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6328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每小时15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处处相等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向南北两级递减海拔高则大

4.地球的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地球公转的近日点是1月,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远日点是7月,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6、黄赤夹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

7.黄赤夹角变大则热带、寒带变大;

温带变小

以下是难点,上课要好好听讲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

2.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运动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

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

3、河水往哪岸偏则河流侵蚀这一岸,三角洲与对岸相连。

4、北京时间是什么:

东八区或120东经的时间

5、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是什么:

0区的时间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2.判断某点的昼夜状况看直射的半球:

直射的半球则昼长夜短,越向这个半球的极点昼越长,这个半球的极点附近有极昼

3、判断某地昼夜变化看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

直射点向那个半球移动则这个半球昼变长。

4.极点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5.对比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6、判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某个时间段的变化:

直射点移动中离某地近则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干结空气、固体杂质、水气组成

2.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氧气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二氧化碳

4.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是臭氧

5.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水气和固体杂质

6.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特点是: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为什么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

7.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是: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在此层飞行)(臭氧层在此层)

8.高层大气气压低,空气密度小该层有电离层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的作用。

2.2大气的热力状况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反射、散射

2.为什么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比较低?

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3.为什么天空是蔚蓝色的?

大气的散射作用波长短的最容易被散射蓝紫色光波长比较短

4.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靠大气逆辐射实现的

5.为什么晚秋晴朗夜晚的早晨容易产生霜冻?

大气逆辐射弱

6.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收入的热量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这就使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

2.3大气的运动

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热量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造成的

2.画出热力环流图(P33/图2.8)

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4.画出城市热岛环流图,画出白天、黑夜的海陆风图片。

城市风

白天的山谷风夜晚的山谷风

白天的海陆风夜晚的海陆风

5.只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运动

高空大气的风向是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还要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1.画出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P37/图2.14)

2.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由于海陆分布影响,七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

断,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一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其

以亚洲高压(蒙古-_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4.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2个)

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

5.东亚季风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南亚季风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6.我国降水带从南往北逐渐移动:

5月在位于华南(珠江流域)6月移致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移致华北、东北地区。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天气情况

锋面过境前

(气温、气压)

锋面过境时

锋面过境后

符号

冷锋

气温高

气压低

阴天刮风

下雨降温

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暖锋

气温低

气压高

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准静止锋:

例子:

江南梅雨,

对应的的气压

水平方向气流运动

垂直方向气流运动

控制下的天气

举例

气旋

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辅合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

北半球从中心向四周顺时针扩散

下沉

晴朗

7、8月长江中下游伏旱

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总结:

热4(最低温大于15度)

气温:

纬度位置亚2(最低温大于0度)

温3(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最低温小于0度)

大陆性气候:

少雨

气候海陆位置

海洋性气候:

多雨

高压控制:

气压

降水:

低压控制:

由陆地吹向海洋:

季风

由海洋吹向陆地:

2.把上学期复习时发的如何判断气候类型的小片子找出来。

气候类型模式图

2.7大气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全球变暖

燃烧矿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毁林

海平面上升

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而变干)

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合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臭氧层的破坏

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来的氟氯烃化合物

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合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酸雨

PH值小于5.6的雨水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合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复习提纲

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地壳中主要元素是?

(写前3位)氧硅铝

2.什么是矿物?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3.什么是矿产?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

4.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5.纪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是沉积岩化石岩

6.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收挤压变质成为坚硬的板岩

7.写出地壳物质循环图(看笔记或P61/图3。

9)

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是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

内力对于地表的塑造是?

(P66)

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外力对于地表的塑造是?

2.按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形成:

有些地方则形成

垂直运动引起

3.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例如东非大裂谷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褶皱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相撞产生的。

5.地质构造有两种类型褶皱、断层

6.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常成山

向斜常成谷但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反而成谷

向斜反而成山

7.什么是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8.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例如东非大裂谷我国的华山北坡

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就是由断层形成。

9.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10.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1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瀑布

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三角洲冲积扇

12.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风蚀蘑菇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沙丘沙拢

3.3海水温度和盐度

1.海洋是地球上大气热量、水汽主要来源。

2.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

3.海水的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4.海水的温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抵纬海区的水温高于高纬海区的水温

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是?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

5.海水的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副热带地区最高,向两边递减

6.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哪些?

1蒸发和降水2有无河流注入3、洋流

7.世界上海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

3.4海水运动

1.海水的运动形式表现为波浪、潮汐、洋流

2.什么是洋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运动

3.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分别写出三种洋流形成的原因,并举例

自己画出世界洋流模式图

4.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成顺时针流动

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以副极地为中心,成逆时针时针流动

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洋流。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降湿的作用

洋流对盐度的影响:

暖流增盐寒流降盐

3.5陆地水与水循环

1.陆地水按其空间分布分为地表水、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沼水其中陆地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属于动态水资源的有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属于静态水资源的有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3.陆地水的补给类型有冰川补给大气降水补给

4.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等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形成夏汛。

5.潜水与河水互补,其中丰水期期河水补给给地下水,枯水期期地下水补给给河水

6.什么是海陆间大循环?

 

7.画出水循环适宜图,标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3.6生物

1.骆驼刺生长的环境是干旱

2.莲生长的环境是水生

因此植物对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3.生物在地理环境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3.7土壤

1.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空气水分矿物质有机质

3.有机质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4.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

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看图3。

54,记住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和分布

2.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陆地的地域分以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称为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受海路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陆地上有很多高大的山脉。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差异很大,从而形成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复习提纲

4.1气候资源

1.什么是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与风能等,是一种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也是我国的十大自然资源之一。

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

2.气候资源的特点是?

1气候资源具有普遍存在性2气候资源具有数值特征3气候资源具有较大的变率

3.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

与子午线的方向呈30度到60度的夹角

4.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是什么?

常年盛行一种风工业区应布局在风的下风向

季风工业区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风向不定工业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

5.公路、铁路的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泥石流大风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航空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

4.2海洋资源

(一)

1.为什么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茂盛,这些生物是鱼类的饵料

2.为什么温带地区渔业资源丰富?

温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

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延伸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署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4.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资源

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猛结合。

4.3海洋资源

(二)

1.海洋环境的特点是?

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抵御多边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2.港口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

3.围海和填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

4.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国家是荷兰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填海造陆的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

5.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

6.人类的那些活动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遭破坏?

7.海洋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8.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4.4陆地资源

1.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2.陆地资源的特点是?

1陆地资源是有限的2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3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4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一般具有

明显的地带性;

矿产资源的分布则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3.按照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一般可以把能源资源分为常规能源、新能源

4.常规能源有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4.5气象灾害

1.台风属于气象灾害中最强的一级。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中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台风灾害主要

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2.我国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在全球范围内,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防洪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结合进行。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什么是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4.6地质灾害

1.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

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2.活火山是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是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是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3.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华东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括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我国山区面积大,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利用的经济活动

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