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8526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报告Word下载.docx

  在导入时课件出示秋天的风景画,引出问题“在你的眼中,秋是一个---的季节”,然后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导入,首先用画面抓住学生,在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其中。

  整堂课中阅读贯穿始终,这样很好的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在分析诗歌画面时将意象首先写在了黑板上,虽然让学生一目了然,但违背了课堂整体性原则,也没有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本堂课的一个败笔。

  再从“露珠”“幽谷”“稻香”等意象向意境引导时很自然,也很成功,学生一下子就领悟到了那种“清远闲适”的意境,但在这个环节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是很好,三节诗基本都是老师的讲授,缺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

  再有,本首诗本来可以和现在的秋季联系进行拓展性教学,甚至让学生仿写诗,但授课老师可能因为课时时间关系,没有进一步的拓展,只将教学停留在了浅层次的欣赏上。

  当然,这些只是我就这堂公开课的一些感悟和建议,不一定正确科学。

  三.观点提炼和研修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

“语文教学中,?

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所以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我们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健康的情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

  者,在这节课中,我们老师应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非常必要。

  我认为自读篇目的教学应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提倡自主学习、多人合作学习来解决疑难。

而诗歌教学重在对意境的把握,这一点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因为孩子眼中的事物不同于成人的所见所感,他们的想象是富有创意的,因而教师要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来深切体会诗歌意境的美妙,而绝不是出示几个问题那么简单化、程式化。

  本次培训的公开课《秋天》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经过田老师和史老师的点拨,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有很大收获。

在此,我对本次培训中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我也会在今后的教学和校本研修中再接再厉,针对我校的特点,创出我校的特色!

  篇二: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双乐河思源小学冯本山

  通过参加多次的集中培训,使我对课例研修有了一定的认识,“课

  例研修是通过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实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究,是教师在同事和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堂观察、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修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活动,课例研修就是以课例作为教师学习与反思的载体,开展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研修活动。

”我也认识到课例研修的重要性。

1、以课例为载体的研修,为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研究,提供了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

  2、课例研究是教师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教学相长的阶梯。

3、以课例为载体的研修,克服了以往通识培训、技能培训学科缺失的不足。

它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课例研修背景

  小学教师第四轮继续教育培训的第一个专题就是“有效学习内容”(教什么?

)。

我一直担任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既是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课堂上,有时我认为把文本分析得很细,很清楚,总结时让学生说,还是有学生不会,若换一种问法,很多学生都不会了。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继续教育的需要,本学期,我们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进行专题研究。

  二、课例研修计划

  本期根据与镇《方案》要求,针对我校的实践,计划在全体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我先写出二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木兰从军》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在其他教师的关注下上一节课,课后,大家一起评议这节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如:

这节课有哪些方面值得大家借鉴,哪些方面有待讨论,哪些方法运用不妥当等。

把每位教师的发言及时记录下来,整理成资料保存下来。

然后根据上述的方面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把好方法备进去,最后再进行一次上课,讨论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出现与解决

  【一】、我在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查阅其他优秀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在本校教师的集体讨论后,设计出如下教案: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多音字。

认识1个偏旁。

复习部首检字法,能比较熟悉地;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

  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

  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背第一段。

  二.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指名读。

  2.口头填空。

  花木兰()。

  3.小结。

  

(二)理解第二段。

  

(1)自读。

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

  

(2)读后交流。

  理解"

文书"

"

征兵"

年老多病"

  (3)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

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可以看出她怎么样?

  (4)指导朗读。

  (三)理解第三段。

  

(1)观察图一。

  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

  道她英勇善战。

  

(2)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

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词的准确性。

  (3)读后交流。

  (4)指导读第一句。

  (5)指名读第二句。

赫赫战功"

  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

女英雄"

,结尾又说她是"

花将

  军"

  (6)指导读第二句。

  (7)指导背诵。

  (四)理解第四段

  1.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读后交流。

  4.指导朗读、背诵。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

  【二】、上课后,交流得到:

(1),加强课前准备,设计中应体现

  师生的准备情况,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本课的

  故事发生在古代,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降低难度。

(3)、应该加强朗读,读出人物的英雄气概。

(4)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课堂中生成的资源。

根据上述的问题,我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再设计。

具体如下: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1、指名读生字词

  2、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同学们注意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读后

  师生评议。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出示:

花木兰是_____________。

  3、相机完成句式练习。

  

(二)、精读课文二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

  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讨论:

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板书:

战事不断)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是呀,情况多危急呀!

所以,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紧急征兵。

  3、谁来读好它?

  4、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

读好这句话。

  交流,相机板书:

(老————幼)

  5、木兰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

(相机板书)为国为家

  6、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

(不同意)。

交流:

木兰是怎样说服他们的?

  如:

弟弟:

“姐姐,你不能去,你去了,谁陪我玩呀?

  木兰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怎样劝阻呢?

  7、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尊老爱幼、为国为家分忧)

  8、同学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教师朗诵第三段,学生边听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

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很辛苦)她英勇善战。

立下了赫赫战

  功。

  3、观察图一、说说你想象中花木兰的样子。

(威武、威风凛凛、英姿飒爽-----)

  4、花木兰在多年的征战中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来理解“赫赫战功”这个词

  的意思。

  5、大家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好好体会一下花将军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飒爽英

  姿。

  (四)、学习第四段

  过渡:

这样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女英雄胜利回乡后是什么样子呢?

  1、齐读最后一段

惊讶一词说明什么?

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花木兰回乡后的样子?

(文

  静俊美)你能想象出她的样子吗?

  3、第二幅插图,说说当将士们知道昔日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一位“文静俊

  美的姑娘”时,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呢?

  4、你比较喜欢这位女英雄的英勇善战的一面还是文静俊美的一面呢?

  (我觉得更美了,不仅仅是外表的美,更有一种英雄气概的美)

  三、总结课文:

  1、通读全文,再次领略花木兰的英雄气概。

  2、说一说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巾帼英雄,请选取自己喜欢的女英雄作

  介绍。

2、完成基础训练。

  【三】、再次上课后,进行了说课与反思,交流得出突出的问题是: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变一问一答为在读中划,读中思,读后说。

教学设

  计应该充分顾及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特点,避免成人化。

利用好插图。

  学生多交流,图文对照,得到预期的目标。

这将是今后低年级阅读教

  学努力改进的方向。

  四、课例研修结果

  通过本次课例研修,我们全体教师明确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任务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读懂一篇文章。

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些过程中培养能力。

  五:

参考文献及鸣谢

  1、《学做课例研修》——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刘咏梅

  2、《霍山县与儿街镇小学教师“有效学习内容”专题培训课例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3、教师的网上资源库——《木兰从军》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4、特别感谢中心学校潘声荣、舒向东两位主任莅临我校,给予理论指导和业务引领。

  20XX年5月10日

  篇三:

如何写课例研修报告

  如何写课例研修报告

  课例研究不能随课后研讨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执教者还需要综合群体研讨与自我反思的结果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对执教者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可以对自身教学加以系统反思,有助于提升执教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

对课例研究小组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总结这一研究共同体所秉持的共同的专业信念和专业知识。

换句话说,无论在个体维度还是在集体维度上,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常,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不必苛求统一的格式。

但是,为了展现课例研究的过程与成果,课例研究报告确实需要向读者交代相关要素,如研究小组所选择的研究主题是什么、教学方案是如何规划的、教学实践是怎样展开的、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有哪些等。

本文拟以这些基本要素作为建构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

  一、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撰写者需要交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是什么;

第二,确定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明确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如上海市某中学的语文课例研究小组认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这种做法抹杀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因此,该小组决定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为课题,以《卖油翁》这篇文言文为例开展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小组在报告中充分阐述了以《卖油翁》一文为例的原因:

这一课文集趣味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文言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加之该文短小精悍,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能够展现文言文教学的多个侧面,便于尝试文言文教学的多种策略。

  同时,课例研究小组表示,试图通过对该课例的研究探讨文言文在字词教学、人物形象分析、哲理感悟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

显然,上述基本信息的交代有助于读者把握报告的重点,在阅读中有明确的预期。

  二、描述教学规划和方案。

  第二部分展现研究小组所规划的教学方案。

完整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情况离不开对教师原有教学预设的了解。

因此在课例研究报告中,描述原有教学方案的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评议提供了参考背景。

  这部分需要阐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情分析。

更具体地说是让读者了解教师针对某一教学主题是如何开展课前测试的。

学情分析要避免笼统,在规划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力求针对某一教学主题甚至是某一堂课进行课前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学情分析是方案设计的基础,报告中对学情分析的展现有助于读者明晰方案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从中借鉴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

第二,方案的设计。

方案的设计不是把教案照搬到研究报告中,而是重在阐明具体的教学流程,描述具体的教学方式,以便将课堂教学的情境与之进行比较,确定方案中需要改进的环节和做法。

第三,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

这部分内容是课例研究在规划教学方案时所独有的,它意味着教学规划不仅是针对执教者而言的,同时也针对观察者进行规划,以便明确观察的重点和需要采用的工具。

  以上述《卖油翁》一文的课例研究报告为例,执教者首先介绍了自己对学生进行课前测试的方式及结果。

测试题目是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分别进行注音、释义和翻译。

结果表明,学生对某些字词的音调、意义和词类活用等内容的掌握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纠正这些偏差就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其次,报告还完整呈现了教学的具体流程。

如《卖油翁》一课的教学可分为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1.字词检查。

  教师通过PPT呈现《卖油翁》一文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和重点句子,并分别指定学生回答,以帮助学生巩固对重点词句的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品读、圈画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提问,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边读边从中圈画出能反映陈尧咨心理变化的词语、反映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态度的词句以及能够体现卖油翁高超酌油技术的词语。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圈画的方法把握文中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课本剧表演。

  根据课前以课文为蓝本改编的剧本,请两组学生表演课本剧《卖油翁》,然后请观摩的同学加以评论。

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课堂总结,感悟哲理。

  先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观摩课本剧后的体会,自主举例说明他们学习课文后所得到的启发,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板书,点明本文要说明的道理:

业精于勤,熟能生巧。

  5.拓展延伸,完成课外阅读:

文言文《猎虎翁》。

  指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调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和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来阅读课外文言文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此次课例研究,由6名教师负责进行课堂观察,两两一组分别采用复线型教案观察表、座位表和描述抽样生的方法作为观察工具,重点考察教师在字词教学、人物形象分析、哲理感悟等方面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总之,“描述教学规划和方案”要突出重点,用概括性的语言交代上述三个方面的主要信息。

避免事无巨细,照抄照搬教案。

阅读这一部分之后,读者将对课例研究和即将展开的课堂教学形成框架性认识。

  三、重点阐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概述教学实践的展开过程。

由于课例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一堂研究课在第一轮教学实践后会在平行班级中进行第二轮的教学实践,因此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一轮教学实践的情况。

不过课例研究并不建议对同一课例进行多次循环往复的改进。

实践表明,从某一特定课例中获取的经验是有限的,一次又一次地对同一课例的教学进行修订将收效甚微,倒不如去研究一个全新的课例,收获会更大。

  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要围绕教学的问题来展开,而不是再现课堂教学实录。

比如在该轮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对教案作出哪些修改等。

在写作中要注意将遇到的问题与反映教学的真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参与分析,有一种对问题的现场感。

仍以《卖油翁》的教学为例,这一课例的教学共进行了两轮,每轮完成后均进行研讨,并对教案作出适当修改和调整:

  经过第一轮课堂教学实践,课例研究小组发现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第四

  和第五两个环节没有付诸实施,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浅尝辄止,也并没有充分展开,所以教学设计必须力求精炼。

另外,教师们发现部分环节的教学还需要作有效调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第一环节中,教师不能仅仅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在学生出错时予以纠正,还应为学生示范科学的、有依据的解词释义的方法。

帮助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已学过的文言文中的字词、比较字词的古今意义等方式,掌握课文中字词的意义和部分词类活用现象。

  2.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第二环节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

教师一开始就提问: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来刻画陈尧咨这一人物形象”,这一抽象的问题造成学生的困惑,课堂里出现冷场,教师经过一番困难的提示,个别学生终于回答出是“心理描写”。

显然,由普遍性结论——陈尧咨的心理变化过程——推导出个别性结论——反映这一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的“演绎法”并不适合学生认识问题的方式。

如果教师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反映陈尧咨这一人物形象的词语,然后再归纳“作者是通过抓住陈尧咨的心理变化过程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或许学生的思考更有的放矢。

  3.在第三环节的课本剧表演中,学生在评议环节参与度很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第一,两组学生课前排练过,台词是学生事先准备好的,教师并不真正了解每位“演员”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且除了这两组学生外,其他学生没有参与表演的机会。

第二,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但演员的舞台语言,无论台词还是旁白使用的都是现代汉语。

学生未能学以致用,及时消化课堂所学。

第三,在评议时教师让大家讨论“谁表演得好”,这个问题显然不够恰当,多数学生以“是否幽默”、“是否有趣”作为评价标准,未能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思考课本剧表演是否体现了人物的形象。

基于此,对这一环节的设计需要作出重要调整:

可以让学生当堂自由组合,以文言作为舞台语言,编演课本剧。

这样既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缩短每组的表演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在组织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有所引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强化评价标准。

减少学生评价时的随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到了第二轮教学实践,教师已有明显的进步。

上述三个环节的教学方式都有所改变,还省略了第五环节的教学,教学流程缩减为四个环节。

不过整体而言,这一轮的课堂实践仍有时间不足之感,综合各位老师的课堂经验,课例研究小组认为按照原先的教案设计,不省略第五环节,那么本研究课最好用1小时15分钟展开,这样师生双方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除此之外,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有待改善的问题。

在第四环节感悟哲理时,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并未让学生自主阐发,而是步步引导,最后得出“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

而在课后访谈中,当我们让学生讲一讲从这篇古文中获得的其他启发时,有些学生谈到了“谦受益,满招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成功背后要下功夫”等启示,显然教师的做法遮蔽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以后的教学可考虑充分展开这一环节。

  之所以要长篇大论地展示这个环节的写作,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课例研究报告的重点,撰写的过程是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的心路历程。

同时,这部分内容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引发他们的共鸣,引导他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因此在描述中要力求细致到位,切忌笼统模糊,并且要紧扣研究课题展开,避免不分轻重,支离散漫。

  四、检讨教学成效。

  第四部分检讨教学的成效。

课例研究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对教学成效的系统检讨来反映教学改进的情况。

反过来,教学改进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课例研究本身的成效。

  每次课例研究都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