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5447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难点08 交通运输建设及影响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

3.(2020·

节选)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

①投资少,见效快②废气多,噪声大

③用地省,客运量大④速度快,准点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道路通畅,地铁运行速度快,不像地面交通一样易发交通拥挤、误点,因此准点率高,④正确;

位于地下,节省城市用地空间,用地省,运输效率高,客运量大,③正确;

地铁建设需要在地下进行轨道、电力、用水等作业,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①错误;

地铁是电气化交通运输方式,产生废气少,对城市地面环境产生的噪音干扰少,②错误。

C正确。

4.(2020·

全国卷Ⅱ·

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

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

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

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下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答案】

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

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

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

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规模运输优势)。

【详解】

由辽宁铁岭到广州运输距离长,且广州是港口城市,长距离运输海运费用较低,海运可节约运输成本,故将毛油由辽宁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

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集装箱液袋运输比铁桶运输转运方便,铁桶运输要将铁桶运回,而集装箱液袋运输只需单程运输,减少了运输费用;

液袋体积具有可塑性,可充分填满集装箱空间,具有装载量大的模运输优势。

〖备考秘籍〗

根据考纲和考情分析,对本专题的复习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

要求通过对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时效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

通过对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分析,建立人地协调观,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典型案例中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分析,说明交通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等,并要涉及到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平时复习中,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建立思维方式,然后再根据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难点突破〗

1.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

[考向透析]

对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的考查重点在对某区域交通运输线或者点的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考查方式有文字材料、景观图等为载体,考查人们在工程建设方面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改变。

考查题目更多地涉及到自然地理因素对工程建设的限制作用或者有利条件分析,从而反映出科技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要求能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交通和经济、社会、生态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平时复习时注意对区域特征的把握和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学法指导]

(1)掌握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运输货物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量、笨重、长途运输。

如矿石、牲畜、金属等

公路运输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大量、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物等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贵重、急需、时间不大的物品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流体状货物

特别注意: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越来越多,其向着大型化、高速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某些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也发生变化,如高速铁路与传统铁路运输不同,其速度快、运量大,目前以客运为主,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与航空运输产生市场竞争。

(2)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

①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为限制条件,影响工程的造价和难度、工期等。

一般选择平原地区、稳定地质条件、河网稀疏地区,这些地方造价低,运营安全。

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

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

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

另外,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为决定因素;

技术水平可以降低自然条件对线、点建设的影响,为保证条件。

②影响交通运输点建设的区位条件

港口:

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

海港要布局在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运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汽车站: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区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航空港: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飞;

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

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有利于飞机逆风起降;

不应布局在雾日和低云较多的盆地和低地;

航空港噪音较大,应与城市有一段距离,并与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3)交通运输线、点建设产生的影响

对于重大交通线建设意义、影响类问题,一般要从交通、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对交通的影响

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

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②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是交通线对起点的影响;

二是对终点的影响;

三是对所经过地区的影响。

即促进起点、终点和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

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③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

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巩固国防等。

(4)交通运输线、点建设分析技巧

①需求量大小:

对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人口、城市、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等进行分析;

对原有的交通运输方式状况进行分析。

②工程量大小: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等);

修建的长度或者宽度;

原有交通运输方式状况;

现有的技术水平;

沿线附近的生态环境状况等

2.交通运输方式变化产生的影响

本知识点要求理解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市、聚落发展的重要性。

试题往往和社会热点密切结合,通过热点图表资料,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学法指导]

①交通便利处为聚落形成的区位因素之一。

交通线可以影响聚落的位置选择、影响聚落的形态。

聚落往往沿着交通线延伸,交通线往往会成为聚落的发展轴。

水运对聚落的影响表现在:

城市兴起于河岸渡口、航道交汇处、河流入海口位置;

聚落沿河流带状发展。

②交通便利处易发展为商业中心。

城市交通最便利处形成商业中心,为市场最优原则;

大型超市或者批发市场出现在城市的环路边缘或者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为交通最优原则。

〖限时检测〗

山东德州市·

高三二模)瓜亚基尔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斯河西岸,是厄瓜多尔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城市,背靠圣安娜山,近处有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如图)。

港口铁路通向首都基多,多条高速公路将基多和国内其他城市连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矿产品都在这里集散。

现在该城市发展为“港城分离”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瓜亚基尔港发展成为厄瓜多尔最大港口的优势条件有()

①瓜亚基尔市服务功能强②铁路和高速公路交汇的综合交通枢纽,陆上交通便利

③国家欠发达,进口运输需求量大④紧靠圣安娜山,且有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

⑤瓜亚斯河在此处入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2.瓜亚基尔“港城分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阻隔B.港口和城市距离较远

C.港口和城市的发展壮大D.泥沙淤积旧港区废弃

【答案】1.D2.C

1.瓜亚基尔港发展成为厄瓜多尔最大港口,优势区位是有大城市作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与港口相连,交通便利;

港口铁路通向首都基多,多条高速公路将基多和国内其他城市连接,且瓜亚斯河在此此入海,经济腹地广;

①②⑤正确;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矿产品都在这里集散,出口量大,港口运输需求大,国家欠发达,进口运输需求量小;

紧靠圣安娜山不利于港口建设;

2.港口附近临港产业发展,使港口设施占用空间扩大,海岸地势平坦,利于港区建设,“港区分离”模式,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瓜亚基尔“港城分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发展和港口规模扩大,C正确。

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阻隔影响较小,港口和城市距离较近,材料没有提及泥沙淤积旧港区,ABD错误;

故选C。

山东滨州市·

高三三模)2018年12月9日,北极圈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桥墩仅建在两端陆地)——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

该桥由中国企业承建,大桥全长1533米,跨越挪威北部的奥福特峡湾。

下图示意哈罗格芝德大桥及周边地形。

3.哈罗格兰德大桥未将桥墩建在水中,主要是因为此处海水()

A.腐蚀性强B.结冰期长C.潮流复杂D.深度较大

4.哈罗格兰德大桥建成通车后,E6公路()

A.通行能力降低B.运输成本上升

C.维护费用降低D.沿线灾害增多

【答案】3.D4.C

3.海水的腐蚀性与盐度有一定关系,该地由于蒸发量小,盐度相对较低,因此无法证明其腐蚀性强,A错误。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地海水结冰期相对较短,B错误。

潮流复杂与桥墩是否建在水中无直接关系,并且该处潮流无材料显示其复杂性,C错误。

该地位于奥福特峡湾,峡湾是冰川侵蚀地貌,其特征为深度大。

因此哈罗格兰德大桥未将桥墩建在水中,主要原因是此处海水深度较大,施工难度大,D正确。

4.据图可知E6公路绕奥福特峡湾而建,而哈罗格兰德大桥可有效缩短通行路程。

E6公路的通行能力与其设计的宽度及沿线地形有关,A错误。

大桥建成通车后,原有E6公路路程未变,运输成本并不会上升,B错误。

原有E6公路由于路程长,沿线条件复杂,因此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而大桥建成之后可快速联通E6公路两侧,因此其维护费用会相对降低,C正确。

大桥通车与原有E6公路沿线的灾害之间无直接联系,D错误。

山东潍坊市·

高三三模)成渝铁路于1952年竣工,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成渝高铁建成通车后,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下图)于2019年11月正式实施,在老成渝铁路基础上改造成一条贯穿主城南北的市内沿江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停靠13个站点。

改造工程最大化保留历史原貌,改造后线路长60.9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重庆的一道亮丽风景。

5.改造重庆站至江津段的老成渝铁路,是基于该路段()

A.沿江景点众多B.运营里程缩短

C.运行速度提高D.货运功能下降

6.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建成后,能够()

A.助力城区之间快速通勤B.缓解成渝高铁运输压力

C.保障沿江地带防洪需求D.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

【答案】5.D6.A

5.据材料可知,老成渝铁路是在成渝高铁建成通车后进行改造的,该地将其改造成一条贯穿主城南北市内沿江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

其开设公交化列车主要针对的是本地居民,沿江景点众多并非其改造的主要原因,A错误。

运营里程并未缩短,B错误。

老成渝铁路运行速度并未提升,C错误。

受到成渝高铁的冲击,老成渝铁路运输能力下降,为保障该路段正常运营开设公交化列车,D正确。

6.该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可以有效帮助城区之间快速通勤,A正确。

公交化列车与成渝高铁之间存在错位发展,并不会缓解成渝高铁运输压力,B错误。

对铁路的改造并不会保障沿江地带防洪需求,C错误。

该铁路改造重庆至江津段并不会促成成都和重庆城市群一体化,D错误。

高三一模)在金沙江中游的横断山区,各民族百姓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胆略,创造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溜索(下图),这是周边群众出行的必需方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这种交通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7.当地人修建溜索的主要目的是

A.创造旅游景观B.横跨深山峡谷

C.保护生态环境D.节约耕地资源

8.近年来溜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

A.当地人口越来越少B.当地自给程度提高

C.通信与商业的发展D.水电站和桥梁修建

【答案】7.B8.D

7.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河谷两岸虽然直线距离很短,但交通联系困难,当地人们创造出了溜索这一独特的交通方式。

溜索历史不可能是旅游景观;

溜索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耕地资源没有关联。

故答案选B。

8.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这种交通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随着水电站和桥梁的修建,河谷两岸的交通联系得以畅通,人们就不必再冒险走溜索了。

当地人口应该增加了,当地自给程度提高和通信与商业的发展对溜索没有太大的影响。

山东聊城一中高三月考)成渝铁路自四川成都至重庆,是新中国成立后完全采用国产材料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于1952年竣工。

筑路中就地取石,全线共有石拱桥827座,石砌工程占60%以上。

下图示意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干线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推测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连接更多城镇B.节约建设成本C.提高运行速度D.缩短运营里程

10.成渝铁路以石砌工程为主,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主要原因是

A.可就地取石,成本低B.石砌工程结构稳定,结实耐用

C.当地石砌技术水平高D.当时经济落后,工程物资短缺

11.与成渝铁路相比,新建的两条高铁

A.桥隧数量减少B.线路坡度减缓

C.建设成本降低D.运输费用降低

【答案】9.A10.D11.B

9.建设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成都、重庆及沿线的运输需求,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两条高铁线路,要尽可能地经过两地间的城市;

三条线路没有选择直线布局,会导致运营里程变长,不利于节约建设成本;

铁路可以通过修建桥梁、隧道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行速度。

10.建国后,我国工业刚刚起步,工业产品及基础建设用的各种物资生产能力不足,修建桥隧用的水泥等建材短缺,因此成渝铁路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而以石砌工程为主。

11.新建的两条高铁线路比成渝铁路短,而沿线多山地地形,线路缩短后桥隧数量可能增多;

高速铁路的运速提高,而运速的提高需要以平缓的线路为基础,故新建的两条高铁线路坡度减缓;

高速铁路建设成本高,所以运输费用会增加。

故选B。

山东高三二模)下右图是福州某山区自然村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该村户籍人口16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村氏收入来源较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缺乏。

国庆期间,某中学地理考察队从山下出发,花费2个多小时徒步到达右图区域开展考察活动,并拍摄了下左图照片,考察发现该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推测右图照片拍摄的大致时刻()

A.5:

00B.7:

00C.17:

00D.19:

00

13.当地政府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采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发展旅游业B.修建上山公路

C.搬至山下定居D.发展特色农业

【答案】12.C13.C

1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左图的照片是在国庆期间拍摄的,可知左图的照片要么是日落时分拍摄的,要么是日出时分拍摄的,福州国庆期间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5:

00是早上的时间,国庆期间福州不可能日出时间为5:

00,故A错误;

读图中湖泊与太阳相对位置关系,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太阳位于西方天空,应为日落时刻,故B错误;

国庆期间福州一带的傍晚即日落时分即17:

00时太阳是有可能贴近地平线的,故C正确;

国庆期间福州一带是昼长短于夜长的,日落时间早于18:

00,因此,不可能19:

00日落,故D错误。

13.根据材料可知该村落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差,发展旅游业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故A不恰当;

由材料可知该村子人口稀少且其周围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修建公路的成本较高,故B不恰当;

该村子人口数量较少,可整体搬移至山下交通便利的地带居住便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这样更有利于该村脱贫致富,故C正确;

该村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若为脱贫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话,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D不恰当。

高三模拟)“万里茶道”是一条始于十七世纪末,南起我国武夷山市下梅村,向北穿过蒙古国境内到达通商口岸恰克图,延伸至俄罗斯彼得堡,全长1.3万公里。

是丝绸之路衰落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因际商道。

(如图所示)其中在张家口一-恰克图段,采取的是驼运。

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的季节及原因

A.春季景色优美B.夏季水草丰美

C.秋季新茶上市D.冬季河流封冻

15.清朝末期“万里茶道"

逐渐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俄罗斯及欧洲市场需求量减小B.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茶叶生产迅速发展

C.新的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D.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茶叶出口量减小

【答案】14.D15.C

14.蒙古春季和夏季有冰雪融水,降水较多,在草原上易形成沼泽,难于跋涉,夏季气温较高,食物和商品(如茶)都难于贮存;

秋季不是新茶上市;

冬季河流封冻,利于行走,D正确。

15.俄罗斯及欧洲市场需求量不会减小,A错误;

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茶叶生产迅速发展不是“万里茶道"

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B错误;

新的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使运输更方便,导致“万里茶道"

逐渐走向衰落,C正确;

中国茶叶出口量一直较大,D错误;

山东济南市·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零模)成昆铁路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下图)。

近年来,国家开始修建成昆铁路复线,规划走向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建成后能满足动车组开行。

16.成昆铁路复线规划走向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主要目的可能是()

A.不需新征土地B.提高列车速度

C.避开高山峡谷D.利于勘探施工

17.为达到复线上动车组开行的要求,需要()

A.截弯取直部分路段B.提高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C.改建经过的公路段D.经过老成昆线上的所有城镇

【答案】16.D17.A

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昆铁路复线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多次跨过河流,所经地区海拔较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成昆铁路复线规划走向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主要目的可能是利用原有铁路建设的勘探,节约建设成本、减小建设周期,增加铁路运行安全,D正确。

成昆铁路复线规划走向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仍然需要新征土地,A错误。

提高列车速度应该尽量走直线,B错误。

复线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难以避开高山峡谷,C错误。

17.动车组开行速度较快,裁弯取直可以减少铁路线路长度,减少火车转弯的次数,提高铁路运行速度,A正确。

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路状况对动车组开行没有影响,动车组速度较快,经过主要城市,不会经过老成昆线上的所有城镇,BCD错误。

动车与普通列车的区别

1、动力不同:

动车不用火车头来牵引列车,而是使用动车组,几乎所有车轮都一同运转,不仅团结合作力量大,而且变速也灵活了,这样才能提高速度。

二普通列车是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不具有动力。

2、运行速度不同:

动车时速达200公里至250公里,普快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且普快列车停站较多。

山东高三一模)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起点在崇安(现福建省武夷山市),终点是现俄罗斯的恰克图。

茶吁依靠畜力运输,茶商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返回。

右图为“万里茶路”示意图。

18.“万里茶路”运输的茶最有可能是()

A.刚采摘的新茶B.炒青后的茶叶

C.发酵、压实后的砖茶D.揉捻后的茶叶

19.茶商选择冬季出发,春季融冰前返回主要是考虑()

A.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