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教研组活动记录Word下载.docx
《二年级教研组活动记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教研组活动记录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一小时为教研时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不得更改活动时间,学校将进行抽查。
如需调整必须经学校批准。
年级组和教研大组
隔周开展活动,单周为年级组教研时间,双周为教研大组活动时间。
五、活动安排:
3月2日宣读教研大组活动计划,学习课堂评价方案。
3月16日交流教学评优活动中的数学课。
3月30日交流教学评优活动中的语文课。
4月13日组织老师听各组选出的研究课。
4月27日交流听课意见。
5月18日交流案例。
6月8日交流案例。
6月22日宣读本学期教研活动总结,听取教师意见。
这次的教研活动还是由刘晓燕老师解读教材。
第二单元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主题是:
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
二年级上册我们也学过主题类似的一组课文(第六单元)。
因此教学第二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的学过的课文,也可以结合3月份文明月、学雷锋的活动展开这组课文的学习。
教学建议:
这是一组爱心串起来的故事。
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为蔷薇花挡雨的萨沙,喜爱小猫的卡罗尔,都有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
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爱的谚语。
口语交际的话题设计又指引着爱的行动。
可以说,“爱”是一根无形的线,贯穿在字里行间。
《教学用书》上明确指出,教学本单元时,要在把握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一个“感”上,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品味“爱”:
第一层次:
朗读感悟。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对课文语言的细细体味,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
第二层次:
拓展阅读。
触动学生自发地搜集反映爱心的诗文,动情地朗读,主动地背诵,积极地参加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
第三层次:
行动指引。
引导学生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虽然类似,但又各具特点。
《泉水》是一篇美文,文字美,内容美,插图也美,就像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
因此,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泉水的热情是教学的重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
诗歌讲究“熟读成诵”,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时时处处关心别人。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在体会课文自然而平实的对话,用心体会并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一道理。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属于“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注意“长文短教”,注意指导学生学习默读,在真正自读的过程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教学例举:
《泉水》——
1、自读自悟。
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课文共描绘了四个场景:
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的自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一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师生共读、轮读、配乐读等等,在读中品味、感受泉水的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团结协作。
读首先要有整体性。
要重视整体朗读,不要一开始就支离破碎地把一个词、一句话拿出来品读,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泉水的四次说话:
“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喝吧,喝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体会泉水的热情、自豪。
体悟泉水的四个特点“多、清、甜、美”。
在学生朗读体会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泉水说的话,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抒发泉水的乐于助人。
在品读中要适时进行教师的范读。
如果学生朗读得很好,充分读出了泉水的热情,教师就无须再范读,假如学生怎么读也读,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范读和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模仿本身也是一种揣摩,一种体会。
课文总的基调是欢快热情的。
但要注意开头、结尾相对较“静”的描写。
最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开头一段中有个疑问句,朗读时也要注意。
因为课后练习中的小诗,就是采用问答的形式构成的。
2、拓展内容。
拓展要源于教材,在教材的空白处引发学生合理想象,不仅仅是课外补充才是有效的拓展。
例如本文教学中,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
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哪些地方?
会遇见谁?
说了些什么?
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课后,有兴趣的,可以鼓励他们把说的写下来。
像这样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拓展,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3、语言模仿。
学习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任务,学生的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语言规律,并指导学生积累和模仿这些语言规律。
本文和第六课在用词中有个共同的特点,在名词前都加了定语,构成(怎么样)的(什么),像“阳光灿烂的世界、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更大更甜的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欢快的泉水”学生在学习、积累这些词语时,可引导学生比较加上修饰部分和不加有什么不同,从而感悟这样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
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话中也能模仿着写写,把阅读和写话有机结合在一起,学语言的同时学习用语言。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二)
今天的教研活动刘晓燕老师给我们解读了第一组教材。
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
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
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
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
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春天来了!
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
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
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
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应该说这一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1、整体把握,合理组合。
本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强烈和持久。
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
“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
”《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
“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
”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
“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
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像《找春天》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笋芽儿》一文中也有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例P8页第一段;
P10页课文第六段;
第七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有层次,读有感情。
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就感悟来说,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感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浅。
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也要认同这种差异的存在。
还要做到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
课文第一课课后提出了背诵的要求,第三课则提出积累句子的具体要求。
此外,我们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3、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
进入二下年级,识字依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但识字教学和一年级要有所区别。
进入二下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册的学习,识字量按教材要求就达到1400字,如果老师在前几学期重视学生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有较好的课外阅读识字和生活识字习惯,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了2000字,因此本单元四篇课文后虽然识字任务不轻,最少的第二课要认识7个字,最多的是第4课要认识14个生字,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有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学生这一学习资源,在交流合作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突出识字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
识字方法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或集中在复习巩固中识字,或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4、寻找规律,落实写字教学。
落实写字教学,从纵向来看,就是要落实每个字。
新课程在多认少写的原则下,每节课要写的字不多,对这些字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从字的结构、书写规则等都要落到实处,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渗透汉字的形体美和结构美。
从横向看,我们在落实每个字的教学中,必须把写字教学落实到每个孩子。
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书写越来越被忽视,写字的基础要从小学抓起,我们低段老师在写字辅导时就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对书写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辅导,甚至手把手地带着写。
本单元要写的39个字分布在四篇课文后面,归类安排,如第一课9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前面6个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后面三个是左右同宽的字,另外几课要书写的生字都是按一定规律编排的,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书写规律。
另外,本单元第三课后面9个生字有6个生字以3个词语形式要求书写,这是孩子学习生字书写以来第一次要求写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词语的书写形式,避免学生写成AABB形式。
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四)
这次教研活动,由陈伟老师主持解读第三单元。
这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记得,二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的,通过二年级上册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
而二下教材将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学生知道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无论是令人向往的北京,还是遥远的台湾岛,无论是美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啊!
课文将带领学生把视角伸得更远更深!
本单元教学建议:
一、激发探究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的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对探究学习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和坚强意志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从而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如:
在学习《日月潭》时,学生对台湾的日月潭十分陌生,老师课下要引导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在课上多展示日月潭的资料,吸引学生观察日月潭,喜爱日月潭,从而产生学习日月潭的兴趣,引领着学生通过自读,互读,美读来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后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得了解,这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把已学会的说出来,让学生感到我也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
紧接着,让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小组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解决。
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插图学习课文。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要求。
课文中的图画提供了丰富的形象,为学生学习理解课文提供了线索。
我们在学习《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学生一定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等,单凭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让学生看着图去理解,就容易得多。
再如:
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学生对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太了解,对周总理也不太熟悉,学习课文时,就以挂图为线索,先让学生从挂图中找出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发现地上有火红的花瓣,有的同学发现图中有周总理,立刻让学生从书中找出描写周总理的段落进行练读,评价。
学生读懂后,再让学生从中发现,有的同学会发现图中有傣族人民,傣族人民穿的服装与汉族人民的服装不同,而且傣族人民很高兴。
然后再让学生从书中找出傣族人民快乐的段落进行练读,评价。
由于有图的引领,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习惯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习惯和能力”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综合性学习强调自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力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我们学习完《葡萄沟》后,可以让小朋友为新疆葡萄干设计广告语,或者去调查自己家乡的土特产,然后开展小组交流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感情朗读训练。
本单元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情感,应该说教学这一单元感情朗读的训练尤其重要。
《日月潭》要让学生从读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从而产生对台湾的向往和对祖国统一迫切期望;
《葡萄沟》一课要让学生从读中感受祖国各地的风情,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要从读中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要从读中感受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二)
(2012-04-0514:
45:
34)
转载▼
标签:
二年级语文
集体备课
教育
分类:
校本培训集体备课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鳌江实验小学
项目名称
第二次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吴加钟
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0日
活动地点
14号办公室
活动主题
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
主讲人
参加对象
二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动手做做看》集体备课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七、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八、延伸课外,开展实践活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该课也客观地反映了当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努力实践《小语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的过程中有失偏颇。
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课内外的结合,否定“教材中心论”是对的,但课本仍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训练语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应避免忽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过早、过多地进行表演、画画、科学实验等非语文活动。
小语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需要进一步准确理解和体现。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任鲁鲁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鳌江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过程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具学具
鱼缸、金鱼、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装有沙的小盆。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齐读课题:
7、动手做做看
3.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
1.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3.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2.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
3.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
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4.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齐读这两句话。
(师导读,生接读)
1、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句话吗?
(师板书)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2、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1、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板书)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小组内交流。
(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2、看来,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而同学们也采用“看、读、想、问、查”等也是“动手做做看”,真不简单。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七、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1.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
“实践出真知。
”(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
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评析:
既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又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
八、延伸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可我们实践活动却永远不会结束。
老师这里有三个论断,如果你们心中有疑问,希望你们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去探究。
相信你们都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