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653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和轮船,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和飞机,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3)根据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的信息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依据材料四的图片内容可知,图片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环境问题;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

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

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初,德国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教育制度,先后设立了柏林大学、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高等教育学校。

各地也纷纷设立技术教育学校。

到1898年,仅9所工科大学在校生就超过万人。

在先进的教育下,德国涌现出伦琴、普朗克等一批科学巨匠和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一批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出现了内燃机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成果。

——据李工真《德国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一项新技术成果。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内燃机。

(2)观点:

先进的教育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发展。

论述: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

与此同时,先进的教育也培养出了大批科技人才,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内燃机以及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的发明,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变革,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使利。

可见,德国先进的教育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发展,为德国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观点:

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19世纪德国改革与发展教育,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重大成就莫定了基础。

中国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可见,教育改革推动教育进步,教育进步促进科技的创新与社会的发展。

(1)据题干材料“在先进的教育下,德国涌现出伦琴、普朗克等一批科学巨匠和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一批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出现了内燃机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成果。

”可知,内燃机是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一项新技术成果。

(2)据题干材料可知,提炼的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论述紧扣观点即可,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

如:

提炼的观点可以是:

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

或者提炼的观点可以是:

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德国改革与发展教育,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重大成就莫定了基础。

4.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

材料一:

材料二:

地质学、气象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也可以连贯到中国初期早熟的统一。

黄河夹带大量泥沙,随时有阻塞河床,冲破河堤,淹没人畜,损坏作物的可能,局部治理无济于事……《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十一次之多。

足见光治水一事,中国之中央集权,已无法避免。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与农业的关系,也促使中国在公元前趋向统一。

中国农产区雨量80%出现于夏季三个月内。

且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旱涝灾害频发。

灾荒时,邻国如不接济,即可能发生战事……凡此种种,都增加了中央集权的趋向。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这些新涌入地球的几十亿人给我们的家园施加了压力,这种压力即使在人口相对稀少、十分富裕的美国也随处可见——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的枯竭;

加利福尼亚的牧场和长岛的马铃薯地向住宅区的转变;

西北部残存的已被砍伐殆尽的原始森林;

全国已知的99%的未被清理且仍在污染水源的有毒垃圾堆。

不仅美国,以上问题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下列图片与材料一中A处遗址有关的是,与B处遗址有关的是。

(只填写序号)

(2)依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

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依据材料三,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5)依据材料四,谈谈人类社会应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1)①④;

②③

(2)分布特点:

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或河流附近)。

形成原因:

大河能够为早期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或易于获得生活资料),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方便灌溉,利于发展农耕(或利于生产),长江、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3)黄河易泛滥,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易出现水灾或旱灾。

采用中央集权能够更好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4)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

耕地减少。

(5)加强立法;

加强宣传;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2019年)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距今(2019年)6000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

所以与材料一中A处遗址有关的是①④;

与B处遗址有关的是②③。

(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或河流附近)。

形成原因包括大河能够为早期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或易于获得生活资料),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方便灌溉,利于发展农耕(或利于生产),长江、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黄河易泛滥,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易出现水灾或旱灾。

(4)依据材料三“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的枯竭;

全国已知的99%的未被清理且仍在污染水源的有毒垃圾堆”可知,人类社会发展环境污染、破坏环境;

破坏资源,导致资源枯竭;

(5)依据材料四“宣传环境保护的大游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可知,人类社会应加强立法;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等保护环境。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材料二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发展。

材料三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

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

材料四自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一位学者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

“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把人类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项动力的发明使“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发展”?

在这段时间,卡尔·

本茨发明了什么交通工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人们可以享受到的最新物质文明有哪些?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结合“新的革命”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它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1)第二次科技革命或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发明;

汽车

(3)电话、电灯、电车、电报、电影等

(4)导致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等

(1)依据材料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可知材料一中“新的革命”应指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电气时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动力,使“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发展”。

本茨发明了汽车,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3)根据材料三“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电气时代”。

如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其他发明包括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依据材料四“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一位学者提出了‘温室效应’”和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等。

6.材料1885年在实验室中,一个伟大的发明诞生了。

卡尔本茨将内燃机改进成汽油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的雏形出现了……虽然这辆车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马车流行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让人“瞠目”了。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利,由于当时欧洲封建宗教居于统治地位,这台在实验室诞生的三轮汽车被封建宗教界视为“怪物”,并预言这东西会毁灭人类,并要将卡尔本茨送到宗教审判台进行审判,卡尔本茨听到消息后,不得不逃到瑞士避难。

尽管如此,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获得了批准,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

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这辆三轮汽车被命名为“奔驰1号”。

汽车虽然制造出来了,可这个不断散发臭气的家伙总是半路“抛锚”,再加上操作性不是很好,经常撞墙,遭到了人们的嘲讽,由于担心在大庭广众面前出洋相,再加上封建势力的阻挠,卡尔本茨尽管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却从来不敢开着它上街。

就在这个时候,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站了出来…1888年8月的一天,早上5点多钟,贝尔塔唤醒了两个孩子,把汽车推出来,一起向100多公里之外的福尔兹海姆进发,去探望孩子的祖母。

行驶到14公里,燃料没有了,只好到一家燃油店去购买汽油;

行驶到70公里以后,又被一个陡坡拦住了去路,只好让小儿子来驾驶,贝尔塔和大儿子在后面推;

发动机的油路堵塞了,贝尔塔就用发针把它修好;

电器设备发生短路,就用丝袜作绝缘垫。

一直开到黄昏,母子三人才又累又饿地到达目的地。

孩子的祖母惊叹不已,小镇上的人们都跑出来看这个“怪物”。

兴奋的贝尔塔立即给丈夫拍了一封电报:

“汽车接受了考验,请速申请参加慕尼黑博览会。

”卡尔本茨接到电报后两手发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很快就办妥了参展的手续。

在慕尼黑工业博览会上,卡尔本茨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汽车,吸引了大批客户的目光。

——选自XX百科

(1)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哪两个人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与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汽车发明和使用的开始阶段,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请分别概括?

(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1)卡尔本茨和贝尔塔。

(2)速度快。

有利因素:

国家对发明创造的支持;

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的不断进行技术改进;

贝尔塔的勇于实践。

不利因素:

封建宗教势力的阻挠;

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和技术的不完善。

(3)从实验室发明到应用到实践的历程。

(1)分析材料可知,卡尔本茨制造了汽车,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使用了汽车,成功了,所以卡尔本茨和贝尔塔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分析材料“虽然这辆车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马车流行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让人瞠目了”可知,汽车与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速度快的特点。

由材料“卡尔本茨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获得了批准,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

”可知,其有利因素包括国家对发明创造的支持;

由材料“卡尔本茨将内燃机改进成汽油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卡尔本茨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可知,其有利因素包括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的不断进行技术改进;

由“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站了出来,把汽车推出来,一起向100多公里之外的福尔兹海姆进发”可知,其有利因素包括贝尔塔的勇于实践。

由材料“当时欧洲封建宗教居于统治地位,这台在实验室诞生的三轮汽车被封建宗教界视为怪物,并预言这东西会毁灭人类,并要将卡尔本茨送到宗教审判台进行审判”可知,不利因素包括封建宗教势力的阻挠;

由材料“汽车虽然制造出来了,可这个不断散发臭气的家伙总是半路抛锚,再加上操作性不是很好,经常撞墙,遭到了人们的嘲讽”可知,其不利因素包括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和技术的不完善。

(3)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从实验室发明到应用到实践的历程。

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

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二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1)深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

广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

电灯、汽车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

(2)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国家要长久继续存在就必须推进科学、推广科学的运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

试题分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仅仅利用水、蒸汽等主要发展了机械的创新与改造,设计机械制造、交通、采矿、冶金等行业但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科技领域;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一国开始,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多国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厂的技术上的革命;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科技成果把科学进步与技术革命紧密的结合起来.至今电灯、汽车、飞机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

(2)科学使现代工业国家快速的发展,科学决定现代工业国家的未来;

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明与推广;

(3)综合上述材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发明,科教兴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通过学习工业革命,认识科学在人类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8.合作探究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

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请回答

(1)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2)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政局稳定。

(2)1.农业人口减少;

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促进工农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由于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等等,这些因素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9.阅读材料,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

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

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

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

直至12月9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

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4,000人。

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材料二观察图片

材料三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

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

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

思考:

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

【答案】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根据材料“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

”“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