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品文档格式.docx
《最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品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职工中的不同对象分层次地提出要求,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育的目标同具体行为规范结合起来。
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对象,都有一个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问题,都有一个教育目标和具体行为规范的问题。
如果没有先进性的要求和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就无法引导职工前进;
同样没有广泛性要求和具体行为规范,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失去了对职工进行工作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层次职工的情况、不同时期的实际,讲究教育的层次性,注意工作的渐进性,明确区分应当提倡的、必须做到的、允许存在的和坚决反对的,既照顾多数,又鼓励先进,团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职工一起向上。
在广大职工中,要大力倡导共同理想和人生追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公德和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勤奋劳动、遵纪守法、互助友爱的精神。
对于职工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份子,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奉献精神,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对不同层次的对象提出不同要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一些后进层次的职工。
这些人在整个职工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却有一定的影响。
对这个层次的职工,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的工人,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公民。
对这部分职工,我们既不能把他们看死,又不能操之过急。
只能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
二、必须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和根据职工思想实际确定教育内容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密切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才会取得成效和富有生命力。
在企业中,职工们的主要实践活动是生产和经营。
职工们的喜怒哀乐、情绪起伏,不少是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
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协调与冲突,计划定额、工资奖金、住房福利等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干部与群众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纷争与摩擦,大都是直接和间接地与生产经营有联系。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渗透到生产、经营、技术、管理、服务、分配等各个环节,才能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找到解开“扣子”、化解矛盾的办法,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容不实在,针对性比较差。
思想政治工作不加强针对性,就会无的放矢,变成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
在目前,根据职工的思想实际,针对职工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我们认为要注重加强五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要加强理论教育宣传。
在工作中,我感到不少职工是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的,但由于理论武装不够,在认识上就出现了偏差。
如,有的职工错误地认为,当前党风和社会风气不好,是由于发展市场经济造成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职工中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端正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是,要加强形势教育。
由于对形势缺乏全面的、辩证的了解,有些职工在看问题时缺乏全面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有的职工认为当前公有制企业困难重重,大批职工下岗分流找不到工作,微观形势不好,宏观形势也不好。
因此,经常地、适时地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引导职工学会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认清形势,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要加强改革意识教育。
改革的过程就是利(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益调整的过程。
改革不影响到个人利益时,大家都赞成,一旦触及到个人利益,有些人就会出来反对。
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改革顺利时,大家都赞成,一旦改革遇到麻烦和挫折,有些人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怪话、怨气连天。
这些都说明,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代价意识仍需要大大加强。
因此加强改革意识教育,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着力抓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是,要加强主人翁意识教育。
目前,在部分职工中存在的主人翁意识淡薄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有的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一切为了钱,钱多就多干,钱少就少干,没钱就不好好干;
有的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目无法纪,滋事生非,酗酒闹事,老子天下第一;
有的把自己看成老爷,光要权利,不尽责任,光顾眼前,不管长远。
所有这些都说明,对职工加强主人翁意识教育,使职工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主人翁的使命,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目前与长远等关系很有必要。
五是,要加强公仆意识教育。
目前一部分职工情绪不稳、气不顺、意见大,相当程度是由干群关系引起的。
有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在职工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应当看到,企业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确有一些害群之马。
因而当前特别需要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公仆意识,使自己真正做到身先士卒,廉洁奉公,言行一致,为职工群众做出好样子。
三、必须采取正确的原则、方针和方法
(一)要切实遵循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的原则把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这是我们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对解决好当前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建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尊重,就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员之间的一种基本的情感和态度。
尊重职工,首先要尊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真心实意地把职工当作企业的主人。
同时,还要尊重每个职工的人格,尊重职工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及各种合理要求,尊重和维护宪法赋予他们的各种民主权利。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观点。
要平等待人,注意工作方法,避免伤害他们的情感和自尊;
要坚决摒弃以“教育者”自居,“我打你通,我说你听”的做法。
理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一种倾注着深厚的阶级感情的信任和至爱。
理解职工,就是要理解每个职工独特的个性,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苦衷,承认他们不同的爱好和兴趣。
要做到理解职工,就要具有坦荡的胸怀,具有敢于首先向工作对象敞开自己心扉的勇气,以心换心,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和炽热的爱心,消除对方各种心理戒备,并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条件,与职工交流感情,沟通思想。
我在基层单位、公司党委宣传部门和团委工作的一个切身感受,就是职工对“理解”的渴望从一定程度上说,超过了对经济和物质的需求。
把“理解万岁”、“理解精神”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就会在企业、职工、事业、家庭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把企业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关心,就是主体对客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关注、爱护和帮助。
思想政治工作所讲的“关心”的范围,还包括工作对象的理想、追求、感情、生活,以及婚恋、家庭、健康等诸多方面。
关心职工,就要在政治关心职工成长与进步,激发职工的政治觉悟,培养他们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就要在事业上关心职工的提高与发展,帮助职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满足他们在工作上的各种合理要求;
还要在生活上关心职工的疾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尽心尽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使职工群众感到企业大集体的温暖,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没有对职工的尊重,肆意践踏职工的人格尊严,就谈不上理解职工;
没有对职工的理解,心灵的沟通,言不由衷,就不是真正关心职工;
没有对职工真心实意的关心、帮助,尊重、理解也算不上充分。
同时,尊重、理解、关心职工,又应该是一个双向性的体系,要求企业领导尊重职工当家做主的地位和权利,理解职工的甘甜和苦衷,关心职工的学习和生活,同样也要求企业职工尊重领导的权利和指挥,理解企业的处境和困难,关心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下一心、干群一心把企业办好。
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关键在于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建筑在诚意基础上的,以透辟的道理说服人、以火热的情感打动人的工作。
如果要说每种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么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点。
这个特点也就是优势。
正是这种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开人的思想疙瘩,使人从消沉变为振奋,从郁闷变为开朗,从懒散变为昂然进取,甚至从精神泯灭变为涅磐新生。
我们常听说某某人“钻牛角尖”,实际上他的思想问题就出在牛角尖上,如果能用说服力极强的道理去开导,那么他就会茅塞顿开,走出牛角尖。
人们也常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心诚情切的神奇力量。
用真挚情感去感染人、打动人,往往会使一个人从孤独、郁闷的心灵中走出来,以蓬勃的朝气重新投入工作和生活。
当然,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决不是不讲原则,放松管理,取消批评;
决不是迁就不合理要求和容忍不守纪律的行为。
原则要坚持,是非要分清,错误的行为要抵制,严重违反制度和纪律的要给予严肃的批评乃至必要的处分。
但是,要注意把职工们的特点和缺点区别开来。
不要把他们的特点误认为是缺点而加以抹煞。
在批评职工的错误时,一定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与人为善,好心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把严格的要求、原则性的严肃批评同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很好地统一起来。
(二)要认真贯彻疏导的方针所谓疏导方针是指疏通和引导的方针,就是疏通思想,引导达理,反对堵塞和压服。
疏通,就是发扬民主,广开言路,让职工畅所欲言,把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把个人自己的心里话都讲出来,集思广益;
引导,就是要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来。
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疏中引导,导中疏通。
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
只有疏通,没有引导,疏通就失去实际意义;
只有引导,没有疏通,引导也达不到实际效果。
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又疏又导,并把它贯彻到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才能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坚持和贯彻疏导的方针,不仅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而且也是由人们思想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思想又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螺旋式的曲线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过程。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人们思想运动的这种规律性,决定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照职工的思想发展的规律办事。
而疏导的方针,正是指导我们去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
例如,要解决一个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转变他的思想,调动他的积极性,就必须找出产生这种思想认识问题、影响其积极性的主观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
坚持疏导方针,有利于找到真正思想根源,有利于扫除各种思想障碍,从而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正确的轨道上来。
如果采取堵塞的方针,一堵二压,必然引起思想的对抗,情绪的对立,不利于促进职工的思想向正确的方向转化。
我在基层工作的几年来,有一条比较深刻的体会,就是要认真贯彻好疏导方针,必须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出发,结合基层实际,坚持做到“五个注意”:
一是注意调查研究。
摸清职工的思想动向,研究基层职工的特点、心理特征和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确立正确的疏导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在疏导中,要尊重职工,相信职工,关心职工,善于发现职工身上的“闪光点”,积极帮助他们克服身上的缺点和弱点。
二是注意对象的层次性。
基层职工中,由于各自的思想觉悟、实践经验、文化素养以及性别、年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而对疏导方针的理解、接受能力也不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在疏导中,决不能百人一方,一个模式,搞“一刀切”、“一锅煮”,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层次的特点,因人而异,因层施教,根据不同职工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是注意地位的平等性。
在疏导中,要摆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基层领导同职工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
基层领导的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对象当作兄弟姐妹、同志和朋友,以平等的态度,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决不能以教育者自居,打官腔,以势压人,板起面孔训人。
同时,要发扬民主,对职工中的不同认识问题,应当让他们讲出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教育自己。
四是注意说理的可信性。
基层的工人最讲实际。
“丁是丁,卯是卯”,不喜欢转弯抹角,更讨厌假、大、空那一套。
我们在疏导时应切忌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回避矛盾,不掩饰缺点,不搞绝对化。
只有讲真话,说实话,用事实说服人,职工才会产生信任感,说理才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疏导的效果才会好。
五是注意疏导的情感性。
疏导工作应该充满热情和温暖。
情感对职工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进行疏导时,要注重情感的交流,积极寻找人与人之间相容的条件,从而在思想共鸣的基础上,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融洽的气氛,以充分发挥疏导方针的作用。
“春风化作雨,润物细无声”。
基层的疏导及整个思想政治工作应在这种亲切的氛围中进行。
(三)要启发和组织职工进行自我教育启发和组织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客观要求。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偏离的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是关系到每个职工切身利益的事业,必须也只有依靠广大职工的力量才能办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也只有相信和依靠职工才能做到这一点。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孤家寡人的工作,离开了群众参与和支持,只依赖少数人,不可避免地会陷于冷冷清清、死气沉沉的境地。
因此,我们不应把职工看成单纯受教育的对象,要启发、鼓励和组织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动作用。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启发、鼓励和组织职工进行自我教育,往往可以收到他人教育不可替代的效果。
如果把他人教育视为来自外部的教育,那么自我教育则可以当作来自内部的教育。
自我教育一般是通过自我的实践,从自我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比较中得到教育的。
这种出自自身感受的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亲切感和深刻性因而效果是一目了然的。
而且自我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比那些泛泛的不着边际的教育,当然高出一筹。
在某种程度上了解自己优缺点的莫过于自己,因此自我教育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当然,我们强调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这种特殊效果,并不是贬低和取消其他方式的教育。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职工的自我教育和职工的各项教育、文化教育、管理理论教育,以及批评教育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它们的关系也相互融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所以,我们在强调职工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不应轻视和放弃其他的教育形式。
鼓励和组织职工进行自我教育,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采取放任自流、任其自然的做法。
实际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责任更重了。
因为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文化素养、认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而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可能有迥然相异。
在这种思想活跃、议论纷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政工干部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去,体察职工群众的情绪,了解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种种意见,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和舆论引导。
由此可见,我们引导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随着难度的增大,更加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更加需要讲究引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从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组织职工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避免强求一律和生硬呆板的做法。
比如,可以举办学习会、座谈会、讨论会,可以请职工现身说法、畅谈体会,也可以组织外出参观、调查访问,还可以不拘形式地交谈议论。
我相信,凡是和职工切身利益相关,为职工关心的问题,职工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关键在于组织形式要得当,富有吸引力。
总之,职工自我教育的广泛开展,必将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四)要积极开展民主协商对话的双向交流我们觉得,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变思想教育的单向灌输为民主协商对话的双向交流。
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迈向科学化的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对流”的过程,既包括思想对流、文化对流,也包括感情对流,可以统称为精神对流。
在这里,教育者为一方,教育对象为一方,双方相互传递信息和精神。
如果要使思想教育产生积极的效果,那么就不能单单考虑教育者的精神状态,也必须注意教育对象的精神状态。
当教育对象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内在的积极因素被激发出来,教育者发出的信息往往会被顺畅地接受,从而产生有益的效应;
当教育对象的情绪受到压抑,处在受消极因素制约的状态下,教育者发出信息往往会被遗漏或被抵制,从而产生负面的效果。
可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摒弃单向的灌输,确立民主协商对话的双向交流,是建筑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之上,有着深刻的科学根据。
只有协调、对话的双向交流,才能使教育对象中消极、被动的客体变为积极、主动的主体,参与到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来,使思想教育受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协商对话、双向交流还体现了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创造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心理距离缩短和贴近,从而为思想教育提供了优化的感情环境。
思想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观点的交流,同时也是感情心理的交流。
感情心理交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观点的交流。
我们日常见到、听到的“逆反心理”,就是指感情的抵触而言。
这种感情的抵触是感情上的屏障,深深阻断思想观念的交流,甚至使思想观念的交流根本无法展开。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可能同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民主、不平等为特点的单向灌输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协商对话、双向交流的方式是以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为特点,推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感情心理的交汇和渗透,因此也就必然使思想观点的交流容易进行,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近几年来我厂设立的“厂长信箱”、建立的“厂长接待日”和厂党政领导登门拜访职工等制度,以及经常召开职工座谈会、恳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同职工群众进行对话交流,讨论企业各种现实问题,收到相当好的效果,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协调对话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感情,产生心理共鸣,也是重要原因。
我们还感到,协商对话、双向交流,毫无疑问要触及到职工群众所关注的社会及企业的“热点”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使对话、交流富有深刻而广博的精神内涵,才能吸引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话、交流贵在讲事实,讲真话,开诚布公,坦诚相见。
在对话过程中职工群众不会只是唱赞歌、说好话,也会提出这样或那样比较深刻的问题,其中有合理的,也会有不合理的问题。
对于合理的问题,并不能仅仅满足或停留在对话上,而应该根据条件的许可积极地加以解决;
一时限于条件未能解决的合理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说明解释,以取得职工群众的理解;
对于不合理的问题,也不能置之不理,弃之一旁,而应抱着积极的态度,耐心疏导,做好工作。
特别是对于职工群众批评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反对不正之风以及腐败现象的意见,应当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
对于职工中出现的不正确的思想和看法,应当理直气壮地加以引导。
否则,就失去了协商对话、双向交流的意义和原则。
总之,我们要通过协商对话、双向交流,在企业领导人和职工之间、政工干部和工作对象之间、职工和职工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并把这项工作广泛地加以开展,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