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982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答案+解析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B

用铁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Cl2↑+H2↑+20H﹣

C

锅炉水垢中的CaSO4用饱和Na3CO3溶液浸泡

CO32﹣+CaSO4=CaCO3+SO42﹣

D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制取K2FeO4

3ClO﹣+2Fe(OH)3=2FeO43﹣+3Cl﹣+4H++H2O

【答案】C

【详解】A.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所以负极反应为:

2H2﹣4e﹣═4H+,故A错误;

B.阳极上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2H2O

Fe(OH)2↓+H2↑,故B错误;

C.碳酸钙溶解度小于硫酸钙,锅炉水垢中的CaSO4用饱和Na3CO3溶液浸泡,离子方程式:

CO32﹣+CaSO4=CaCO3+SO42﹣,故C正确;

D.碱性溶液中,反应产物不能存在氢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O﹣+2Fe(OH)3+4OH¯

=2FeO42﹣+3Cl﹣+5H2O,故D错误;

C。

【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一定要注意环境是碱性还是酸性。

4.科学家将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可形成“暖冰”。

某兴趣小组做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

将酸性KMnO4溶液换成FeCl3溶液,烧杯中溶液颜色无变化,但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水凝固形成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暖冰”是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形成的混合物

C.烧杯中液体为FeCl3溶液时,产生的气体为Cl2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详解】A.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的物质,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暖冰”是纯净物,而非混合物,故B错误;

C.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燃烧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所以氯化铁溶液中的氯离子不可能被氧化成氯气,故C错误;

D.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该物质可能是双氧水,故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点考查的是H2O2的性质,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双氧水的还原性,氯化铁是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5.某学习小组以废催化剂(主要成分SiO2、ZnO、ZnS和CuS)为原料,制备锌和铜的硫酸盐晶体。

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能溶于稀硫酸的是ZnO、ZnS

B.步骤①、③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③涉及的离子反应可能为CuS+H2O2+2H+

Cu2++S+2H2O

D.步骤②和④,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均可获取粗晶体

【详解】A.ZnO、ZnS可与硫酸反应,CuS不溶于硫酸,故A不符合题意;

B.①中发生ZnO+H2SO4=ZnSO4+H2O、ZnS+H2SO4=ZnSO4+H2S↑,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

C.③中发生CuS+H2O2+H2SO4=CuSO4+S↓+2H2O,离子反应为CuS+H2O2+2H+

Cu2++S+2H2O,故C不符合题意;

D.步骤②和④均为溶液结晶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则均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获得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6.下列实验选用的仪器和药品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石油分馏的接收装置

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仪器药品

【详解】A.图中酸滴定碱,则应选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

B.锥形瓶不能密封,否则馏分难流下,故B错误;

C.铵盐与碱加热可制备氨气,氨气可选碱石灰干燥,图中装置可制备氨气,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但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S、Si的非金属性,故D错误;

7.向红色CrO3固体表面喷洒酒精,会剧烈反应,生成绿色固体Cr2O3,同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乙醛生成。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说明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若有1mol乙醇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由此反应可知,酒精严禁与强氧化性试剂混合存放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rO3+3C2H5OH=Cr2O3+3CH3CHO+3H2O

【答案】A

【详解】A.向红色CrO3固体表面喷洒酒精,会剧烈反应,生成绿色固体Cr2O3,同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乙醛生成,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则CrO3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所以CrO3体现氧化性、乙醇体现还原性,故A错误;

B.如果有1mol乙醇参加反应,则1mol-CH2OH~-CHO,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mol,故B正确;

C.该反应中CrO3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则CrO3体现氧化性、乙醇体现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酒精严禁与强氧化性试剂混合存放,故C正确;

D.该反应中CrO3和乙醇是反应物,Cr2O3和乙醛是生成物,结合转移电子守恒书写方程式为2CrO3+3C2H5OH=Cr2O3+3CH3CHO+3H2O,故D正确;

故选:

A。

【点睛】有机中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可以根据官能团变化确定。

去两个H或增加一个氧原子均失去2e-,反之增加两个氢原子或减少一个氧原子均得到2e-。

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现象

结论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一定是非加碘盐

将含HCl的Cl2通过饱和食盐水

气体体积减小

可得到纯净的Cl2

将甲烷与氯气按体积比1:

4混合于试管中光照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代甲烷具有酸性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人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转变为蓝色沉淀

Ksp[Cu(OH)2]<

Ksp[Mg(OH)2]

【详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淀粉不能检验食盐中碘酸钾,故A错误;

B.HCl极易溶于水,则气体体积减小,但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故B错误;

C.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HCl能使湿润的石试纸变红,故C错误;

D.发生沉淀的转化,向Ksp更小的方向移动,则Ksp[Cu(OH)2]<Ksp[Mg(OH)2],故D正确;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W同主族,Y、Z、W同周期,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Y>Z>W>X

B.Y与X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W>Z

D.Z与X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分析】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确定W为硫元素,X、W同主族,确定X为氧元素,Y、Z、W同周期,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排列,只有Y为金属元素可能为钠、镁、铝中一种,Z为硅,磷中一种。

【详解】A.X位于第二周期,其原子半径最小,Y、Z、W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为:

Y>Z>W>X,故A不符合题意;

B.Y可能为Na、Mg、Al,其中Na与O形成的化合物过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X>W>Z,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W>Z,故C不符合题意;

D.Z可能为Si、P元素,Si、P与O形成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10.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轮烷的一种合成原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名称是乙醚

B.只含有一种官能团

C.链状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羧酸的有3种

D.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分析】根据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H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知,该图中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

【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碳碳双键,不存在醚键,所以不属于醚,故A错误;

B.含酯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故B错误;

C.链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酸的有CH2=CHCH2COOH、CH3CH=CHCOOH、CH2=C(CH3)COOH三种,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聚反应,不含羧基和醇羟基或羧基和氨基,所以不能发生缩聚反应,故D错误;

11.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对应的装置和试剂均正确的是(  )

Ⅲ收集气体

Ⅰ中试剂a,b

Ⅱ中试剂c

Ⅳ中试剂d

SO2

稀硫酸与铜片

浓硫酸

NaOH溶液

Cl2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饱和氯化钠溶液

NaOH溶液

HBr

浓硫酸与溴化钠

CO

甲酸与浓硫酸

酸性KMnO4溶液

【详解】A.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制备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氯气与NaOH反应,图中装置可制备、收集氯气,且NaOH可吸收尾气,故B正确;

C.浓硫酸与H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不能制备和干燥HBr,故C错误;

D.甲酸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H2O,CO不能与高锰酸钾反应,且CO不能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高锰酸钾不能吸收尾气,故D错误;

B

12.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可以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的装置,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分析N电极为正极

B.OH﹣通过离子交换膜迁向左室

C.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O2+H2O+2e﹣=CO+2OH﹣

D.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分析】根据内部电荷移动方向确定N电极为负极,P电极为正极,左侧Pt电极为阴极,右侧Pt电极为阳极。

【详解】A.图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右侧是阳极,左侧是阴极,故A错误;

B.图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右侧Pt电极为阳极,左侧Pt电极为阴极,OH﹣向阳极即右侧电极周围移动,故B错误;

C.左侧Pt电极为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O2+2e﹣+H2O=CO+2OH﹣,故C正确;

D.根据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几乎不变,故D错误;

【点睛】原电池:

内部正电荷移向正极,负电荷移向负极;

电解池:

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简单记忆:

正正负负,阴阳阴阳。

13.在容积为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3H2⇌CH3OH+H2O.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注:

T1、T2均大于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B.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

减小

C.T2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

mol•L﹣1•min﹣1

D.T1下,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a):

2

【详解】A.图象分析可知先拐先平温度高,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生成甲醇物质的量越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故A错误;

B.分析可知T1<T2,A点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升温平衡逆向进行,达到平衡时

增大,故B错误;

C.T2下达到平衡状态甲醇物质的量nB,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

mol•L﹣1•min﹣1=

mol•L﹣1•min﹣1,故C错误;

D.T1下,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a,

CO2+3H2⇌CH3OH+H2O,

起始量(mol)1300

变化量(mol)a3aaa

平衡量(mol)1﹣a3﹣3aaa

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

,故D正确;

14.某兴趣小组将下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以研究硫酸铜的浓度对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

实验组别

混合溶液

A

C

D

E

F

4mol•L﹣1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A.V1=30,V6=10,V7=20

B.本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思想,变量为铜离子浓度

C.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灰黑色,实验F的金属呈现红色

D.该小组的实验结论是硫酸铜的量与生成氢气速率成正比

【分析】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则硫酸的体积相同,改变硫酸铜的量,由A、F可知结合溶液的总体积为30mL+20mL=50mL,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则需要硫酸的体积、物质的量应相同,由A、F可知结合溶液的总体积为30mL+20mL=50mL,则V1=30,V6=50-30-10=10,V7=20,故A不符合题意;

B.本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思想,硫酸的体积、物质的量应相同,变量为铜离子浓度,故B不符合题意;

C.A中没有加入硫酸铜,锌与稀硫酸反应后,锌的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细小的锌的颗粒,由于颗粒很小,光被完全吸收,所以看到的固体是灰黑色;

F中Zn能够置换出Cu附着在Zn表面,金属变为紫红色,,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直至硫酸铜反应完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铜量较少时,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硫酸铜量较多时,反应时间较长,而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片上,会阻碍锌片与硫酸继续反应,氢气生成速率下降,故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测定反应速率,题目难度不大。

15.25℃时,向一定浓度的Na2X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H2X是二元弱酸,Y表示

,pY=﹣lg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n表示pH与p

的变化关系

B.Ka2(H2X)=1.0×

10﹣10.3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溶液呈中性时,c(Na+)=c(HX﹣)+2c(X2﹣)+c(Cl﹣)

【详解】H2X为二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则Ka1(H2X)>Ka2(H2X),则pH相同时

,pY=﹣lgY,则p

>p

,则m、n分别表示pH与p

、p

的变化关系。

A.根据分析可知,n表示pH与p

的变化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M点pH=9.3,c(H+)=10﹣9.3mol/L,p

=﹣lg

=1,则

=0.1,所以Ka2(H2X)=

c(H+)=10﹣9.3×

0.1=1.0×

10﹣10.3,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B可知HX﹣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

10﹣10.3;

曲线n表示pH与p

的变化关系,n点pH=7.4,p

=﹣1,

=10,所以HX﹣的水解平衡常数Kh=

×

=1.0×

10﹣7.6>1.0×

10﹣10.3,说明HX﹣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NaHX溶液溶液呈碱性,c(H+)<c(OH﹣),故C符合题意;

D.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c(HX﹣)+2c(X2﹣)+c(Cl﹣),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根据图像计算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是关键。

通过比较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的大小确定酸式酸根离子水解平衡为主还是电离平衡为主。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G是一种新型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材料,以丙烯(CH2=CH﹣CH3)为主要原料合成G的流程路线如图所示:

(1)聚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2)E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羟基、羧基 。

(3).CH2BrCHBrCH3+2NaOH

CH3CH(OH)CH2OH+2NaBr 。

(4).CH2=CHOOCH 。

【分析】丙烯(CH2=CH﹣CH3)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

),A强碱水溶液强碱水溶液下水解生成B(

),B催化氧化生成C(

),C氧化生成D(

),D与氢气加成生成E(

),E发生缩聚反应生成G(

)。

【详解】

(1)通过以上分析知,聚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

(2)E为

,E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羧基;

羟基、羧基;

(3)A为CH2BrCHBrCH3,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为CH3CH(OH)CH2OH,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CH2BrCHBrCH3+2NaOH

CH3CH(OH)CH2OH+2NaBr;

CH2BrCHBrCH3+2NaOH

CH3CH(OH)CH2OH+2NaBr。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含有酯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OOCH,

CH2=CHOOCH。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类型。

17.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温度/℃

25

40

pH

9.66

9.52

9.37

9.25

(1)Na2S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题给信息判断Kw的关系①_____④(填“>”、“<”或“=”,下同),Kh的关系①_____②。

(3)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相同体积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白色沉淀④比①多。

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沉淀④比①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据显示,①→③的过程中,__________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程度更大(填“温度”或“浓度”)。

【答案】

(1).SO32﹣+H2O⇌HSO3﹣+OH﹣

(2).=(3).<(4).BaSO4(5).升温过程中部分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6).浓度

【分析】

(1)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部分水解,分歩水解,第一步为主;

(2)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

(3)此实验就是想验证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4)①到③过程温度升高,溶液pH降低,说明温度升高并没有起到促进水解平衡右移的作用,增大浓度则有利于水解正向移动;

(1)Na2SO3水解分步进行生成亚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SO32﹣+H2O⇌HSO3﹣+OH﹣;

(2)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①与④的温度相同,所以其离子积常数相等,水解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升温促进水解,水解平衡常数增大,②温度高水解平衡常数大,①<②;

=;

<;

(3)在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①无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亚硫酸钠和盐酸反应后再不和氯化钡溶液反应,④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加热过程中有部分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BaSO4;

升温过程中部分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4)①到③过程温度升高,溶液pH降低,说明温度升高并没有起到促进水解平衡右移的作用,增大浓度则有利于水解正向移动,因此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不一致,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程度更大的是浓度;

浓度。

18.A、B、C、D、E、F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F为单质,常温下,E的浓溶液能使铁、铝钝化,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条件已略去)。

完成下列问题:

(1)若A为淡黄色固体,B为气体,F为非金属单质。

①写出E转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