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536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物保护学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最低能量原则

金属与其腐蚀产物所构成的系统具有向最低能量状态——即最稳定状态转化的趋势。

二、活泼金属牺牲原则

两种金属在溶液中相遇,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溶解,不活泼金属得电子处于金属状态。

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如下(依次减弱):

铝—锌—铁—锡—铅—铜—银—金—铂

金属文物防护的方法很多,例如可以采用涂膜或表面钝化等方法使金属与介质隔离,以防止腐蚀;

还可以采用电化学保护法防止金属腐蚀等。

第一节青铜器的保护(ConservationofBronzeObjects)

一、青铜病(bronzedisease):

所谓的青铜病,就是青铜器在氯化物、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浅绿色粉状锈蚀物,形成可以重复进行的循环反应,最终导致器物穿孔、粉化并能够蔓延的腐蚀现象。

粉状锈在形成初期,其颗粒度极为微小,略近于球形的锈体颗粒径大约为0.8—1.2nm,均匀一致。

此微小的粒子有两个突出特点:

基本可摆脱重力场的影响而随空气的流动迁移,在适当的条件下,落在其他铜器上可进行下述反应:

2Cu2(OH)3Cl+Cu+6H+→2CuCl+3Cu++6H2O(酸性环境),4CuCl+O2+4H2O→2Cu2(OH)3Cl+2H++2Cl-(碱性或中性环境)这就是为什么称“青铜病”像瘟疫一样的传染和蔓延的原因。

氯化物是导致青铜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食盐和盐酸是最常见的氯化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土壤、空气、水(海水、雨水、地下水)以及人的汗液中。

在四川的一些地区,由于土壤中不含有氯化物,其出土的青铜器从未受到“青铜病”的侵扰。

图:

青铜器层状锈的形成及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

青铜器粉状锈形成示意图

 

铜在氯离子的作用下形成的循环腐蚀的反应如下:

铜+氯离子→氯化亚铜(灰白色蜡状、活性很强)

氯化亚铜+水→氧化亚铜(红棕色)+盐酸

氧化亚铜+二氧化碳+氧气+水→碱式碳酸铜(蓝、绿色)

氧化亚铜+盐酸+氧气+水→碱式氯化铜(浅绿色粉状)

氯化亚铜+氧气+水→碱式氯化铜+盐酸

铜+氧气+盐酸→氯化亚铜+水

青铜器上的锈蚀情况:

从铜芯向上依次为氧化亚铜(红色)、氧化铜(黑色)、碱式碳酸铜(蓝、绿色),黑粗实线代表古青铜器的原始表面,通常位于黑色的氧化铜中,在碱式碳酸铜层也会有一部分存在。

氯化亚铜可以横贯各个锈层,但常常大大量隐藏在锈层皮壳的最里面,怎样不破坏皮壳而完全去除氯化亚铜是保护工作的重心,也是难点。

常用术语辨析:

层状锈:

青铜器表面的锈层通常呈蓝、绿、黑、红等层状分布,叫作层状锈。

粉状锈(Powderyrust):

疏松膨胀、浅绿色粉末状锈蚀物,主要由碱式氯化铜组成。

无害锈:

性质稳定,结构紧密坚硬,对器物能起到保护支撑的作用,如氧化铜、氧化亚铜、硫酸铜、碱式碳酸铜等。

有害锈:

性质不稳定,结构疏松,能吸水使腐蚀加剧。

水锈:

某些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器,在其表面形成的光滑致密坚硬的氧化锡锈层,呈灰绿色,对青铜器本体起保护作用,是年代久远形成的珍贵的古斑。

贵绿锈:

青铜器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均匀形成的蓝绿色碳酸铜锈蚀物,即美观,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更是历史悠久的证据,是应该保存的古斑。

绿漆古、黑漆古是古董商对出土青铜器表面一层黑亮或绿亮似漆特殊腐蚀层称谓,这类腐蚀层致密光滑泛蜡光,对青铜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种表层,大多出现在战国和汉、唐的铜镜之上,在春秋战国的兵器、先秦的卤、壶、尊等等器具以及战国和秦汉的铜印章等铜器上也偶尔有类似的现象出现。

这类锈层美观、古朴,是年代久远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成因多认为与埋藏环境有关。

在数千百年的岁月里,地下腐殖酸长期作用是青铜器表面形成绿漆古、黑漆古的主要原因。

绿漆古、黑漆古的主要成分是锡的氧化物,也含有一定量的铜的氧化物,锡的氧化物呈结晶的状态于青铜器的表面形成致密的锈层。

二、保护技术

由于氯化物是导致青铜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青铜器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去除氯离子,而且要坚决杜绝在操作过程中引入氯离子。

·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器物,因手上的汗液含有氯化钠(食盐),要戴手套;

不要用自来水清洗器物,因为自来水中的漂白粉是次氯酸,要用蒸馏水;

不能使用盐酸处理青铜器(包括铁器、银器),要使用弱酸。

(稀盐酸可以用来处理铅器)

保护的一般步骤:

观察、记录、检测分析、确定保护方案→清洗→去锈→清洗干燥→缓蚀→潮湿箱检验→粘接或焊接→表面封护→表面作旧→保存在适宜环境中

下面依次予以说明:

观察、记录、检测分析、确定保护方案

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

1、对文物表面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确定需要分析检测和局部照相的部位;

2、对文物进行全面和局部的照相、录像、绘图;

3、根据需要进行分析和检测,如:

实体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文物表面锈蚀状况,是否有其他质地材料残留(如木纹、纺织品残痕等);

金相显微镜分析文物的金相结构、组织(器物腐蚀的内在因素);

X荧光分析仪(或X光能谱仪、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器物及锈蚀成分;

X光衍射分析仪分析锈蚀的结构;

X光探伤仪检测器物铸造结构、锈蚀层下的铭文、花纹等;

2、化学定性分析确定有害锈的部位

通过锈蚀物的颜色和状态可以初步判定其是否为有害锈,对于浅绿色粉状锈要剔取下来一部分,用硝酸银法检测是否有氯离子存在:

银离子+氯离子→氯化银(白色絮状沉淀)

具体操作:

取一点锈样,滴加1:

1硝酸溶液,如很快全部溶解,可能为无害锈,如果锈样中含有氧化锡,生成白色粉状沉淀,与氯化银有显著差别,可滤去沉淀,取清液滴加5%硝酸银溶液,如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则证明有氯离子存在,为有害锈,必须去除。

如果铜器表面起伏不平,并有瘤块状突起,其锈层下面多隐藏氯化亚铜病灶,检测方法是从锈层的小孔或缝隙处滴入BTA-过氧化氢溶液,如快速生成絮状物,说明有氯化亚铜存在。

3、根据以上观察、分析结果确定保护方案。

清洗

清洗可以去除一部分泥土尘垢、浮锈、可溶盐类(如氯化物)、油污等,常用的清洗剂有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乙醇或丙酮等,工具有毛刷、钢丝刷、竹签,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高压喷水枪,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冷热交替、使用超声波等手段提高清洗效率,有时添加表面活性剂、去锈剂、缓蚀剂等组成复合配方清洗剂,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震荡波,可以去除深藏在裂隙内部的腐蚀产物,加快反应速度,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材质文物的保护以及保护中的各个环节。

利用超声波原理制成的超声波洁牙机可作超精细操作,对器物没有损害,特别适用于清除覆盖铭文、花纹的锈蚀物以及小口器物的内部清理。

建议:

刚出土的器物不要马上进行清洗,以防止文物上的信息(某些遗痕)流失;

在器物不显眼处保留一小部分,不作任何处理,以备后人查考。

去锈

目的:

(1)去除有害锈;

(2)去除掩盖花纹、铭文的锈蚀物。

各种装饰、镀金、镀银和漆层以及使用和制作痕迹,常常被遮盖在锈层底下;

(3)去除影响美观的锈蚀物。

1、机械法:

不使用化学试剂,主要采用金工工具(如锤子、凿子、錾子、刻刀、钢丝刷等)和电动工具(如超声波振动仪、洁牙机、牙钻、喷砂机、激光除锈机等),运用敲震、挖剔、刮削、打磨、扫刷、喷砂、砑光等方式去除锈蚀物,要求用力得当,手法娴熟精巧,不能伤害铜地子,比较安全可靠,但对于较坚硬的锈蚀产物往往去除得不彻底。

去除绿锈所使用的刀具

注意:

机械去锈时,要边操作,边滴水,或始终使用吸尘器吸尘,以防止因长时间吸入铜盐而导致的人体中毒。

1、化学法:

(1)倍半碳酸钠法

倍半碳酸钠即碳酸氢三钠(Na2CO3·

NaHCO3·

2H2O),其溶液是一种弱碱性的缓冲溶液。

用倍半碳酸钠溶液(3-5%)浸泡,希望通过多孔的锈层缝隙,把氯化物转换成铜的碳酸盐,将缝隙填充,以堵塞诱发粉状锈的通道,达到稳定青铜病的目的,同时不改变文物的原状。

这种方法需要经常更换溶液,处理周期长,还易在器物表面形成难看的蓝铜钠盐结晶,辅助使用超声波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蓝铜钠盐结晶的生成。

(2)过氧化氢法

此法利用过氧化氢(5-10%)的强氧化性与氯化亚铜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氯化亚铜较彻底,只是如氧化作用过强,会使铜器表面发黑,这时用氨水处理一下,即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或30%的过氧化氢溶液,又叫“双氧水”。

双氧水还可以分解由碳黑和有机脂化合物混合形成的污垢,作为文物表面污垢清洗剂和纺织品有色污斑的漂白剂使用。

(3)氧化银法

利用氧化银与氯化亚铜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将其余的氯化亚铜封闭在里面,阻隔其与外界的接触。

适用于点蚀状病灶部位。

由于有新的银元素引入,国际上已渐不提倡。

(4)电化学还原法:

利用活泼金属牺牲原则,用比铜活泼的金属如锌、铝、锡等置换出氯化亚铜中的铜,将氯化亚铜分解除去。

用锌粉涂敷在清理干净的病灶部位,或用锡箔(铝箔)裹紧器物,在湿室内使它们发生电化学反应,将铜置换出来,使氯化亚铜分解除去。

湿室置换法

青铜器的去锈剂还有很多,如六偏磷酸钠(5%)溶液,可以有效地去除石灰质沉积物;

柠檬酸、草酸、醋酸、甲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碱性连二亚硫酸钠等。

所有这些化学试剂,或多或少都有对青铜本体的腐蚀作用,因此,使用的浓度和时间以及之后的彻底清洗,对文物的长期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由青铜病的机理可知,酸的存在不利于青铜器的保护,因此常用的去锈剂多为碱性,但对于氧化亚铜及坚硬锈层,用酸去除效果明显,这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而要使用弱酸。

(在王惠贞老师的《文物保护材料学》一书中,将倍半碳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列为“青铜器的清洗剂”。

清洗干燥

为了防止试剂残留,影响下道工序的质量,或形成难以预期的隐患,彻底清洗及充分干燥是保护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中间环节。

用蒸馏水少量多次彻底清洗,之后用远红外烘干箱充分干燥。

缓蚀

铜的特效缓蚀剂为苯并(骈)三氮唑,简称BTA,它可以在铜器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透明的薄膜,延缓或阻止腐蚀反应的继续发展。

目前,以BTA为主体,利用试剂之间的协同效应,配置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配方试剂,以成倍提高缓蚀效率,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配置3-5%的BTA乙醇溶液,采用浸泡或涂刷的方式进行缓蚀操作。

此过程要戴口罩和手套,在通风橱中进行。

潮湿箱检验

R.H.≥93%,24小时,观察有无新锈生成,如有,重复上一步操作。

粘接或焊接

粘接剂:

环氧树脂

表面封护

由于BTA易挥发,其缓蚀作用难以持久,所以在其表面再涂上一层高分子膜,以巩固加强缓蚀效果,这项技术叫封护,又叫加固。

对高分子封护剂的要求:

1、无色透明,不反光,施工工艺简单;

2、具有可逆性,易于去除;

3、稳定性好,老化期长,耐酸碱,耐侯性强,防霉变,耐腐蚀;

4、附着力强。

常用的封护剂:

1、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

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72)甲苯溶液

3、微晶石蜡

4、三甲树脂甲苯溶液

5、有机硅树脂

《文物保护材料学》中将缓蚀剂和封护剂合称为表面保护剂。

表面作旧

用10%的聚醋酸乙烯酯、甲苯溶液调制碱式碳酸铜等矿物质颜料,随出与周围协调的锈色。

保存在适宜环境中

R.H.≤45%(实验证明相对湿度RH为55%时,氯化亚铜将非常快地反应)

恒温恒湿、空气洁净的环境中。

三、典型案例

案例一:

何尊

1965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

出土时被锈层和泥土覆盖,很难看出原貌。

1975年,在出国送展前,对它进行了保护处理。

首先用机械法剔去有害锈,在局部去锈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在器底上有铭文,之后使用硫酸和重铬酸钾配置的去锈剂在铭文所在位置作局部处理,结果发现了122个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五年对宗族小子何的训诰,其中谈到武王灭商和武王、成王相继营建成周洛邑之事,是西周初期一篇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可与《尚书·

召告》相互印证。

何尊经局部去锈后,又应用氧化银法封闭局部有害锈部位,并对整个器物用苯骈三氮唑缓蚀封护。

案例二:

法门寺铜锡杖的修复(U·

赫尔兹德国)

组成:

铜:

78.7%铅:

11-12.7%锡:

8.7%

修复前,表面覆盖厚重干硬的锈蚀层(红棕色、蓝绿色铜的碳酸盐、氯化物),局部有石灰熔渣以及被腐蚀物包裹的丝织品残片。

去锈:

主要手工操作,工具有刮刀、超声波凿、显微镜

凿下来的金属末被收集起来用于化学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

缓蚀:

整器浸泡在盛有BTA(5%)溶液的不锈钢容器里,加热到60℃,8小时。

干燥:

用乙醇擦洗一遍,随后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用乙醇不断清晰器物内部溢渗出来的BTA。

封护: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72)甲苯溶液,加入2%BTA和石蜡等。

粘接和修补:

用环氧树脂作粘接剂,并在断口植入有机玻璃或不锈钢楔子,以增强粘接效果。

在杖中执手部位处的砂眼孔洞,以后可以用来研究锡杖铸造工艺,使用微晶体石膏封闭,保证了它的可逆性。

案例三:

鎏金铜熏炉(K·

本加滕)

组分(大约):

铜80%铅15%锡10%锌4%

去锈工具:

各种刮刀、超声波凿

在6%的BTA溶液池中浸泡,加热到50℃。

清洗干燥:

乙醇

表面保护剂由溶入甲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72)和2%BTA以及石蜡制成。

案例四:

战国青铜剑(赵西晨)

铜86.63%锡8.34%铅3.98%

有丝织物和木质残痕,予以保留。

去锈:

机械法,三角刮刀、超声波震荡器

补配:

用硅酮橡胶作模,用环氧树脂复原了剑柄。

缓蚀:

浸泡在2-6%的BTA乙醇溶液中,恒温60℃保持8小时。

表面封护:

二甲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72)和2%BTA以及微晶石蜡。

案例五:

唐代铜胎鎏金碗(赵西晨)

去锈要求:

不损伤鎏金层,全面去除其上的铜锈。

主要采用机械法,工具竹签、三角刮刀、双目显微镜(5-10X)预先使用软化清除锈层的试剂浸泡,其配方如下:

EDTA二钠盐100克

氯化铵54克

氨水(25%)350毫升

用蒸馏水溶解至1000毫升PH值为10

对于突出膨胀的锈蚀部位使用电动砂磨机磨平。

关于矫形:

此碗因受挤压而有变形,原计划要进行矫形处理,但其X光片显示其内部已有裂痕,如强行矫形,有可能发生断裂,最后放弃。

缓蚀与表面封护同上。

案例六:

周代双耳铜鼎

此鼎锈蚀严重,为了确保安全,事先将器身用纱带裹缠,并遍涂硝基纤维素加固,由于有机涂料硝基纤维素挥发快,在较短时间即可迅速加固器物,浑然一体,具有一定的刚性,不易破散。

工具:

超声波振动器、钢锉、三角刮刀、砂轮机及自制刀具等。

案例七:

铜“十事”(R·

弗勒利希)

铜燧金属发黄,应为黄铜制造,对它的去锈使用了湿室置换法(铝箔、琼脂——甘油)

湿室法亦可检验是否有氯化亚铜存在

粘接:

注意:

有镀金层的器物不能浸泡在BTA溶液中,会改变颜色。

案例八:

铜圆盒

各种刮刀、羊毛刷、软木槌、超声波凿、钝针、橡皮

讨论: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陈仲陶先生对以上保护方法提出异议,他认为:

一件青铜器摆放在那里,它的形制、花纹、锈色、铭文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作为重要价值之一的锈层就已包含了文化的区域性、出土地点的区域性,是生坑还是熟坑以及它的化学成分、结构等等历史信息。

如果一件完好的青铜器即使只是“剥离原始表面之上的浮锈”,没有把铜器磨得金灿灿,但这原始表面之上的锈层确实没有了,那它所具有的历史信息、研究价值也就没有了,没有了作为研究对象的锈层,我们拿什么作研究呢?

他认为,“剥离原始表面之上的浮锈,”本身就是对这些原始信息的破坏,当然,对于氯化亚铜形成的粉状锈还是要除的,只有去掉危害青铜器的病根,才能确保历史信息的存在,而对于覆盖青铜器表面的浮锈,既然是无害锈,又具有审美价值及历史沧桑感,那么,这种有着古斑锈色的浮层还是保留为好。

针对陈先生的意见,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案例九:

作册般鼋

国家博物馆藏品,通长21.4厘米。

锈蚀严重。

经检测,将铭文整个覆盖的锈蚀物以无害锈碱式碳酸铜为主,在展现铭文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予以保留。

用甲酸作局部去锈剂,参照X光片上铭文所在的位置以单字为单位进行局部锈蚀软化,操作步骤如下:

用医用棉球蘸少许1%的甲酸试剂敷在铭文所在的锈蚀表面,5-10分钟左右观察棉球颜色呈蓝色后去除,用已配置好的弱碱溶液及时中和器物上残留的氢离子后,以蒸馏水反复清洗至PH中性。

当字口似隐似现时转为机械除锈。

对于局部多处点蚀状浅绿色锈蚀,经检测含有大量氯离子,为有害锈,在彻底剔除后,用1%BTA溶液将整器浸泡96小时,最后封护。

第二节铁器(Ironantiques)的保护

在我国,铁器最早出现于商代,以陨铁为原料制得。

西周时出现人工炼铁,如虢国墓中的“玉柄铁剑”。

春秋时期冶炼技术飞速发展,至迟在春秋晚期,工匠们已开始在较低温度下(约800~1000℃)用木炭还原铁矿石以得到单质铁,这就是最早的块炼铁。

这之后炼铁技术又经历了战国初期的白口铁、可锻铸铁,战国中晚期的麻口铁、块炼钢,西汉中期的灰口铁、百炼钢,东汉的炒钢、铸铁脱碳钢,最后到南北朝的灌钢等一系列变革。

但无论冶炼技术如何改变,它们的本质都是用碳还原铁矿石以得到单质铁。

不同时代引入碳量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古代铁器结构的不同。

铁的熔点比铜高得多(铜1083℃,铁1535℃),所以炼铁比炼铜困难得多,铁器的广泛应用也远远晚于青铜器。

自然界中的纯铁只有“天外来客”陨铁,其他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陨铁与人工冶炼的铁从外观上很难区分,但它们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

原始的人工冶铁,由于冶炼温度不高,总含有相当多的在冶炼时混入的硅酸盐夹杂物。

而陨铁中不含有这类夹杂物,却含有相当多的镍,一般在5%-7%左右,还会含有少量的钴,此外,如果用电子探针测定,在陨铁中可以看到镍和钴在铁中呈高、低量层相间分布,高镍层中含钴较低,而低镍层中含钴较高,镍和钴在铁中的这种层状分布,只有在宇宙中经历极端缓慢的冷却,即相当与每一万年冷却几度至几十度的缓慢冷却凝结才能发生。

这也就成为判断陨铁的科学依据。

在古代,人工冶炼的铁不仅不可能含有这么高的镍,更不可能出现这种镍和钴的层状组织。

纵观我国古代的各类铁器,其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只含铁素体,即含碳量很低的铁碳固溶体,如最早的块炼铁;

二、由铁素体和渗碳体(FeC3)组成。

这种铁器的耐蚀能力较好,因为渗碳体多分布于器表而渗碳体的耐蚀力又比较强。

如战国初期的白口铁;

三、由铁素体和游离的碳组成(有时也含有少量的渗碳体)。

如战国早期的可锻铸铁及西汉中期的灰口铁等。

但无论是抗蚀力较好的白口铁还是抗蚀力较差的可锻铸铁,在历经了上千年的漫长岁月后,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有些甚至已经濒临毁灭。

一、铁器的腐蚀机理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器的腐蚀与铁本身的性质、铁器的铸造结构及其接触的环境有直接关系,一般的说,通常是化学、电化学和细菌腐蚀交叉作用的结果。

 当铁器埋藏于地下时,铁直接与土壤、水份接触,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

  阳极:

O2+H2O+2e→2OH-或2H++2e→H2(pH<4的土壤)  

铁的锈蚀产物有铁的氧化物、氯化物、硅酸盐、硫酸盐等,其中三氯化铁是铁器上的一种重要的有害锈,可与水形成如下反应:

FeCl3+3H2→Fe(OH)3+3HCl

这个反应开始很慢,一旦盐酸产生,反应便加快进行,生成的盐酸与铁反应,形成新的三氯化铁:

Fe+HCl→FeCl3

从而又建立新的平衡反应,又产生盐酸,循环反应继续下去,使铁器逐渐被腐蚀掉。

如果铁器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以起到防止锈蚀继续进行的保护作用。

有时,在尸骨遗骸附近的铁器,由于尸骨腐烂散发出含磷化合物或鞣酸,可以起到缓蚀钝化的作用,这样的铁器往往保存状况较好。

铁在土壤中的腐蚀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就是细菌腐蚀。

在含氧环境下,铁器上会出现一种好氧菌——铁细菌,这种细菌会氧化水中溶解的和金属微电池腐蚀出来的亚铁为高铁化合物。

高铁化合物覆盖了部分金属表面造成氧浓度的梯度,形成氧差电池。

高铁化合物沉积覆盖下的缺氧区为腐蚀电池的阳极区(金属溶解区),其表面周围氧浓度高的部分为阴极区(电子传递处)。

如此腐蚀,最终形成一个个大的锈瘤。

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铁器的发泡锈。

发泡锈是铁器锈蚀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它会导致铁器严重酥粉、变形,完全失去原本的形态,特别是对有花纹或铭文的铁器,发泡会导致花纹或铭文完全消失,器物失去其原有的艺术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

它广泛存在于PH值在6-9之间的土壤、淡水、淤泥中。

当铁器埋藏于地下,它在无氧的环境下会分解含硫的有机物生成H2S,它还可以把自然界中的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这种硫化物会与铁器反应,最终生成黑色的FeS,逐渐把铁器残蚀掉。

但若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前,铁器表面非常光滑,则硫酸盐还原菌将在铁器表面形成一个FeS的黑色锈蚀层。

这种锈层在无氧或缺氧的长期地下作用后,晶格会重新排列,形成一层致密的、稳定的黑色保护膜,反而保护了铁器,阻止了其进一步的锈蚀。

陈列或者库藏的铁器发生的腐蚀反应为化学和电化学腐蚀兼而有之。

当相对湿度<60%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