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5298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国的兴衰》书评文档格式.docx

肯尼迪的一部力作。

作者从经济与战略两方面着手,探讨了500年来世界各大国沉浮变迁的历史。

面对各大国盛衰更迭的历史,作者认为,一国地位的升降虽然往往直接表现为战争的结果,但胜败其实取决各国以经济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实力的后盾。

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尽管基于写作立意与历史事实,书中无可避免地要追溯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与军事事件,但作者却始终坚持从“经济变化”的角度去分析“军事冲突”的前因后果。

与其他的历史学家一样,肯尼迪反对那种宣扬“经济决定一切”的粗浅的唯经济论观点,但通过对大量史实的整理、回顾和分析,他认为有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力量。

这一思想认识贯穿于全书。

在序言和文章的后记部分,保罗·

肯尼迪明确地指出:

“本书的主要论点是,世界上存在一种促进变化的原动力,它主要是受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推动,进而影响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以及每个国家和帝国的地位。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各国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一致,所以全球经济均势不断地被打破,一些国家崛起的同时又有另一些地区走向衰落,这是不平衡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从未静止不前。

”不仅这样,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在未来世界中“这种促进变化的动力”会变得更加强大有力。

因此,大国兴衰的历史不但不会停止,而且在其转变的过程在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在世界事务中,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这种变化的特征已逐渐表现得愈来愈明显。

不过,在国际体系的发展变化中,保罗·

肯尼迪认为,一些相对拥有更多的“地理面积,人口和自然资源”国家的实力和地位将显得比较稳定,因为以较多经济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潜力可以避免使一国经济在社会历史的转折时期会因某些特殊的有利条件变化而大起大落。

为具体研究各国强弱兴衰变化的经验教训,肯尼迪认真地考察了从1500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

所有国际、国内对经济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他都了如指掌,就连一些历来受到忽视的细节也加以细心捕捉。

在对各国经济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进行评析时,肯尼迪用史实告诉我们,处于世界经济巅峰的大国之中,确实有像美国这样的似乎得天独厚地拥有一切有利条件的个例,但更多的国家却是通过扬长避短,追求本国经济特色的方法取得成功的,不过还是有一个共同之处:

即一旦其国民经济的基础受到了削弱,则无论这种因素来自何方,它们都不能逃脱衰败的命运。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分析中他还擅于拓展思维,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寻找联系,进行对比,提供了种种设想。

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教训。

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二、大国兴衰的主要原因及其规律

(一)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平衡

历史事实表明,大国经济的兴衰与作为一个军事大国的兴衰之间,有着相互联系。

一方面,因为支持庞大的军队离不开经济资源;

另一方面,在国际体系中财富与力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肯尼迪在书中阐发了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的关系,特别强调了经济积累的重要性。

肯尼迪认为,经济和科技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经济实力是军事力量的支撑坚;

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在安全上有了更高的诉求,所以更着重于发展国家的军事力量和防卫,同时利用军事上的优势对外扩张,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并从中赢得大国的地位。

但是,肯尼迪特别强调,经济实力的持续发展是军事力量的强后盾。

在国际竞争中直接以取胜为目的的大国,通常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力量,但如果国家过分追求军事力量对外扩张而忽略了经济发展,国家的军事实力必将遭到严重侵蚀,军事扩张带来的过度财政开支最终会导致大国的衰落。

这是自古以来被许多国家验证过的规律。

无论是过去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还是当代美国遇到的困境,都是对肯尼迪观点的最好的例证。

自16世纪以来,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和目前的美国等第一流强国的兴衰史表明,在国家的生产力与军事能力之间,从长期看来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相反,注重经济积累和内部秩序的国家,则将会在积累中逐渐强大,并且这种强大也更加持久。

肯尼迪还指出要成为一个大国(根据定义,大国就一个能保卫自己并可以对付任何国家的强国),必须有可使国家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

肯尼迪引用利斯特的话说:

“对于一个一流强国来说要进行战争或非常可能进行战争,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

然而,由于进行战争,或将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能力”用于生产武器备,就有破坏国家经济基础的危险,对于那些为得到长期发展而将绝大部分国民收入用于发展生产的国家的经济基础更是如此。

因此,肯尼迪提出了对大多数政府的三项基本的要求:

“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满足公民的经济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简单地说,就是处理好国防、消费、投资的关系。

对于当代的国家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行为准则。

各国需要关注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对比,控制好国防、消费和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其最大程度合理化。

(二)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

1500年以后出现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因而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就有所不同了。

同样,后来发明的蒸汽动力及其依赖的煤炭和金属资源,不仅产生了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起的工业革命,而且催生了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世界政治格局。

随后,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不仅确立了新的社会观、新的自然观,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这里一方面说明了资产阶级统治期间生产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另一方面说明了西欧自16世纪以来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其中英国最为明显。

17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最早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为英国产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英国建立世界工厂和扩展殖民帝国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英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一个富于革新和开拓精神的内外政策。

对内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寻找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内外政策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从纺纱机的发明和投入生产的运用,到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再到采煤、冶金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

工业革命完全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之空前繁荣起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的贸易方面处于垄断地位。

1870年,其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5%,生铁产量占50%,棉花消费量占49.2%,英国不仅向全世界供应工业品,而且还输出机器设备,几乎包揽了全世界的机器、火车车辆和铁路设备的制造。

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居于绝对领先地位,1850年英国贸易额占世界总额的36%,1870年占37.4%。

与之相应,英国运用产业革命的巨大成果,凭借“坚船利炮”积极开拓殖民地,掠夺了大量原料,输出了大量的铁制品、纺织品和其它制成品。

因此英国拥有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这种军事扩张、殖民掠夺,尽管暴露了资本主义帝国崛起过程中的肮脏和血腥,但在事实上却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

(三)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同,也就影响到各国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每经历一次工业革命或者是世界性的大战,国际体系就会变得更为复杂。

例如,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产值和国民总产值在世界上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欧洲在美国的帮助下,也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快。

据推算,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

而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

苏联也在快速的发展经济。

所以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苏联、欧共体、中国、日本。

国力增长的速度影响并决定大国地位变化的最好例证是: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沿岸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西班牙、荷兰等强国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

1890年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世界其他地区,美国日本顺势崛起。

这两个例子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的大国的崛起。

(四)战争

战争是导致强国、大国、富国的兴衰起落的一个直接原因。

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可能导致一些古老的大国、富国衰落,同时也会崛起一批新的大国。

持续的大规模战争特别是超出国力的战争也会导致大国走向衰落。

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表明德意志帝国比沙皇俄国拥有某些优势。

德国工业发展迅速,俄国虽然也致力于生产发展,但是还是很落后。

在大战初期,德国尽管在东线取得了胜利,在西线却遭到失败,同盟国在意大利、巴尔干和近东战区也连连战败。

对所有参战国而言,这都是一场使人精疲力尽的战争。

奥匈帝国瓦解了,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德国投降,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在战争中也损失惨重牲。

但日本和美国却在战争中崛起,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更为残忍持续时间更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却使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丧失大国地位,英国、法国等老牌的大国的实力遭到削弱,美国、苏联一跃而为两个超级大国。

即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经受不起一场局部战争或旷日持久的战争,如20世纪下半叶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也让这个大国精疲力尽,可见,大规模战争的频度是造成大国兴衰的直接原因。

德国兴衰的历史就是留给所有大国的深刻思考,统一和崛起靠实力,但不能无限扩张。

德国的兴衰历程就是一面镜子。

俾斯麦所处的德国四分五裂,而法国的一蹶不振又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时机。

1848年法国拿破仑三世路易•拿破仑上台,对德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而1854年到1856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来自俄国的压力使得德国喘不过气来。

1862年俾斯麦提出“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和国际交叉联盟的方式完成德国统一。

1861年普奥联盟对丹麦作战、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年的普法战争。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从1866年至1872年俾斯麦用了六年的时间就使德国在统一中崛起,由此彻底改变了不利于德国的欧洲均势,确立了德国在欧洲的地位。

德国崛起之后,俾斯麦和新兴德国就面临一个难题,是肆意扩张还是量力而行呢?

真正体现俾斯麦理性价值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俾斯麦在胜利后的地区性守成的外交政策以及为了坚持其外交原则不惜与新皇帝决裂的精神。

俾斯麦与当时大多数仍处在胜利亢奋中的德国人不一样,认为德国胜利后的外交活动余地更加有限。

他说:

“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攻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攻击的可能。

此外根据历史整个发展的情况,我们的地理位置以及根据德意志民族的内部联结与其他民族相比也许相当松散这一特点,我们比任何一个别的民族更易遭到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危险。

欧洲国家只能容忍德国的实力强大到不至于触犯其自身安全为限”。

基于这一认识,1871年后俾斯麦意识到德国的扩张已达到欧洲列强可接受的极限,此后他坚持地区性守成原则。

在欧洲大国间他小心翼翼地采取维护德俄关系,稳定德、奥、俄之间的三皇关系,主动与邻国缔结一系列条约和联盟来维护既得的国际秩序。

尽管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曾经强烈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这时对武力使用却更加想小心慎重。

俾斯麦只是把强大的德国军力当作提高德国结盟砝码和威慑潜在敌人的手段。

他将军事置于政治之下,将德意志的强国地位仅限于欧洲,拒绝任何全球性的战略企图。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使德国国力迅速上升。

19世纪末也就是俾斯麦辞职时,德国工业生产几乎赶上英国,在总产量方面甚至超过英国。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德国国内滋生了对外扩张的冲动,这种冲动在威廉二世执政时期(1888--1918)的对外政策中得到体现。

由于在国家发展目标定位和治国理念上存在差异,俾斯麦毅然于1890年辞职。

此后德国大规模扩军,实行海外扩张的政策。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俾斯麦时期的外交成果已荡然无存,德国与奥匈帝国已四面楚歌。

1914年德国利用萨拉热窝事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是德国在战争中遭到惨败。

德国这段历史经验对大国的兴衰史有借鉴价值的。

俾斯麦外交思想的精髓在于:

在国家主权问题上敢于使用武力,而在国际问题上能够准确把握大国利益的限度,在大国竞赛中决不透支国力。

俾斯麦外交的重要经验在于:

国力只能用于国家可承受的并且是对国家有重要利益的地方。

从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纳粹德国衰落的历史经验表明:

地区性守成则国强,世界性扩张则国亡。

历史上没有一个大国的国力能经得住世界性扩张的透支。

(五)制度改革与创新

钱乘旦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是否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威胁,是否表现为具有挑战性和扩张性,与其自身的制度和结构密切相关。

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而民族国家又要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而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

西欧国家的近代历史表明:

民族国家的发展遵循着在形成初期需要集中权力以克服封建割据状态,而形成后则需要分散权力以适应进一步发展需求的历史规律。

纵观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明代中国、奥斯曼帝国及其莫卧儿帝国、俄国、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处于当时世界的“权势中心”,当时中西欧诸国还是落后于东方国家。

但是,这些东方帝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这些中央集权制政府要求其国民有统一信仰和实践,不仅要信奉一个官方国教,而且在商业活动和武器发展等领域都是如此。

而欧洲由于没有东方式的最高权力机构,各王国和城邦之间争战不已,竞争不已,这就推动人们习惯性地寻求军事改革。

而军事改革又有力地推动了在竞争、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出现的科学技术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欧洲社会碰到的变革的障碍很少,容易进入持续向上的螺旋式的经济发展轨道。

科技的进步和军事的竞争推动着欧洲各国以其通常的互不相让、各显其能的方式向前发展。

17世纪曾经有三个帝国崛起。

在欧洲,1640年英国革命为大不列颠帝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稍后俄国在彼得大帝的带领下(1689--1725),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在亚洲,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并建立大清帝国。

在三个帝国里,大清和沙俄都没有发展为世界性的现代大国,并且都在20世纪初灭亡。

就大清帝国来说,除了元朝外,它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可是它却实行皇权专制。

大清帝国虽曾国富民强,但也难逃因循守旧、闭关锁国而步入了屈辱的历史。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其情况也大致相同。

在17世纪兴起的三个国家中,为什么只有领土最小的英国跨进了现代世界大国呢?

这要归因于西方文明和制度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英国于1688--1689年的光荣革命中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18世纪工业革命奠定了制度基础,以后英国虽跌宕起伏,由盛而衰,但在当时确实引领了时代潮流。

19世纪中英两国悬殊地位的对照,不难发现:

实力是决定大国胜败兴衰的关键因素,而隐藏在“坚船利炮”等实力背后的则是先进的社会制度。

可以说,制度上的革命和政策上的革新是英帝国迅速崛起的强有力保证。

相反,制度上的保守落后和政策上的因循守旧则是大清帝国衰落的致命因素。

回顾整个19世纪中英兴衰的历史,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这一制度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对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巨大优势。

三、相对衰落的美国

肯尼迪预测21世纪,美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仍然是大国,但是它终究逃脱不了两个重大考验;

第一个考验是:

在军事领域或战略领域,美国能否再其预期的国防需要和它所拥有的履行所承担义务的手段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

第二个考验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生产格局,美国能否在相对衰落中保持实力的技术和经济基础。

结果是,同以往大国的兴衰很类似,美国也正面临着“帝国战线过长”的危机,即美国全球利益和它所承担的义务的总和目前已远远超过它能同时保卫的能力。

中东一直是美国视为需要持久关注的重点地区。

但是,美国在中东(西自摩洛哥东到阿富汗的广阔地带)面临着一系列的冲突和难题。

1979年在伊朗解救人质行动的失败和1983年在黎巴嫩冒险的厄运,再加上这一地区政策之间的矛盾性和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不得人心,都使美国感到很棘手。

肯尼迪认为美国领导地位的衰落时候相对的。

国家实力还是雄厚的。

美国迈向21世纪所面临的考验肯定是严峻异常,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但是,如果美国的资源能组织使用得当,对美国这个大国的局限性和机会有明智的认识,那么美国的国家力量仍然是相当强大。

四、对《大国的兴衰》的书评

《大国的兴衰》自1987年公开发行时,是作为一部“颇有争议的畅销书”上市的,它引起了美国政界、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0多年后,保罗·

肯尼迪在该书中的分析和预测基本上被印证和认同,他所提出的观点也几乎成为在“任何时候都有例外的情况下”的大国兴衰的规律,为人们观察和分析大国兴衰过程提供了一个借鉴的途径,而且他还提出了某种关于大国兴衰的理论。

肯尼迪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风格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科学的方法不仅与正确的思想一样是学术著作的精髓,而且,对理论研究更具有广泛的意义。

肯尼迪更善于用数字来说明问题。

为此,他收集了大量的统计资料,书中仅用于综合比较的统计图表就达几十个之多。

至于分析国别经济状况,更是充满计量的特征。

在大段的论述中,作者对每一个论点都有数据作依据。

早已有人断言,任何学科只有在与数学正确结合的条件下才更加科学。

客观数据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比之雄辩的辞语更具说服力。

这也正是近年来社会科学出现大规模计量化趋势的原因。

相比而言,我国研究经济史的手段大大落后于国际潮流。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统计科学尚不发达的客观条件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经济史的研究还不够重视,认为以古训今的努力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许多经济问题。

其实,这恰恰是一个思想误区。

因此,有必要借助这些先进的方法,在研究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将空洞、死板的历史理论还原为更加具体、灵活的经济模型,使历史能更好地为当前的经济建设服务。

只要方法得当,历史也具有“济世”实用的一面。

尽管作者一位资产阶级学者,但他却坚持以辩证和客观的目光来看待历史。

他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发展之中。

所以,尽管在一定时期内量的绝对比较显得很关键,但更值得看重的却是长期中相对和变化的发展态势。

该书经过大量的论证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其领先于所有国家的地位,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正是基于这祥的认识,作者并没有像许多平庸学者一祥最终走向资本主义永恒性那个陈旧的主题,而是毫不避讳地承认美国等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衰落,社会主义中国正以可观的速度向前跃进,逐渐崛起。

这多少表现了一种敢于抛开意识形态的对立、崇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这本书内容翔实、观点新颖,信息量很大。

该书从1500年写起,一直写到出版前夕的1985年才收笔,时间跨度很大。

它改变了人们习惯于将历史等同于“遥远的过去”的感觉,使昨天与今夭紧密相连,浑然一体。

历史前进到哪里,对历史的研究就推进到哪里。

这种切实的研究方式值得借鉴,并且能引起人们重新去认识历史的效果,但为此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去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总结。

在分析这500.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时,作者不仅广泛收集资料,对基本史实都做到了如指掌,扩大了这本专著的覆盖面,而且吸收了许多当代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分析推陈出新,更具深度。

读完《大国的兴衰》,进一步加深了对世界发展史上诸多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但在阅读过程也时常常会有一种感受,即相比东方问题而言,作者在分析西方经济时显得更为深入。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合乎情理。

因为一方面,在1500--2000年的世界舞台上,确实一直由西方在唱主角,国际经济秩序以欧美为中心是客观事实;

另一方面,作者本身是一个西方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总是更熟悉、更了解些。

但这多少给人留下了点遗憾。

也许,学术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著作,正是通过对前人不断地补充与升华,学术本身才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