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901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限时训练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0,错误;

B项,12gC的物质的量为1mol,ΔH=-221.0kJ·

mol-1,错误;

C项,已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为吸热反应,ΔH为“+”,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正确;

D项,反应是可逆反应,0.5molN2和1.5molH2不能完全反应,错误。

2.反应2C(s)+O2(g)===2C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g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g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kJ

B.2mol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kJ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 ΔH=-221kJ

D.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由图象知12gC(s)燃烧生成28g一氧化碳气体,放出110.5kJ的热量,A错;

2molC(s)燃烧生成CO(g)放出221kJ的热量,则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221kJ,B正确;

C中ΔH的单位应该是kJ·

mol-1;

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所以D错。

3.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akJ·

mol-1、P—ObkJ·

mol-1、P===OckJ·

mol-1、OdkJ·

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kJ·

B.(4c+12b-6a-5d)kJ·

C.(4c+12b-4a-5d)kJ·

D.(4a+5d-4c-12b)kJ·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

P4中有6mol的P—P,5mol的O2中含有5molO===O,1mol的P4O10中含有4mol的P===O,12mol的P—O,所以ΔH=(6a+5d-4c-12b)kJ·

4.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则ΔH1>

ΔH2

C.白磷比红磷稳定

D.CO(g)+H2O(g)⇌CO2(g)+H2(g) ΔH>

解析 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的,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正确;

固态S的能量低于气态S的能量,所以气态S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ΔH越小,B不正确;

白磷的能量高于红磷的能量,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C不正确;

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D不正确,答案选A。

4.右图是298K、101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kJ/mol

D.在常温、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kJ

答案 D

解析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项正确,B项正确;

根据图象可知,1molN2和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C项正确;

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D项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可以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若2C(s)+O2(g)===2CO(g) ΔH=-221.0kJ·

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已知Ⅰ:

反应H2(g)+Cl2(g)===2HCl(g)

ΔH=-akJ·

Ⅱ:

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mol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解析 A项,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且催化剂可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确;

B项,燃烧热的概念中强调生成稳定氧化物,而该项反应中生成物为CO,错误;

C项,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在常温下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

D项,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可知断开1mol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7.在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焓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C—C

C===C

C≡C

C—H

H—H

Cl—Cl

H—Cl

键焓(ΔH)/kJ·

347.7

615.0

812.0

413.4

436.0

242.7

431

A.CH2===CH2(g)+H2(g)―→CH3CH3(g) ΔH=+123.5kJ·

B.CH≡CH(g)+2H2(g)―→CH3CH3(g) ΔH=-317.3kJ·

C.稳定性:

H—H键<

H—Cl键<

C—H键

D.由上表数据可计算乙烷与氯气发生一氯代反应的焓变(ΔH)

解析 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的键焓总和与形成化学键的键焓总和之差。

A项,ΔH=(615.0+413.4×

4+436.0-413.4×

6-347.7)kJ·

mol-1=-123.5kJ·

B项,ΔH=(812.0+413.4×

2+436.0×

2-413.4×

mol-1=-317.3kJ·

mol-1,正确;

C项,化学键的键焓越大,化学键越稳定,错误;

D项,缺少C—Cl键的键焓,不能计算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焓变,错误。

8.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48g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74kJ/mol

B.2C(s)+O2(g)===2CO(g) ΔH=-221.0kJ/mol

C.2CO2(g)===2CO(g)+O2(g) ΔH=+283.0kJ/mol

D.C(s)+O2(g)===CO2(s) ΔH=-393.5kJ/mol

解析 48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574kJ,A项错误;

根据图象可知,C(s)+O2(g)===CO(g) ΔH=-110.5kJ/mol,故2C(s)+O2(g)===2CO(g) ΔH=-221.0kJ/mol,B项正确;

根据图象可知,CO(g)+O2(g)===CO2(g) ΔH=-283.0kJ/mol,故2CO2(g)===2CO(g)+O2(g) ΔH=+566.0kJ/mol,C项错误;

根据图象可知,C(s)+O2(g)===CO2(g) ΔH=-393.5kJ/mol,D项错误。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kJ·

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也放出57.3kJ的热量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

mol-1,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ΔH=-283.0kJ·

D.已知2C(s)+2O2(g)===2CO2(g) ΔH=akJ·

mol-1,2C(s)+O2(g)===2CO(g) ΔH=bkJ·

mol-1,则b>

a

解析 木炭、镁条等物质的燃烧,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但均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

醋酸电离时要吸热,因此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B项错误;

燃烧热是指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C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C项错误;

2CO(g)+O2(g)===2CO2(g) ΔH=(a-b)kJ·

mol-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b<

0,即b>

a,D项正确。

10.反应A(g)+B(g)―→C(g) ΔH,分两步进行:

①A(g)+B(g)―→X(g) ΔH1,②X(g)―→C(g) Δ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A(g)+B(g)―→X(g)的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ΔH-ΔH2>

B.X是反应A(g)+B(g)―→C(g)的催化剂

C.E2是反应②的活化能

D.ΔH=E1-E2

解析 通过图象知,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ΔH1=ΔH-ΔH2>

0,故A正确;

X在反应过程中出现,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没有出现,所以不是催化剂,而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

E2不是反应②的活化能,故C错误;

ΔH≠E1-E2,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20分)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磷的氧化物,空气不足时生成P4O6,空气充足时生成P4O10。

(1)已知298K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P4(s,白磷)+5O2(g)===P4O10(s)

ΔH1=-2983.2kJ·

P(s,红磷)+O2(g)===P4O10(s)

ΔH2=-738.5kJ·

则该温度下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98K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白磷)+3O2(g)===P4O6(s) ΔH=-1638kJ·

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62g白磷和50.4L氧气(标准状况),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

则所得到的P4O10与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3)已知白磷和PCl3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

mol-1):

P—P198,Cl—Cl243,P—Cl331。

则反应P4(s,白磷)+6Cl2(g)===4PCl3(s)的反应热 ΔH=________。

答案 

(1)P4(s,白磷)===4P(s,红磷) ΔH=-29.2kJ·

mol-1 

(2)3∶1 1323.45kJ (3)-1326kJ·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反应-第二个反应×

4,可得:

P4(s,白磷)===4P(s,红磷) ΔH=-2983.2kJ·

mol-1-(-738.5kJ·

mol-1)×

4=-29.2kJ·

(2)n(白磷)==0.5mol,n(O2)==2.25mol,设得到的P4O10与P4O6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则x+y=0.5,5x+3y=2.25,解得x=0.375,y=0.125。

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2983.2kJ·

mol-1×

0.375mol+1638kJ·

0.125mol=1323.45kJ。

(3)根据图示,1分子P4、PCl3中分别含有6个P—P键、3个P—Cl键,反应热为断裂6molP—P键、6molCl—Cl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12molP—Cl键放出的能量之差,即ΔH=(6×

198kJ·

mol-1+6×

243kJ·

mol-1)-12×

331kJ·

mol-1=-1326kJ·

12.(20分)根据有关能量变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根据下图A,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如图B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ΔH=+41kJ·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当H2O为液态时,其ΔH>

+41kJ·

(2)已知16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氧族元素中氧、硫、硒、碲生成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哪种元素。

①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生成热ΔH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硒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CO(g)+H2O(g)===CO2(g)+H2(g)

ΔH=-41kJ·

②B

(2)S(s)+O2(g)===SO2(g) ΔH=-296.8kJ·

(3)①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生成热ΔH越小

②H2Se(g)===Se(s)+H2(g) ΔH=-81kJ·

解析 (3)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就越易生成,其生成热ΔH越小。

所以a代表碲元素、b代表硒元素、c代表硫元素、d代表氧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