性失业
1.学校教育社会功能:
显功能:
(1)社会化的功能、
(2)社会选拔的功能、(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4)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潜功能:
(1)建立未来人际关系、
(2)减少就业压力、(3)社会控制的功能
2.制度化教育的批判:
(1)学校正在为各种受压抑、互相隔阂和失去人性的社会服务,其实质是维护现存秩序的社会工具
(2)在学校中,学习和教育都是强迫性的,它要求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在教师的监管下整天学习强制性的课程,是“没有快乐的机构”
(3)除常规的至少传授之外,学校还传授一些“隐形的课程”,即一种价值观的宣讲——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成长为社会人做准备,学校中不传授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校外学到的东西是无价值的
(4)只有发动一场“去学校化”的变革,使教与学重新具有个人责任感,才能回归学习与教育本来的意义
3.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的基本观点:
(1)劳工阶层的孩子们并非一定存在较低的职业预期和自我能力认知,即心甘情愿的成为社会的下层
(2)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通常拥有不错的实际生存能力
(3)由劳工子弟组成的男生群体(哥们儿)拥有自己的亚文化
(4)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劳工子弟们也不认同学校的主流社会价值,而是欣赏蓝领文化,并选择其作为求职意向
(5)他们在成年后可能意识到教育对于社会阶层流动的意义,并开始教导下一代接受主流教育观念
4.劳动的意义:
(1)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劳动具有经济意义
(3)劳动具有社会意义
(4)劳动具有文化意义
5.影响求职成功的因素:
(1)人力资本
(2)社会网络(3)社会制度(4)社会偏见
6.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
在现实中,从来没有真正产生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完整、统一、自由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往往呈现出一种分割状态,常见的一种是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
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高收入、高福利、职业发展前景好,教育回报率高,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动性大、职业发展前景黯淡、教育回报率低。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城市和农村,农民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