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一七年级.doc
《散文阅读训一七年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训一七年级.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散文阅读训一、留几本书在窗台翁秀美
①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
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
有几本落了厚厚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
②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
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结”上。
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
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书柜里,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着。
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有些乱,却是明亮可喜,一进门就入了眼。
我的心情也轻松愉快,就想坐下来,细读一番。
③这个念头,让我吃了一惊。
细致认真地读一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书,曾经是我的最爱。
端着饭碗看,躲在被窝里看,连上厕所也是手不离书。
最喜黄昏时,端了小凳坐在院子里,看《当代》,看《花城》,不知天黑不觉肚饿,每次被母亲催着赶着进屋还舍不得放下。
那会儿,好书,如友。
④那一年生病住院,怕闷,带了《宋词三百首》《闲情偶寄》。
医院建在山下僻静处,病房夜里不熄灯,正好读书。
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
精神面貌实不像一个病人。
出院时,书角已被翻得起毛打卷。
好书,胜药。
⑤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时间长了翅膀,“哧溜”一下就过去了。
一天、一月、一年,快得让人招架不住。
每天来去匆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天恨不能掰成两天用。
日子仿佛是被抽打着的陀螺转个不停,再难挤出时间来读书了。
黄庭坚有言: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想来我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⑥坐在窗台,伸直腿,书搁在腿上,慢慢翻看。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笼在书页上,文字构建的美妙意象和感觉瞬间渗入全身,心在字里行间跳跃飞翔,喜悦漫溢开来。
窗外,天蓝如洗,云作奇峰。
这景被窗户框成了画,清新至极。
身边的书故人一般围拢着,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捧着书坐着,直到最后一缕阳光从书页里消失,暮色在身边聚集,尤不忍释卷。
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
这个下午也变得安静美好,有了回味。
其实,日出日落,每天的时间并没有走快一分,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神经紧绷了,脚步加快了,也让我们的心浮躁不安。
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
是的,即使停一停看看身边的风景,读读手边的书,哪怕是安静地听完一首优美的曲子,也会让单调的生活充满暖暖阳光,使精神舒缓、愉悦、充实。
⑦眼前,无意中留在窗台上的书,让我知道,阅读,其实一直是我心里最深切的渴求与向往。
留几本书在窗台,以便随时翻阅,在忙碌中休闲一回,给心灵放个假,重新体验读书的乐趣,并且也将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1、读完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留几本书在窗台”?
2.通读全文,根据文意,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
(2分)
好书如友→→书若路人→
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①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
②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
4.阅读下面句子,联系全文,仿照示例,说说你对“慢阅读”意义的理解。
(3分)
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
【示例】
慢餐:
“慢餐”就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
既获得味觉享受,又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享受一种悠游闲适的愉悦。
慢阅读:
5.本文原发表在某报副刊,入选《百年无废纸》时,结尾处被编者删去了以下一段文字:
留几本书在窗台。
留一份期待,期待与书长长久久的心灵之约。
请你从编者(或作者)的角度,结合文章,阐述删去(或保留)这段文字的理由。
(3分)
二、掌心化雪丁立梅
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
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
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
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
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
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
“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
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
⑷她慌张地答:
“我不冷。
”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
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
语文老师突然宣布:
“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
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
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
“雪是美的,也是冷的。
”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
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
“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
”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
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
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
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
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
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
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
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
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
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
“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
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
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
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选文的题目“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意思。
2、选文第⑵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
3.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
4.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5.在⑾⑿段中,“她”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为什么?
散文阅读训练七年级答案:
一、1、让单调的生活充满阳光,使精神舒服、愉悦、充实;给心灵放个假,重新体验读书的乐趣,并且也将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2.【示例】好书胜药好书怡人或誉为“书如阳光”“书改变生活”也可(2分,每空1分,意思符合即可)
3.【示例】①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文字比作清水,“涤荡”一词与清水相照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读书使人心灵纯净,精神愉悦。
②该句把阅读形象地表现为文字研磨的过程,其中“研磨”一词强调了对文字的细细品读,形象地写出了阅读使时间不再匆忙枯燥,生活因此充实润泽,更富有文化味。
(4分,每句2分。
有具体赏析点得1分,言之成理即可。
)
4.“慢阅读”就是细细品读,用心体味。
使读者既获得知识,又欣赏了文字之美,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
(3分,词义理解1分,作用分析1分,语言表述1分)
5.编者的角度:
因为删去的这段文字的内容和第⑦段有重复,删去后文章更精炼,同时,还留有余味,更加含蓄。
作者的角度:
前文多为叙述描写,删去的这段文字富有抒情味,起到文末点题、揭示主旨的作用。
(3分,结合内容进行分析1分,理由1分,语言表达1分。
言之有理即可)
二1.“掌心化雪”本来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
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
2.“压”字写出了“她”深知家境的贫寒,理解母亲的愁苦,为帮助家庭解压,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
3.⑴这句话写出了“她”的自身感受,文字质朴、自然,具有一定的哲理。
⑵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怀和爱护⑶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是鼓励。
4.关怀爱护学生;教育方法科学、巧妙。
5.要点:
①受语文老师的影响②用实际行动温暖孩子们的心③回报社会