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68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ocx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

则R的化学式为( )

A.C5H10O2B.C5H10O5

C.C6H6O6D.C6H12O6

2.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

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2O2CO2+H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

5.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

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6.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6B.+4C.+2D.+1

7.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

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8.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9.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

10.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

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

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11.有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0%B.45%C.30%D.22.5%

12.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2C.+4D.+6

13.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类

分类标准

A

类别一:

硅、氧气、铁

类别二:

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B

类别一:

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

类别二:

中子、分子、原子

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

C

类别一:

铁、铜、镁

类別二:

水、二氧化碳、氢气

类别三:

氯化钠

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

D

类别一:

试管,蒸发皿

类别二:

集气瓶、量筒

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

 

A.AB.BC.CD.D

14.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15.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与b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B.P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C.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D.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

17.将m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30%B.27.3%C.20%D.15.8%

18.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通常可用于灭火

B.氮气含有氮元素,因此可用于生产氮肥

C.氧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D.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作保护气

1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3.6

4.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

C.待测值为16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21.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

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AB.BC.CD.D

2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A.B.

C.D.

23.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50gB.100gC.150gD.200g

24.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碳单质在不同的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同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是因为微粒之间有空隙

25.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

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

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

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

4,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

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代号,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请你帮她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

写其中一个即可

乙同学在实验室想制取气体,她选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可用______填代号装置收集。

装置B和装置C都可以用于制取同种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若最后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27.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探究分子的运动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小南发现家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消毒水),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

(友情提醒:

下面出现的字母是物质的代号,不是元素符号)

①该无色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

②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而C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③把气体B收集起来,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④淡黄色粉末D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C_____;E_____。

(2)写出②、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D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B→F___________,②C→B___________。

30.如图物质间转化关系。

A、E为黑色固体,且A在反应①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B和C组成元素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F为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A、B、C、F均为氧化物;D、E、H均为单质;D和H为无色气体。

请回答:

(1)写出的化学式:

B________、F_________;操作x是_______。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

(4)G是汽水里的一种成份,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由物质R中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40%-6.7%=53.3%;

则1个R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为150×40%÷12=5;

1个R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150×6.7%÷1≈10个;

1个R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