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8106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单元检测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文档格式.docx

D.南北统一条件尚未具备

11.下列关于三国经济特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甘薯在魏国大面积种植B.魏国兴修许多水利工程

C.蜀国的丝织业兴旺D.吴国的造船业发达

12.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A.袁绍曹操B.曹操孙权C.曹操刘备D.刘备孙权

13.要根据气候变化进行农业生产,讲究因地制宜,这是贾思勰在什么著作中体现出来的()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农学》D.《九章算术》

14.魏主曰:

“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A.魏主希望迁都平城B.魏主希望以文治理天下

C.魏主希望迁都洛阳D.魏主希望以武治理天下

1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

1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17.“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赞扬的是哪位书法家的运笔方法()

A.王羲之B.顾恺之C.张仲景D.祖冲之

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9.福建晋江的地名,就是因晋代南下福建的汉人沿江而居,怀念故土而得名的,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B.三国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

20.草木皆兵这一成语与下列哪一次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

二、非选择题

21.观察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请填写:

A_________;

B_________。

(2)结合所学回答,这一时期人口的迁徙呈现的特点。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

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

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

(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

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江南为之盛国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江南经济迅速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4.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2)《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图2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3)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5.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时期。

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图示话政权)

(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叙述补充完整。

A________末年,我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状态,后经过争战,进入了三国时期。

266年,B________建立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后被匈奴所灭。

北方陷入割据,南方东晋政权建立。

后来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与东晋之间进行了一场C________,前秦大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439年,D________统一北方,北朝开始。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南朝第一个政权E________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

(2)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政权曾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

(列举出三个)

(材料话交融)

材料一 

材料二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3)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在这一事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4)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何作用?

(总结话特征)

(5)请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征。

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

(1)A吴;

B西晋。

(2)中原人口南迁、少数民族内迁。

22.【答案】

(1)赤壁之战;

C;

西晋;

(2)北方的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人南迁);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迁都洛阳;

说汉语(改汉姓、学汉礼、遵汉制等言之有理皆可);

促进了民族融合;

(4)①国家局部统一;

②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民族融合

23.【答案】

(1)江南经济发展繁荣

(2)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统治者重视。

(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24.【答案】

(1)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

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交融。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3)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25.【答案】

(1)A东汉 B西晋 C淝水之战 D北魏 E宋

(2)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

(任意三个即可)

(3)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素材单元练习卷:

1.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与它的建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周平王东迁洛阳B.曹丕定都洛阳建立魏国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D.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3.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A.用木炭作燃料冶铁B.用水排鼓风

C.灌钢法的采用D.用煤作燃料

4.农学家贾思勰写的著名农书是()

A.《水经注》B.《脉经》C.《齐民要术》D.《肘后备急方》

5.下图人物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下列著作中由他编写的是()

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6.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

7.公元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

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B.四面楚歌C.草木皆兵D.三顾茅庐

8.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呼韩邪单于B.北魏孝文帝

C.辽太祖阿保机D.金太祖阿骨打

9.东晋的都城建康在今天的()

A.南京B.洛阳C.开封D.西安

10.“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出现在东晋初期,其中的“王”是指

A.王莽B.王猛C.王导D.王敦

11.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②实行麦稻兼作③双季稻的栽培④织锦业迅速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下图人物对世界科技文化的贡献不包括下面的()

A.数学研究B.天文历法C.农业生产技术D.机械制造

13.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

14.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主要原因是()

A.拥有关中B.废除苛法C.重视人才D.释放奴婢

15.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种历史现象的结果?

A.民族融合B.长期分裂C.民族矛盾激化D.连年战争

16.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控制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势力不断增强

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

D.官渡之战,打败强敌袁绍

17.“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

其中迁往陕西及河套地区的是

A.鲜卑B.氐族C.羌族D.匈奴族

18.人们常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

他被誉为()

A.书圣B.画圣C.诗圣D.医圣

19.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20.三国时期经济得以恢复的共同原因是()

A.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开垦荒地D.统治者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

21.下图的作者所处的朝代是()

A.西汉B.三国曹魏C.西晋D.东晋

22.“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

2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24.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描绘出诗意的江南美景,据史书记载,西晋后期北方官民南迁人口近百万,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简答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2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26.阅读下面的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⑴魏主是谁?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⑵“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

⑶“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

(3)材料二的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

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

(写出两点即可)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6.【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D

21.【答案】D

22.【答案】D

23.【答案】C

24.【答案】统治者的重视发展经济、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力、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等。

26.【答案】⑴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

⑵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和礼法。

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27.【答案】

(1)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魏、蜀、吴。

(3)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4)周瑜。

诸葛亮。

(5)官渡之战。

(6)在战争中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在孙刘联军的火攻下最后大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2)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是()

A.光武帝B.汉武帝C.汉明帝D.汉献帝

2.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A.消灭袁绍的势力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C.南下统一全国D.废掉汉献帝

3.魏主曰:

4.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是()

A.齐B.陈C.宋D.梁

5.下图西晋“晋归义氐王”金印,是晋朝颁发给当时氏族首领的官印,是研究当时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

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政权的权臣是()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

6.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北魏时期B.东魏时期C.东晋时期D.西晋时期

7.下列作品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代表作()

A.王羲之B.顾恺之C.吴道子D.郑板桥

8.初一

(2)班的同学准备出一期主题为“古代科技成就”的黑板报,需要一些古代农业谚语的知识,他们可以查阅()

A.《水经注》B.《兰亭序》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

9.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10.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11.下列著作中,介绍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是()

A.《九章算术》B.《水经注》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12.使晋朝国力大大衰弱的事件是()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靖难之役

13.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北魏著名学者贾思勰的故乡。

他的一部著作被称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请问该著作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14.草木皆兵这一成语与下列哪一次战役有关()

15.在东晋时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

A.陶器B.铁器C.青铜D.青瓷

16.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与它的建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17.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司马氏篡魏B.定都洛阳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

18.“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此次改革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戊戌变法D.明治维新

19.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0.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

21.标志着西晋结束分裂,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灭蜀B.西晋建立C.西晋灭吴D.曹丕建魏

22.“草木皆兵”典故出自于()

A.“马陵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迁都洛阳②学汉语,穿汉服③采用汉姓④与汉人通婚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④

24.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