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5859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启蒙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在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英国,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是法国社会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深化探究

探究点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材料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思考

材料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说明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答案 

(1)新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知识的进步;

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2)说明:

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不仅反对教权主义,还反对专制主义;

不仅继续倡导人性,还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人权、法制,而且为新制度勾画了蓝图,主张建立“理性王国”。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

(1)地位: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主要观点:

①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②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④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2.孟德斯鸠

(1)主要观点:

①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②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2)意义:

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卢梭

①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2)代表作品:

《社会契约论》。

[核心比较]

伏尔泰与卢梭的思想:

伏尔泰极力赞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当他们为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而欢呼的时候,卢梭已经敏锐地看到了君主立宪制的缺陷,他认为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的,是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

卢梭的思想闪耀着更明亮的智慧之光。

歌德曾如此评价伏尔泰和卢梭: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探究点 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材料

 

   

         伏尔泰        雨果

伏尔泰的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应如何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

答案 

(1)充分表明了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人人平等、思想自由的主张。

(2)伏尔泰强烈反对天主教会,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雨果用“整整一个时代”来评价他的历史地位。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扩展

(1)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2)代表人物: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①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

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疑难辨析]

为什么说康德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非工具;

相信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坚持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意义

(1)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3)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启蒙思想有下列主要特征:

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从批判的领域上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

从批判方式上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

从历史作用上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探究点 康德的思想

材料 人,或者更广泛地说,每一有理性者,都是作为目的自身而存在着。

所以,人,不管做什么事,不管牵涉到自己或其他有理性者,他都必须被当作一个目的来看待。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1)材料反映出康德的什么观点?

(2)康德的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有何区别?

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 

(1)观点:

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2)区别:

前者属于启蒙运动的哲学思想,后者属于政治思想。

作用不同:

前者是后者的哲学依据,后者则直接成为反封建革命的思想武器。

课堂小结

                   

1.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启蒙思想家“大兴土木”的工具是(  )

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解析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故答案为B项。

2.1734年,伏尔泰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

由此可见,伏尔泰的理想政体是(  )

A.君主专制政体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共和政体D.军事民主政体

解析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故答案为B项。

3.“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下列人物的观点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

C.卢梭D.康德

解析 由“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可知,材料阐述的是“三权分立”思想。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故选B。

4.某思想家说: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

”这体现了(  )

A.天赋人权说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D.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

社会秩序是基础,不是哪个人的权力,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与这一观点符合的是社会契约论。

5.康德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认为人应尊重别人的感受,这体现了康德坚持(  )

A.天赋人权B.人非工具

C.人民主权D.三权分立

解析 材料体现了康德“人非工具”的观点,即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故选B项。

学思之窗

提示 人文主义精神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现世享乐,但并未上升到要求推翻现存封建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程度。

而理性主义在继承人文主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凡事都要从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神和强权,启蒙思想家有关理性主义的宣传,是为了剥去封建制度的外衣,以便去否定它、摧毁它。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 

(1)内容: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内容:

呼唤理性的阳光;

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

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二、学习延伸

提示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任何人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人人都可以追求自由平等,从而猛烈抨击专制王权和特权制度。

卢梭的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等许多革命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2)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的自由和平等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基础达标]

1.“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为此,西欧掀起了(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D.工人运动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这一运动既要“触犯”当时的旧制度,又要设计新的社会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

据此可知只有启蒙运动符合题意。

2.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

对“启蒙思想”这一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

A.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解析 “启蒙”的含义就是“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

A项仅是孟德斯鸠的主张,C、D两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出现。

3.“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

”孟德斯鸠在此主张(  )

A.中央和地方分权

B.实行三权分立

C.实行分权制衡

D.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体现了分权制衡思想。

4.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

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解析 启蒙思想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B项排除;

题干中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D项与题干观点相对立,排除;

A、C两项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然而题干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强制工具,显然,A项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

5.卢梭提出:

“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  )

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D.三权分立学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中“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分析,体现了人民主权说。

6.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批判神权统治B.宣扬人性解放

C.构建理性王国D.倡导思想自由

解析 由材料中“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可知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即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7.从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法语自身的魅力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D.文艺复兴的影响

解析 把握时间信息17~18世纪,此时法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启蒙运动。

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

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中法思想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一直没有发展壮大,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却居于世界前列。

[能力提升]

9.有学者说:

“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解析 注意时间:

18世纪,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题中要求从经济角度和思想文化角度进行作答,君主立宪制属于政治角度,可排除A、C两项;

文艺复兴从14~16世纪,始于意大利,D项可排除。

正确答案为B项。

10.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他所依据的理念是(  )

A.君权民授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D.主权在民

解析 “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反映了社会契约的启蒙思想。

故C项正确。

11.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

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

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

A.三权分立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

解析 关键信息:

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三权分立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制衡,社会契约论则指国家或政府因契约的订立而产生的,天赋人权是指自由、平等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故B项正确。

12.以理性为旗帜,将矛头直指欧洲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启蒙运动B.智者运动

C.宗教改革D.古典文化的复兴

答案 A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理性”、“矛头直指欧洲封建主义”等信息,据此可以判断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是启蒙运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

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启蒙主义的政治思想逐渐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

——[美]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家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提出了哪些挑战?

(2)结合史实说明,启蒙思想是怎样影响近代中国“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的?

答案 

(1)挑战:

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神学,反对王权,反对特权等级;

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

要求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等。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德斯鸠指出:

“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制约权力。

材料三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

为了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中人物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

答案 

(1)封建制度(封建王权,宗教神权)。

设想:

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

作用:

有利于防止君主专制。

(2)主张:

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

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